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课件(39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九单元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堂互动探究案植物的激素调节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运输功能课堂互动探究案3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堂互动探究案2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堂互动探究案3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及其与性状的关系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课堂互动探究案1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堂互动探究案1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六单元遗传的分子基础课堂互动探究案1遗传物质的经典探究实验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案,课堂互动探究案,素能目标★考向导航,S型活细菌,不死亡,转化因子,T2噬菌体,同位素标记,蛋白质和DNA,实验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一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过程及结果
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3)分析:去除蛋白质、RNA、脂质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去除DNA后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型细菌的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知识点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实验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________和大肠杆菌。(2)实验方法:__________法,该实验中用35S、32P分别标记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在噬菌体中,保证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________,即________是遗传物质。
知识点三 生物的遗传物质
基能过关——问题化一、判一判(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1.格里菲思实验中,第四组死亡小鼠身上分离得到的S型活细菌是由S型死细菌转化而来的。(必修2 P43图3-2)( )2.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DNA可以改变生物体的遗传性状。(必修2 P43正文)( )3.在艾弗里的实验中,DNA酶将S型细菌的DNA分解为脱氧核苷酸,因此不能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必修2 P44图3-3)( )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必修2 P44正文)( )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只将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必修2 P45正文)( )6.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必修2 P45正文)( )7.用1个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裂解释放的子代噬菌体中只有2个含35S。(必修2 P45图3-6)( )8.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必修2 P46正文)( )9.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能够证明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必修2 P46正文)( )
二、连一连生物类型与遗传物质的种类
三、议一议【教材易漏拾遗】1.[必修2 P43图3-2拓展]有人提出从死亡的小鼠体内分离出的S型活细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你同意该种观点吗?请陈述你的理由。
提示:不同意,转化的实质是基因重组而非基因突变。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是指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使受体细胞获得了新的遗传信息,即发生了基因重组。
2.[必修2 P45图3-6拓展](1)以细菌或病毒作为遗传物质探索的实验材料有何优点? (2)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而不用14C和18O进行标记?
提示:①个体很小,结构简单,容易看出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②繁殖快,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
提示:S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P是DNA的特征元素。由于蛋白质和DNA都含有C和O,因此用14C和18O进行标记无法判断被标记的是何种物质,且18O不具有放射性。
(3)能否只靠下图中的一组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提示:缺少35S标记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没有进入大肠杆菌中。所以不能只靠32P标记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考点一 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任务1 肺炎链球菌体内和体外转化实验比较
“转化因子”就是DNA
任务2 S型细菌和R型细菌转化的实质(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其______变性失活,DNA在加热过程中,双螺旋解开,氢键断裂,但缓慢冷却时,其结构可恢复。(2)转化的实质是____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____型细菌的DNA中,即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3)一般情况下,转化率很低,形成的S型细菌很少,转化后形成的S型细菌可以遗传下去,快速繁殖形成大量的S型细菌,说明S型细菌的______是遗传物质。
任务3 研析深化教材,析因推理归纳,提升学科素养【科学思维】体内转化实验中,小鼠体内S型细菌、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①ab段R型细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c段R型细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来的。
小鼠体内形成大量的对抗R型细菌的抗体,致使R型细菌数量减少
b之前,已有少量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S型细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力,造成R型细菌大量繁殖
R型细菌转化成的S型细菌繁殖
1.实验的注意事项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本质:基因重组。2.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两个误区(1)误以为所有的R型细菌都发生转化。由于转化受到DNA的纯度、两种细菌的亲缘关系、受体菌的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转化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R型细菌都被转化成S型细菌,只是少部分R型细菌被转化成S型细菌。(2)误以为加热导致DNA完全失活。S型细菌加热致死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降低又逐渐恢复活性。
考向一 对生命科学史的认知与判断1.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解析: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NA的X光衍射实验说明了DNA分子呈螺旋结构;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考向二 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分析2.如图表示格里菲思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S型细菌有荚膜且具有毒性,能使人和小鼠患肺炎,小鼠并发败血症,R型细菌无荚膜也无毒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与R型细菌混合前必须将S型细菌慢慢冷却B.无毒的R型细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细菌属于基因重组C.该转化实验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S型细菌的DNA能抵抗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引发疾病
考向三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分析3.为研究R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组培养皿中只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
解析:高温加热会破坏转化物质DNA的活性,甲组培养皿中应该既有S型菌落也有R型菌落,A错误;乙组中S型菌提取物中的蛋白质被蛋白酶催化水解了,所以转化物质不是蛋白质,B错误;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C正确;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4.如图为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的基本步骤,其中步骤①需要加热处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要顺利完成该实验②需要加热处理B.③要将所有提取物与R型细菌共同培养C.②③④的结果说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D.①④的结果可能是有S型、R型两种菌落
解析:①过程要加热处理,而②过程要获取蛋白质、DNA等成分,所以不能加热处理;③是将不同的提取物分别与R型细菌共同培养;②③④的结果表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由于S型活细菌的DNA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所以①④的结果可能是有S型、R型两种菌落。
