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01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02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03
    还剩3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4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面关于黑藻与蓝藻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
    B.遗传物质都是DNA,都能进行有丝分裂
    C.细胞核都有两层膜,膜上有核孔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相同
    【答案】A
    【分析】1、真原核细胞的区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本质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真菌:几丁质;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细胞核
    有拟核,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有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细胞质
    仅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遗传物质
    DNA
    举例
    蓝藻、细菌等
    真菌,动、植物
    蓝藻是原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
    【详解】A、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是蛋白质,蛋白质都在核糖体上合成,A正确;
    B、蓝藻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
    C、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C错误;
    D、黑藻是真核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而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不在叶绿体,D错误。
    故选A。
    2.一个班级分组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改用平面反光镜、放大光圈将显微镜视野调亮
    B.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C.高倍镜下观察细胞的精细结构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均匀排布的16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8个细胞
    【答案】B
    【分析】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操作方法: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详解】A、可通过改用凹面反光镜、放大光圈将显微镜视野调亮,A错误;
    B、由于高倍物镜较长,所以换用高倍镜时要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正确;
    C、高倍镜下观察细胞的精细结构时,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C错误;
    D、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均匀排布的16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16÷42=1个细胞,D错误。
    故选B。
    3.对一条多肽链分析得知,其含有201个C,348个H,62个O,53个N,且含有3个—NH2和2个—COOH,则构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为( )
    A.199 B.340 C.58 D.51
    【答案】D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多肽链中有53个N原子,在多肽链的首端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因此3个氨基中另外有2个氨基存在于R基中,因此构成多肽的氨基酸数目=53-2=51个。
    故选D。
    4.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淀粉和脂肪水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B.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C.糖类中的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完全由葡萄糖缩合而成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答案】A
    【详解】A、淀粉和脂昉水解的终产物分别是是葡萄糖和甘油、脂肪酸,A项错误;
    B、动物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B项正确;
    C、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单体均是葡萄糖,C项正确;
    D、糖类分子中氧原子比例较高,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耗氧少,D项正确。
    故选A。
    【点睛】
    5.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涉及(    )
    ①DNA自我复制        ②信使RNA的合成        ③按照信使RNA上密码子的顺序合成多肽
    ④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⑤细胞呼吸合成ATP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答案】C
    【分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①胰岛素的合成是基因表达的结果,不涉及DNA自我复制,①错误;
    ②③胰岛素是蛋白质,其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过程能合成信使RNA,翻译过程是按照mRNA上密码子的顺序合成多肽,②③正确;
    ④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④正确;
    ⑤胰岛素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来自细胞呼吸产生的ATP,⑤正确。
    综上所述,②③④⑤正确。
    故选C。
    【点睛】
    6.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由磷脂分子构成,对细胞起支撑、保护等作用
    B.一个动物细胞中有一个中心粒,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粒
    C.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都要通过核孔来进行
    D.能够产生囊泡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答案】D
    【分析】1、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2、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详解】A.由分析可知: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错误;
    B.一个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组成,故一个动物细胞中有两个中心粒,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粒,B错误;
    C.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并不是所用物质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交换都要通过核孔来进行,C错误;
    D.能够产生囊泡的细胞器包括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正确。
    故选D。
    7.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3H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   )
    A.前者部分细胞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B.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检测到放射性
    C.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D.两者均只有局部细胞能检测到放射性
    【答案】A
    【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DNA中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嘧啶,RNA特有的碱基是尿嘧啶。
    【详解】胸腺嘧啶脱氧核苷是DNA合成的原料,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因此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处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只有局部区域细胞能检测到;
    尿嘧啶核苷是RNA合成的原料,用3H标记的尿嘧啶核苷理活的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
    故选A。
    8.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的就是主动运输
    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顺浓度梯度的运输一定是自由扩散
    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载体蛋白的运输就是协助扩散
    D.胃腺细胞分泌消化酶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
    【答案】D
    【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被动运输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耗能。主动运输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需要耗能。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胞吞和胞吐,都需要能量。
    【详解】A、消耗能量的还有胞吞和胞吐,A错误。
    B、顺浓度梯度的也可以是协助扩散,B错误。
    C、需要载体的还有主动运输,C错误。
