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0章第2节世界重要国家学案
展开第二节 世界重要国家
热点国家1 美国
【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
1.区域位置认知
(1)经纬网定位:标注图中经纬线度数,观察穿过的主要地区。
(2)海陆位置定位
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阿巴拉契亚山脉,B密西西比河,C太平洋,D墨西哥湾,E大西洋,F密歇根湖,G阿拉斯加州,H夏威夷州。
(3)在图中描绘加利福尼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
2.区域特征认知
(1)自然地理特征
要素 | 特征 |
气候 |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多种多样 |
地形 | 西部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高;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东部以山地为主,海拔相对低矮 |
水文 | 河湖众多,世界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纵贯中部平原,航运便利),世界最大淡水湖群:五大湖 |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 | 特征 |
人口 | 移民国家,世界第三人口大国,老龄化严重 |
城市 | 城镇化水平高,东北部世界级城市群 |
产业 | 工业:技术先进、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生产实力雄厚、劳动生产率高; 农业:机械化、专业化、商品化的世界农业大国;发达的高科技产业,以第三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
交通 | 航空发达,沿海航运发达,铁路以东西向为主,密西西比河纵贯南北,航运价值高,公路网发达 |
【关键能力·增强综合性】
1.运用整体性综合分析美国地形对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1)海岸山脉紧逼着太平洋沿岸,对西部气候影响大。
迎风坡 | 西风迎风坡地形雨丰沛,但是海岸山脉阻挡了太平洋的暖湿西风向东深入,限制了山脉以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向东延伸,使上述两种气候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于沿海地区 |
背风坡 | 地处背风坡的山间高原盆地,由于地形闭塞,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因此,气候干旱,呈现出荒漠景象 |
(2)东部山地的西北坡面迎冬季西北风,常造成大雪;东南坡面对大西洋水汽产生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但因东部山地低缓,连续性差,冬季干冷的西北风可影响到东海岸,夏季从大西洋来的暖湿气流亦可越过山地,进入内陆。
(3)中部平原地区气温、降水季节变化最大,大陆性较强。这是因为中部平原地势低平,无东西走向山脉,南北开敞,致使南北气流畅通无阻。冬季极地冷气团可长驱南下,骤然降温。夏季来自墨西哥湾的热带暖气团可自南北上,天气闷热多雨。中部平原在冷暖气团交替控制下,形成气温、降水季节变化剧烈,大陆性较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如图所示:
2.“龙卷风之乡”的原因分析
美国曾被称为“龙卷风之乡”,平均每年有1 000~2 000个龙卷风,其龙卷风不仅数量多,而且强度大。这主要和美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大气环流特征有关。
条件 | 具体分析 |
水汽 充足 | 美国东濒大西洋,西靠太平洋,南面又有墨西哥湾,大量的水汽不断从东、西、南面流向美国大陆。水汽多,雷雨云就容易发生。当雷雨云积聚到一定强度后,就会产生龙卷风 |
副高 控制 | 中纬度春夏季节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副热带高压的西部边缘,是气流辐合上升最剧烈之处,在副热带高压南部和西部是偏东和东南气流最活跃的地方,它把大西洋和墨西哥湾的大量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向美国大陆输送 |
气流 交汇 | 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度地区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
平坦 地形 | 中部为平原,南北通畅,地形平坦,对气流的阻碍作用小,有利于气流交汇,且交汇的空间大,有利于气流抬升与旋转;地势起伏小,对气流的摩擦力小,有利于气流的旋转上升 |
【核心价值·提高创新性】
【典例】(2021·浙江6月卷)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下图为美国农业带分布局部图。据此完成(1)~(2)题。
(1)甲农业带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柑橘、水稻 B.苹果、小麦
C.甘蔗、玉米 D.葡萄、土豆
(2)图示农业带内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国家政策 B.粮食危机
C.农业科技 D.经济效益
【思维培养】
关键能力 | 获取和解 读信息 | 位置信息:甲地——美国东南部,30°N以南——佛罗里达半岛,西临墨西哥湾 |
调动和运 用知识 | ①美国农业带的分布——甲地为亚热带作物带; ②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区专门化 | |
学科素养 | 区域认知 | 甘蔗是热带作物;柑橘、葡萄和水稻属于亚热带作物;苹果、小麦、玉米、土豆是温带作物 |
人地 协调观 | 农业带作物产量大,实行地区专门化生产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
【我的解答】(1)A (2)D
【学科素养·注重应用性】
(2020·浙江7月卷)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序号所在区域自然带相同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甲农业带中的大牧场放牧业 ( )
A.投入劳动力较多 B.专业化程度低
C.产品商品率较低 D.以牧牛业为主
1.A 2.D 解析:第1题,①②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③属于地中海气候,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第2题,美国农业发达,因地制宜进行地区专门化生产,专业化程度高、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甲农业带位于美国西部山地高原区,地广人稀,发展了以牧牛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
