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二章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二章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5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质量或体积,Jkg,Jm3,×107Jkg,单位质量,Jkg·℃,2×103J,×108,0×107,水的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2.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能运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1. 定义:把某种燃料在________燃烧时所放出的________与燃料________________的比值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2. 符号:______,单位:________或________。3. 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 Q放=________或 Q放=________。
注意: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质量、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1. (九上P28改编)火箭用液态氢做燃料,原因是液态氢有 ( )A. 燃烧产物是水B. 较低的沸点C. 较大的热值D. 较高的凝固点
2. (九上P30改编)2 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6.0×107 J,则这种燃料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0.2 kg的这种燃料的热值是______________。
1. 定义: 表示物质的吸、放热性能,在数值上等于____________的某种物质,________升高(或降低) 1 ℃时,吸收(或放出)的________,用符号_____表示。2. 单位:________________。
3. 水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表示________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________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4.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在冬天,人们常常在热水袋中装入热水来取暖;汽车发动机常常用水做冷却剂等。
4.2×103 J/(kg·℃)
3. (九上P35改编)在沙漠地区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夜抱火炉吃西瓜”的奇特现象,而沿海地区则“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这是因为( )A. 水的透明度高,容易吸收太阳能 B. 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C. 水在蒸发时有制冷作用 D. 水的对流性好
4. (九上P35改编)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根据实验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1-12-13所示。 由图像可知( )A. 甲比乙温度升高得快,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B. 甲比乙温度升高得快,乙的比热容大于甲的比热容C. 乙比甲温度升高得快,甲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D. 乙比甲温度升高得快,乙的比热容大于甲的比热容
[10年5考:2013年(填空)、2014年(选择)、2016年(选择)、2021年(填空)、2022年(填空)考查]
【例1】四口之家分别单独使用不同种类燃料时的平均月消耗量分别为木柴约200 kg、烟煤约80 kg、液化石油气约30 kg、煤气约60 kg。这四种燃料中哪一种燃料的热值最高?( )A. 液化石油气B. 煤气C. 烟煤D. 木柴
思路点拨:热值反映的是燃料自身的一种特性,是物质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与燃料质量的比值。在分析时要注意题意中的不变量,放出的热量一定,则质量小的燃料热值大。
1. 【物理观念】如图1-12-14所示,甲、乙两杯水温度都升高50 ℃。则( )A. 甲杯水吸收的热量较多B. 乙杯水吸收的热量较多C. 甲、乙两杯水吸收的热量一样多D. 无法比较
3. 已知天然气的热值是7.5×107 J/m3,若某家庭一个月用8 m3的天然气,则这些天然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_J,若这些热量全部由热值是3.0×107 J/kg的焦炭来提供,应完全燃烧________kg的焦炭。这些焦炭用去一半后,剩下的焦炭的热值是__________J/kg。
4. (创新题)小明同学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自己设计了一个实验来探究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的大小关系。他组装了如图1-12-15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结果如下表:
(1)为了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小明同学选择了两套相同的装置,在实验中还应控制的相同的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煤油和菜籽油两种燃料中,热值较大的是________。(3)小明同学还想利用这种实验方案计算出煤油和菜籽油的热值,那么小明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利用此实验方法计算出的热值将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10年8考:2014年(选择)、2015年(填空)、2016年(计算)、2017年(填空)、2018年(综合)、2019年(综合)、2020年(实验)、2022年(填空)考查]
【例2】如图1-12-16所示,在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使用的器材有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玻璃杯、温度计、初温和质量都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食用油吸热升温快,说明食用油吸热能力较强B. 物体吸热多少是由构成它的物质种类决定的C. 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体吸热能力强D. 将食用油和水加热到相同的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思路点拨:在两种物质的质量一定时,比较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法:相同的加热时间比较温度变化 ,温度变化小的物质吸热能力强;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加热时间长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5. 【物理观念】(2022三明模拟)下列应用实例中,主要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是( )A. 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B. 用湿毛巾给发烧病人擦拭降温C. 用热水袋取暖D. 向秧田灌水防止冻坏秧苗
6. 同学们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B. 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C. 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吸收相同的热量,铝块升高的温度较小D. 质量为1 kg的煤油放出2.1×103 J的热量,温度升高1 ℃
7. (2022曹县一模)如图1-12-17所示,用酒精灯和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加热过程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12-1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体A的比热容较大B. 液体B的比热容较大C. 2 min内A吸收的热量比B的多D. 无法比较A与B吸收热量的多少
8. (2022怀化)图1-12-18为冬天人们常用的电热水袋,使用十分方便,充电加热后,能够放热较长时间,其内部液体主要成分是水,是因为利用了水的______较大的特点;若该热水袋装有1 kg的水,充电加热后温度为50 ℃,使用一段时间后温度降低到20 ℃,则此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J。[c水=4.2×103 J/(kg·℃)]