    D、胃腺细胞分泌消化酶属于分泌蛋白的形成,属于胞吐,整个过程需要线粒体来提供能量,D正确。
    故选D。
    9.把一个细胞中的磷脂分子全部提取出来,在水面上将它们铺成单分子层(假定单分子间距离适当且相等)推测在下列细胞中,水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最大的细胞是(    )
    A.酵母菌细胞 B.浆细胞 C.人成熟红细胞 D.乳酸菌细胞
    【答案】B
    【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细胞器。生物膜是指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
    【详解】细胞中生物膜越多,则水面上磷脂分子层的表面积与原细胞的表面积之比越大,反之越少。乳酸菌细胞是原核细胞,其所含的生物膜只有细胞膜,人成熟红细胞也只有细胞膜,比值较小;酵母菌细胞和浆细胞都是真核细胞,具有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但由于浆细胞分泌能力强,细胞中相关细胞器膜面积大,所以比值最大,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0.下列是有关酶的实验思路,正确的是(    )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
    B.在验证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
    C.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在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可选用FeCl3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催化等量H2O2分解,检测产生的气体总量
    【答案】B
    【分析】1、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淀粉遇碘液变蓝,淀粉酶能够催化淀粉的分解,而蔗糖和蔗糖的水解产物均不能与碘液不能发生颜色反应,故不能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而斐林试剂不与淀粉和蔗糖反应,但可以与两者水解后产生的单糖反应,因此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斐林试剂能验证酶的专一性,A错误;
    B、在验证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能选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生成,这是因为斐林试剂需要在水浴加热的情况下才能产生颜色反应,而水浴加热时又不能同时兼顾设计的温度梯度,B正确;
    C、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分解的最适pH为2左右,因此不能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3、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C错误;
    D、在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中,可选用FeCl3和过氧化氢酶分别催化等量H2O2分解,检测产生的气体产生的速率,而不是产生的气体总量(底物相同则总量相同),D错误。
    故选B。
    11.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B.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有机物的合成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
    C.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并储存在ATP中,此属于吸能反应
    D.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也可以用于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
    【答案】C
    【分析】1、 ATP 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 ATP , 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ATP 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ATP 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
    2、 ATP 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放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 ATP 的水解相联系。
    【详解】A 、ATP 与 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 正确;
    B、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有机物的合成需要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ATP 水解供能, B正确;
    C 、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储存在 ATP 中,属于放能反应,C错误;
    D、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也可以用于维持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 D正确。
    故选 C 。
    12.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关于[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
    选项
    呼吸类型
    [H]的来源
    [H]的用途
    A
    有氧呼吸
    只来源于葡萄糖
    用于生成水
    B
    有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水
    C
    无氧呼吸
    来源于葡萄糖和水
    用于生成乳酸
    D
    无氧呼吸
    只来源于葡萄糖
    用于生成酒精

    A.A B.B C.C D.D
    【答案】B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人体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过程;第二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丙酮酸和[H]在酶的催化下生成乳酸。
    【详解】AB、由分析中有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可知,有氧呼吸过程中,[H]来源于葡萄糖和水,用于生成水,A错误,B正确;
    C、由分析中无氧呼吸的反应方程式可知,人体无氧呼吸过程中,[H]来源于葡萄糖,用于生成乳酸,C、D错误。
    故选B。
    13.将酵母菌置于下列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得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能同时产生CO2
    B.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细胞呼吸速率加快
    C.20℃条件下,酵母菌在前6小时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一定比后6小时消耗的多
    D.40℃条件下,培养酵母菌6小时,培养液中葡萄糖可能已经被消耗完
    【答案】C
    【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氧气不充足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是: C6H12O6→2CO2+2C2H5OH+能量。
    【详解】A、在一定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无氧呼吸,也能进行有氧呼吸,CO2产生的场所分别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正确;
    B、一定温度范围内,呼吸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细胞呼吸速率随之加快,正确;
    C、20℃下,随着CO2产生量的增多,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增大,不知道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的比率,因而无法确定消耗的葡萄糖量,错误;
    D、40℃条件下,6h和12h产生的CO2量相同,所以可能是葡萄糖被消耗完,正确。
    故选C。
    【点睛】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场所在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酵母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故有氧与无氧条件下酵母菌均可产生二氧化碳。
    14.下图甲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关系曲线(其它条件均适宜,温度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图乙至图戊表示叶肉细胞内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细胞器的气体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甲中c点对应图乙所处的状态
    B.图丁表示该叶肉细胞处于黑暗条件下
    C.图丙中CO2从产生部位到利用部位穿过8层磷脂分子
    D.图甲光补偿点b时,若温度变化,则叶肉细胞从空气中吸收的CO2减少
    【答案】D
    【分析】分析图:图甲中a点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细胞呼吸;b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等;c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此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图乙叶绿体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此状态下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图丙叶绿体、线粒体都不从外界吸收气体,也不向外界释放气体,此状态下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图丁只有细胞呼吸,没有光合作用。
    图戊线粒体除供给叶绿体CO2外,还从外界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此状态下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详解】A、图甲中c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对应图乙所处的状态,A正确;