布法罗位于伊利湖东岸,年平均降雪量接近8英尺(2.44米),降雪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布法罗曾是美国钢铁工业城市,如今已成“铁锈带”。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与布法罗降雪成因相关性最大的是( )
A.副热带高压 B.大西洋水汽
C.伊利湖湿地 D.盛行西南风
4.布法罗成为“铁锈带”的主要原因是( )
A.冬季积雪深厚 B.钢材替代产品多
C.煤炭地位下降 D.水运被铁路取代
3.C 4.B 解析:第3题,布法罗降雪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此时是北半球冬半年,该地盛行干冷的偏西北风,D错误;布法罗位于伊利湖东岸,西北风到达布法罗前经过了伊利湖湿地,带来了热量和水汽,在东岸遇冷,形成较多的降雪,C正确;大西洋位于布法罗东侧,西北风无法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到达布法罗,B错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A错误。第4题,布法罗曾经是钢铁工业城市,如今成为“铁锈带”,意味着钢铁工业衰落,钢铁工业衰落主要是因为世界产钢和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多,国际竞争激烈,同时钢材替代产品多,如塑钢、合金、工程塑料广泛应用,使钢铁工业走向衰落,B正确;与冬季积雪厚度无关,A错误;煤炭地位下降对钢铁工业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C错误;水运被铁路取代对钢铁工业影响小,D错误。
热点国家2 日本
【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
1.区域位置认知
(1)经纬网定位:观察35°N、40°N、130°E、135°E、140°E穿过的主要地区。
(2)海陆位置定位:东临A太平洋,西临B日本海,以G朝鲜海峡为界与韩国为邻。由C北海道岛、D本州岛、E四国岛、F九州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3)在图中填绘千岛寒流、日本暖流。
(4)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工业区名称:a京滨工业区;b名古屋工业区;c阪神工业区;d濑户内海工业区;e北九州工业区。
2.区域特征认知
(1)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特征
②气候、水文、资源特征
气候 | 海洋性强,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
水文 | 河流短促,流量小、流速快,航运条件差。大型湖泊少 |
资源 | 矿产资源贫乏,水能和森林资源丰富 |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 | 特征 |
人口 | 人口多,人口密度大,老龄化严重 |
城市 | 城市化水平高,东京是国际化大都市 |
产业 | 工业:科技含量高,管理精细,门类齐全,集中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
农业:种植业单产高,多采用小型农机具,稻米基本自给,蔬菜大量进口,渔业发达 | |
交通 |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 |
【关键能力·增强综合性】
1.综合分析日本气候的差异及特征
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点,不同区域差异明显。
(1)东西差异
①夏季东部太平洋沿岸,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②冬季西部日本海沿岸,受冬季风影响大,降水多。
(2)南北差异
本州岛北部和北海道岛等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以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受海洋影响大,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位置明显比我国大陆偏北。
2.综合分析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因素 | 具体分析 |
水汽 | 日本海提供充足的水汽 |
风向 | 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越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 |
地形 | 日本多山,山脉走向多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风带来水汽,水汽被抬升,降水多;冬季气温低,以降雪为主 |
【学科素养·注重应用性】
(2021·浙江1月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日本农业发达,但该国粮食价格缺乏竞争力,随着国内农产品市场逐步放开,粮食自给率从1960年的79%下降到2018年的37%。下图为亚洲部分地区略图。
材料二 图中甲地某农业企业开发出一种新型温室大棚,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种植原产于热带的杧果,可使其在冬季上市。
(1)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说明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杧果的自然优势,并简述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
(3)分析日本粮食竞争力较弱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地形特征可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起伏、海岸线特征、特殊地貌等角度描述。从图的海拔可以知道,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大;海岸线曲折。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该企业可在冬季种植杧果是通过调节地下管道中的水温,控制大棚内温度实现的,而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温泉众多,这是主要的自然优势;另外当地为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风从海洋带来水汽,降雪多,利用地热融化积雪可为其提供水源。利用新型温室大棚生产的社会经济意义可从就业、农业结构、农民收入等角度分析。第(3)题,据材料,日本因粮食价格而缺乏竞争力,因而可从粮食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地价、劳动力价格等。日本平原面积小,水稻种植面积小;日本缺乏劳动力,生产成本高,故竞争力小。
