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06798/0-16939640154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06798/0-16939640155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4806798/0-169396401556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专题及答案
展开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透镜及其应用
一、单选题
1.物理课上,同学们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透过凸透镜不能看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
2.如图所示,通过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窗外远处的风景,看到的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虚像
3.2023年5月11日,我国发射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与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成功交会对接,如图所示。空间站组合体上的摄像机完整记录了交会对接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通过摄像机的镜头始终沿直线传播
B.摄像机所成的像是实像
C.摄像机的工作原理与投影仪的工作原理相同
D.天舟六号靠近空间站组合体时,摄像机成的像逐渐变小
4.如图所示,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蜡烛放在图中A区域时,光屏应放在图中D区域才可能呈现清晰的像
B.蜡烛从图中位置逐渐远离透镜时,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C.若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像,则蜡烛可能放在图中B区域
D.若光屏上要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蜡烛应该放在图中C区域
5.小华用弹性膜充水制作了一个水凸透镜,通过注射器注水或抽水改变透镜的厚度,如图是他用其模拟眼睛看物体的实验装置。模拟正常眼睛时,固定透镜,将一个F形光源放在合适的位置后,调节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光源放在透镜2倍焦距以内
B.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光源远离透镜时,要将光屏靠近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模拟近视眼的成因时需要从透镜向外抽水
6.如图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物柜。某顾客站在屏幕前50cm处,按下“存”按钮,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启动,出现人脸缩小的像,柜门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0.20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7.近视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大问题,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B.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C.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
D.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
8.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上像是正立的
B.光屏上的像是放大的
C.投影仪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制成的
D.撤去光屏,烛焰的像仍然在原处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能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0cm
B.光屏上的像是烛焰放大的实像
C.仅将凸透镜左移不能再次成像
D.仅将光屏右移可模拟近视眼成像
10.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实验前调整好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将蜡烛移至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呈现在光屏上清晰的像的特点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与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同
11.如图,是一张某大厦的照片,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B.照相机程倒立放大的虚像
C.水中的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在太阳下的大楼是光源
12.新型纯电动无人驾驶小巴车,是全球首款获得德国“红点奖”的智能驾驶汽车,配备激光雷达和多个高清摄像头,根据预设站点自动停靠,最高时速可达40公里,除了随车的一名安全员亮亮,一辆车可容纳9名乘客。下列关于新型小巴车描述正确的是( )
A.小巴车定位系统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B.小巴车的高清摄像头是凹透镜
C.小巴车的速度为114m/s
D.当小巴车开始行驶时,乘客受到惯性向前倾
二、多选题
13.关于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照相时景物成像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投影仪中的投影片要放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D.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时,蚂蚁越靠近放大镜成的像越小
1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仪就是利用这一规律成像的
B.将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处,仅向右移动光屏,能得到清晰、倒立、放大的实像
C.若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遮住凸透镜的部分区域,则光屏上烛焰的像不再完整
D.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动,用焦距8cm凸透镜替换该透镜,光屏上不再成清晰的像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可承接到烛焰清晰等大的像(图中未画出光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交,将蜡烛调至20cm刻度处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是10cm
B.移动光屏可承接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C.像的位置在60cm~70cm刻度之间
D.照相机应用了该次实验的成像规律
16.某实验兴趣小组探究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蜡烛A靠近玻璃板,所成的像变大
B.甲图中蜡烛A的像是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C.乙图中蜡烛靠近凸透镜,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变大
D.乙图中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三、填空题
17.两只激光笔并排放置,它们发出的光束经过透镜(未画出)的光路如图所示,说明该透镜对光有 作用。
18.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实验,绘制了像距v随物距u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此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当蜡烛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时,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若此时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处放一个近视眼镜,若想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
