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核心考点突破与必刷题练习专题11 质量测量与密度计算(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核心考点突破与必刷题练习专题11 质量测量与密度计算(含解析),共16页。
专题11 质量测量与密度计算
【核心考点讲解】
一、质量测量
1、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国际单位:千克(kg),其他单位:吨(t),克(g),毫克(mg)
1 t = kg 1 kg = g 1 g = mg
2、质量是物质本身属性,与形状、位置、温度、状态无关。
3、测量工具:天平。
4、天平使用方法
(1)将游码移至零刻度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3)左物右码,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4)物体质量=砝码质量+游码(明确标尺分度值)。
二、密度计算
1、密度: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用ρ表示。
2、公式:,单位:kg/m³、g/,,变形公式
3、密度是物质本身属性,与质量和密度无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定值。
4、测量物质的密度
(1)测量固体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
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V1;
③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2)测量液体密度
①将适量盐水倒入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②将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读出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三、密度应用
1、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气体热胀冷缩最显著,其密度受温度影响最大;
2、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3、密度知识应用:坚定牛奶、酒等产品的品质,盐水选种等。
【必刷题型精练】
1.(2021•威海中考)如图所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战国商鞅方升”,全长18.7cm,容积202.15cm3,重0.69kg,是中国度量衡史的标志性器物。其所能容纳水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最接近(ρ水=1g/cm3)( )
A.一本物理课本 B.一个普通鸡蛋
C.一张课桌 D.一只大天鹅
解:由ρ=得,容器所盛水的质量为m=ρ水V=202.15cm3×1g/cm3=202.15g;
A、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在200g左右,接近202.15g,故A符合题意;
B、一个普通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张课桌的质量在10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大天鹅的质量在10k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2020•连云港模拟)小明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于是,他开始称量物体,当右盘放50g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
A.50g B.50.4g C.49.6g D.无法判断
解: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内放了0.4g沙子,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即此时天平已经平衡,所以他称量物体时,左盘放物体,右盘放50g砝码时,天平刚好又平衡,即表明此时所放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即为50g;
答案:A。
3.(2021•广州模拟)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
D.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解:
A、由图知液体在4℃时,密度不是最小的,故A错误;
B、由图知温度升高,其体积增大,其密度减小,故B错误;
C,由图知1℃时液体的体积比5℃时的大,故C正确;
D、由图知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先变小后变大,故D错误。
答案:C。
4.(2021•梧州中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院内氧气的需求量较大,某氧气瓶内氧气用去三分之一后,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和密度变化情况是( )
A.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变小,密度变大
解: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三分之一,氧气瓶内氧气的质量m变小,而瓶内氧气的体积不变,由密度公式ρ=可知剩余氧气的密度变小。
答案:C。
5.(2021•滨州模拟)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三种物质和水的密度,据图可知( )
A.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B.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ρ丙>ρ乙>ρ甲,且ρ丙=ρ水
D.ρ乙>ρ甲>ρ丙,且ρ丙>ρ水
解: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体积相等时,它们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m丙,
由ρ=可知,ρ甲>ρ乙>ρ丙,故CD错误;
当m乙=10g时,V乙=10cm3,
则ρ乙===1.0g/cm3=ρ水,
所以,ρ丙<ρ水,故A错误,B正确。
答案:B。
6.(2021•成都中考)关于用天平、量筒和水测量一个枇杷密度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该先测枇杷的体积,再测枇杷的质量
B.用调好的天平称量时,枇杷应放在右盘
C.所用量筒的分度值越大,测得体积越精确