任务2 分析子代噬菌体的放射性情况如果用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可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________(组成结构成分)中找到的标记元素是________。
任务3 完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两个关键环节——“保温”与“搅拌”(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任务4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结果分析(1)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但实际上含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2)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有较高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由于搅拌不充分、离心时间过短、转速过低等原因,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了少量的放射性。
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未侵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较高的放射性。②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的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升高。
任务5 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比较
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处理,观察他们各组的作用
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等其他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1.噬菌体增殖过程一吸(附)二注(入)三合成,组装、释放、再侵染。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子代噬菌体元素来源的判断方法T2噬菌体侵染细菌时,用放射性元素标记的物质不同,放射性在子代出现的情况也不同:(1)若用32P和35S标记T2噬菌体而宿主细胞未被标记,相当于间接地将核酸和蛋白质分开,只在部分子代T2噬菌体的核酸中有32P标记。(2)若用32P和35S标记宿主细胞而T2噬菌体未被标记,则在子代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中均有标记元素。(3)若用C、H、O、N等标记T2噬菌体而宿主细胞未被标记,则只在部分子代T2噬菌体的核酸中有标记元素。(4)若用C、H、O、N等标记宿主细胞而T2噬菌体未被标记,则在子代T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中均可找到标记元素。
考向一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综合考查1.[2023·重庆模拟]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A.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进行搅拌,则噬菌体的外壳不会从大肠杆菌上脱落,所以沉淀物中会有较强的放射性;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导致部分大肠杆菌裂解,大肠杆菌中的噬菌体释放出来,使得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强。
2.[2023·黑龙江哈尔滨高三月考]下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实验所用噬菌体是用32P标记的B.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C.图示实验结果可证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D.本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解析:图示实验所用噬菌体是用35S标记的,A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B正确;图示实验结果不能证明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只能证明蛋白质未进入细菌,C错误;本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错误。
考向二 实验细节的深层次分析及意外结果的原因分析3.[经典高考]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于1952年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著名实验进一步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这项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体( )A.侵染大肠杆菌后会裂解宿主细胞B.只将其DNA注入大肠杆菌细胞中C.DNA可用15N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蛋白质可用32P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解析:赫尔希和蔡斯在做实验时要求在大肠杆菌裂解前进行分离,A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胞时把DNA注入大肠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一特性将蛋白质和DNA分离开,使实验结果更科学、更准确,B正确;噬菌体的结构物质有蛋白质和DNA,对蛋白质和DNA进行标记要用两者的特有元素35S和32P,不能用共有元素15N,C错误;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一般没有P,D错误。
4.[2023·浙江省A9协作体联考]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不充分或培养时间不当,对两组检测结果均有影响B.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利用的是自身的模板和原料C.若噬菌体DNA复制了三次,则含有32P的噬菌体占子代总数的1/4D.因为噬菌体结构简单也可选用其作为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实验材料
解析:搅拌不充分影响35S标记组,培养时间不当影响32P标记组,A错误;噬菌体DNA在细菌体内复制利用的是自身的模板和宿主细胞的原料,B错误;若噬菌体DNA复制了三次,则含有32P的噬菌体有2个,子代总数共8个,占1/4,C正确;因为噬菌体营寄生生活,DNA复制发生在宿主细胞内,不可选用其作为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实验材料,D错误。
考向三 两个经典实验的比较及曲线分析5.[经典模拟] 下列有关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者设计思路都是设法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研究它们的作用B.二者都巧妙地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C.二者都能证明DNA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D.二者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这两个实验都是将DNA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研究它们在遗传中的作用,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正确,D错误;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法,也不能证明DNA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C错误。
6.科研人员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探究保温时间与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度的关系,结果如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含32P的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标记噬菌体DNAB.b点时离心速度减慢会导致沉淀物放射性强度降低C.保温时间过长、过短都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增强D.若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进行实验,结果将相似
考点三 聚焦生物的遗传物质任务1 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1)过程(2)构建的重组病毒,其遗传性状与提供______的病毒性状完全一致,与提供______的病毒性状不同。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任务2 完善下表中生物体内核酸种类及遗传物质类型
1.“遗传物质”探索的3种方法
2.关于如何确定遗传物质的两个要点(1)细胞内既有DNA又有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考向一 烟草花叶病毒实验考查1.[2023·福建泉州五中模拟]已知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都能侵染烟草叶片,且两者都由蛋白质和RNA组成,下图是探索HRV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还是RNA的操作流程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本实验运用了对照原则,无空白对照组B.实验过程中重组病毒的后代是HRVC.该实验只能说明HRV的遗传物质是RNAD.若运用同位素标记法,不能选择15N标记
考向二 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考查2.[2023·湖南株洲茶陵县高三月考]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①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②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细胞核的遗传物质是DNA ④细胞质的遗传物质是RNA ⑤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解析: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
