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2—《声现象》 (含详解)
展开2020全国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声现象》
1.(2020天津)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速度
2.(2020四川成都)如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
A. 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B. 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
C.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 声音不能传递信息
3.(2020上海)吉他表演时,演奏者在不同位置拨动琴弦是为调节琴声的
A. 音色 B. 音调 C. 频率 D. 响度
4.(2020青海)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指声音的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
5.(2020山西)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A.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只能在水中传播
C. 传播速度是 D. 不能传递能量
6.(2020陕西)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表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B. 图中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可以改变吹气时声音的音调
C. 图中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图中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7.(2020内蒙古呼和浩特)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的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下表,经对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声音
声音强弱的等级
频率
甲
50
2000
乙
100
500
A. 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
B. 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 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
D. 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8.(2020山东青岛)琴声悠扬,歌声嘹亮我们世界充满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手拨动琴弦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振动
B. 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音调高
C. “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响度来辨别的
D. 太空中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是通过真空传播声音
9.(2020山东济宁)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实验: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 B. C. D.
10.(2020辽宁沈阳)同学们在音乐教室排练文艺节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 用力拨动古筝的琴弦,可以提高琴声的音调
C. 同学们的笑声越大,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就越快
D. 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2020吉林长春)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声速
12.(2020江苏南京)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活塞”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 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 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
D. 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
13.(2020湖南长沙)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
B. 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
C. 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D. 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14.(2020湖北武汉)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B. 图乙中,逐渐抽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
C. 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 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
15.(2020湖北黄石)窗外飘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
B. 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C. 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D. 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
16.(2020海南)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
A. 声源处 B. 传播途中 C. 人耳处 D. 考场门口
17.(2020河北)2020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宜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A. 垃圾分类投放 B. 野炊明火烧烤 C. 控制汽车鸣笛 D. 坚持绿色出行
18.(2020福建省)下列词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
A. 震耳欲聋 B. 声如洪钟 C. 轻声细语 D. 鼾声如雷
19.(2020广东省)晚上,爸爸对小明说“请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20.(2020贵州毕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 太空中宇航员间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能传声
C.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
D. 医生用B超检查人体内脏是借助超声波获得人体内脏的图象信息
21.(202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为增强居民对新冠病毒的科学防护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
C.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D. 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22.(2020贵州铜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B. “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 声音只能传递能量
D. 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3.(2020广州市)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A. 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 B. 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 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D. 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
24.(2020北京市)古诗春夜洛阳城闻笛中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速度
25.(2020甘肃省天水市)为鼓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2020年央视春晚,由6位央视主持人共同表演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作为春晚临时增加节目,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高度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 表演者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C. 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音调低
D. 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
26.(2020甘肃省金昌市)《中国诗词大会》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让我们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对于诗词中物理知识的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霜叶红于二月花”中“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
B.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到客船”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
C.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27.(2020江西)如图所示,是王爷爷为孙子制作的一只会“吹口哨”的纽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______而产生的,并通过______传入人耳。
28.(2020四川自贡)跳广场舞已经成为人们健身的一项运动,优美的舞曲声是由于扬声器纸盆的______ 产生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______ 处减弱噪声.