    B、图丁表示叶肉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可推测此时该叶肉细胞处于黑暗条件下,B正确;
    C、图丙中CO2从产生部位到利用部位穿过线粒体膜和叶绿体膜,共穿过4层膜,8层磷脂分子,C正确;
    D、图甲b点为光补偿点,叶肉细胞不需从空气中吸收CO2,D错误。
    故选D。
    15.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细胞色素c的参与。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可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Apaf−1蛋白结合起细胞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氧呼吸过程产生[H]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
    C.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的细胞将无法合成ATP
    D.若细胞中Apaf−1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
    【答案】C
    【分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的反应是[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场所在线粒体内膜,根据题意,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且细胞色素c引起细胞凋亡的前提是必须与Apaf-1蛋白结合,据此分析。
    【详解】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产生[H],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正确;
    B、[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故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B正确;
    C、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也能合成ATP,故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的细胞也能合成ATP,C错误;
    D、根据题意,细胞色素c与Apaf-1蛋白结合后才引起细胞凋亡,因此若细胞中Apaf-1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C。
    16.下列关于叶绿体内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需要加入SiO2进行研磨,以破碎细胞和叶绿体
    B.在研磨过程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C.色素分离后在滤纸条上形成的4条色素带从上至下分别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D.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答案】D
    【详解】实验中需要加入SiO2进行研磨,以破碎细胞和叶绿体,使得色素释放出来,A正确;研磨过程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正确;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C正确;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的含量,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提取的原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7.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段表明,随着反应物浓度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若将温度提高10 ℃进行实验,B点将降低
    C.若B点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B点会升高
    D.BC段反应速率不变,说明随反应物浓度增加,酶已经耗尽
    【答案】D
    【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详解】A、如图所示,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正确;
    B、本曲线是最适温度下所得到的,温度提高,超过最适温度,酶活性降低,B点将降低,B正确;
    C、B点时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加快,B点上移,C正确;
    D、BC段反应速率不变说明酶已饱和,D错误。
    故选D。
    1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将萝卜条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浸于甲、乙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原生质体(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表面积的相对值,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据图分析可知,甲、乙溶液都能使萝卜条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B.b 时刻之后,甲、乙曲线差异显著的原因是二者溶液浓度不同
    C.c 时刻甲、乙溶液中的细胞均发生了质壁分离后的自动复原
    D.d 时刻甲溶液中的细胞已经死亡,细胞体积不再变化
    【答案】A
    【分析】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体积基本不变,而原生质层的体积缩小,因此原生质体(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表面积的相对值将减小。
    【详解】A、甲、乙溶液都能使萝卜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因失水皱缩而体积变小,A正确;
    BC、b时刻之后,甲、乙原生质体体积差异显著的原因是甲溶液中溶质微粒可进入细胞、使其发生了质壁分离自动复原,而乙溶液中溶质微粒不能进入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B、C错误;
    D、d 时刻之前,甲溶液中的细胞已经开始自动复原,并没有死亡,细胞体积逐渐增大,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理解原生质体(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表面积的相对值可以反映成熟植物细胞在外界溶液中失水和吸水情况的含义以及质壁分离中的质的含义。
    19.如图为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原理图——这种运输方式被称为协同运输(主动运输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原理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小肠腔中的钠离子浓度高于小肠细胞内
    B.吸收葡萄糖时不可以直接利用ATP提供的能量
    C.细胞吸收葡萄糖时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
    D.钠钾泵不可以水解ATP中的高能磷酸键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小肠上皮细胞通过同向协同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虽然这种方式属于主动运输,但不靠直接水解ATP提供的能量推动,而是依赖于Na+梯度形式储存的能量。当Na+顺电化学梯度流向膜内时,葡萄糖通过专一性的运送载体,伴随Na+一起运送入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膜内的Na+再通过质膜上的Na一K泵运送到膜外,以维持Na+浓度梯度,从而使葡萄糖不断利用Na+梯度形式的能量进入细胞。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小肠腔中的钠离子浓度要高于小肠细胞内,A正确;
    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动物小肠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不直接利用ATP水解的能量,而是依赖于Na+梯度形式储存的能量,B正确;
    动物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C正确;
    分析题图可知,通过钠钾泵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因此钠钾泵可以水解ATP中的高能磷酸键,D错误。
    故选D。
    20.如图所示,在图甲装置A与装置B中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的影响。装置A的曲线如图乙。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点处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B.适当降低温度,P点将下移
    C.在图乙上绘制装置B的曲线,Q点应右移
    D.降低CO2浓度时,在图乙上绘制装置A的曲线,R点应右移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图乙,P点时光照强度为0,故此时植物只能进行细胞呼吸,而光合作用暗反应所需的ATP来源于光反应过程,A项错误;温度影响酶的活性,故适当降低温度,将会使呼吸作用降低,P点将上移,B项错误;图甲中B条件下将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合作用,Q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故在B点条件下,达到光补偿点就要提高光照强度,Q点将右移,C项正确;二氧化碳通过影响暗反应影响光合作用,故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将会使光合速率下降,即R点应左下移,D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
    21.将一植株放在密闭玻璃罩内,置于室外一昼夜,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的光合作用开始于C点,结束于F点
    B.到达图乙中的d点时,玻璃罩内的CO2浓度最高
    C.图甲中的F点对应图乙中的h点
    D.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加
    【答案】A
