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18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8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据图可知,我国造林面积变化可能会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8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2020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显示,2020年我国国土绿化事业取得了新成绩,全国共完成造林677万hm2,森林抚育837万hm2。下图为2010~2020年我国新造林面积分布图(港澳台资料暂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据图可知( )A.云南和内蒙古森林覆盖率较高 B.西部地区森林面积大于东部地区C.山西与广西新造林为同一树种 D.中西部生态环境呈现出良性发展2.上海市新造林面积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①原始森林多 ②区域面积小 ③育林水平低 ④城市化水平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我国造林面积变化可能会使( )A.我国木材可用量减少 B.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C.沿海地区湿地面积减少 D.长江径流量持续增加坡耕地上的切沟由流水侵蚀而成。图甲是我国东北高纬黑土区某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黑土侵蚀量统计图,图乙为编号2切沟景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4.据观测可知,大部分切沟沟头的春季侵蚀量大于雨季侵蚀量,原因可能是( )①冬季土壤冰冻胀裂沟头 ②春季融雪径流量更大③夏秋季沟头植被较密集 ④雨季雨水径流量较小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该小流域内9条切沟沟头宽度基本相当,则沟头发育最深的是( )A.编号8切沟 B.编号6切沟 C.编号4切沟 D.编号2切沟侵蚀模数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南北盘江是珠江上游的主要河流,处于云贵高原向杜中山地丘陡地区过渡的斜坡地带,下表示意南北盘江流域2000~2010年不同坡度条件下土壤侵蚀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小题。坡度侵蚀模数侵蚀量<5°10.223725°-8°12.512928°-15°14.2293115°-25°15.6301925°-35°17.21088>35°20.93036.南北盘江流域面积占比最大的坡度范围是( )A.<5° B.8°~15° C.15°~25° D.>35°7.坡度>35°的地区土壤侵蚀蚀量最小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少 B.面积小 C.植被覆盖率高 D.侵蚀作用弱8.为有效减少南北盘江流域耕地的土壤侵蚀量,当地农民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顺坡垄作 ②秸秆覆益 ③留茬耕作 ④间作和套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牦牛坪位于玉龙雪山东北山麓,海拔3475~3700m,年均降水量为1350mm,年平均气温为5.5℃,主要景观为高山草甸牧场,植被类型主要包括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和高山杜鹃灌丛。下图示意人类活动对牦牛坪高山草甸的干扰强度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牦牛坪高山草甸干扰强度格局反映出( )A.西部草甸退化最严重 B.草甸呈斑块状分布C.由豁口向四周草甸退化加剧 D.由景点向四周草甸退化减轻10.导致牦牛坪高山草甸发生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放牧 B.冰川消融 C.旅游踩踏 D.生物入侵11.为恢复牦牛坪高山草甸植被,可采取的措施是( )A.控制旅游规模 B.搬迁旅游景点 C.变更放牧路径 D.增加牲畜饮水点湿地被称为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下表为大连地区湿地面积统计,下图为大连湿地景观破碎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下列关于大连湿地变化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田面积减少最多是是因为市场需求量减少B.海岸湿地面积减少导致滨海地区生物多样性下降C.沼泽湿地面积增加使大连地区降水增加D.盐场及养殖场增加导致大连地区第一产业比重上升13.关于湿地景观破碎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库水体与池塘破碎度高,因其空间分布分散 B.因人类保护,沼泽湿地破碎度有所上升C.因种植户增加,水田破碎度大幅度增加 D.海洋湿地所占面积最小且变化幅度最小美国学电网主要有东部电网、西部电网、德克萨斯州电网。2021年2月,德克萨斯州遭遇暴风雪袭科击,气温骤降,出现大面积停电现象。下图为2020年德克萨斯州电力生产结构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14.德克萨斯州电力生产( )A.以新能源为主 B.受天气影响小C.以清洁能源为主 D.以可再生能源为主15.为提高德克萨斯州电力供应稳定性,最合理的措施是( )A.加大太阳能开发力度 B.建设跨区域电网C.提高煤炭发电的比例 D.减少高耗能产业我国传统拱桥在形态上有明显的地城差异,图1为陡拱桥,桥洞高、桥面坡度大;图2为直拱桥,散肩大拱、桥面平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影响传统陡拱桥与直拱桥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河谷宽度 B.河流水量 C.人口密度 D.交通方式17.我国传统陡拱桥分布密集区最可能位于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m3/s6254.4洪峰流量1750m3/s18.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19.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依据林区自然环境特点和林木状况进行间伐(有选择地砍伐部分树木)是林区管理的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甘肃省南部某林区对部分区域进行不同强度的间伐,而后继续封山育林。2011年研究人员在该林区选择自然环境相近的4个样地进行调查。下表为部分调查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样地幼苗密度/株·hm-2乔木蓄积量/m3·hm-2无间伐区15003935轻度间伐区19002721中度间伐区23002066重度间伐区5700198321.依据表格信息可得( )A.间伐强度强的林区,幼苗生长条件好 B.间伐强度强的林区,林间裸地面积大C.无间伐区光照条件最弱,幼苗生长环境最好 D.重度间伐区枯枝落叶层最厚,土壤肥力最高22.该林区间伐主要是为了( )A.控制森林成林比例,节约水资源 B.增加地表径流,防止土地沙化C.促进森林更新,维护生物多样性 D.增加土地资源,发展林下经济治沟造地是陕西省延安市对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在传统打坝淤地的基础上,集耕地营造、坝系修复、生态建设和新农村发展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与传统的打坝淤地工程相比,治沟造地更加关注( )A.增加耕地面积 B.防治水土流失 C.改善人居环境 D.提高作物产量24.治沟造地对当地生产条件的改善主要体现在( )A.优化农业结构 B.方便田间耕作 C.健全公共服务 D.提高耕地肥力25.推测开展治沟造地的地方( )①居住用地紧张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坡耕地比例大 ④农业生产精耕细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点02 资源跨区域调配-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原卷版),共10页。
这是一份专题11 环境与发展-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图中a、b、c分别代表,西沙群岛典型的旅游资源有,稳妥开发西沙旅游资源是因为当地,开发西沙旅游资源有利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7 区域与区域发展-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地“农地杨树化”的主要原因是,该镇位于,该镇石砌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