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卷(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23129/0-169452474162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卷(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23129/0-1694524741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卷(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23129/0-169452474168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卷(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23129/1-1694524744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卷(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23129/1-1694524744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卷(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823129/1-1694524744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期末卷(基础过关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
展开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
期末卷(基础过关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中图·北京版八年级上册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东西半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陆地和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29%为陆地,71%为海洋 B.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C.太平洋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D.南极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
2.甲大洲与乙大洲的分界线是( )
A.马六甲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
【答案】1.A 2.D
【解析】1.地球表面29%为陆地,71%为海洋,故A正确。北半球陆地面积占38%,海洋面积占62%,故B错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因为所有的经线都汇集于南北两极点,故C错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故D错误。故选A。
2.由图可知,甲亚洲与乙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直接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间接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马六甲海峡不是大洲分界线,土耳其海峡是亚欧分界线的一部分,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地球表面的海陆分布很不均匀,百分之七十一是海洋,百分之二十九是陆地,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陆地上包括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海洋共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大洲之间与海洋之间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界线。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5日,汤加境内海成大山发生剧烈喷发,大量火山灰及气体像蘑菇云一样向空中升起。火山爆发后,斐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周边国家发布了警报。下图汤加火山喷发位置示意图及影像。据此完成3-5小题。
3.图中火山喷发地( )
A.地处南半球、东半球 B.地处中纬度
C.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 D.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4.火山喷发给周边居民带来的影响有( )
①火山灰掩埋村庄②火山灰影响空气质量③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④造成居民财产损失( )
A.④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火山喷发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发布的警报为( )
A.寒潮预警 B.海啸预警 C.沙尘暴预警 D.暴雨预警
【答案】3.C 4.D 5.B
【解析】3.据图可知,汤加位于180°经线附近,处于西半球,A错误;汤加纬度低于20°S,为低纬度,B错误;汤加多火山的原因是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C正确;汤加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D错误。故选C。
4.火山喷发给周边居民造成的影响有:火山灰掩埋村庄、造成人员财产损失、火山灰影响空气质量等,①②④正确;火山喷发不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③错误。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 火山喷发可能引起海啸,不会引起寒潮、沙尘暴和暴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昏暗的白昼和狂风暴雨,甚至泥浆雨都会困扰当地居民长达数月之久。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它们就会随风散布到很远的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导致气温下降。
下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6-7小题。
6.世界年降水量大致分布规律是( )
A.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 B.两极地区距海近,降水多
C.中纬地区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D.赤道地区距海远,降水少
7.世界年降水量小于200mm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南美洲北部 B.非洲北部 C.亚洲东部 D.欧洲西部
【答案】6.C 7.B
【解析】6.由图可知,世界年降水量的大致规律是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但不是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故A错误。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故B错误。中纬度地区受海陆位置的影响,由沿海向内陆减少,故C正确。赤道地区气温高、距海近,降水丰富,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C。
7.由图可知,世界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地区,南美洲北部、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大于200mm,故ACD错误、B正确,根据题意,故选B。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当地时间1月21日晚,2020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在罗马音乐公园开幕。读欧洲西部示意图和罗马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8-10小题。
8.图中数字表示意大利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列所示旅游景观中,最可能位于欧洲西部的是( )
A.B.C. D.