考向三 遗传物质的实验分析与探究3.如图甲、乙表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
解析:图中重建的“杂种病毒丙”的核酸来自乙病毒,而蛋白质外壳来自甲病毒。由于病毒丙侵入植物细胞中的是乙病毒核酸,所以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的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均与乙病毒相同。
4.最近某科研小组在某动物体内发现了一种新型病毒,为了确定该病毒的分类,科研工作者们进行了如下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A.甲的方法是检测病毒增殖时产生核酸的种类,若有DNA产生,则为DNA病毒B.乙的方法是检测病毒核酸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数量,若嘌呤数≠嘧啶数,则为RNA病毒C.丙的方法是用含放射性尿嘧啶核苷酸的宿主细胞培养,若子代病毒核酸有放射性,则为RNA病毒D.丁的观点是分析该病毒的变异频率,若病毒的变异频率较低,则该病毒为DNA病毒
[长句应答必备]1.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转化因子”。2.艾弗里实验的结论是: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性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3.在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仅蛋白质分子中含有S,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4.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等级选考研考向]1.[2022·浙江6月选考]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需用同时含有32P和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B.搅拌是为了使大肠杆菌内的噬菌体释放出来C.离心是为了沉淀培养液中的大肠杆菌D.该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解析:32P、35S均具有放射性,若用同时含有32P、35S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则无法判断子代噬菌体中放射性的来源,A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大肠杆菌表面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脱落,B错误;离心是为了使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大肠杆菌(其中含有噬菌体DNA)分层,C正确;该实验证明了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错误。
2.[2022·湖南卷]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不会发生( )A.新的噬菌体DNA合成B.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C.噬菌体在自身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D.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
解析: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其DNA会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合成新的噬菌体DNA,A正确;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T2噬菌体会用自身的DNA和大肠杆菌的氨基酸等来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B正确;噬菌体在大肠杆菌RNA聚合酶作用下转录出RNA,C错误;T2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大肠杆菌提供的原料合成噬菌体的DNA,然后通过转录,合成mRNA与核糖体结合,通过翻译合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因此侵染过程中会发生合成的噬菌体RNA与大肠杆菌的核糖体结合,D正确。
3.[2022·海南卷]某团队从下表①~④实验组中选择两组,模拟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验证DNA是遗传物质。结果显示: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该团队选择的第一、二组实验分别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④和③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为了区分DNA和蛋白质,可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根据第一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说明亲代噬菌体的DNA被32P标记,根据第二组实验检测到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说明第二组噬菌体的蛋白质被35S标记,即C正确,A、B、D错误。
4.[2022·河北卷]关于遗传物质DNA的经典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摩尔根依据果蝇杂交实验结果首次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与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相同C.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D.双螺旋模型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解释了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
解析:摩尔根通过假说—演绎法利用果蝇杂交遗传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错误;孟德尔描述的“遗传因子”实质是基因,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是DNA,两者化学本质相同,B正确;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利用酶解法去掉DNA或者蛋白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区分DNA和蛋白质,两者均采用了能区分DNA和蛋白质的技术,C正确;DNA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使DNA分子具有稳定的直径,D正确。
5.[2022·浙江1月选考]S型肺炎双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研究“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响实验结果C.步骤④中,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D.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得到实验结果
解析:步骤①中,酶处理后要保证底物完全水解,A错误;甲或乙的加入量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B错误;液体培养基利于营养物质和细菌充分接触,加快物质交换的速度,有利于细菌转化,C错误;S型菌菌落光滑,有荚膜,R型菌菌落粗糙,无荚膜,通过鉴定细胞形态或观察菌落可以确定是否出现S型菌,D正确。
[国考真题研规律]6.[2021·全国乙卷]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与R型菌相比,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B.S型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C.加热杀死S型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D.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菌
解析:与R型菌相比,S型菌具有荚膜多糖,S型菌有毒,故可推测S型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A正确;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使R型菌具有了S型菌的性状,可知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细胞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B正确;加热杀死的S型菌不会使小白鼠死亡,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蛋白质功能丧失,而加热杀死的S型菌的DNA可以使R型菌发生转化,可知其DNA功能不受影响,C正确;将S型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DNA被水解为小分子物质,故与R型菌混合,不能得到S型菌,D错误。
7.[全国卷Ⅰ]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假设在宿主细胞内不发生碱基之间的相互转换。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宿主细胞等为材料,设计实验以确定一种新病毒的类型。简要写出(1)实验思路,(2)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即可。(要求:实验包含可相互印证的甲、乙两个组)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十二单元生物技术与工程课堂互动探究案5胚胎工程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案,素能目标★考向导航,早期胚胎发育,胚胎早期发育,有丝分裂,各种组织,胎膜和胎盘,超数排卵,桑葚胚或囊胚,课堂互动探究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十单元种群和群落课堂互动探究案1种群及其动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案,课堂互动探究案,素能目标★考向导航,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体积,标记重捕,各年龄期,等距取样法,随机取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生物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课堂互动探究案1酶与ATP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案,课堂互动探究案,素能目标★考向导航,促进过氧化氢,过氧化氢酶,燃烧猛烈,2变量分析,产生气泡数目多少,新鲜程度,蛋白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