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件

    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件第1页
    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件第2页
    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件第3页
    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件第4页
    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件第5页
    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件第6页
    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件第7页
    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件第8页
    还剩4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课件,共54页。
    考点1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研真题·明考向】角度1 物质的组成、分类1.(2022·浙江1月选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化石油气是纯净物B.工业酒精中往往含有甲醇C.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D.许多水果和花卉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含有酯【解析】选A。液化石油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A错误;工业酒精中往往含有甲醇,不能利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B正确;福尔马林是含甲醛35%~40%的水溶液,C正确;水果与花卉中存在酯类,具有芳香气味,D正确。
    【真题变式·拓展考向】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C4以下的烃B.假酒不纯净,里面含有工业酒精,饮用少量会导致眼睛失明C.甲醛是一种保鲜剂、杀菌剂,可用来保存白菜D.酯和脂含有相同的官能团【解析】选C。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有丙烯、丁烯、丙烷和丁烷等,A正确;假酒里面的工业酒精含甲醇,甲醇有毒,误饮5~10毫升能双目失明,大量饮用会导致死亡,B正确;甲醛白菜就是一些不良的商家为了保证白菜的新鲜度,在白菜上面喷施了甲醛,甲醛对人体有害,C错误;酯和脂都含有酯基,D正确。
    角度2 物质的变化2.(2022·湖南选择考)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B.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C.科学家成功将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D.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
    【解析】选D。“石胆能化铁为铜”指的是铁可以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发生了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工业上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备纯碱,二氧化碳、氨气、氯化钠和水发生反应生成的碳酸氢钠晶体经加热后分解生成碳酸钠(纯碱),发生了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O2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使用CO2跨临界直冷制冰,将水直接转化为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涉及化学变化,D符合题意。
    【建模型·通方法】物质的组成、分类及变化试题的解题方法
    【练新题·提素能】角度1 物质的组成、分类1.近年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下列成就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判断错误的是(  )A.“奋斗者”号潜水器下沉时要携带两组压载铁,生铁是合金B.“鲲龙”水陆两栖飞机的燃料航空煤油属于纯净物C.“神舟十三号”运载火箭用到的碳纤维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北斗三号”卫星搭载了精密计时的铷原子钟,铷(Rb)是金属元素【解析】选B。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故A正确;航空煤油含沸点不同的烃,是混合物,故B错误;碳纤维为碳单质,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铷属于碱金属元素,故D正确。
    2.珍贵文物蕴含着璀璨文化和深远历史,记录着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下列珍稀文物中主要由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制造的是(  )\【解析】选A。纸绢画成分为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玉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硅酸盐,B错误;瓷器为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金饰主要由金单质制成,D错误。
    3.广东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人文底蕴丰厚,拥有佛山木版年画、禾楼舞、小榄菊花会和核雕等民间艺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佛山木版年画用到多种颜料,所用颜料均为无机物B.禾楼舞庆祝水稻丰收,水稻的主要营养成分为淀粉C.小榄菊花会花香四溢,体现了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D.核雕是将果核雕成艺术品,所用刻蚀剂为氢氟酸【解析】选B。颜料包括有机颜料,A错误;水稻的主要营养成分为淀粉,B正确;花香四溢体现了分子运动,C错误;氢氟酸用于腐蚀玻璃,不易腐蚀木材,D错误。
    角度2 物质的变化4.(2022·长春模拟)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蛋白质、聚氯乙烯塑料、天然橡胶都是高分子物质B.在医疗上一般利用纯碱治疗胃酸过多C.高温下碳酸钙分解、铝和氧化铁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D.水玻璃是纯净物,常用于生产硅胶、木材防火剂、黏合剂【解析】选A。聚氯乙烯塑料为合成高分子,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均为天然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均在10 000以上,A正确;纯碱的碱性太强,一般选氢氧化铝、小苏打治疗,B错误;铝和氧化铁的反应为放热反应,碳酸钙分解为吸热反应,C错误;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为混合物,常用于生产硅胶、木材防火剂、黏合剂,D错误。
    5.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成功举办。使用下列物质时涉及的化学原理正确的是(  )【解析】选B。聚乳酸是一种新型可降解塑料,A错误;银离子属于重金属离子,可使蛋白质变性,B正确;焰色试验属于物理变化,C错误;CaCl2溶于水形成溶液导致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不是化学反应,D错误。
    【加固训练】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解析】选D。自热火锅是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大量热量加热食物,A涉及化学反应;酒精能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B涉及化学反应;工业制作印刷电路板反应原理是FeCl3与Cu反应,C项涉及化学反应;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它的沸点很低,在空气中升华成气态二氧化碳,升华吸收大量热,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雾,属于物理变化,D不涉及化学变化。