答案:(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海岸线曲折。
(2)优势:地热资源丰富,利用地热为大棚增温;利用地热融化积雪,提供灌溉水源。
意义: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产品供给;品质好,经济效益高。
(3)农业劳动力短缺,生产成本高;山地多,耕地破碎,难以实施大规模生产。
热点国家3 澳大利亚
【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
1.区域位置认知
(1)经纬网定位:标注图中各经纬线的度数,观察其穿过的主要地区。
(2)填写图中字母和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陆 | 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北近东南亚 |
主要地 形区 | A大分水岭;B大自流盆地;C中部平原;D西部高原;E维多利亚大沙漠 |
主要河湖 | ①达令河;②墨累河;③北艾尔湖 |
主要城市 | ④悉尼市;⑤堪培拉市;⑥墨尔本市;⑦珀斯市 |
2.区域特征认知
(1)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 | 特征 |
地形 | 澳大利亚大陆地势低平,起伏和缓;三大地形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
河流 | 墨累河和达令河是澳大利亚最长的两条河流,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
湖泊 | 北艾尔湖是靠近大陆中心的一个大盐湖,通常呈干涸状态,为全国地势最低处 |
气候 | 热带气候面积广大,分布呈半环状 |
植被 | 以草原、荒漠为主 |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 | 特征 |
人口 |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
城市 | 首都为堪培拉,悉尼为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 |
发达的 农牧业 | 是世界上重要的羊毛生产国和小麦、羊毛输出国,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
发达的 工矿业 | 煤和铁矿石大量出口,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
经济 转型 | 目前,服务业超过工矿业和农牧业,成为澳大利亚的主导产业 |
【关键能力·增强综合性】
综合分析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植被分布特点及成因
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植被带也相应地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的森林带向内陆逐渐过渡为草原带、荒漠带。成因见下表:
位置 | 气候类型 | 形成原因 |
东北 沿海 | 热带雨林气候 |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影响 |
北部 | 热带草原气候 | 夏季(南半球)受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为干季 |
内陆 和西 北沿海 | 热带沙漠气候 | 受副热带高压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全年少雨,西北沿海又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 |
东部 沿海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影响 |
南部 和西 南沿海 | 地中海气候 |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
东南 沿海 | 温带海洋性气候 | 终年受西风影响 |
【核心价值·提高创新性】
【典例】(2018·全国卷Ⅲ)澳大利亚(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 ℃,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图2)。据此完成(1)~(3)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思维培养】
关键能力 | 获取和解 读信息 | 气候特征: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夏季高温,冬季气温较低——自然景观极度荒凉; 地下住宅:目的是躲避炎热天气→图中通天井的作用→通风换气换热 |
调动和运 用知识 | 位置判断气候——①地位于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②地位于中部,为热带沙漠气候;③地位于北部,受季风影响的热带草原气候;④地位于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 |
学科素养 | 区域认知 | 区域景观特征——降水稀少,植被稀少,气温年较差大→热带沙漠气候区→夏季炎热→矿工躲避炎热,选择地下住宅 |
综合思维 | 地下住宅→躲避炎热→冬暖夏凉→类似选项中窑洞 |
【我的解答】(1)B (2)D (3)B
【学科素养·注重应用性】
(2021·北京模拟)2020年初,澳大利亚的山林大火持续数月。而2019年,澳大利亚异常高温,气候干旱,降水非常少。有气象学家认为,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印度洋海温异常导致的大气环流)是造成澳大利亚严重干热的原因之一。下图为澳大利亚山火分布图和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澳大利亚西部沿海着火点少的主要原因是( )
A.风力弱 B.降水多
C.气温低 D.森林少
2.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发生时( )
A.印度洋海域西风明显增强
B.赤道附近印度洋西部海域水温较高
C.澳大利亚西北部云量增加
D.赤道附近印度洋西海岸降水减少
