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2 海水的性质-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考点02 海水的性质-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金斗盐场衰落无关的原因是,与黑海表层海水湘比,底层海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地球上的水
考点02 海水的性质
由于泥沙沉积,唐宋时期在今珠海市香山一带出现大面积的滩涂和浅水海湾,形成了许多天然的盐场。其中有著名的金斗盐场,其晒盐产盐主要面向当地市场。明清时期,形成一大片沙田,金斗盐场被废弃。下图示意金斗盐场遗址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金斗盐场晒盐产量最大的季节及理由,正确的是( )
A.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夏季太阳辐射强,气温高
C.秋季多晴朗天气,日照充足 D.冬季多大风天气,蒸发强
2.古时金斗盐场以晒盐的方式进行生产,是由于( )
①当地滩涂广阔②当地太阳辐射强③晒盐效率高④当地人口数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与金斗盐场衰落无关的原因是( )
A.珠江输沙量大 B.植被破坏加剧 C.海浪侵蚀强 D.引海水不便
【答案】1.C 2.B 3.C
【解析】1.结合区域可知,广东沿海地区春季雨季开始早,多阴雨天气,蒸发相对弱,排除A;夏季虽然太阳辐射强,气温高,但降水量大,且多台风,不利于晒盐,排除B;秋季多晴朗天气,降水少,日照充足,蒸发量大,有利晒盐,C正确;冬季气温偏低,水分蒸发较弱,排除D。故选C。
2.根据材料“唐宋时期在今珠海市香山一带出现大面积的滩涂和浅水海湾,形成了许多天然的盐场”可知,该地滩涂广阔,晒盐空间充足;该地位于珠海附近,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地处我国南方边陲地带,历史上人口数量较少,晒盐能够满足食盐需求,①、②、④正确。晒盐受气象条件影响大,效率并不高,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选项。故选B。
3.据材料“明清时期,形成一大片沙田,金斗盐场被废弃”可知,金斗盐场后成为沙田,随后被废弃,说明盐场衰落与沙量增大有关,A不合题意。珠江流域径流量大,中上游地区人类活动加剧,植被破坏,导致输沙量变大,B不合题意。由图可知,陆地向海洋扩张,金斗盐场原址逐渐远离海洋,淤积成陆,引海水不便,D不合题意。若海浪侵蚀强于河口泥沙沉积,金斗盐场不会逐渐远离海洋,C无关,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与金斗盐场衰落无关原因的选项,故选C。
黑海是一个辽阔幽深的内陆海,表层海水盐度、密度与底层差异较大,海水交换小,且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高于亚速海、低于地中海。下图为黑海及其周边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与黑海表层海水湘比,底层海水( )
A.盐度和密度均较高 B.盐度和密度均较低
C.盐度较高、密度较低 D.盐度较低、密度较高
5.若一艘装满粮食的货轮由图中甲城市开往罗马,期间货轮吃水深度大致变化是( )
A.越来越深 B.先变深后变浅 C.越来越浅 D.先变浅后变深
【答案】4.A 5.C
【解析】4.黑海周围有多条大河汇入,表层海水盐度较低;因盐度较低,表层海水密度较小。根据材料可知,黑海表层海水与底层海水交换小,说明底层海水淡水稀释少,盐度增高;同一海域,因盐度增高,底层海水密度也增高。故与黑海表层海水相比,底层海水盐度和密度均较高,A正确,排除BCD。故选A。
5.货轮吃水深度受海水密度影响较大。海水密度越大,吃水越浅。根据材料“黑海表层海水平均盐度高于亚速海、低于地中海”可知,地中海海水密度>黑海>亚速海。故一艘装满粮食的货轮由图中甲城市开往罗马,期间货轮吃水深度大致变化是越来越浅,C正确,排除ABD。故选C。
下图为南海1、4、7、10月海洋表层盐度(‰)多年平均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甲海域表层盐度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河流的注入量年变化小
B.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均匀
C.海湾地区海区相对封闭
D.云量多,全年蒸发量较小
7.影响图中乙海域全年等盐度线弯曲方向基本一致的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B.陆地径流 C.盛行风向 D.洋流因素
8.图中10月盐度分布图中,丙点的盐度值可能是( )
A.31.5 B.31.8 C.32.0 D.32.3
【答案】6.C 7.D 8.B
【分析】6.据图可知甲海域位于泰国湾,其表层盐度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海湾地区海区相对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少,C正确;泰国湾沿岸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注入量年变化大,AB错误;地处热带海域,蒸发量大,D错误;所以选C。