10.罗马气候特征是( )
A.全年温和湿润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答案】8.D 9.B 10.C
【解析】8.由图可知,①地为德国;②地为英国;③地为法国;④地为意大利;故选D。
9.由图可知,A图为埃及金字塔,位于非洲,A选项与题不符;B图为荷兰的风车,荷兰是欧洲国家,B选项符合题意;C图是印度泰姬陵,位于南亚,C选项与题不符;D图是鱼尾狮公园,位于东南亚的新加坡,D选项与题不符;故选B。
10.罗马由于地处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C选项符合,故选C。
地中海形成的原因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及信风带交替控制。冬季时,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潮湿的气流,加上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因此气候温和多雨;而夏季时,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向北移至气候区内,气流以下沉为主,加上沿岸寒流的作用,不易形成降水,因此气候干燥炎热。
我国计划206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碳中和”主要是指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据此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与二氧化碳排放过多无关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喜马拉雅山脉升高 C.沿海低地被淹没 D.两极冰川融化
12.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
A.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 B.多使用一次性餐具
C.毁林开荒,过度放牧 D.多使用私家车出行
【答案】11.B 12.A
【解析】11.根据材料“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会使气温增高,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生物多样性发生变化,ACD不符合题意,喜马拉雅山升高与板块运动有关,与二氧化碳排放无关,符合题意。故选B。
12.以上四种做法中,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而多使用一次性餐具、毁林开荒和多使用私家车出行是污染大气的做法,会排放过多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A。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读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和世界人种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
13.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分别是( )
A.南美洲和大洋洲 B.亚洲和北美洲 C.非洲和欧洲 D.非洲和南美洲
14.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大洲主要人种是( )
A.北部是黄色人种,南部是白色人种 B.南部是白色人种,北部是黄色人种
C.南部是黑色人种,北部是白色人种 D.北部是黑色人种,南部是黄色人种
15.人口自然增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人口增长慢的国家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 ②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
③亚洲、非洲等大洲的发展中国家 ④欧洲、北美洲等大洲的发达国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3.C 14.C 15.B
【解析】13.据图可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C正确;大洋洲、南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既不最高,也不最低,A错误;亚洲、北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既不最高,也不最低,B错误;南美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是最低,D错误;故选C。
14.人口出生率最高的是非洲,非洲北部为白色人种,南部为黑色人种,所以,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5.经济发展水平高,因为生育观念的改善,还有社会制度的健全,人口增长慢,比如欧洲,②正确;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一般出生率高,人口增长快,①错误;亚洲、非洲等大洲的发展中国家,因为生育观念的影响,人口增长快,③错误;欧洲、北美洲等大洲的发达国家医疗水平完善,养老制度建全,人口增长慢, ④正确。所以ACD错误,B正确。故选B。
人口过多过少都不好,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宗教建筑是有灵魂的,其崇高与完美往往使步入其中的人们叹为观止,甚至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征服。下图是一座宗教建筑的模型图。据此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该模型图与下列哪种宗教建筑的风格最相似( )
A.伊斯兰教的清真寺 B.基督教的教堂 C.东南亚佛教的佛塔 D.中国道教的道观
17.一般来说,习惯于这种宗教建筑风格的人最有可能属于( )
A.黑种人 B.黄种人 C.白种人 D.混血种人
【答案】16.B 17.C
【解析】16.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十字架是基督教建筑的典型特征,基督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故选B。
17.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基督教的代表建筑基督教堂,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因此一般来说,习惯于这种宗教建筑风格的人最有可能属于白种人,故选C。
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读图,完成下面18-20小题。
18.比较甲、乙两幅聚落图片,描述正确的是( )
A.甲比乙交通便利 B.乙比甲道路宽广 C.甲比乙房屋密集 D.乙比甲房屋低矮
19.甲与乙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 B.现代运输方式不同
C.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 D.环境卫生优劣的不同
20.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
A.居民点集中 B.交通条件要好 C.环境状况要好 D.人口密度要大
【答案】18.B 19.A 20.C
【解析】18.由图可知,甲是乡村聚落,乙是城市聚落。相比于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交通更加便利、道路更加宽广、房屋更加高耸且密集,故排除ACD,故选B。
19.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在人口、建筑、交通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但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乡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因此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同有关系,和现代运输方式、 旅游业发展水平、 环境卫生优劣无关,排除BCD,故选A。
20.城市聚落人口密度大,居民点更加集中,交通条件更加便利;乡村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故ABD错误。但是乡村人口少,因此自然环境相对更好,故C正确。故选C。