3.持续的高温干旱不仅造成山火多发,也对澳大利亚的农牧业造成很大影响。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中,农牧业受影响最大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1.D 2.B 3.D 解析:第1题,澳大利亚西部沿海自然带景观以热带沙漠和热带草原为主,森林少,着火点少,D正确。受西风等影响,风力并不弱,A错误;发生山火时降水较少、气温较高,B、C错误。第2题,印度洋偶极子是一种在印度洋的海温异常现象。据图可知,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发生时,印度洋东岸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因此澳大利亚西北部多晴天,云量减少,C错误;据图中气流运动可知,印度洋偶极子正相位发生时,赤道附近印度洋西部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增多,且受来自东部海域的水温较高的洋流补充,水温较高,B正确、D错误;印度洋出现异常东风,西风减弱,A错误。第3题,据图可知,丁地为澳大利亚东南部,为混合农业区,多分布有小麦—牧羊带,持续的高温干旱会影响牲畜饮水和小麦的生长,受影响最大,D正确。而甲、乙两地位于中西部荒漠地带,干旱不会对农牧业带来较大影响,A、B错误;丙地为东北部热带雨林区,也不会受影响,C错误。
热点国家4 印度
【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
1.区域位置认知
(1)经纬网定位:填写图中经线的度数,并观察其穿过的地区。观察图中10°N、20°N、30°N三条纬线穿过的地区。
(2)海陆位置定位
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海陆 位置 | A喜马拉雅山脉、B恒河平原、C德干高原、D孟加拉湾、E阿拉伯海 |
工业 中心 | a加尔各答——麻纺织工业中心; b孟买——棉纺织工业中心; c班加罗尔——电子工业中心 |
2.区域特征认知
(1)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 | 特征 |
气候 | 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分两季:雨季(6—9月)与旱季(10月至次年5月) |
地形 | 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中部是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
水文 | 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和凌汛,但是有夏汛,汛期长,含沙量较小,流经地区大部分为平原,落差小,水能不丰富,流速平缓 |
资源 | 德干高原煤、铁、锰资源丰富 |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 | 特征 |
人口 | 人口众多,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分布不均匀 |
城市 | 城市化水平较低(滞后城市化),近年来城市化速度较快,个别大城市城市化问题严重 |
产业 | 工业:工业已基本形成体系,新兴工业、信息产业等发展较快; 农业:农业大国,世界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农产品净出口国 |
交通 | 以铁路为主,各种运输方式发展较为均衡 |
【关键能力·增强综合性】
1.综合分析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因素 | 原因分析 |
地理 位置 | 印度地处热带,半岛伸入印度洋,大气运动强烈,同时水汽来源充足,易形成较多的降水 |
地形 地势 | 印度北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从印度洋来的水汽被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雨水大部分汇集到中部低平的平原地区,造成汇水区域过于集中,而地势较高地区的水量又难以满足需求 |
气候 特点 | 印度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6—9月,其他月份降水较少,6—9月易出现洪灾,而其他月份易形成旱灾 |
河流 状况 | 印度地区的河流较少,主要是印度河、恒河,分洪、泄洪能力较差,造成径流量变化大,汛期水量过大,旱季水量又不足 |
2.区域条件对印度工业部门及分布的影响
工业部门 | 分布 | 条件分析 |
钢铁工业 | 德干高原东北部 | 煤、铁、锰资源丰富,与矿区距离近 |
麻纺织工业 | 加尔各答 | 接近黄麻产地 |
棉纺织工业 | 孟买 | 靠近最主要的棉花产区 |
电子工业 | 班加罗尔 | 科技发达,环境优美 |
【学科素养·注重应用性】
印度是一个降水充沛、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每年5月份印度常经历高温天气。图1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图2示意1950—2016年印度逐月洪涝频次、降水量变化。据此完成1~3题。
图1
图2
1.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位于印度( )
A.东南部 B.西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2.印度5月份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有( )
①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②西南季风影响 ③晴天多,白昼长 ④沿岸暖流流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与6月份相比,9月份洪涝频次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较大 B.气温较高
C.植被覆盖率较低 D.土壤湿度较大
1.A 2.C 3.D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西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0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日到10月15日之间,近4个月时间;东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6月1日前后,退却时间为10月1日至10月15日,小于4个半月时间;西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7月1日左右,退却时间在9月1日到9月15日,近2个月时间;东南部夏季风到达时间为5月20日至6月1日,退却时间为10月15日之后,大于4个半月时间。受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区为东南部,故选A。第2题,印度纬度较低,5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①符合;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由西南季风带来,结合上题可知,5月份西南季风还没有到达,降水少,晴天多,且此时白昼时间较长,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②不符合,③符合;夏半年沿岸暖流不会仅仅影响5月份气温,④不符合。第3题,读图可知,9月份和6月份的降水量相差不大,A错误;印度的洪涝灾害主要是由降水造成的,与气温的相关性较低,B错误;9月份和6月份的植被覆盖率没有差异,C错误;读图可知,印度自6月份进入雨季,降水丰沛,地表径流不断下渗,使土壤湿度大,到了9月份降水总量虽然不大,但是由于土壤中水分含量接近饱和,大部分降水直接转化为地表径流,形成洪水,故选D。