    2.胶体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烟、云、雾都是气溶胶B.“卤水点豆腐”,指的是蛋白质胶体发生聚沉形成豆腐脑的过程C.纳米材料的颗粒直径在1~100 nm的范围内,所以纳米材料是胶体D.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空气污染,利用了胶体电泳的性质
    【解析】选C。烟、云、雾的分散剂为空气,都是气溶胶,A正确;卤水点豆腐是胶体发生聚沉形成豆腐脑的过程,B正确;胶体是混合物,颗粒直径在1~100 nm范围内的纳米材料不是胶体,C错误;大量烟尘扩散到空气中形成气溶胶,气溶胶的胶粒带电荷,在直流电作用下会产生电泳,则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空气污染,利用了胶体电泳的性质,D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B.“C919”大飞机使用的氮化硅陶瓷是传统硅酸盐材料C.某新型航天服材料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它是一种新型无机材料D.“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解析】选A。秦兵马俑是陶制品,陶制品是由黏土或含有黏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A正确;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航天服材料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复合材料,C错误;氧化铁为红棕色固体,瓷器的青色不可能来自氧化铁,D错误。
    4.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真丝衣服的真假B.蚕丝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C.“蜡”的主要原料是石蜡,石蜡是石油减压蒸馏的产品D.蜡烛可以通过裂化、裂解生成含碳原子数少的烃【解析】选B。真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A正确;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B错误;蜡烛的主要原料是石蜡,石蜡是石油减压蒸馏的产品,C正确;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其化学成分主要为C22H46和C28H58等高级烷烃的混合物,含碳原子多,可以通过裂化、裂解生成含碳原子数少的烃,D正确。
    考点2 化学与传统文化【研真题·明考向】角度1 化学与古代经典史籍1.(2021·辽宁选择考)《天工开物》中记载:“凡乌金纸由苏、杭造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五十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B.“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解析】选C。A.由题干可知,“乌金纸”是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故“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A正确;B.造纸的原料主要是纤维素,故“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正确;C.豆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但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正确。
    2.(2021·海南等级考)元末陶宗仪《辍耕录》中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①,熔硫磺②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B.“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C.“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④转化D.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反应的催化剂
    【解析】选D。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可以增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有助于发火和燃烧,A正确;发烛具有可燃性,“发烛”发火和燃烧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B正确;“发烛”发火和燃烧伴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如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C正确;硫磺也燃烧,不是催化剂,D错误。
    【解题指导·指明考向】
    角度2  化学与古诗词3.(2019·全国卷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下列关于该诗句中所涉及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C.“蜡炬成灰”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D.古代的蜡是高级脂肪酸酯,属于高分子聚合物【解析】选D。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蚕丝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A、B正确;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高级脂肪酸酯属于油脂,不是高分子聚合物,D错误。
    【建模型·通方法】解答传统文化题的步骤方法
    古诗词中常涉及的物质变化及反应类型(1)成语“火上浇油”主要是化学变化。(2)古诗词“落汤螃蟹着红袍”主要是化学变化。(3)“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浣衣”过程是化学变化。(4)“熬胆矾(CuSO4·5H2O)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涉及的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5)《本草经集注》中“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是利用了焰色试验。(6)《本草图经》中“绿矾形似朴消而绿色,取此一物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描述了绿矾受热分解的现象。
    【练新题·提素能】角度1  化学与古代经典史籍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史书记载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草经集注》中写到“如握雪不冰。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乃真硝石也”。“硝石”指的是KNO3B.我国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药物“鼻冲水”,写道:“贮以玻璃瓶,紧塞其口,勿使泄气,则药力不减,气甚辛烈,触人脑,非有病不可嗅,虚弱者忌之。宜外用,勿服。”这里的“鼻冲水”是指氨水C.《神农本草经》说:“水银,镕化(加热)还复为丹。”《黄帝九鼎神丹经》中的“柔丹”“伏丹”都是在土釜中加热Hg制得的。这里的“丹”是指汞的硫化物D.《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酉阳杂俎》一书:“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这里的“石漆”“石脂水”是指石油
    【解析】选C。由信息可知,焰色反应为紫色,为硝酸盐,则“硝石”指的是KNO3,A正确;鼻冲水是指具有刺激性气味、储存于玻璃瓶中易挥发、有毒的物质,则氨水符合鼻冲水的性质特点,B正确;在土釜中加热Hg,金属汞可以和氧气发生反应得到氧化汞,氧化汞属于物质分类中的氧化物,C错误;《后汉书·郡国志》中记载:“石出泉水……其水有肥,燃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可知,此石漆是在自然界存在的,且不能食用,可以燃烧,火焰明亮;《酉阳杂俎》一书:“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可知,石脂水难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且颜色呈黑色,燃烧时火焰明亮,则该物质为石油,D正确。