聚落的两种形式是城市和乡村,其根本的区别在于乡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城市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下图为“2021年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均GDP形势图”,完成下面21-23小题。
21.人均GDP高于25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的大洲是( )
A.北美洲、欧洲、亚洲 B.北美洲、南美洲、欧洲
C.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D.北美洲、非洲、大洋洲
22.人均GDP高于25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的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 )
A.北美洲、欧洲 B.北美洲、南美洲 C.欧洲、大洋洲 D.北美洲、大洋洲
23.人均GDP高于25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发展中国家 B.主要说汉语 C.多为白色人种 D.信仰伊斯兰教
【答案】21.C 22.A 23.C
【解析】21.读图可知,人均GDP高于25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大洋洲、欧洲,故选C,排除ABD。
22.由前面分析可知,人均GDP高于25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大洋洲、欧洲。排除B;其中全部在北半球的有欧洲和北美洲,故选A,排除CD。
23.由前面分析可知,人均GDP高于25000美元的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大洋洲、欧洲。主要属于发达国家,排除A;主要语言为英语,排除B;多是白种人,C正确;多信仰基督教,排除D,故选C。
地球上有七个大洲,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欧洲和北美洲。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将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数量少,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这三个大洲人种多为白种人,使用英语,信仰基督教。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12月3日下午在北京同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论通过视频连线共同出席中老铁路通车仪式。据此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下列关于中老铁路的说法不正确的( )
A.中老铁路的开通,将有力促进两国和区域国家的人员和物资往来和各领域交流合作
B.中老铁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
C.中老铁路的开通,将有力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中老铁路的开通只对中国和老挝两国有利
25.中国和老挝的这种合作称为( )
A.南南合作 B.南南对话 C.南北合作 D.南北对话
【答案】24.D 25.A
【解析】24.中老铁路的开通,将有力促进两国和区域国家的人员和物资往来和各领域交流合作,A正确;中老铁路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B正确;中老铁路的开通,将有力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C正确;中老铁路的开通不仅对中国和老挝两国有利,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空间,提供了新动力,D错误。故选D。
25.中国和老挝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称为“南南合作”,所以,BCD错误,A正确。故选A。
中老铁路,一方面将极大地带动老挝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运输效率和水平,并为老挝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将为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第Ⅱ卷
二、解答题(50分)
26.读“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图1)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全球海陆大致比例为________。陆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选填“南”或“北”)半球。
(2)世界第一大洲是________,(填序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填名称)
(3)纬度最高的大洲是________,(填名称)。全部位于北半球上的大洲有北美洲和________。(填序号)
(4)大洲④与⑤的分界线是________。
(5)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填序号)。四大洋中,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包围的大洋是________(填名称)。
【答案】26.(1)7:3(或71∶29) 北
(2)⑤ 太平洋
(3)南极洲 ③
(4)苏伊士运河
(5)④ 印度洋
【解析】26.本大题以“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世界海陆比例、七大洲、大洲分界线和大洋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全球海陆比例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71%,海洋和陆地之比是 7:3。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主要在南半球和西半球,不管哪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世界最大的大洲是⑤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公里。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覆盖着地球约46%的水面以及约32.5%的总面积。
(3)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⑦南极洲,面积1400万平方公里;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和③欧洲;
(4)大洲④非洲与⑤亚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是国际的重要航道。
(5)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洲是④非洲,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之一20°W经线穿越非洲西部。四大洋中,被亚洲、非洲、南极洲、大洋洲包围的大洋是印度洋,是一个热带大洋。
2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地形雨”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_洲,最低的是_________洲。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年平均等温线与北半球相比更_________(选择填写:平直或弯曲),原因是_________。
(3)B大洲年平均等温线比较_________(选择填写:稀疏或密集),反映该洲气温差异_________(选择填写:大或小)。
(4)“地形雨”形成示意图中的CD二点,降水多的是_________点,为山地的_________坡。此图反映的是_________因素对气候(降水)的影响。
【答案】27.(1)非 南极 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2)平直 南半球主要以海洋为主,陆地面积较小
(3)密集 大
(4)C 迎风 地形