    【分析】题图分析:图甲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表示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或光合作用为0,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C点时玻璃钟罩内CO2浓度最高,此时净光合速率为0;F点玻璃钟罩内CO2浓度最低,此时净光合速率为0;图乙中,纵坐标表示植物吸收或释放CO2的速率,d、h两点植物光合速率为0;f点时可能由于光照过强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详解】A、图甲显示:B点后二氧化碳的增加量减少,同时对应的时间为4点,表示B点是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F点表示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作用消失的点是F点后,A错误;
    B、图乙中d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点后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故d点时密闭容器的二氧化碳浓度最高,B正确;
    C、图甲中的C、F点表明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根据相应的时间可知,与图乙中的d、h点相符,即C点对应d,F点对应h,C正确;
    D、由于G点二氧化碳浓度低于A点,表明经过这一昼夜之后,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进行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所以植物体的有机物含量会增多,D正确。
    故选A。
    22.将某植物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测定夏季一昼夜内CO2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B点玻璃容器内的O2含量等于C点
    B.AB段与DE段CO2吸收量下降的原因不同
    C.BC段产生CO2的场所可能只有线粒体基质
    D.6:00时,该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答案】D
    【分析】分析图:图中二氧化碳净吸收量大于0时,均表明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其净吸收量等于0时,表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当二氧化碳释放量小于0时,表明此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或只进行呼吸作用。图中还可以看出,中午12点之前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的供应减少的缘故。另外,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白天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
    【详解】A、由图可知,BC时间段是傍晚至第二天清晨,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B点玻璃容器内O2含量比C点多,A正确;
    B、AB段CO2吸收量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下降,光合速率下降,DE段CO2吸收量下降的原因是中午光照过强,气温过高,植物的部分气孔关闭,进入叶肉细胞的CO2减少,B正确;
    C、BC段植物无光照,CO2释放量不变,说明进行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C错误;
    D、6:00时,该植物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由于植物体内还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D正确。
    故选C。
    23.右图甲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A、B代表物质,下图乙表示叶绿体色素分离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图中①上进行的,而暗反应是在②中进行的
    B.①上产生的B物质移动到②中参与C3的还原
    C.②中产生的NADP+移动到①上接受水光解产生氢
    D.当缺镁时图乙中4条色素带宽度会变窄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甲中①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②是叶绿体基质,物质A是ATP,物质B是NADPH;图乙是叶绿体色素在滤纸上的分布,由上往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详解】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光反应是在图中①类囊体膜上进行的,而暗反应是在②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A正确;
    B、①类囊体膜上产生的B物质NADPH移动到②叶绿体基质中,参与C3的还原,形成糖类等有机物,B正确;
    C、②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NADP+将移动到①类囊体膜上接受水光解产生氢,C正确;
    D、乙图中由上往下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镁是组成叶绿素的成分,因此当缺镁时图乙中2条色素带宽度会变窄,D错误。
    故选D。
    24.如图是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与染色体数量之比的变化图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
    B.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
    C.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D.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CD段高尔基体活动非常活跃
    【答案】C
    【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图中AB段由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向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的状态转化,该过程是染色体复制过程,B点染色体复制完成;BC段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CD表示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DNA分子。
    2、DNA分子加倍的原因是DNA分子复制,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详解】A、在AB段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由1→0.5,处于有丝分裂的间期,因此AB段主要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
    B、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B错误;
    C、该细胞中,在BC段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C正确;
    D、在有丝分裂末期形成新的细胞壁,即图中的DE段,此时高尔基体活动非常活跃,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的知识点是染色体与细胞核DNA数目的关系变化,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结合题图信息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
    25.下表表示从某动物的一个卵原细胞开始,发生甲→乙→丙→丁的连续生理过程中,各阶段细胞内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和有关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生理过程




    细胞中染色体组数
    2→1→2→1
    1→2
    2→4→2
    2
    有关特征
    性激素的作用
    细胞膜功能体现
    遗传信息不变
    功能趋向专门化

    A.乙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B.丙过程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可能继续分裂
    C.丁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和mRNA种类均发生变化
    D.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组数1→2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
    【答案】B
    【分析】分析表格:经过甲过程染色体组数减半,且该过程需要性激素的作用,说明甲是减数分裂过程;经过乙过程染色体组数目加倍,说明乙表示受精作用;经过丙过程染色体组数不变,且该过程不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说明丙是有丝分裂过程;经过丁过程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说明丁是细胞分化过程。
    【详解】A、经过乙过程染色体组数目加倍,说明乙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中不会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错误;
    B、经过丙过程染色体组数不变,且该过程不会导致遗传信息改变,说明丙是有丝分裂过程,所以丙过程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可能继续分裂,B正确;
    C、经过丁过程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说明丁是细胞分化过程,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经过该过程细胞内的mRNA种类发生变化,但DNA没有发生变化,C错误;
    D、经过甲过程染色体组数减半,且该过程需要性激素的作用,说明甲是减数分裂过程,其细胞内染色体组数1→2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错误。
    故选B。
    【点睛】
    26.关于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1)细胞凋亡时,溶酶体可合成和分泌多种水解酶
    (2)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3)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层析液中,因此一般使用层析液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4)突变基因一定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
    (5)蛋白质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6)非同源染色体随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而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7)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可激活效应T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除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都是双向的