19.学校给同学们布置了做“拿手家常菜”的家庭劳动作业,李明同学用手机录制了鱼丸的制作过程,手机镜头对光起到 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他用夸张的表情介绍了闻到的鱼丸香味,能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息地 。
20.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安装好器材,调节蜡烛、凸透镜与光屏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固定凸透镜位置,他将蜡烛移到刻度处,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生活中应用这一规律的光学器材是 。
21.如图,是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无人驾驶小巴车,它可以通过车上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识别道路状况。小巴车上的摄像机识别道路上的行人时,其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缩小的 像。当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小刚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高度如图所示时,适当调节 的高度后便可开始实验;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承接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生活中的 就是根据该成像规律制成的;把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23.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某学校开展了“森林防火”主题班会活动,其中有同学提到不能将矿泉水瓶随意丢弃在森林,这是因为有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 透镜(选填“凸”或“凹”),对太阳光有 作用,从而点燃枯叶引发火灾;太阳能属于 能源(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4.今年6月6日是全国第28个爱眼日。正常眼睛观察物体最清晰而又不易疲劳的距离,约为25cm,叫做明视距离。近视眼的明视距离 正常眼的明视距离(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与近视眼不同,远视眼需要佩戴 透镜矫正。
25.阳光照射下,嘉陵江畔树影婆娑、游鱼戏水。其中地面上树影间的光斑是由光的 形成的,游人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像(选填“虚”或“实”)。
四、作图题
26.画出两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27.光通过透镜会发生折射,请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28.如图是近视眼矫正的示意图,请大致画出图中两条平行光线经过晶状体后的折射光线。
29.如图,O为凸透镜的光心,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分别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0.在如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31.请根据画出的光线,在答图中虚线框内画出一个适当的透镜。
32.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凸透镜,请画出该光经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折射光路。
33.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重合,F是凸透镜的焦点,水下有一块平面镜M,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水中,再经水中的平面镜反射后恰过P点,请将光路图补充完整。
五、实验探究题
34.在探究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与物距、焦距的关系时,三个小组的同学用高度相同的发光体以及焦距不同的凸透镜等器材进行了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表中所示。
表1(f₁=5cm)
物距u/cm | 像高h/cm |
11 | 5 |
17 | 2.5 |
40 | 0.9 |
表2(f₂=8cm)
物距u/cm | 像高h/cm |
24 | 3 |
36 | 1.7 |
40 | 1.5 |
表3(f₃=10cm)
物距u/cm | 像高h/cm |
25 | 4 |
28 | 3.3 |
40 | 2 |
(1)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高度、凸透镜焦距一定时,物距变大,所成实像高度的变化情况是: ;物体高度、物距一定时,凸透镜焦距变大,所成实像的高度变化情况是: 。
(2)讲台上有一发光体,同学们利用凸透镜和光屏观察发光体在各自光屏上所成的像,小京所用凸透镜离发光体较近,小强所用凸透镜离发光体较远,发现两人光屏上呈现的像的高度相等,则小京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小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小强发现用凸透镜看远处物体时,可以看见倒立、缩小的像:用该凸透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能看见正立、放大的像。由此猜想: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能与 有关;
(2)在光具座上,将蜡烛、光屏安装在凸透镜两侧,调节三者的高度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蜡烛;调节高度的目的是使像能呈现在 ;
(3)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承接到蜡烛清晰的像(像未画出),这个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3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用平行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 。
(3)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的位置,则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 的像。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可制成 。
(4)若要使光屏上的像变小,应使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变 ,再调节光屏位置。
3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此凸透镜的焦距f= cm;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若将蜡烛放置在42cm刻度线处,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
(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从30cm处移动到10cm刻度线处,光屏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
3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并将蜡烛烛焰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凸透镜的主光轴上,目的是使像成在 ;
(2)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部分观测情况记录在下列表中:
实验序号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性质 |
1 | 60 | 20 | 倒立、缩小、实像 |
2 | 30 | 30 | 倒立、等大、实像 |
3 | 20 |
|
|
4 | 10 |
|
|
①凸透镜焦距f= cm;
②当物距u=20cm时,像距v= cm;
③当物距u=10cm时,像的性质是 ;
(3)如图乙是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制作水球时呈现的情景,假设她稍向后远离水球,则她在球中所成的像将 (“变大”、“变小”或“不变”)。
39.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实验时,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为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调到 ;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