9. (创新题)(2022泸州一模)热平衡是指同外界接触的物体,其内部温度各处均匀且等于外界温度的状况。在热平衡时,物体各部分以及物体同外界之间都没有热量交换,即Q吸=Q放。将400 g、5 ℃的冷水与200 g、80 ℃的热水混合(与外界无热量交换),混合后的温度是( )A. 30 ℃B. 37.5 ℃C. 60 ℃D. 70 ℃
【例3】王大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5 kg水,把水从18 ℃加热至98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如果木炭的热值为3.4×107 J/kg,它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10%被水吸收。求:(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2)在这个过程中用掉的木炭的质量。(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1)Q吸=cm(t2-t1)=4.2×103 J/(kg·℃)×5 kg×(98 ℃-18 ℃)=1.68×106 J。
10. (2022九龙坡模拟)2021年是垃圾分类元年,利用垃圾焚烧发电,节能且环保。完全燃烧3 kg的某种垃圾可放出______________J的热量;若这些热量完全被水吸收,能使质量为________kg,初温为25 ℃的水升高到75 ℃。[已知q某种垃圾=1.05×107 J/kg,c水=4.2×103 J/(kg·℃)]
11. (创新题)【科学探究】两个相同的容器内装有同种液体甲、乙,2m甲=m乙,分别燃烧不同的燃料A、B对容器加热(如图1-12-19①),甲、乙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12-19②所示,从0 s到60 s消耗的燃料A、B质量关系为2mA=mB,根据比热容公式:________和热值公式:________,
若燃料完全燃烧,且被液体吸收的热量与燃料放出的热量的比值相等,则燃料的热值关系为qA_____(填“>”“=”或“<”)qB。
(10年1考:2013年)
【例】【科学探究】图1-12-20甲是“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图1-12-20
(1)实验中要求烧杯中装有质量________、初温________的两种液体A和B,采用的是____________的实验方法。(2)将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________在两种液体中,同时加热。(3)用________测出液体加热到相同温度时所用的时间,加热时间长的吸热能力________。还可以加热相同时间,比较两种液体的___________,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________。
(4)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组装器材时应将温度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不要碰到烧杯和________________。
(6)表格中是小明记录的实验数据,加热液体A所用的时间如图1-12-20乙所示,为________s。
(7)上述实验中,加热时间较长的液体,其比热容较________(填“大”或“小”)。(8)小红想用与小明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她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A溶液和B溶液,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一同浸入热水中,如图1-12-21所示。
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填“甲”或“乙”)瓶口的气球膨胀得大些。②要使两球膨胀的大小相同,应对________(填“甲瓶”或“乙瓶”)加热的时间长些。③此实验表明A溶液比B溶液的比热容________些。
(9)在研究“不同物质的温度变化与吸热关系”实验中,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装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如图1-12-22a所示。
①图1-12-22b为某时刻的温度,其示数为________℃。②分析图1-12-22c可知,吸收相同的热量,_____液体升温更快,______液体更适合用作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③若甲、乙液体从图1-12-22c所示的初温分别升高到40 ℃和35 ℃,吸收热量之比为2∶1,则甲、乙液体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
1. (2016年)把热水壶放在煤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气的燃烧过程是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 煤气燃烧越充分,它的热值越大C. 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D. 烧水的过程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的
2. (2022年,节选)班级厨艺展示活动中,用煤气炉烹饪食物主要是通过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大食物的内能。活动结束,剩余煤气的热值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 (2022年,节选)若用电热水壶加热0.8 kg的水,使其温度从30 ℃升高到80 ℃,则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J。[c水=4.2×103 J/(kg·℃)]
4. (2020年,节选)如图1-12-23所示,为了“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取0.2 kg水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假如酒精灯均匀放热,且释放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忽略沸腾前水的质量变化以及热量的损耗,从第5 min起1 min内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c水=4.2×103 J/(kg·℃)]
5. (2013年)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_冲程。如图1-12-24所示,汽油机正在进行的是________冲程。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 J/kg,则完全燃烧100 g汽油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J。
6. (2014年,节选)图1-12-25是家用电热水壶及其铭牌,假设电热水壶电阻丝电阻不变,水的比热容c=4.2×103 J/(kg·℃),水的密度ρ=1.0×103 kg/m3。不考虑热损失,求电热水壶正常工作时,把1 L水从20 ℃加热到100 ℃所需要的时间。
7. (2019年,节选)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可燃冰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分布在深海沉积物里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它形似冰块却能燃烧,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1 m3的可燃冰分解后可释放出约0.8 m3的水和164 m3的天然气,天然气中甲烷的含量占80%~99.9%。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五章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正常工作,额定电压,额定功率,PUI,保护电路,通电时间,I2Rt,安培A,欧姆Ω,焦耳J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四章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阻的阻值,UIR,电阻的串联与并联,各电阻之和,横截面积,R处发生短路,定值电阻的阻值,电流表没有调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几乎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中考物理复习第十三章第二课时教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定向移动,正电荷定向,电流表,~06A,~3A,02A,“+”接线柱,“-”接线柱,烧坏电流表或烧坏电源,仪表用于测量电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