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8 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
展开专题18 自然灾害与地理信息技术
一、课程标准深解读
【课程标准】
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2.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掌握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和减灾中的应用。
区域认知:以区域图为背景,判断自然灾害类型、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和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
人地协调观:以防灾减灾中出现的问题为材料,说明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
地理实践力:结合本地自然灾害,探究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二、必备知识当堂清
考点1. 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的定义:由自然界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事件或现象。
2、自然灾害的特点:
①自然灾害具有广泛性与区域性。
②自然灾害具有频繁性和不确定性。
③自然灾害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重复性
④自然灾害具有联系性。
⑤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危害具有严重性。
⑥自然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可减轻性。
3、自然灾害的分类(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类):
①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台风、寒潮、风沙等;
②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等;
③生物灾害:蝗灾、虫灾、生物入侵等;
④海洋灾害:海啸、风暴潮、赤潮等。
4、自然灾害的危害:
①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②带来各种间接的损失;
③影响社会安定和持续发展。
考点2. 气象灾害
1、洪涝灾害
(1)自然原因:(气候)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②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③台风的影响;④厄尔尼若现象(水文水系);(水系)⑤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⑥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汇水集中;⑦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地形)⑧地势低洼(海河、珠江);
(2)人为原因: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②围湖造田;③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如渭河流域)。
(3)分布:我国典型地区: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世界主要发生地区:亚洲、欧洲、北美洲的沿海、沿河、沿湖地区。
(4)危害:①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作物减产;②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③有的会危及人民的生命。
(5)治理措施:①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②退耕还湖;③修建水利工程;④修建分洪区;⑤裁弯取直,加固大堤;⑥开挖入海河道(淮河);⑦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干旱
(1)分布地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气候区。
(2)产生原因: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3)危害:①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②河塘、湖泊干涸;③人畜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粮食减产;④局部地区社会动荡。(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4)治理措施:①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干旱区的农业生态环境,有利于减轻或避免干旱的威胁;②在干旱多发地区,选择耐旱的作物(或改良作物品种);③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④营造防护林;⑤改进耕作制度;⑥跨流域调水。
3、台风——热带气旋
(1)发生时间:多发生夏秋季节。
世界上热带气旋威胁最为严重的地区有三个: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2)危害:台风灾害由狂风、巨浪、暴雨、风暴潮造成。引发洪涝,冲毁农田和房屋建筑,中断交通、通信和输电线路。引起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
(3)影响:利:①带来丰沛降水,缓解长江中下游的伏旱,②缓解高温酷暑天气。减小损失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气象卫星跟踪、沿海雷达监测)
4、寒潮
(1)成因: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2)季节:主要发生在冬半年。
(3)危害: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讯中断,严重的大雪冻雨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大风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牧场。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5、沙尘暴现象
(1)我国典型地区:西北;华北地区(世界分布:中亚、美国、北非)
(2)自然原因:①气候干旱,降水少;②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春季大风日数多;③地表植被稀少(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距沙源地近)
(3)人为原因: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破坏植被;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③开矿。
(4)治理措施:①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②控制载畜量;③营造“三北防护林;④退耕还林、还牧;⑤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⑥禁止采挖发菜等。
考点3. 地质灾害
1、地震:
(1)分布:我国典型地区: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3)危害:①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地面裂缝,喷沙冒水,山石滚落崩塌;②诱发其他灾害,如水灾、火灾;毒害气体排放以及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③引发瘟疫。
(4)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⑥加强国际合作等。
2、滑坡
(1)含义:滑坡是大量山体物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沿滑动面整体滑动的现象。
(2)危害:滑坡可以淹没农田和村庄、阻断道路、淤塞河道,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泥石流
(1)含义: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固体碎屑物和水的混合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沟床向下流动的特殊流体。
(2)危害: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等带来很大危害。
[特别提醒]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泥石流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尤以西南地区最为多发。
考点4. 防灾减灾
1、指导方针——“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 、主要手段:
(1)灾害检测:
①灾害检测系统的组成:人造卫星、气象站、水文站、地震站、地质环境检测站等
②检测对象: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动态检测。
(2)灾害防御