7.据图可知图中乙海域全年等盐度线均凸向低值方向,说明其盐度高于同纬度地区,结合洋流分布可知,该处为日本暖流(同一纬度,暖流流经地区盐度高),所以其弯曲方向基本一致的影响因素是洋流因素,D正确;海陆分布、陆地径流、盛行风向对乙海域盐度影响较小,都不是导致乙海域盐度线弯曲的原因,ABC错误。所以选D。
8.图中丙点位于河口处,有河流的稀释作用,故其盐度应当较低,据等盐度线分布可知其盐度值应当介于31.5~32‰之间,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2020年,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处(图)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图分别为海沟附近的盐度和水温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发生急剧变化的深度称为“温跃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马里亚纳海沟“温跃层”最明显的深度范围和月份是( )
A.0~200m1月 B.0~200m8月
C.200~400m8月 D.200~400m12月
10.据图中信息推测,关于“温跃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中高纬度海域“温跃层”较显著 B.中低纬度海域“温跃层”较显著
C.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低,密度越大 D.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密度越大
【答案】9.B 10.B
【解析】9.由材料“海水温度在垂直方向上发生急剧变化的深度称为“温跃层””可知,海水表面温度越高,其形成的垂直分布越明显,温跃层就越明显,因此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北半球,海水表面温度最高的月份为8月,因此“温跃层”最明显的月份是8月份,排除AD;再读图可知,海水表层温度约30℃,水深200米处海水温度大约为14℃,水温在垂直方向上变化最剧烈,因此0~200深度范围内温跃层最明显,B正确,C错误。故选B。
10.温跃层是海水温度垂直梯度较其上或其下水层为大的水层。一般来说,中低纬度地区表面海水的温度较高,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明显,即垂直分布上出现温跃层较明显。中高纬度海域由于表面水温较低,海水温度自上至下都很低,温跃层不明显,A错误,B正确;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低,密度越小,CD错误。故选B。
湖泊表水层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而底水层营养物质较丰富。一年之中湖泊水温随季节的规律性变化会影响表水与底水的相互交换。下图为我国某湖泊水温季节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湖泊不同深度水温季节变化幅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深度( )
A.太阳辐射差异大 B.盛行风影响差异大 C.湖水密度差异大 D.湖底岩层影响差异大
12.湖泊表水与底水交换最弱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湖泊水体温跃层的存在会( )
A.提高表层营养物质含量 B.降低表层溶解氧含量
C.降低表层营养物质含量 D.降低表层湖水温度
【答案】11.A 12.B 13.C
【分析】11.读图可知湖泊表层水温季节变化大,深层水温季节变化小,主要原因是表层受太阳辐射影响大,在深处受太阳辐射影和表层热量的传导、对流影响较小。湖泊不同深度水温季节变化幅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深度太阳辐射差异大,A正确。湖泊水温的变化与盛行风关系不大,B错误;湖泊水温影响湖水密度,湖泊水温的变化与湖水密度,湖底岩层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A。
12.读图可知,湖泊表层在夏季接受太阳辐射量较大,水温升高,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下部水温变化慢,中间形成一个温跃层。由于温跃层的存在,表层水下沉受影响,与底水交换被阻隔,表水与底水交换最弱。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读图并结合材料“湖泊表水层中溶解氧含量较高,而底水层营养物质较丰富”可知,温跃层阻隔上下水体之间的交换,会降低表层营养物质含量,A错误,C正确;表层水体与底层水体交换少,提高表层溶解氧含量,使表层湖水温度持续稳定,变化不大。BD错误。故选C。
松恩峡湾(61°N左右)宽914m;深度达1200m,挪威计划在此打造全球首个“漂浮”两车道海底隧道,预计于2035年前完工。该海底隧道是在不妨碍船舶航运的条件下,建造在海底供人员及车辆通行的海洋建筑物,建成后将大大缩短海湾两岸之间的行程,有利于改善海湾两侧地区交通紧张的局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松恩峡湾中的水是淡水和海水的混合物,河流和瀑布带来数米厚的上层淡水,下层则是比较重的海水。该峡湾内淡水和海水上下层分层最明显的的季节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相对于在松恩峡湾建造跨海大桥“漂浮”海底隧道( )
A.受天气影响大 B.对生态环境破坏大 C.阻碍水上航运 D.工程量小,造价低