D.枇杷浸没水中,表面附有气泡,测得密度偏小
解:A.假如先测“体积”后测“质量”,由于在排水法测量物体的体积时,物体上会吸附水分;再测质量则会引起质量的测量值比真实质量偏大,故A错误;
B.在用天平称量时,应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所以枇杷应放在左盘,故B错误;
C.在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分度值越小越精确,故C错误;
D.若枇杷浸没水中后其表面附着有少量的气泡则测出的体积将偏大,根据ρ=,质量一定时,体积偏大,算出枇杷的密度将偏小。
答案:D。
7.(2021•荆门中考)某同学为了测量碎玻璃和沙石的密度,用一只质量为1kg的空桶装满水,测得桶和水的质量为11kg,再将1kg的碎玻璃放入盛满水的水桶中,水溢出后测得剩余质量为11.6kg。另取一只完全相同的空桶,在桶里装满沙石,测得桶和沙石的质量为29kg。已知ρ水=1.0×103kg/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沙石的密度比水的大
B.桶的容积是0.01m3
C.碎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
D.沙石的密度小于2.8×103kg/m3
解:空桶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m水=m1﹣m桶=11kg﹣1kg=10kg,
由ρ=可知,桶的容积为:V=V水===10﹣2m3=0.01m3,故B正确;
溢出部分水的质量为:m溢=m1+m碎玻璃﹣m2=11kg+1kg﹣11.6kg=0.4kg,
则碎玻璃的体积为:V碎玻璃=V溢===4×10﹣4m3,
所以碎玻璃的密度为:ρ碎玻璃===2.5×103kg/m3,故C正确;
因为沙石的质量为:m沙石=m3﹣m桶=29kg﹣1kg=28kg,
所以沙石的密度为:ρ沙石===2.8×103kg/m3,比水的密度大,考虑到沙石之间的空隙,测出的沙石体积要大于沙石的真实体积,所以沙石的真实密度要大于测得的密度值,故A正确、D错误。
答案:D。
8.(2021•唐山模拟)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质量检查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个混入了空气泡为废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解:甲的体积:V甲=0.1m×0.1m×0.1m=0.001m3,则甲的密度:ρ甲===3×103kg/m3;
乙的体积:V乙=0.2m×0.2m×0.2m=0.008m3,则乙的密度:ρ乙===2.7×103kg/m3;
丙的体积:V丙=0.3m×0.3m×0.3m=0.027m3,则丙的密度:ρ丙===2×103kg/m3。
因为ρ乙=ρ铝,所以乙是合格品;因为ρ丙<ρ铝,所以丙是废品;因为ρ甲>ρ铝,所以甲是次品。
答案:C。
9.(2021•烟台模拟)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 )
A.天平、量筒、烧杯 B.天平、烧杯、刻度尺
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D.量筒、烧杯、刻度尺
解:A、选取天平、量筒、烧杯进行实验: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某种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该液体的总质量m2;算出液体的质量m;将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利用密度公式算出液体的密度。用此方法再计算出另一种液体的密度。结论分析:哪一个的密度更大就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取天平、烧杯、刻度尺进行实验:将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盘中;将适量的水和盐水分别倒入两只烧杯中直到天平重新平衡;用刻度尺量分别量出烧杯内液体的高度,高度大的体积大。结论分析:体积小的液体密度大,密度大的液体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取器材:烧杯、小木块、刻度尺进行实验:将小木块分别放在盛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中,小木块会漂浮在两种液体的液面上,小木块所受到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相等;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小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露出液面高的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小,液体的密度就大,是盐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只用量筒、烧杯、刻度尺无法对两种液体进行区分。此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0.(2020•郴州模拟)某冰块中有一小石头,冰和石头的总质量是64克,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恰好悬浮于水中。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cm,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则石头的密度为( )
A.2.0×103kg/m 3 B.2.5×103 kg/m 3
C.3.0×103 kg/m 3 D.3.5×103 kg/m 3
解:设整个冰块的体积为V,其中冰的体积为V1,石块的体积为V2;冰和石块的总质量为m,其中冰的质量为m1,石块的质量为m2。
由题意得,冰的体积减去熔化成水后的体积,就是水面下降的体积,
由ρ=可得:V1﹣=0.6cm×10cm2=6cm3,
即V1﹣V1=6cm3,
解得:V1=60cm3。
则冰块的质量:
m1=ρ冰V1=0.9g/cm3×60cm3=54g,
石块的质量:
m2=m﹣m1=64g﹣54g=10g。
原来冰和石头悬浮于水中,则ρ水gV=mg,
所以冰和石头的总体积:
V====64cm3,
石块的体积:
V2=V﹣V1=64cm3﹣60cm3=4cm3
石块的密度:
ρ石===2.5g/cm3=2.5×103kg/m3。
答案:B。
11.(2021•常州中考)丹顶鹤立立跟同伴打架,失去了上喙。华南理工大学技术团队利用3D打印做出塑料上喙的大致模样,接着手工打磨得到形状完美的塑料上喙,打磨过程中塑料上喙的质量 变小 、密度 不变 。又根据塑料上喙铸造得到同形状的金属钛上喙,帮助立立重获长久捕食能力。从塑料上喙到金属钛上喙,质量增加68g,已知ρ塑料=1.1×103kg/m3,ρ钛=4.5×103kg/m3,立立上喙的体积为 20 cm3。