①工程防御:修建水库、堤坝——疏通河道,裁弯取直,排水分洪,护坡,固沟;防护林——退耕还草、还林。
②非工程防御:施行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
(3)灾害救援与救助:调动救援人员和物资,稳定社会秩序,救治伤员,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恢复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促进灾区经济和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增强防灾能力。
3、自救和互救:
(1)灾前准备:
①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及灾害预警信息
②准备应急救援包
③牢记逃生路线和应急避难所的位置
④积极参加演练,增强防灾意识
(2)灾中救助
洪水暴发时——尽量撤离到地势较高的地区,注意水中电线,以防触电
地震时——有序撤离到安全地带;如不能撤离,则寻找三角地带蹲下
泥石流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3)灾后自我保护(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考点5.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运用
1.遥感技术
(1)含义: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优点:探测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检测。
(3)在防灾减灾中的运用:
①实时检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报、预警。
②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含义: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
(2)组成:
空间部分—— 卫星系统
地面控制部分——监控系统
用户部分—— 接收系统
(3)作用: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运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
(4)特点: 全球性 、全天候、连续性和实用性。
(5)世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
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6)在防灾减灾中的运用:精确定位,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
3.地理信息系统
(1)含义:对地理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在防灾减灾中的运用:
①对灾害进行动态监测、预报预警;
②快速确定受灾情况,为制定减灾方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灾后恢复重建等提供依据。
三、关键能力看拓展
拓展1. 自然灾害的特点
拓展2.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及措施
类型 | 成因和特点 | 危害 | 主要分布地区 | |||
气象灾害 | 干旱 | 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 | ①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②河湖干涸、用水困难;③局部地区社会动荡 | 全球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以及季风气候区 | ||
洪涝 | 洪水 | 暴雨、冰雪融化以及水利工程失事等原因引起江河湖泊水量迅猛增加,冲垮河道、堤坝 | ①危害农作物;②破坏房屋、建筑及各种设施等;③人员伤亡 | 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如欧洲西部和南部、东亚和南亚季风气候区、美国、中美洲、南美东部沿海地区 | ||
雨涝 | 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 | ①农作物减产、绝收;②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 陆地沿河、沿湖、沿海地区 | |||
热带气旋 | 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 | 形成狂风、暴雨、风暴潮、洪涝,造成陆地生产、生活损失,海难事故和人员伤亡 |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海岸 | |||
地质灾害 | 地震 | 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引起的地壳震动 | 摧毁建筑,造成人员伤亡,危害严重 | 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 ||
滑坡 |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软弱结构面整体下滑 | 毁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 | 主要集中在地形崎岖的山地,如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中国西南的横断山区、南美西部的安第斯山区 | |||
泥石流 | 山区暴发的包含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 阻塞江河、摧毁建筑,破坏森林、农田和道路 | ||||
海洋灾害 | 海啸 | 是由于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 | 巨大波涛导致船只颠覆、港口设施摧毁,给沿海地带造成严重破坏 | 附近多地震的海域,如太平洋西岸和东岸的印度尼西亚群岛、东亚东部和美洲西部沿海 | ||
风暴潮 | 热带风暴潮 | 是由热带气旋(台风)或温带气旋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 |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 倾覆海上船只,破坏海上设施;淹没城镇、村庄、耕地,破坏房屋与工程设施;造成人员伤亡 | 夏秋季节受台风、飓风影响的沿海地带,如印度洋北岸的南亚南部沿海,太平洋西岸的东亚沿海地区 | |
温带风暴潮 |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 春秋季节的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我国北方海区为多 | ||||
生物灾害 | 虫灾鼠害等 | 是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 | 给农业、林业、畜牧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甚至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 | 分布广泛 |
拓展3. 我国旱灾的成因
拓展4. 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拓展5. 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拓展6.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拓展7. 城市内涝的原因
拓展8. 城市内涝的防治措施
拓展9. 遥感技术与防灾减灾
拓展10.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防灾减灾
拓展11. 地理信息系统与防灾减灾
拓展12. 自然灾害与防治
四、高考真题回头看
1.(2022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遥感平台及传感器信息采集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和乙都属航空遥感②甲为被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③甲和乙都可重复监测④乙为主动式遥感,可全天候监测地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GIS可通过图层信息来分析和预测地质灾害的发生。下图示意某区域相关要素评估值信息图层(数值越大表示该评估要素指示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越高)和地块编号。完成此次降水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地块是( )
A.④⑦ B.⑤⑧ C.②③ D.⑥⑨
3.(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遥感图像是地物反射特征在图像上的反映,地物在某波段反射率高,则其在遥感图像上的亮度高(图中显示为浅色),反之亮度低(图中显示为深色)。图1是不同波段红树林的遥感图像。图2是红树林反射率曲线。图2反射率波段与图1遥感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丙②—乙③—甲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甲③—乙 D.①—乙②—甲③—丙
4.(2018年4浙江·高考真题)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制作专题地图,运用GIS技术打开河流、城镇两个图层,图层中十字星的经纬度相同。完成下题。
如果将两个图层叠加,所得地图为
A.B.C.D.