    (9)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段间的植物分布不同,是由温度差异引起的群落水平结构
    (10)建立动物园、植物园等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答案】A
    【分析】1.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信息传递一般是双向的。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其中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详解】①细胞凋亡时,溶酶体可分泌多种水解酶,但水解酶在核糖体上合成,①错误;
    ②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②错误;
    ③绿叶中的色素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因此一般使用无水乙醇来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层析液常用来分离色素,③错误;
    ④突变基因可自发形成,也可由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诱发,④错误;
    ⑤蛋白质变性后,肽键未破坏,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⑤错误;
    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不是发生在雌雄配子结合过程中,⑥错误;
    ⑦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后可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从而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被抗体结合后被消灭,⑦正确;
    ⑧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但有些是单向的,比如温度降低使大雁南飞,⑧错误;
    ⑨长白山不同海拔高度段间的植物分布不同,是由温度差异引起的,属于群落地带性分布,⑨错误;
    ⑩建立动物园、植物园属于易地保护,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⑩错误。共一项正确。
    故选A。
    27.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它随着细胞分裂而变短,能控制细胞分裂次数。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它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从而防止端粒缩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细胞的衰老可能与端粒有关 B.端粒酶催化过程中需要4种核糖核苷酸
    C.可推测端粒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逆转录酶 D.研究端粒酶的作用,可作为攻克癌症的研究方向之一
    【答案】B
    【分析】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实质上是一重复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细胞分裂一次,由于DNA复制时的方向必须从5'方向到3'方向,DNA每次复制端粒就缩短一点,所以端粒其长度反映细胞复制史及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
    题意分析:端粒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子DNA的一条链,可见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
    【详解】A、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染色体的端粒逐渐变短,据此可推测细胞衰老可能与端粒的变短有关,A正确;
    B、由分析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可能为逆转录酶,催化DNA的生成,因此需要的原料是四种脱氧核苷酸,B错误;
    C、题意显示,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它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据此可知端粒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逆转录酶,C正确;
    D、癌细胞的特征表现为无限增殖,结合端粒学说可知,癌细胞中染色体上的端粒不会随着分裂次数增加而缩短,可能是端粒酶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因此需要设法抑制癌细胞中端粒酶的功能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显然,研究端粒酶的作用,可作为攻克癌症的研究方向之一,D正确。
    故选B。
    【点睛】
    28.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靠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原核细胞靠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细胞分化可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上升
    D.细胞凋亡不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
    【答案】B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详解】A、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原核细胞靠二分裂进行增殖,A错误;
    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细胞,从而使各种细胞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可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B正确;
    C、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错误;
    D、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有利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D错误。
    故选B。
    29.下图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
    B.丁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为1∶2∶2
    C.开始出现染色体的时期是丁;染色体开始转变成染色质形态的时期是丙
    D.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丙图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其中甲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乙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的细胞质中央向内凹陷,处于有丝分裂末期; D细胞中出现染色体,且染色体分布散乱,应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详解】A、甲细胞处于间期,乙细胞处于后期,丙细胞处于末期,丁细胞处于前期,所以上述细胞有丝分裂的顺序是甲丁乙丙,A正确;
    B、丁细胞表示前期,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前期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为1∶2∶2,B正确;
    C、染色体出现于分裂前期,即丁时期;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的时期是末期,即丙时期,C正确;
    D、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即丁时期,若某药物可抑制纺锤体形成,则它极可能是作用于丁图,D错误。
    故选D。
    30.图1中A、B、C表示人体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三个基因,其中基因C控制血红蛋白的合成,m、n为基因的间隔序列;图2为C基因进行的某种生理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应为红细胞,图1中的A基因在细胞成熟后可能进行表达
    B.m、n片段不具有遗传效应,可进行复制
    C.图2中甲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丙可作为翻译的直接模板
    D.图2中若丙携带的遗传信息出现差错,则控制合成的血红蛋白结构一定会改变
    【答案】B
    【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A、B、C表示三个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m、n为基因的间隔序列,即为非编码序列;图2为C基因的转录过程,其中甲为核糖体,乙为转录的模板链,丙为转录形成的mRNA。
    【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基因C控制血红蛋白的合成,该细胞中C基因进行了图2的转录过程,则该细胞应为红细胞,而成熟的红细胞细胞核已经退化,不再含基因A,即A基因在细胞成熟后不会进行表达,A错误;
    B、m、n为基因的间隔序列,不具有遗传效应,而DNA复制时是整条链进行半保留复制,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也会进行复制,B正确;
    C、根据图2中转录出的mRNA的延伸方向可知,甲核糖体移动方向应是从左向右,由于基因C是人体内的基因,含有内含子,则转录出的mRNA需要经过剪切修饰后成为成熟的mRNA才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C错误;
    D、图2中若丙携带的遗传信息出现差错,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其控制合成的血红蛋白结构不一定会改变,D错误。
    故选B。
    31.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DNA由5 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20%,将其置于只含31P的环境中复制3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为1.3×104个
    B.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为1∶7