热点国家5 巴西
【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
1.区域位置认知
(1)观察赤道、南回归线,20°S穿过的地区,尝试描绘40°W、60°W经线。
(2)填写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
地形区:A亚马孙平原;B巴西高原。
河流:C亚马孙河;D巴拉那河。
城市:E圣保罗;F里约热内卢;G巴西利亚。
水电站:H伊泰普水电站。
2.区域特征认知
(1)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 | 特征 |
气候 | 大部分处于热带,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地形 | 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中部和南部的巴西高原,二是北部和西部的平原 |
水文 | 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西南部有巴西的水利枢纽——伊泰普水电站 |
资源 | 森林、水力、水资源、矿产、石油等丰富 |
(2)人文地理特征
角度 | 特征 |
人口 | ①数量:人口大国,总人口2亿多,移民多,混血人种多; ②分布:分布不均,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内陆地区较为稀少 |
城市 | 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存在“虚假城市化”(城市化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城市化过度发展、城市人口过度集中) |
产业 | 工业:体系较完备,工业基础较雄厚,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生物燃料产业在世界居于领先水平 |
农业:耕地、牧场大,大豆、玉米等农作物产量大,是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种植国 | |
交通 | 交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公路运力大;铁路以运输铁矿石、农产品等为主 |
【关键能力·增强综合性】
1.综合分析亚马孙河的通航条件
(1)有利条件:从源头到河口的落差小;河床深;河面宽且平坦;流速缓慢;终年不结冰;干流和各大支流之间可以直接通航;很少有浅滩和瀑布;通航里程长。
(2)不利条件:亚马孙河河道分汊多,有的地方甚至和热带雨林交错在一起,容易迷失方向,船舶出事的概率很大;亚马孙平原的危险动物较多,对安全也有很大的威胁;流经热带雨林,人口较少,经济落后,航运的需求少。
2.综合分析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世界最大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条件
(1)自然条件好
海陆 轮廓 | 面积大 | 流域处于拉丁美洲大陆最宽阔处 |
纬度位置 | 热量足 | 赤道横贯亚马孙河流域,热量条件优越 |
大气 环流 | 降水多, 湿度大 | 流域大部分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
地形 地势 | 流域的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从大西洋吹送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在西部山地因抬升作用,形成丰沛的地形雨 | |
洋流 | 东岸有暖流经过,增加了该地区的湿润程度 |
(2)人为破坏少
热带雨林地区,环境恶劣,历史上人口极少,对原始森林的破坏少;近年来全球对热带雨林的保护呼声越来越高,政府注重雨林的保护。
【学科素养·注重应用性】
(2021·池州模拟)如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是一片荒原,在巴西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巴西“谷物带”之称。据此完成1~3题。
1.M区域中部地带一般降水最多的时间段是( )
A.1—2月 B.4—5月
C.6—7月 D.8—9月
2.下列对M区域农业生产条件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A.水热搭配较好,适合热带农作物生长
B.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C.河流较多,水系发达,灌溉水源充足
D.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土壤肥力高
3.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业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下列地区中,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与M区域相似的是( )
A.美国大平原
B.刚果盆地
C.华北平原
D.墨累—达令盆地
1.A 2.D 3.D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判断,M区域位于巴西高原,M区域中部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1—2月是南半球的夏季,该地带降水多。第2题,M区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红壤广布,土壤酸性较强,有机质含量较少,土壤肥力较低。第3题,近年来,M区域的很多农业生产实施了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为混合农业。美国大平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的是热带种植园农业和迁移农业;华北平原地形平坦,以种植业为主;墨累—达令盆地是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带,为混合农业区。
热点国家6 俄罗斯
【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
1.区域位置认知
(1)经纬网定位:尝试描绘20°E、60°E、100°E、140°E、180°经线,30°N纬线,观察穿过的重要地形区。
(2)海陆位置定位:
填写图中字母和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海域 | 东北部隔a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临b波罗的海,西南临c黑海、d里海,北临e北冰洋 |
地形区 | A大高加索山脉,B乌拉尔山脉,C东欧平原,D西西伯利亚平原,E中西伯利亚高原,F东西伯利亚山地 |
河流 湖泊 | ①伏尔加河,②鄂毕河,③叶尼塞河,④勒拿河,⑤贝加尔湖 |