    2.(2022·吉林模拟)苏颂《本草图经》有关不灰木(火浣布)有如下描述:“不灰木,出上党,今泽、潞山中皆有之,盖石类也。其色青白如烂木,烧之不燃,以此得名。或云滑石之根也,出滑石[Mg3(Si4O10)(OH)2]处皆有”。“不灰木”成分可能是(  )A.纤维素     B.硅酸盐 C.氧化铁 D.动物毛皮【解析】选B。不灰木,烧之不燃,而纤维素能燃烧,故A不选;不灰木,盖石类也,云滑石之根也,出滑石[Mg3(Si4O10)(OH)2]处皆有,则与滑石同类,都属于硅酸盐,故B选;不灰木,其色青白如烂木,而氧化铁呈红色,故C不选;不灰木,盖石类也,而动物毛皮属于蛋白质类,故D不选。
    角度2  化学与古诗词3.中华诗词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墨滴无声入水惊,如烟袅袅幻形生”中的“墨滴”具有胶体的性质B.“一般皎洁羞云母,四射光茫突水精”中“水精(精同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C.“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中的“石炭”指的是煤D.“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中的“翠色”来自氧化亚铜【解析】选D。墨汁为炭的小颗粒(直径为1~100 nm)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A正确;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正确;“石炭”可以燃烧供热,“石炭”指的是煤,C正确;“翠色”是绿色,氧化亚铜是砖红色,颜色不符,D错误。
    【加固训练】1.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述及铜的开采与冶炼:凡铜砂,……淘洗去土滓,然后入炉煎炼,其熏蒸傍溢者,为自然铜……色似干银泥……凡铜质有数种……有与铅同体者,其煎炼炉法,傍通高低二孔,铅质先化从上孔流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淘洗去土滓属于原料的富集B.炼制所得自然铜为纯铜C.与铅分离过程是利用铅与铜的熔点不同D.下孔流出物可用热分解法得铜
    【解析】选A。淘洗去土滓,使矿石和土分离属于原料的富集,A正确;纯铜为红色,自然铜似干银泥,不是纯铜,B错误;与铅分离过程,需要在空气中加热有氧化反应发生,上层是氧化铅,下层是氧化铜,C错误;从下孔流出的物质为氧化铜,可用热还原法得铜,D错误。
    3.(2022·合肥模拟)我国古诗词中有对朴实生活的绝佳描写,有些更有浓浓的化学情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安石的《元丰行示德逢》里的“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是指雷电时发生了化学反应B.李白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紫烟”指“香炉”中碘升华的现象C.“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是焰色试验的完美呈现D.“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中的“烟”指粉尘,说明当时空气污染严重
    【解析】选A。“雷蟠电掣”时发生了化学反应,A正确;诗句中的“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B错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中的“烟花”,是指春天的美景,C错误;“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中的“烟”指水雾,D错误。
    考点3 化学与STSE【研真题·明考向】角度1 化学与材料1.(2022·广东选择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汉字居功至伟。随着时代发展,汉字被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其载体也发生相应变化。下列汉字载体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
    【解析】选B。兽骨是骨头,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其他钙盐,故A不符合题意;青铜器是铜合金,属于合金,故B符合题意;纸张是天然的纤维素,故C不符合题意;液晶显示屏是一种采用液晶为材料的显示屏,液晶是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的有机化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
    角度2  化学与能源2.(2021·全国乙卷)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对于改善环境、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措施中能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的是(  )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
    【解析】选D。A.将重质油裂解为轻质油作为燃料,实质是长链烃断裂为短链烃,燃烧后排放的CO2的量并没有改变,故A错误;B.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大量开采、使用,会释放出CO2,不利于碳中和,故B错误;C.通过清洁煤技术减少煤燃烧污染,只是减少了SO2的排放,并没有减少CO2的排放,故C错误;D.研发催化剂将CO2还原为甲醇,有助于CO2的减少,对促进碳中和最直接有效,故D正确。
    角度3  化学与环境3.(2021·湖北选择考)“碳中和”有利于全球气候改善。下列有关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是Ⅴ形的极性分子B.CO2可催化还原为甲酸C.CO2晶体可用于人工增雨D.CO2是侯氏制碱法的原料之一【解析】选A。CO2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其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A错误;CO2可以被H2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为甲酸,B正确;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增雨,C正确;侯氏制碱法中发生反应:NaCl+H2O+NH3+CO2===NaHCO3↓+NH4Cl,CO2是生产原料之一,D正确。
    角度4  化学与生活4.(2022·全国甲卷)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B.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C.棉花、麻和蚕丝均为碳水化合物D.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解析】选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与盐酸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两者不能混合使用,A错误;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B错误;棉花、麻来源于植物,主要成分均是纤维素,为碳水化合物,但蚕丝来源于动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是碳水化合物,C错误;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大量的水蒸气凝结成了小液滴,形成“云雾”效果,D正确。
    【建模型·通方法】STSE解题四“步”曲