    C.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含31P的分子数之比为1∶4
    D.复制过程需要2.4×10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答案】D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题意分析,该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A占20%,因此A=T=10000×20%=2000,C=G=3000,DNA分子复制2次形成4个DNA分子,DNA分子复制3次形成了8个DNA分子,其中有两个DNA分子含有32P。
    【详解】A、题意分析可知,该DNA分子有5000个碱基对,A占20%,则A=T=5000×2×20%=2000,G=C=5000-2000=3000,所以该DNA分子中含有氢键的数目=2000×2+3000×3=1.3×104,A正确;
    B、由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只有两个,其他的单链均只含31P,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32P的单链与含31P的单链之比=2∶(23×2-2)=1∶7,B正确;
    C、由于DN保留复制,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中有两个DNA分子含有32P,且其中有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含有31P,另外6个只含31P,因此,子代DNA分子中含32P与只含31P的分子数之比=2∶(23-2)=1∶3,C正确;
    D、结合分子可知,该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为3000个,则复制3次相当于新合成7个DNA分子,则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23-1)×3000=2.1×104个,D错误。
    故选D。
    【点睛】
    32.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物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B.进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DNA分子在有丝分裂间期复制
    C.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D.用含32P的动物细胞培养T2噬菌体能获得32P标记的子代噬菌体
    【答案】C
    【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详解】A、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但没有证明DNA是转化因子,A错误;
    B、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B错误;
    C、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C正确;
    D、T2噬菌体只能侵染大肠杆菌,因此用含32P的动物细胞培养T2噬菌体不能获得带P标记的子代噬菌体,D错误。
    故选C。
    【点睛】
    33.噬菌体内的S用35S标记,P用32P标记,细菌内蛋白质含32S,DNA含31P,用该噬菌体去侵染细菌后,产生了许多子代噬菌体,那么在子代菌体中35S和32P的分布规律是(    )
    A.外壳中有35S和32S,核心内只含有32P
    B.外壳中只有32S,核心内只含有32P
    C.外壳中有35S和32S,核心内含有32P和31P
    D.外壳中只有32S,核心内都含有32P和31P
    【答案】D
    【分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详解】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内没有35S,只有32S;DNA分子能进入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内有32P和31P。D符合题意。
    故选D。
    34.如图为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④代表核糖体,⑤代表多肽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有转录和翻译
    B.①链与③链相应区段中(A+T)/(G+C)的值相同
    C.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为一定是160个氨基酸
    D.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作工具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图中①和②都是DNA单链,其中②链是转录的模板链;③为转录形成的mRNA,是翻译的模板;④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⑤代表多肽链。
    【详解】A、图中显示,③是以DNA的一条链(②)为模板合成的,且③中含有碱基U,故③为mRNA,合成mRNA的过程为转录,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为翻译,故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有转录和翻译,A正确;
    B、①链和②链互补,②链又和③链互补,因此①链与③链相应区段中(A+T)/(G+C)的值相同,B正确;
    C、③为mRNA,含有480个核苷酸的mRNA共有160个密码子,由于其中有不决定氨基酸的终止密码子,故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少于160个,C错误;
    D、在翻译过程中,遗传信息由③(mRNA)传递到⑤(多肽链)需要tRNA作为氨基酸的运输工具,D正确。
    故选C。
    35.某植物根尖细胞在含 3 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 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被标记
    B.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都不被标记
    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姐妹染色单体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被标记
    【答案】D
    【分析】1、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方式,新合成的DNA分子一条链是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
    【详解】由于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方式,所以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中,一条链含放射性标记,另一条链不含放射性标记。然后继续培养,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当完成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中,一条染色单体中DNA一条链带标记,另一条链不带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中DNA两条链都不带标记,即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被标记,因此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姐妹染色单体被标记,D正确。
    故选D。
    36.一个DNA分子中,A+T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中的G与A分别占该链的22%和28%,则另一条链中G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24%、22% B.26%、24% C.14%、22% D.22%、28%
    【答案】C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详解】已知在某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64%,则G+C=36%,则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G2+C2=36%,已知一条链中的G1=C2=22%,G2=36%-22%=14%。
    故选C。
    【点睛】
    37.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在小鼠体内两种细菌含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死亡的小鼠体内能分离出S型细菌和R型细菌,A曲线所示为S型细菌
    B.B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全部转化为S型细菌
    C.小鼠体内S型细菌的出现是R型细菌被S型细菌DNA转化的结果
    D.若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换成S型细菌的DNA,其余条件不变,小鼠体内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情况仍可用图中曲线表示
    【答案】B
    【分析】分析曲线图: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随着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即A曲线,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即B曲线。
    【详解】A、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随着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即A曲线,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存在着S型和R型两种细菌,A正确;
    B、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所以B曲线在ab段下降,B错误;
    C、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小鼠体内S型细菌的出现是R型细菌被S型细菌DNA转化的结果,C正确;
    D、由于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所以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换成S型细菌的DNA,其余条件不变,小鼠体内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情况仍可用图中曲线表示,D正确。
    故选B。
    3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B.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