2.区域特征认知
(1)自然地理特征
气候 |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
地形 |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势南高北低,西低东高 |
水文 | 东部河流多自南向北流,为外流河,流程长,流量大,有春汛,结冰期长,有凌汛;西部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流,流程长,航运价值大,被称为“母亲河” |
植被 | 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 |
(2)人文地理特征
人口 | 地广人稀;人口负增长明显,老龄化严重;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欧洲部分 |
城市 | 首都莫斯科,全国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中心 |
产业 | 工业:基础雄厚,部门全,结构不合理,重工业发达,尤其是核工业和航空航天业占世界重要地位,轻工业发展缓慢 |
农业:耕作业与畜牧业并重,粮食作物种类较少,主要为麦类 | |
交通 | 发达,以铁路和公路为主,铁路是交通运输骨干,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在欧洲部分较为稠密;水运较差 |
【核心价值·提高创新性】
【典例】(2020·全国卷Ⅱ)如图所示,乌拉尔山脉绵延于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东欧平原之间。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乌拉尔山脉两侧自北向南都依次分布着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等自然带,但在同一自然带内乌拉尔山脉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等存在差异。据此完成(1)~(3)题。
(1)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大部分比东欧平原降水少,是由于其( )
①距水汽源地远
②受北冰洋沿岸洋流影响小
③地势南高北低
④水汽受乌拉尔山脉的阻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推断乌拉尔山脉东西两侧的景观、物种组成差异最小的自然带是( )
A.苔原带 B.森林带
C.森林草原带 D.草原带
(3)西西伯利亚平原年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小,但南部较干,主要原因是南部 ( )
A.沼泽分布少 B.太阳辐射强
C.河流向北流 D.远离北冰洋
【思维培养】
【我的解答】(1)D (2)A (3)B
【关键能力·增强综合性】
1.俄罗斯的地理条件对农业、工业发展的影响
2.俄罗斯地理条件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特征 | 地理条件分析 |
以铁 路运 输为主 | 人口、经济分布:俄罗斯的经济和人口中心主要集中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西地区 |
工业资源分布:俄罗斯工业发展的大部分资源分布在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 | |
国土特点:东西跨度大,运输距离长,铁路运输是最合理、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 |
水运 条件 差,比 重低 | 河运条件:①通航条件:虽然多大河,但这些河流结冰期长,通航期短,不利于航运;②流向条件:河流大多呈南北流向,与俄罗斯货物、人口流动方向不一致 |
海运条件:①港口条件:海岸线虽长,但除了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外,大多数海港都有较长的封冻期;②海域条件:除北冰洋外,其他海域较封闭,港口与外洋联系大多需经过别国海域 |
【学科素养·注重应用性】
(2021·烟台模拟)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主要分布在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等海域。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肉质越有弹力,口感越好,价格越高。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是最佳晾晒时期。延边人擅长加工明太鱼,从国外进口冷冻鲜明太鱼,经加工处理后再转销至朝鲜、韩国和日本。现在延边已成为东北亚明太鱼加工规模最大的地区。下图示意明太鱼进口、加工及销售线路。据此完成1~2题。
1.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区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 B.径流
C.寒流 D.盐度
2.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晾晒优质明太鱼干的有利条件有( )
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
②邻近渔场,运输费用低
③昼夜温差大,冻融次数多
④季风影响小,阴雨天气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C 2.B 解析:第1题,明太鱼是一种冷水性深水鱼,因此,日本海西南部成为明太鱼主要分布区的主导因素是寒流,将深水鱼类带至海洋表面。第2题,由材料“明太鱼晾晒成鱼干需天然冷冻,冻结又融化的次数越多”可知,③正确。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比,延边纬度低,气温高,蒸发快,有利于晾晒,故①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0章第1节世界热点地区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0章第1节世界热点地区学案,共2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增强综合性,核心价值·提高创新性,思维培养,我的解答,学科素养·注重应用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6章 第2讲 世界重要的地区和国家: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6章 第2讲 世界重要的地区和国家,共27页。
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第3节世界主要的国家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5单元第3节世界主要的国家课时学案,共2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