(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5.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 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 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7.(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云南省略图。图2为图1中乙地的气温统计图。图3为图1中甲地与我国某中学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差的年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橡胶原产于赤道雨林地区。橡胶树抗风能力差,18℃是其正常生长的临界温度,低于5C时会受低温危害。我国橡胶生产集中在云南、海南、广东三省。云南是橡胶园面积和橡胶产量最大的省份。
材料三:云南铜矿资源丰富,有大中小型铜矿一百多处,铜矿的平均品位(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含量)0.98%。铜业生产包括采矿、选矿、冶炼,大型铜冶炼厂主要分布在铜冶炼城市。
(1)分析云南大型铜冶炼厂布局的区位条件。
(2)泥石流是云南主要的自然灾害,铜矿开采中如果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位,可能会引发泥石流。指出铜矿区可能引发泥石流的人为原因。
(3)分析我国云南省有利于橡胶种植的自然原因,说明影响云南橡胶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
(4)计算该中学的纬度,说出P至Q时段甲地与该中学直立物正午日影的朝向及长短变化。
五、典型例题随堂练
下图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气象灾害是( )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冻害
2.华南地区纬度较低,但也会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①春季多阴雨②梅雨提前③农事活动较早④冷空气势力强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B.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C.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D.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基于叠图分析的GIS技术在地物选址方面应用十分广泛,科学高效。下图为某项地理事物选址的叠图分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推测项目一、项目二最可能分别是( )
A.移民安置选址、水库选址 B.水源保护范围、垃圾场址
C.农家乐的选址、滑坡治理 D.大型商场选址、赤潮防御
5.为了提出决策选址方案,首先需要使用( )
A.遥感技术获取人口分布 B.北斗系统制作地形图层
C.遥感技术获取植被图层 D.GPS技术制作交通图层
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是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与滑坡属于同一类型的自然灾害是( )
A.暴雨 B.风暴潮 C.洪涝 D.泥石流
7.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运用数字地球采集雨量信息②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
③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④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二、综合题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10月,山西遭遇暴雨洪灾侵袭。10月2日20时至7日08时,山西省平均降水量达119.5毫米,太原市平均降水量185.6毫米,全省累计降水量最大为285.2毫米。本次降水过程从10月2日23时开始,降水持续4天,至6日23时结束,山西全省共59个气象观测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63个气象观测站过程累计降水量超过同期历史极值。左图为山西省降水量实况等值线图。
材料二海丝一号卫星是国内首颗对标国际先进指标的高分辨率雷达遥感卫星。在本次山西由强降雨造成的洪水情况中有效地监测地表水淹情况,为及时了解洪水影像范围、部署防灾救灾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持。右图为海丝一号获取山西乌马河流域雷达影像图。
材料三今年以来(1月初至10月上旬),全国平均降水量614.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6.1%,但空间分布极其不均,降水偏多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北方地区平均降水量达534.1毫米,位列历史同期第2多,仅次于1964年(556.8毫米)。9月以来有4次区域暴雨过程影响黄河中游地区,持续降水致陕豫晋多地遭受洪涝灾害,对黄河防汛抗汛、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1)根据材料,从降水的角度分析山西此次洪灾严重的原因。
(2)简述遥感技术在获取洪灾信息方面的突出优势。
(3)分析9-10月持续降水对黄河中游农业生产的影响。
专题12 天气系统(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12 天气系统(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深解读,必备知识当堂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3 水循环(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13 水循环(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深解读,必备知识当堂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4 海洋地理(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 这是一份专题14 海洋地理(精品讲义)-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全考点精讲练(浙江专用)(原卷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深解读,必备知识当堂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