    C.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D.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答案】D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意义: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胚层细胞的分化导致组织形成、器官发生和系统建成,细胞的异常分化会导致癌变;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3.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
    【详解】A、细胞分裂、分化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阶段达到最大限度,A错误;
    B、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和机体的衰老不是同步进行的,B错误;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遗传物质不变,C错误;
    D、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等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对生物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D正确。
    故选D。
    【点睛】
    39.对某雄性哺乳动物性腺中的一个细胞进行观察,发现染色体正在向细胞赤道板移动(不考虑染色体畸变等异常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细胞中仅有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
    B.此时细胞两极的距离正在变大
    C.若细胞中有2条性染色体,则此时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D.若细胞中无Y染色体,则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
    【答案】D
    【分析】由题意可知,染色体正在向细胞赤道面移动,意味着细胞分裂正处于分裂的前期,对于该器官中的细胞,既可进行有丝分裂也可进行减数分裂。
    【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时期为细胞分裂的前期,对于动物细胞而言,该时期细胞中存在两组中心体,每组中心体由两个中心粒组成,A错误;
    B、此时细胞由前期向中期进行,细胞两极的距离不会变大,B错误;
    C、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则该时期细胞中应只存在1条性染色体,因此,若细胞中有2条性染色体,则此时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前期,C错误;
    D、根据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征,若细胞中无Y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所以此时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D正确。
    故选D。
    40.如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2N)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染色体(a)、染色单体(b)、DNA(c)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此时细胞内不可能存在的现象(    )
      
    A.染色体正在向细胞赤道板移动
    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为2N
    C.核膜核仁清晰可见
    D.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
    【答案】B
    【分析】由图可知,染色体、染色单体、DNA的数量比例为1:2:2,该时期应处于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前。
    【详解】A、该时期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之间,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之间,染色体正在向细胞赤道板移动,A不符合题意;
    B、存在于细胞中某一极的染色体数目若为2N,该时期只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但此时细胞内着丝点分裂,细胞内不存在染色单体,B符合题意;
    C、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末期核膜核仁重现,该时期可处于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前期之间,在完成DNA复制之后到前期之间,核膜核仁清晰可见,C不符合题意;
    D、该时期应处于间期完成DNA复制之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之前,任何一个时期都存在同源染色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综合题
    41.PCR技术是把某一DNA片段在实验条件下,合成许许多多相同片段的一种方法,利用这种技术能快速而特异的扩增任何要求的目的基因或者DNA分子片段,回答有关此技术的一些问题:
    (1)PCR技术能把某一DNA片段进行准确扩增,依据的原理是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__________。
    (2)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液中进行,在体系中解旋的方法是加热到95度,除了需要引物外,还要像在细胞中一样提供_________________等4个条件。
    (3)某DNA片段有160个碱基,其中有腺嘌呤35个,若让该DNA分子扩增三次(即复制三次)至少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____________个。
    (4)将大肠杆菌置于含15N的培养基上培养。这样,后代大肠杆菌细胞中的DNA双链均被15N标记。然后将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作为亲代转到普通培养基中,繁殖3代。如果将第3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总量作为整体1,其中,带有15N的第3代大肠杆菌DNA分子约占总量的__________%。第一代大肠杆菌DNA贮存的遗传信息与亲代大肠杆菌DNA贮存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碱基互补配对
    (2)四种脱氧核苷酸、能量、耐热的DNA聚合酶、模板
    (3)315
    (4) 12.5 子代均是以亲代DNA双链的每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

    【分析】PCR技术: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详解】(1)PCR技术是指在体外模拟生物体内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该技术能把某一DNA片段进行准确扩增,依据的原理是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
    (2)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液中进行,在体系中解旋的方法是加热到95度,除了需要引物外,还要像在细胞中一样提供DNA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能量、耐热的DNA聚合酶等条件。
    (3)DNA片段含160个碱基,其中有腺嘌呤35个,则T=35,G=C-45,经3次扩增,形成了8个DNA分子,至少需要鸟嘌吟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23-1)×45=315个。
    (4)子三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共8个,其中含15N的DNA分子有2个,如果将子三代大肠杆菌的DNA分子总量作为1,则带15N的子三代大肠杆菌DNA分子约占总量的2÷8=12.5%。后代大肠杆菌DNA储存的遗传信息与亲代大肠杆菌DNA储存的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它们均是以亲代15N标记的DNA双链的每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
    42.下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过程a、b过程分别表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与细胞①相比,细胞②的物质运输效率下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b产生的子细胞③和④与原来的母细胞②具有相同的特征,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⑤⑥细胞的全能性与受精卵相比,相对较_______________。
    (4)细胞衰老与凋亡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一部分发生衰老的细胞会被机体自身清除,但另一些衰老的细胞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体内积累增多,并分泌一些免疫刺激因子,导致低水平炎症发生,引起周围组织衰老或癌变。实验揭示,衰老细胞不仅是衰老过程的产物,也可能是组织器官进一步衰退的重要原因。最近科学家通过研究表明,清除衰老细胞可延缓小鼠的衰老进程,该成果有望开辟出一条对抗衰老的新途径。
    ①衰老细胞的特征主要有________减少,细胞萎缩;_____的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减慢;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等。
    ②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参与细胞自噬的重要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
    ③在成熟的生物体内,衰老细胞以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___________完成的。
    (5)某些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也可能癌变,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癌细胞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细胞生长 细胞分裂
    (2) 细胞②体积增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减弱 细胞③和④是由细胞②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且两个子细胞还未分化
    (3)低
    (4) 细胞含水量 酶 通透性改变 溶酶体 细胞凋亡