【答案】1.B 2.D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海水的性质和影响海底隧道的区位条件,突出了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峡湾内淡水和海水上下层分层主要是因为海水淡水的密度是有差异的,海水一直存在,而淡水在不同季节注入量是有差异的,两者分层最最明显的的季节应该是在淡水注入量最多的季节。
1.由材料分析可知,松恩峡湾中的水是淡水和海水的混合物,河流和瀑布带来数米厚的上层淡水,下层则是比重较重的海水,因此,峡湾中的水是淡水和海水的混合物。它会随着潮汐而发生变化,涨潮时会带来更多的海水。春秋季气温比夏季低,淡水注入量没有夏季多,AC错误;但是在夏季节融冰时节,则会为峡湾带来更多的淡水,从而导致峡湾内淡水和海水上下层分层最明显,B正确;冬季气温低,河流和瀑布结冰封冻,注入峡湾的淡水少,该峡湾内淡水和海水分层不明显,D错误;ACD错误,故选:B。
2.由材料分析可知,建海底隧道受天气影响小,对生态环境破坏小,AB错误;在松恩峡湾建造跨海大桥“漂浮”海底隧道,没有阻碍水上航运,C错误;该峡湾为挪威峡湾,峡湾是一种冰川地貌,海岸线呈现出独特的锯齿状。而且该峡湾宽914m,深度达1200m,而架桥需要桥墩以承接桥身的重量,然而峡湾水深可达千米,技术难度大,而且工程量极大,而建设管道,宽度较窄,工程造价较低,工程量较小,故选:D。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海水表层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3.甲处海水温度低,主要原因是( )
A.淡水注入 B.海水上泛 C.受陆地影响大 D.天气复杂多变
4.获取表层海水温度分布状况,主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IS C.GPS D.BDS
【答案】3.B 4.A
【分析】3.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地表层海水温度较高,可推测为为当地夏季,夏季该地盛行离岸的西南风,受其影响表层海水由海岸向外海流动,深层冷海水上升补偿,导致水温偏低,B正确;淡水注入不易影响海水温度,A错误;该区附近受陆地影响差异不大,C错误;天气是复杂多变,是短时间影响,D错误。故选B。
4.由所学可知,RS是获取信息;GIS注重数据分析;GPS和BDS是定位、导航;题中获取表层海水温度信息,应用RS,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红海是是世界上水温和盐度最高的海域。红海表层海水水温高,200m水深处水温也达21℃。图3为红海地区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红海深层海水水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频繁 B.信风带控制
C.太阳辐射强烈 D.海洋生物繁盛
6.红海海水表层盐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洋流性质 B.河流注入 C.海水交换 D.降水量
【答案】5.A 6.C
【分析】本题以红海为对象,考查海水温度、盐度的影响因素。
5.审题,红海深层海水水温高,而信风带控制、太阳辐射强烈是表层海水水温高的主要原因,故BC错误,海洋生物繁盛而是海水温度高的结果,D错误;联系红海的板块位置,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运动活跃,地热释放多,因此深层海水水温高,A正确。故选A。
6.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有洋流性质、 河流注入 、海水交换 、降水量与蒸发量、融冰与结冰等,红海地处副热带海域,整体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排除D;海域较封闭,南北几乎不受洋流影响,排除A;东西侧陆地河流稀少,几乎无河流注入,排除B;而红海南部通过曼德海峡与印度洋相通,海水交换较北部强,因此海水表层盐度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特点,C正确,故选C。
北极海冰冰层较薄的区域容易断裂形成裂缝,这种裂缝进一步发展会形成狭长的冰间水道(如下图)。尽管冰间水道所占的面积较小,但会影响极区海洋与大气之间的能量交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影响冰间水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气温②海浪 ③风力④降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冰间水道形成后会使气温上升,原因是水面( )
A.蒸发放热 B.反射率 C.比热容大 D.吸热率小
【答案】7.A 8.B
【解析】7.气温上升会使海冰融化形成裂隙,海冰裂隙形成后,受大风和海浪影响将海冰吹向别处,露出底部海水,从而形成冰间水道,①、②、③正确。北极地区降水少,且以降雪为主,对冰间水道的形成没有作用,④错误。故选A。
8.蒸发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A错误。冰间水道形成后,地表冰雪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降低,吸收增多,使地表升温,地面辐射增强又会使大气增温,B正确。比热容大,升温慢,C错误。水吸热率更高,D错误。故选B。