解:打磨过程中,组成塑料上喙的物质减少,所以其质量变小;但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不变,所以密度不变;
设立立上喙的体积为V,
由ρ=得,
ρ钛V﹣ρ塑料V=△m,
代入数值得
4.5g/cm3•V﹣1.1g/cm3•V=68g,
解得V=20cm3。
答案:变小;不变;20。
12.(2021•南充中考)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华同学测得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与液体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液体的密度为 0.9×103 kg/m3,空烧杯的质量是 150 g。
解:
设空烧杯的质量为m杯,液体的密度为ρ,结合密度变形式m=ρV,
读图可知,当液体体积为V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1=m1+m杯=168g
可得:ρ×20cm3+m杯=168g,﹣﹣﹣①
当液体体积为V2=120cm3时,液体和杯的总质量m总2=m2+m杯=258g
可得:ρ×120cm3+m杯=258g,﹣﹣﹣②
①﹣②得液体的密度:
ρ=0.9g/cm3=0.9×103kg/m3。
代入①得:
m杯=150g。
答案:0.9×103;150。
13.(2021•柳州中考)一辆货车的载货量为40t,货箱容积为50m3,建材公司用这辆货车运送钢材,按规定不能超载,该货车的空间利用率最大只达到 10 %,为使其空间利用率达到100%,公司决定将钢材和板材两种货物混装,则钢材的质量不能超过 10.8 t(结果保留1位小数),已知钢材的密度ρ钢=8×103kg/m3,板材的密度ρ板=0.6×103kg/m3,忽略材料间的间隙。
解:(1)满载40t钢材的体积;
该货车的空间利用率;
(2)设能装钢材的最大体积V钢,则装板材的体积为;
由题意可知m钢+m板=m,
ρ钢V钢+ρ板V板=m,
即:8.0×103kg/m3×V钢+0.6×103kg/m3×(50m3﹣V钢)=40×103kg,
解得,
钢材的质量m钢=ρ钢V钢=8.0×103kg/m3×m3≈10.8×103kg=10.8t。
答案:10;10.8。
14.(2021•无锡中考)小明在实验室测量饮料的密度。调节好天平后,将装有适量饮料的烧杯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后,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为 79.6 g。将烧杯中的部分饮料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再测得烧杯和剩余饮料的质量为39g,则所测得的饮料密度为 1.015 g/cm3。仔细观察,小明发现在量筒的内壁上有大量小气泡,则他测得的饮料密度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1)由图甲可知,称量标尺的分度值为0.2g,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4.6g,烧杯和饮料的总质量m总=50g+20g+5g+4.6g=79.6g;
(2)由图乙知,量筒中饮料的体积为V=40mL=40cm3;
量筒内饮料的质量m=79.6g﹣39g=40.6g,
饮料的密度:
ρ===1.015g/cm3;
(3)量筒的内壁上有大量小气泡,量筒的内壁上附着着大量小气泡,导致测得饮料的体积偏大,由于测得的质量准确,由ρ=可知测量的密度偏小。
答案:(1)79.6;(2)1.015;(3)偏小。
15.(2021•德州中考)小强同学在做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操作如下: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此时指针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小强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指针所指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D (填字母序号)
A.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B.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C.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3)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用天平测得小石块的质量如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为 54 g;用量筒测得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小石块的体积为 20 cm3,由此可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2.7×103 kg/m3。
(4)若他先测小石块体积,再测小石块的质量,则测得的密度 大于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1)天平在使用前要调节平衡: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归零,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节(左偏右调,右偏左调),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右偏,则需要向左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小强在加减砝码时添加最小砝码后,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右偏,说明右盘的砝码过重,则接下来应该取出最小砝码,向右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故D正确;
(3)天平的读数原则是右盘的砝码质量加上游码示数,则由图乙可知,小石块的质量为:m=54g,
由图丙可知小石块的体积为:V=80mL﹣60mL=20mL=20cm3,
则小石块的密度为:=2.7×103kg/m3;
(4)若先测小石块的体积,再测质量时,小石块表面会附着水分,则测得的小石块的质量会偏大,根据可知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质量偏大,密度也会偏大,故测得的密度大于真实值。
答案:(1)左;(2)D;(3)54;20;2.7×103;(4)大于。
16.(2021•齐齐哈尔模拟)小红的妈妈从市场买回了一桶色拉油,担心买的油是地沟油,小红为解除妈妈的顾虑,在网络上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她决定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
(1)实验步骤如下:
A.将托盘天平放于 水平桌面 上,移动游码至标尺 零刻度线 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0g。
C.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将装色拉油的烧杯放在左盘,在右盘加减砝码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 56 g。
D.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 50 cm3。
(2)该色拉油的密度为 0.92 g/cm3,由此,小红判断色拉油的品质是 合格 的(选填“合格”或“不合格”)。
(3)分析小红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测量结果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小红通过反思后想到:其实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上面的实验步骤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少上述实验的误差,她调整后的实验步骤是 ACDB (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解:(1)A、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移到游码至标尺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向左偏,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水平平衡。
C、由图乙可知,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50g+5g+1g=56g,
D、由图丙可知,量筒中色拉油的体积为V=50ml=50cm3;
(2)则量筒中色拉油的质量为m=56g﹣10g=46g。
该色拉油的密度:ρ===0.92g/cm3;
因为0.92g/cm3在0.91~0.93g/cm3之间,故色拉油的品质是合格的;
(3)将烧杯中的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因烧杯壁上有少量残留的油,导致测得油的体积偏小,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测得油的密度偏大;
实验时只要先测量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再将色拉油全部倒入量筒中,最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即可减小测量时的误差,故顺序为ACDB。
答案:
(1)水平桌面;零刻度线;右;56;50;(2)0.92;合格;(3)偏大;ACDB。
17.(2021•铁岭中考)测量物质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使游码归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右侧,应向 左 (填“左”或“右”)侧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小明测量石块密度的过程: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为54cm3。
②如图甲所示,用细线系住石块并将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为 64 cm3。
③用天平测出石块质量如图乙所示。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为 2.12 g/cm3。小明发现按照上面的实验顺序会使测量的石块密度偏 大 ,合理的排序应为 ③①② (填序号)。
(3)小明测量家中一个蜡块的密度,他用一个梯形桶和一个圆柱形薄壁玻璃杯、水、油和刻度尺完成了测量(已知蜡块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①如图丙在梯形桶中加入适量的 水 (填“水”或“油”),在圆柱形薄壁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另一种液体,将其放入桶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玻璃杯中液体的深度为h1,玻璃杯浸入桶中液体的深度为h2;
②将蜡块放入玻璃杯的液体中,玻璃杯仍然漂浮,用刻度尺测出玻璃杯中液体的深度为h3,玻璃杯浸入桶中液体的深度为h4;
③蜡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蜡= (水的密度为ρ水)。
解:(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右侧,说明天平的右端下沉,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左端移动;
(2)由图甲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0.2mL,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总=64mL=64cm3;
石块的体积为:V=V总﹣V水=64cm3﹣54cm3=10cm3,
由图乙可知,石块质量为:m=20g+1.2g=21.2g,
石块的密度为:ρ===2.12g/cm3;
按照上面的实验顺序进行测量,由于石块从水中取出时会沾水,导致所测量的质量偏大,利用密度公式ρ=求出石块的密度会偏大;
所以为了减小误差,合理的测量步骤为:用天平测出石块质量;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为54cm3;用细线系住石块并将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所以合理的实验顺序是③①②;
(3)①已知蜡块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蜡块放入水中会漂浮,放入油中会沉底,即蜡块放入油中时排开油的体积等于蜡块的体积,所以应在圆柱形薄壁玻璃杯中装油,则在梯形桶中加入的是水;
③设圆柱形薄壁玻璃杯的底面积为S,蜡块的体积为:V蜡=V排油=S(h3﹣h1),
在圆柱形薄壁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另一种液体(油),将其放入桶中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G容器+G油=F浮=ρ水gSh2﹣﹣﹣﹣﹣﹣①式,
将蜡块放入玻璃杯的液体中,玻璃杯仍然漂浮,根据漂浮条件,受到的浮力等于总重力,G容器+G油+G蜡=F浮′=ρ水gSh4﹣﹣﹣﹣﹣﹣②式,
②式﹣①式得蜡块的重力为:G蜡=ρ水gSh4﹣ρ水gSh2=ρ水gS(h4﹣h2),
由G=mg得,蜡块的质量为:m蜡===ρ水S(h4﹣h2),
蜡块的密度为:ρ蜡===。
答案:(1)左;(2)64;2.12;大;③①②;(3)水;。