    【练新题·提素能】角度1  化学与材料1.(2022·安徽师大附中模拟)“嫦娥五号”成功着陆月球,展示了以芳纶为主制成的五星红旗,用SiC增强铝基材料钻杆“挖土”,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月壤中含有的3He,其中子数为1B.制作五星红旗用的芳纶和蚕丝属于同类物质C.制作钻杆用的SiC增强铝基材料属复合材料D.其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锂电池中,该过程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解析】选B。He的原子序数为2,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2=1,A正确;芳纶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而蚕丝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属于蛋白质,两者不属于同类物质,B错误;SiC为无机非金属材料,Al属于金属材料,SiC增强铝基材料属于复合材料,C正确;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储存在锂电池中,即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有氧化还原反应参与,D正确。
    角度2  化学与能源2.能源和材料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B.月球3He可以与氘一同参与核聚变反应,并有望成为无辐射的核电能源C.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可以减少霾的产生D.目前制备航母拦阻索的材料是尼龙和钢丝,其中的“尼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解析】选D。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其主要成分为CH4·nH2O,所以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可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正确;月球表面富含能源氦(3He),它是核聚变反应堆理想的燃料,可提供便宜、无毒、无放射性的能源,有望成为无辐射的核电能源,B正确;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固体颗粒物,新能源不会产生固体颗粒物,所以新能源可以减少颗粒物的排放,即可以减少霾的产生,C正确;尼龙属于合成纤维,是合成高分子,不是天然高分子,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属于天然高分子,D错误。
    角度3  化学与环境3.“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愿望。下列做法与此相符的是(  )A.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增强土壤肥效B.将医疗垃圾深埋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C.将三聚磷酸钠(Na5P3O10)添加到洗衣粉中,增强去污效果D.尽量不开私家车出行,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解析】选D。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污染物,A错误;医疗垃圾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水流,B错误;将三聚磷酸钠(Na5P3O10)添加到洗衣粉中,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C错误;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D正确。
    角度4  化学与生活4.勤劳致富,越努力越幸福。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A.游泳池中加硫酸铜进行消毒是利用硫酸铜的氧化性B.高铁酸钾常用于处理水是利用高铁酸钾的氧化性和氢氧化铁胶体的聚沉C.用热的纯碱溶液洗去油污,是因为热的纯碱溶液水解显碱性D.用厨余垃圾制肥料,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
    【解析】选A。游泳池中加硫酸铜进行消毒,利用硫酸铜溶液使蛋白质变性,A错误;高铁酸钾具有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反应生成的铁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达到净水的目的,B正确;碳酸钠溶液中碳酸根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升温,促进水解,使c(OH-)增大,C正确;N、P、K为肥效元素,而厨余垃圾含N、P、K等元素,则可作肥料,D正确。
    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医用酒精进行消毒——乙醇可以使蛋白质变性B.制作蛋糕时加入小苏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气体使蛋糕内部疏松C.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可长久保存——碳单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D.不可将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使用拖地——发生中和反应使效果降低【解析】选D。乙醇能够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75%乙醇溶液可用于医用酒精进行消毒,A正确;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常用作食品膨松剂,B正确;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可长久保存是因为碳单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正确;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二者混合使用杀菌消毒效力降低,D错误。
    【加固训练】1.化学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变质食品中常含有霉菌毒素,不可食用B.腐败苹果,切去腐败部分后可放心食用C.少年儿童不能盲目吃各种营养补品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拒绝烟草,远离毒品【解析】选B。霉菌毒素对人体有害,不能食用,A正确;腐败苹果中会含有有害物质,最好不要食用,B错误;过量摄入营养元素也会中毒或患病,C正确;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D正确。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水煤气是CO和H2的混合物C.肥皂的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D.食物保鲜膜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解析】选D。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A正确;工业上制水煤气的反应为C+H2O(g) CO+H2,则水煤气是CO和H2的混合物,B正确;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称为皂化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是肥皂的主要成分,C正确;聚氯乙烯有毒,不能作为食品保鲜膜,D错误。

    相关课件

    2022-2023 高考化学 核心知识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2-2023 高考化学 核心知识 专题1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构建核心脑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3 有机化学基础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3 有机化学基础课件PPT,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加聚反应,催化氧化,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生成醚,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2 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2-2023 高考化学 专题辅导 专题12 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PPT,共6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