绿潮是世界许多沿海国家近海发生的一种海洋生态灾害。自2007年至2018年,浒苔爆发形成的绿潮在黄海连年暴发。研究发现,浒苔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5℃,其生长消亡与盐度、营养盐、水温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2009年5~8月黄海南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与营养盐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该年度5月出现大量浒苔,7月最多,8月大量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海水的( )
A.盐度 B.密度 C.温度 D.营养盐
10.浒苔暴发的源地是苏北浅滩,集结地却位于山东半岛沿海。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洋流
【答案】9.C 10.C
【解析】9.读图可知,5-6、7-8月黄海海域的盐度变化很小,由此可排除A选项;7-8月份表层海水的密度差别不大,由此可排除B项;黄海海域的营养盐在5月份含量最多,但是浒苔数量7月份最多,由此可排除D选项。浒苔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C,2009年5月份黄海海域表层海水均温约15°C,南黄海海域开始出现浒苔,6月和7月表层海水平均温度为上升,黄海海域浒苔数量最多;8月份表层海水温度为最高,超过适宜生长的为15~25°C,浒苔数量开始减少。故温度是影响其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C正确,故选C。
10.浒苔在苏北浅滩发育群体孕育和发展,并在东南风和由南向北黄海表层流的作用下分散,而逐步漂向黄海中部,黄海表层流遇到山东半岛阻挡,表层流和沿岸流交汇在山东半岛沿海,从而使山东半岛沿海成为最有利于浒苔集结的水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马里亚纳海沟沿太平洋海底绵延2500公里,宽70公里,最深处接近11000米。海沟底下水压极高,阳光完全无法到达,漆黑一片,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要把人类送到这样的地方,“奋斗者”号用一个坚固的球形舱来保护驾驶员。有关制作球舱的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抗压、抗断裂 B.精密的工艺焊接、组装技术
C.厚重又耐腐蚀的新型钛合金 D.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奋斗者”号的探索意味着( )
A.人类至今已探索了全部的海洋 B.应该大力开发海洋资源,寻找海底的矿物、沉积物与深海生物
C.对海洋污染的寻找没有意义 D.我国载人潜水器已经具备覆盖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业能力
【答案】1.C 2.D
【分析】本题以“文字+景观图”的呈现方式,以深海探测活动为情境,要求学生结合海水性质等相关知识,运用逻辑分析能力,推测海洋与人类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
1.通过对文字材料分析可知:马里亚纳海沟,水压极高、完全黑暗、温度低,是地球上环境最恶劣的区域之一。为适应这种恶劣的环境,可以推测制作保护驾驶员的球形舱的材料必须抗压、抗断、既要有很高的耐腐蚀性又要有很高的强度,外壳无比巨厚,又不能使自身太重,这样恶劣的环境对焊接、组装技术同样也有极高的要求。如果这样恶劣环境都能适应,其应用前景也一定广泛。所以选项C中“重”字,对制作球舱的材料理解有误,故选C。
2.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意味着我国开始拥有了深海探测的能力。所以也就具备了覆盖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业能力。故D项正确。
绿潮是世界许多沿海国家近海发生的一种海洋生态灾害。自2007年至2018年,由大型绿藻浒苔形成的绿潮在黄海连年暴发。研究发现,浒苔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5°C,其生长消亡与盐度、营养盐、水温等因素有关。下图示意2009年5-8月研究海域(34°~36°N,120°-122.5°E黄海海域)表层海水盐度与营养盐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研究发现2009年5月份,南黄海海域开始出现浒苔,7月份浒苔数量最多,8月份浒苔数量大量减少。据此推测.导致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海水的( )
A.盐度 B.密度 C.温度 D.营养盐
4.浒苔暴发的源地是苏北浅滩.而浒苔集结地却位于山东半岛沿海水域,影响该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纬度位置 D.水质
5.该海域海水5-6月营养盐含量明显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浒苔大量消耗 B.光照强分解快
C.沿岸海水下沉 D.海水盐度变低
【答案】3.C 4.B 5.A
【解析】3.读图可知,5-6、7-8月黄海海域的盐度变化很小,由此可排除A选项;7-8月份表层海水的密度差别不大,由此可排除B项;黄海海域的营养盐在5月份含量最多,但是浒苔数量7月份最多,由此可排除D选项。排除法可知该题选C。浒苔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C,2009年5月份黄海海域表层海水均温约15°C,南黄海海域开始出现浒苔,6月和7月表层海水平均温度为21.78~24.64°C,黄海海域浒苔数量最多;8月份表层海水均温为25~28°C,超过浒苔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浒苔数量开始减少。C正确,故选C。