18.(2021•宿迁中考)在探究活动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台面上,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此时应该将 平衡螺母 向 右 调节。
(2)天平平衡后,将适量水倒入玻璃杯,放于天平左盘,使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标尺上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玻璃杯和水总质量为 70 g。
(3)小明在液面位置作上标记,将玻璃杯中的水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读出水的体积V= 50 cm3。
(4)按小明的操作方法,测量出的水的体积比真实值 偏小 (选填“偏大”或“偏小”)。
(5)小明认为接下来不用量筒,也可测量液体密度,他将另一种液体倒入玻璃杯至标记处,并放于天平左盘,右盘中砝码质量不变,只将游码向右移动至示数改变了△m时,天平平衡,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ρ水+ 。(用已知量的字母V、△m、ρ水表示)
解:(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后,由图甲知,指针偏左,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2)由图乙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将玻璃杯和水总质量为50g+20g=70g;
(3)如图丙所示,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水的体积V=50mL=50cm3;
(4)把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时,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水,所以测得水的体积V偏小;
(5)将另一种液体倒入玻璃杯至标记处,并放于天平左盘,右盘中砝码质量不变,只将游码向右移动至示数改变了△m时,天平平衡,此时水和液体的体积相同,但液体的质量比水大△m,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液==ρ水+。
答案:(1)平衡螺母;右;(2)70;(3)50;(4)偏小;(5)ρ水+。
19.(2021•许昌模拟)冬季里,王瑞妈妈喜欢做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1kg鲜豆腐,体积为800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45%,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俗称冻豆腐),在涮锅时可以充分吸收汤汁达到增加口感的目的,(ρ冰=0.9×103kg/m3)求:
(1)鲜豆腐的平均密度为多少g/cm3?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多少cm3?
(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多少g/cm3?
解:(1)鲜豆腐的平均密度:
ρ1===1.25g/cm3;
(2)豆腐含水的质量:
m水=m1×45%=1000g×45%=450g,
因水结冰后质量不变,
所以,鲜豆腐冰冻后冰的体积即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
V孔洞=V冰====500cm3;
(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质量:
m2=m1﹣m水=1000g﹣450g=550g,
因鲜豆腐冰冻后,豆腐整体外形不变,
所以,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体积:
V2=V1﹣V孔洞=800cm3﹣500cm3=300cm3,
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
ρ2==≈1.83g/cm3。
答:(1)鲜豆腐的平均密度为1.25g/cm3;
(2)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的总体积为500cm3;
(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1.83g/cm3。
20.(2021•杭州模拟)自行车有公路自行车、山地自行车及休闲自行车。公路有行车是指在公路路面(或人为硬化道路,或砂石路)上使用的自行车车种,可用于公路自行车竞赛。为了使骑行达到高速,要求车身重量较轻而风阻较小。
(1)若车身的材料要求强度高且轻便,则下表中最理想的材料是 碳纤维 ;
材料
锰钢
铝合金
钛合金
碳纤维
性能(强度)
强
较弱
较强
强
密度(kg/m3)
7.9×103
3.0×103
4.5×103
1.6×103
(2)某品牌公路自行车的质量为14.6kg,其中橡胶占总体积的1/3,其余部分为铝合金。已知自行车所用铝合金的质量为12kg,则橡胶的密度是多少?
(3)若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则自行车的质量为多少?
解:(1)若该车身的材料要求强度高且轻便,则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碳纤维性能最强,密度最小,因此最理想的材料是碳纤维;
(2)由ρ=可得,铝合金的体积:
V合金===4×10﹣3m3,
则自行车的总体积(1﹣)V=4×10﹣3m3,则V=6×10﹣3m3,
橡胶的质量m橡胶=m总﹣m合金=14.6kg﹣12kg=2.6kg,
橡胶的体积V橡胶=V=×6×10﹣3m3=2×10﹣3m3,
则橡胶的密度:
ρ橡胶===1.3×103kg/m3,
(3)由ρ=可得,若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时,其质量:
m=ρ纤维V合金=1.6×103kg/m3×4×10﹣3m3=6.4kg,
则自行车的质量:
m总2=m+m橡胶=6.4kg+2.6kg=9kg。
答:(1)碳纤维;
(2)橡胶的密度是1.3×103kg/m3;
(3)若将所用的铝合金换为碳纤维材料,则自行车的质量为9k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核心考点突破与必刷题练习专题37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含解析),共19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核心考点突破与必刷题练习专题36 测量未知电阻阻值(含解析),共17页。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核心考点突破与必刷题练习专题31 动态电路的定量计算(含解析),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