(4)接着,小明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动,如果仅将图乙中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发现光屏上仍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5)在如图乙所示实验情形下,如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此现象可以体现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情况。
40.小丁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当烛焰、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位于图甲中位置时,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该像是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丁用焦距为5cm的凸透镜B在原位置替换凸透镜A,要使光屏上仍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B的方向移动;
(3)如图乙所示,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上近视眼镜,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若取下眼镜,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选填“靠近”或“远离”示)凸透镜。
41.小军爱动手、爱思考,以下是他做的一些实验。
(1)小军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绘制了该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请根据图像回答问题:
①该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
②该固体熔化过程大约持续了 min。
(2)小军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如图乙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成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该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选项中属于该成像规律应用的有 (填写番号)。①照相机②投影仪③显微镜物镜④望远镜物镜
42.小明同学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观察到了清晰的像。
(1)由图可以判断出实验所用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明把蜡烛移到光具座的10cm刻度线处,需要把光屏向 适当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此时的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小宇先将蜡烛、光屏安装在凸透镜两侧,然后点燃蜡烛,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 ;
(2)实验所用凸透镜焦距,移动蜡烛、凸透镜及光屏位置到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是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
44.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如图1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在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当将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②当水的温度升高到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该地区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在实验中,温度计上部出现的小水珠是 现象形成的(填物态变化);
次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水的温度/℃ | 88 | 89 | 90 | 91 | 92 | 92 | 92 | 92 |
(2)如图2是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处为凸透镜光心,点发出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
①由图2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物体经凸透镜所成的像相对于物是 (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
②要使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经过K点,应使凸透镜沿光轴水平向 移动(填“左”或“右”)。
45.人眼对观察到的景物有暂时的“记忆”,在外界景物消失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0.1s左右,这种特征叫视觉暂留.例如在一张白色卡片纸的正、反面分别画上鸟笼和鸟,让卡片纸快速旋转,当正、反两面交替出现在眼前的时间间隔在0.1s之内时,人眼就能看到鸟在笼中的现象(图甲)。
一些城市地铁行驶在某些区间时,乘客能看到窗外出现清晰的动态广告,往往也是利用了视觉暂留的原理。某段地铁内隧道广告的制作方法如下:在隧道侧壁与车窗相同高度处,沿运行方向每经过距离d,安装一块大小相同的广告灯箱,如图乙。灯箱采用频闪方式实现亮、暗交替,且工作时各灯箱亮、暗同步变化(人的视觉暂留时间以0.1s计算)。
(1)要实现时长15s的广告效果,至少需要安装 块广告灯箱;
(2)灯箱安装好后,调节灯箱发光频率f,控制地铁速度v,当它们满足下述哪种情况时,乘客能看到流畅稳定的广告画面?答:____。
A.,且 B.,且
C.,且 D.,且
(3)座位上乘客发现正常显示的广告画面突然向地铁前进方向缓慢移动,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
六、综合题
46.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凸透镜:
(1)成虚像时,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关系为: ;
(2)成虚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 ;
(3)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请比较L1、L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B
2.C
3.B
4.B
5.C
6.C
7.B
8.D
9.D
10.A
11.C
12.A
13.B,C
14.B,D
15.A,C,D
16.B,C
17.发散
18.5;远离
19.会聚;做无规则运动
20.10.0;将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照相机
21.凸;实;变大
22.蜡烛;照相机;远离
23.凸;会聚;可再生
24.小于;凸
25.直线传播;虚
26.解;如图所示:
27.
28.
29.解:如图所示:
30.解:如图所示:
31.
32.
33.解:如图所示:
34.(1)变小;变大
(2)小于
35.(1)物距
(2)需要;光屏中央
(3)照相机
36.(1)12.5(12.3~12.7均可)
(2)同一高度
(3)缩小;照相机
(4)大
37.(1)10.0
(2)放大镜
(3)左
38.(1)光屏中央
(2)15;60;正立、放大、虚像
(3)变小
39.(1)10.0
(2)同一水平高度上
(3)缩小;照相机
(4)可逆
(5)近视眼
40.(1)缩小
(2)靠近
(3)靠近
41.(1)晶体;4
(2)放大;②③
42.(1)15.0
(2)左;变小
43.(1)同一高度
(2)缩小;照相机
44.(1)A处向上;低于;液化
(2)3.0;缩小;左
45.(1)150
(2)C
(3)地铁速度稍稍减慢
46.(1)物距小于像距
(2)越大
(3)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体在物距L1时,成虚像,物体在物距L2时,成实像,所以物距L1小于物距L2。
2023全国各省、市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5——透镜及其应用和答案: 这是一份2023全国各省、市物理中考真题分类汇编5——透镜及其应用和答案,共27页。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文件包含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答案解析docx、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试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专题03透镜及其应用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