【解析】27.本题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地形雨形成示意图为材料,涉及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等温线的判读、地形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由图可知,非洲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是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南极洲是纬度最高的大洲,也是年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递减。
(2)根据地图分析可知,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更加平直,由于南半球以海洋为主,地形单一,同纬度地区气温受海陆分布影响较小,北半球地势高低悬殊,海陆交错分布,北半球等温线更曲折。
(3)由图可知,B大洲为南极洲,等温线密集,这里温差较大,南极洲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洲,气温差异大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4)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爬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温降低,在迎风坡形成降水,背风坡降水少,这反映了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8.下图示意世界大洲分布及三大宗教建筑照片,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数字所在地人们使用的主要语言:①______语;②______语。
(2)写出数字所在地分布的主要人种:③______;④______。
(3)图中字母代表人口稠密地区的是______。
(4)③、⑤两地人种相同,但人们主要信仰的宗教不同:③地是______教;⑤地是______教。图中的ABC三幅宗教建筑照片中,主要分布在⑤地的是______。
(5)图中⑤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⑥处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答案】28.(1)汉 英
(2)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3)N
(4)基督 伊斯兰 C
(5)气候炎热干旱 气候寒冷
【解析】28.本题以世界大洲分布图及三大宗教建筑照片为材料,涉及世界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读图能力。
(1)①位于亚洲东部,是中国,人们主要说汉语,②是美国,人们主要使用英语。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③是欧洲,主要分布的是白色人种,④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分布的是黑色人种。
(3)N代表南亚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区;M代表亚马孙平原,这里气候湿热,是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
(4)③是欧洲,白色人种,主要信仰基督教,⑤是西亚,主要是阿拉伯人,也是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A是教堂,代表基督教,B是佛塔,代表佛教,C是清真寺,代表伊斯兰教。
(5)⑤是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这里气候过于炎热干旱,因此人口稀少。⑥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过于寒冷,因此人口稀少。
29.《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简称RCEP)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成员国包括东盟十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5国。下图左是RCEP成员国示意图,下图右是成员国占RCEP的人口和GDP(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019年)。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RCEP成员国分别位于____洲和____洲,濒临太平洋和印度洋。
(2)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划分,RCEP成员国中日本和____(只填一个即可)等国家是____(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东盟十国均是____(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分工
节能灯
水泵
插头
喷胶棉
聚苯乙烯塑料粒
电源线
玻璃板
制造成本及费用总和
产地
中国
中国
中国
中国
马来西亚
泰国
印度
中国
(3)上表是中国某企业生产的水族箱成本组成,所表达的含义是( )
A.利用各国优势资源 B.减小各国的竞争 C.提高贸易运费成本 D.政治全球化
(4)RCEP成员国出现贸易争端时,可帮助解决问题的组织是( )
A. B.C. D.
【答案】29.(1)亚 大洋
(2)澳大利亚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3)A
(4)D
【解析】29.本题以RCEP成员国分布及GDP产值比重为材料,涉及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国际经济合作及国际组织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事物联系的能力。
(1)由图可以看出,RCEP成员国分别位于亚洲和大洋洲,濒临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世界上的国家可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RCEP成员国中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属于发达国家,东盟十国均为发展中国家。
(3)表格中我国某企业生产的水族箱是由多个国家合作生产,反映了利用各国的优势资源,为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成本,如马来西亚橡胶原料丰富,专门生产塑料颗粒,不是反映减少竞争、也不是政治全球化,更不是提高运费成本,故选A。
(4)RCEP成员国出现贸易争端时,可以帮助解决问题的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以上四个组织会徽中,A表示的是联合国,B表示的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C表示的是世界卫生组织,D表示的是世界贸易组织,故选D。
期末卷(真题重组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 这是一份期末卷(真题重组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文件包含期末卷真题重组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原卷版docx、期末卷真题重组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卷(冲刺高分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 这是一份期末卷(冲刺高分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文件包含期末卷冲刺高分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原卷版docx、期末卷冲刺高分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卷(真题重组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 这是一份期中卷(真题重组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文件包含期中卷真题重组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原卷版docx、期中卷真题重组卷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