29.(2020江苏苏州)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由于钟的______而产生的;“客船”上的人通过______填乐音的特性辨别出是钟声。
30.(2020河南)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频率为256Hz的A音叉和频率为440Hz的B音叉中,______选填“A”或“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
31.(2020黑龙江省哈尔滨)物理课上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于音叉的______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发出的声音的______不同。
32.(2020广西贵港)安静的考场内能听到翻阅试卷的声音,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传入我们的耳中。
33.(2020安徽省)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如图,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越高。
34.(2020甘肃省金昌市)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35.(2020甘肃省金昌市)声音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鼓由于______发声。
36. (2020安徽省)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短,这有助于后方车辆驾驶员及时作出反应。假设后方车辆以的速度匀速前进,在的时间内,后方车辆前行的距离为______m。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故选A。
2.【答案】C
【解析】解:A、声音的传播过程实际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声音可以同时向四面八方进行传递。故A错误;
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有关,在振幅一定时,距离越大,响度越小。故B错误;
C、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周围传播。故C正确;
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特点、特性及应用,是一道声现象的综合题,难度不大。
3.【答案】B
【解析】解:声音的音调与频率有关,演奏者在不同位置拨动琴弦,琴弦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演奏者在不同位置拨动琴弦为调节琴声的音调。
故选: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
本题综合考查了音色、音调和响度的区别,是一道基础题。
4.【答案】C
【解析】解: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小;有的同学在课间“大声”叫喊,是指声音的响度要大。所以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响度。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分,是声学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简单。
5.【答案】A
【解析】解:A、超声波是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超声波可以在任何介质中传播,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远小于此数值,故C错误;
D、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声波能传递能量,也能传递信息。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有关知识,属于基本内容,比较简单。
6.【答案】B
【解析】解:A、人在水面下能听到岸上的说话声,说明液体也能传声,故A错误;
B、改变试管内的水量空气柱长度改变,振动的频率改变,音调改变,故B正确;
C、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强,B超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B。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超是超声波的利用。
本题考查声现象的有关知识,是基础题,难度不大。
7.【答案】B
【解析】解:
AB、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甲声音的响度要小于乙的响度,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声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声音乙每秒的振动次数,故A错误,B正确;
C、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即甲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等于乙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故C错误;
D、因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发声体是无规则振动产生,所以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响度表示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频率越高的声音的音调越高。
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凡是不利于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此题涉及到声速、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等,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琴弦发声靠的是琴弦的振动,故A正确;
B、高声唱国歌,其中“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闻其声而识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太空中的宇航员是通过无线电进行相互交谈的,故D错误。
故选: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本题考查了声现象的相关知识,能将声学的基本知识与相关的现象或说法相联系,是做出判断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去钟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说明音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符合题意,不合题意。
故选:B。
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的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进行解答,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0.【答案】A
【解析】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美妙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
B、用力拨动古筝可以增大振动的幅度,提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笑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声音的响度无关,故C错误;
D、为了减少对外界的干扰,常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无关;
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噪声的控制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1.【答案】C
【解析】解:不同的发声体因材料和结构不同,所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故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声音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12.【答案】B
【解析】解:A、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
B、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吹出的哨音响度由吹管口的力度决定,故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响度,故C错误;
D、吹出的哨音响度由吹管口的力度决定,若吹的力度相同则响度相同,若吹的力度不同则响度不相同,与拉动活塞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大多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管乐器是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是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
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13.【答案】B
【解析】解:
A、液体能够传声,所以鼓声可以通过水传播,故A错误;
B、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敲鼓的力越大,其振幅越大,故其响度越大,即鼓声越大,故C错误;
D、通过鼓声指挥参赛队员们说明鼓声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B。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动的振幅决定;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声音的特性以及声音传递信息,包含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
14.【答案】D
【解析】解:
A、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越不容易振动,振动的频率变小,发出声音的音调变低,故A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会越来越小,故B错误;
C、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的特点,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来工作的,故D正确。
故选:D。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本题考查了生活中的一些声现象,难度不大,要熟记。
15.【答案】B
【解析】解:A、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噪声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
C、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不能说明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大小无关,与介质的温度有关,故D错误。
故选:B。
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噪声是一种污染;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只能听到20Hz到20000Hz的声音;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响度大小无关,与介质的温度有关。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噪声,以及人耳的听觉范围,难度不大。
16.【答案】A
【解析】解: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控制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防治噪声途径的掌握,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
17.【答案】B