4.浒苔在苏北浅滩发育群体孕育和发展,并在东南风和由南向北黄海表层流的作用下分散,而逐步漂向黄海中部,黄海表层流遇到山东半岛阻挡,表层流和沿岸流交汇在山东半岛沿海,从而使山东半岛沿海成为最有利于浒苔集结的水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图示反映浒苔生长较多时期是该海域营养盐含量较低时期,结合材料中浒苔生长消亡与盐度、营养盐、水温等因素有关,可推知浒苔生长会消耗大量营养盐,导致海水营养盐含量下降。A正确,故选A。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能表示海水水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曲线① B.曲线② C.曲线③ D.曲线④
7.造成曲线③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 B.太阳辐射 C.热力环流 D.地转偏向力
【答案】6.A 7.B
【解析】6.海水水温的垂直变化表现为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递减。由于海水导热率很低,表层海水以下,水温随深度变化不大,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曲线①符合要求。故选A。
7.由曲线③可知,纬度越高,海水温度越低,这主要是因为纬度越高,海水接受的太阳辐射量越少。故选B。
海洋浮游植物群落受洋流、海水温度和营养盐影响较大,而浮游植物的生长也会消耗海水中的营养盐,从而形成海域浮游植物分布的时空变化。下图示意挪威一格陵兰海洋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海域浮游植物最丰富的区域是( )
A.P B.Q C.M D.N
9.浮游植物聚集区表层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 )
A.与温度正相关、与营养盐负相关 B.与温度正相关、与营养盐正相关
C.与温度负相关、与营养盐负相关 D.与温度负相关、与营养盐正相关
10.该海域表层仔游植物旺盛生长的时间是( )
A.2-3月 B.4-6月 C.7-8月 D.10-12月
【答案】8.C 9.A 10.B
【解析】8.M地区为寒、暖流交汇处,营养盐丰富,最利于浮游植物聚集。C正确,ABD错误,故选C。
9.海水水温越高,越有利于海域表层浮游植物生长,海域表层浮游植物量越大;浮游植物的生长会消耗海水中的营养盐,海域表层浮游植物量越大,海水中的营养盐越少;故浮游植物聚集区表层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与温度呈正相关、与营养盐呈负相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4-6月,该海域水温高,表层浮游植物旺盛生长。由于大量营养盐的消耗,7-8月海水中营养盐含量下降,表层浮游植物生长速度减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海水温差能发电是指将海水温差能转换成电能的水力发电方式。其发电原理是利用海洋表层的温海水直接作为工质,或作为热源对循环工质加热,工质汽化后驱动汽轮机发电.用水管抽取深水区的低温海水将做功后的工质气体冷却使之重新变为液体。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1.仅从海水温差角度考虑,最适宜建海水温差能发电站的是( )
A.海南三沙市 B.浙江舟山市
C.山东青岛市 D.辽宁大连市
12.除了获取电能,海水温差能发电装置还能获得稳定数量的( )
A.海沙 B.淡水
C.海鱼 D.海藻
13.深水区水管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最应重点考虑的是( )
A.耐热 B.耐冻
C.防腐 D.防撞
【答案】11.A 12.B 13.C
【分析】11.由题意可知,海水温差能发电利用海洋表层温水作为热源,所以表层海水温度越高,海水温差能越丰富。选项中四地,海南省三沙市纬度最低,表层海水温度最高。故选A。
12.由题干可知,发电过程中,用水管抽取深水区的水,并没有海沙海藻海鱼参与发电过程,即使有,也是少量的,不稳定的。当使用海洋表层温海水作为工质时,海水气化后液化。这一过程可获得稳定数量的淡水。故选B。
13.海水含盐量大,对水管腐蚀性强,深水区温度0℃左右,撞击是偶然,所以相对于耐热和耐冷以及防撞的需求,防腐才是最应重点考虑的。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0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第二次能源转型是,世界能源消费转型,与太阳能相比,氢能的优势为,“火井”的火源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02 洋流-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原卷版),共11页。
这是一份考点02 气压带和风带-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6个气象站点中,撒哈拉沙漠新月形沙丘陡坡多朝向,对图中区域描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