    (5) 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以及抑癌基因突变 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①~②的a过程表示细胞生长,体积增大;②~③、④的b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③~⑤和④~⑥的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详解】(1)图中①~②,即a过程表示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②~③、④,即b过程表示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加倍,所以过程a、b分别表示细胞生长和细胞分裂。
    (2)与细胞①相比,细胞②体积增大,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减小,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减弱,所以细胞②的物质运输效率下降。细胞③和④是由细胞②经有丝分裂产生的,间期复制的染色体在分裂期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子细胞与母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且两个子细胞还未分化,所以子细胞③和④与原来的母细胞②具有相同的特征。
    (3)⑤⑥细胞的全能性与受精卵相比,由于发生了细胞分化,因此全能性较低。
    (4)①衰老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表现出一些特征,主要有细胞含水量减少,细胞萎缩;酶的活性降低,代谢速率减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等。
    ②细胞自噬就是细胞吃掉自身的结构和物质。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溶酶体是细胞中的消化车间,其中有多种水解酶,因此参与细胞自噬的重要细胞器是溶酶体。
    ③在成熟的生物体内,衰老细胞以及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细胞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对机体本身是由积极意义的。
    (5)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以及抑癌基因突变,从而使得正常细胞的分类与生长病变,形成癌细胞。癌细胞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无限增殖;②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③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易转移。

    三、实验题
    43.下图㈠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下图㈡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㈠中的物质A是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A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光照强度处于图㈡D点之后,对应图㈠中的CO2的扩散途径有_________(以字母表示)。
    (3)在图㈡中的A点与D点之间,限制CO2吸收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当光照强度达到D点以后,进一步增加绿色植物CO2吸收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请帮助他提出一个探究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____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
    【答案】(1) 丙酮酸 (有氧呼吸)酶、H2O等
    (2)b、c、h
    (3) 光照强度 适当提高CO2的浓度或适当提高温度
    (4) 探究温度(O2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 黑暗

    【分析】分析图一: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产物为葡萄糖,葡萄糖会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再进入线粒体进一步分解.所以图中各个字母代表的含义是:a是叶肉细胞释放二氧化碳,b是叶肉细胞吸收二氧化碳,c是叶绿体吸收二氧化碳,d叶绿体制造的氧气,e是叶肉细胞释放的氧气,f是叶肉细胞吸收的氧气,g是线粒体消耗的氧气,h是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该图示中利用利用二氧化碳量的变化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如:有h过程发生也a过程发生时,表明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有h过程发生而没有a过程发生时,表示呼吸作用小于等于光合作用.也可以用氧气的释放表示两者的强度。
    分析图二:表示植物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A点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B点的光的补偿点,此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D点是光的饱和点,D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
    【详解】(1)由图可知物质A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分解成的丙酮酸,然后进入线粒体,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需要酶,水等通过有氧呼吸才能彻底分解。
    (2)光照强度在D之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需要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线粒体产生的二氧化碳都会提供给叶绿体,故是b、c、h。
    (3)在A和D点之间的限制因素是横坐标光照强度的限制,D点后限制因素不是光照强度,如果要增加绿色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可以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或提高温度到适宜温度。
    (4)色叶片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要探究呼吸作用就应避免光合作用的影响,故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影响呼吸作用的外界因素最主要的是温度,可以探究温度(O2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

    四、综合题
    44.图甲为某细胞分裂图像,图乙表示一个细胞分裂周期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的比值图。

    (1)图甲中含同源染色体_____对,若图甲中1号染色体上相应位置有基因A,正常情况下一定也存在A基因的是_____(填序号),可能存在A基因的染色体有_____(填序号)可用于对染色体进行染色的试剂有_____
    A.吡罗红        B.健那绿        C.龙胆紫        D.醋酸洋红        E.苏丹Ⅲ
    (2)图甲为有丝分裂_____期的图像,图甲中细胞属于图乙中的_____段。图乙中AB段细胞核中发生的变化是_____,CD段出现的原因是_____。
    (3)动物体内的成体干细胞有些是多能干细胞。研究发现,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培养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神经细胞。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动物的造血干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形成三种血细胞
    B.造血干细胞在体外形成神经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神经细胞的形成除受基因的控制外,还受到细胞所处外界环境的影响
    D.造血干细胞有细胞周期,而神经细胞不具有细胞周期
    【答案】(1) 4
    5 4或8 CD

    (2) 后 DE 进行DNA的复制 着丝点分裂
    (3)BCD

    【分析】分析甲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为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分析乙图:乙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其中AB段表示S期,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包括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的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详解】(1)图甲中含4对同源染色体;1和5号为姐妹染色单体,若图甲中1号染色体上相应位置有基因A,正常情况下一定也存在A基因的是5号;如果发生交叉互换,则4号或8号也可能有;染色体可被碱性染料染色深色,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故选CD。
    (2)图甲为有丝分裂后期的图象,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图乙种的DE段;图乙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出现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3)A、造血干细胞形成三种血细胞时,除了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外,还发生了细胞分化,A错误;
    B、造血干细胞在体外形成神经细胞是细胞分化的结果,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正确;
    C、基因的表达受环境的影响,故神经细胞的形成除受基因的控制外,还受到细胞所处外界环境的影响,C正确;
    D、造血干细胞能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神经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D正确。
    故选BCD。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文件包含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市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pdf、高二生物答案pdf、高二生物评分细则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济源市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共8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非选择题组,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