【解析】解:A、垃圾分类投放,既美化环境,又节约资源,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故选项错误;
B、野炊明火烧烤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故选项正确;
C、控制汽车鸣笛,减少噪音污染,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故选项错误;
D、坚持绿色出行,减少汽车尾气,保护环境,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故选项错误;
故选:B。
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有:垃圾分类投放、控制汽车鸣笛、坚持绿色出行、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18.【答案】C
【解析】解:
AB、震耳欲聋、声如洪钟意思是声音很大,说明响度特别大。故A、B不符合题意;
C、轻声细语意思是声音非常小,说明响度小。故C符合题意;
D、鼾声如雷形容睡觉时的鼾声非常大,也就是响度特别大。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本身有关。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响度定义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应用,理解成语的含义是正确解答的第一步。
19.【答案】C
【解析】
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是指减小声音的响度。
故选C。
20.【答案】D
【解析】解:
A、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振幅,发出声音的响度发生改变,故A错误;
B、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音,故B错误;
B、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医生用B超检查人体内脏是借助超声波获得人体内脏的图象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取决于物体振动的幅度;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声可以传递能量,声也可以传递信息。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特征、声音的传播、噪声的防治,以及声音的利用,是一道综合题。
21.【答案】A
【解析】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大喇叭的纸盆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次声波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耳感觉不到,所以大喇叭发出的声音不是次声波,故B错误;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故C错误;
D、工作人员调节大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故D错误。
故选: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人耳感觉不到;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我们使用扩音设备是改变声音的响度。
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次声波的特点、声音的传播速度以及声音的特性,要结合声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属于基础知识。
22.【答案】D
【解析】解: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故A错误;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B错误;
C、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
声音即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利用、声速和乐音特征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
23.【答案】C
【解析】解:由题知,甲音叉每秒振动256次,即甲音叉振动的频率为256Hz;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
因为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甲音叉振动的频率小于乙音叉,故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
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不知道甲乙音叉发生的振幅关系,无法比较其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小。
综上分析可知,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响度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此题考查频率与音调、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掌握频率与音调、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并理解频率的定义和单位单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4.【答案】C
【解析】解:诗人辨别出是玉笛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25.【答案】D
【解析】解:
A、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但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在振幅一定时,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响度越小。故C错误;
D、不同人说话时的音色不同,所以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故D正确。
故选:D。
人的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是判断发声体的依据。
本题是一道声现象的综合题,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选项的对错。
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6.【答案】B
【解析】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钟声到客船”说明空气能够传播声音。故B正确。
C、“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水浅”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中放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到另一种介质,会发生折射现象。
知道凝华概念,理解声音的传播条件,准确辨析生活中的光现象,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7.【答案】振动 空气
【解析】解:先将绳子转绕缠紧,再将绳子拉开、收拢交互进行,就会听到“嗡嗡”的声音。此声音是由于纽扣周围空气振动而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入人耳。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传播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8.【答案】振动;声源处
【解析】解: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舞曲是扬声器纸盆振动产生的;
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声源处.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
本题考查学生对响度在生活中具体应用的了解情况,知道控制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
29.【答案】振动 音色
【解析】解:
“钟声”是由于钟的振动产生的。
人通过音色辨别出是钟声。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知道声音产生的条件、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可解答此题。
30.【答案】振动 B
【解析】解: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表示每秒音叉振动256次,440Hz表示每秒音叉振动440次,说明A音叉振动比B音叉振动慢,A音叉比B音叉音调低。
故答案为:振动;B。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三大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本题明确256Hz和440Hz的含义,然后根据音调和频率的关系进行判断。
31.【答案】振动 响度
【解析】解:音叉发声是音叉在振动。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用力不同,音叉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
故答案为:振动;响度。
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
声音的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声的发生和响度大小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题目。
32.【答案】振动 空气
【解析】解:
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是通过空气传入我们耳中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此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属于基础题。
33.【答案】音调
【解析】解:音叉振动的频率越大,则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音调。
音调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频率的大小决定的。
解决此类题目要知道频率的定义及音调的影响因素,属于基础知识,要掌握。
34.【答案】音色
【解析】解: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音色。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35.【答案】在声源处 振动
【解析】解: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防止噪声的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在声源处;振动。
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
36.【答案】5
【解析】解:36 ,
由可得,在内后车前进的距离:
m。
故答案为:5。
由速度的公式变形可求距离。
本题主要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常见题目。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15—《电与磁》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15—《电与磁》 (含详解),共40页。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8—《浮力》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8—《浮力》 (含详解),共7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N,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密度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7—《压强》 (含详解): 这是一份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7—《压强》 (含详解),共4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