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共14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
陕西省榆林市五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开学联考高三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悲剧从来就是诗的一种。剧诗一方面和抒情诗(颂歌)及叙事诗(史诗)并列,另一方面又包括了抒情诗和叙事诗,它以抒情因素为核心,揭示剧中人在剧烈冲突中的心理感受,因而仅其语言就较日常语言激动人心更甚。现代戏剧大家陈瘦竹指出,现代悲剧重要的特征就是人物、冲突的诗化。就是说,现代悲剧诗人大多对各种自然景物、社会关系以及人的内心世界,有特殊的敏感和深刻的体验,他热爱现实中叛逆的或高贵善良的性格,他深切感受到人物非凡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为真理或梦想而牺牲的悲剧精神,因而,他总是用那种激昂的或委婉的声调、愤怒的或温柔的语言,引导观众进入角色的灵魂深处,披露冲突的起落原委,由此展示一个震撼人们心灵的悲剧界。这就清楚地表明,现代悲剧有着“诗的目的”,它通常“表现某种动作以感动我们,而且运用这种感情媒介使得我们着迷”。陈瘦竹援引席勒的话说:“这是悲剧的权利——不,甚至可以说是义务——它应该使历史真实服从诗的规律,而在处理历史事实时,必须符合悲剧艺术的要求。”
无庸置疑,所谓“诗的目的”,不是对现实和历史精神的简单发掘,而是一种发展。剧作家通常借个别的悲剧事件直喻整个历史的轨迹、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根本处境,因而,悲剧中的“诗”无异于强烈吸引人们的浓缩铀或彻底改变人精神的洗洁精。
一般说来,“诗的目的”既体现在现代悲剧创造中剧作家与剧中人的休戚相关、悲喜与共、悲剧人物思想感情的热烈奔放上,也体现在情节的婉转曲折,意境的深远悠长,语言的气势磅礴、情趣盎然上。“诗的目的”至少在两种情形下给悲剧家以有力帮助,这就是——当剧作家刻画“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反抗精神和献身激情时,诗的风骨总给人物行为披上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和理想色泽,使人物的坚强斗志、自由要求、拓放情怀在诗的薄雾的缭绕之中,巍峨挺立,楚楚动人;当剧作家转而表现一个善良的人被社会黑暗和邪恶蹂躏、扯碎,遭遇不幸时,抒情因素不仅能深刻地传达社会生活不如人意而引起的哀愁、感伤,而且能将幻想写得无比真实,将苦难烘托陪衬得格外深重。这些都表明现代悲剧向诗的回归是富有意义的,它最终将大幅度地提高悲剧的鼓动力和启迪作用,使之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当代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现代悲剧特点的发掘,是陈瘦竹在现代艺术思潮推动下,深入勘察悲剧本质及其艺术形式内蕴的结果,也表明他的悲剧学思想已逐步突破传统悲剧思维框架而达到一个能与当代世界悲剧大家公开对话的境界。尽管其思索可能不尽严密周到,但它们显然从新的角度打开了现代悲剧迷宫的大门,确立了一种新的阐释场,使现代悲剧隐匿多年的内在艺术构成昭然于世。
(摘编自周安华《民族悲剧美学的丰碑——陈瘦竹悲剧学思想新探》)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剧诗语言比日常语言更为激动人心,因为剧诗主要依靠抒情来表现剧中人在剧烈冲突中的心理感受。
B.现代悲剧诗人只要对世间万物和社会人心有特殊的敏感和深刻的体验,就能和剧中人物同频共振。
C.现代悲剧中的“诗”对人们的精神有巨大的影响,现代悲剧所谓“诗的目的”是对现实和历史精神的发展。
D.现代悲剧的“诗的目的”通常体现在剧作家和剧中人物的关系,悲剧的情节、意境和语言等诸多因素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段运用道理论证,深入阐述现代悲剧有着“诗的目的”的原因和通常使用的表现手段。
B.陈瘦竹引用席勒的话,是为了强调悲剧创作在处理历史事实时,须符合悲剧艺术的要求。
C.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阐述“诗的目的”在两种形式下给予剧作家的帮助,观点鲜明。
D.“通常”“一般说来”“至少”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论证语言的严密和作者为文态度的严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现代悲剧中,诗的风骨可以使剧中人物的行为显得庄严肃穆并具理想色彩,使其形象高大动人。
B.现代悲剧“诗的目的”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意义,可以最大幅度地提高悲剧的鼓动力和启迪作用。
C.悲剧《雷雨》的主人公繁漪近乎疯狂的“雷雨”式的感情表达,是这一剧作“诗的目的”的充分体现。
D.陈瘦竹对现代悲剧特点的发掘,虽有不足之处,但贵在从新的角度揭示现代悲剧的内在艺术构成。
陕西省多地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官学下移是推进先秦儒家君子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私学并没有完全把弃官学的教育理念、目的和方式,二者紧密相关,“君子”是联结二者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里所谓的官学,是指周王朝以法律形式颁布的教育制度。官学受教育的对象主体是贵族子弟,也包含平民百姓。官学主要以《诗》《书《礼乐》为教授内容。官学的教授内容与孔子开副的私学之教并非没有关联,孔子传授七十二子之徒“礼乐之教”,都说明私学和官学的共通性。官学的目的并非单纯的普及教育,更重要的是“选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周礼》)"选士”制度促进了人才培养,为周王朝的行政体系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民间“兴贤""兴能”良好风气的形成。但官学随着周室的东迁而逐渐没落,春秋时期官学已经严重失能。
至孔子时代,官学失能现象愈演愈烈,《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孔子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而私学的兴起延续了官学职能,先秦儒家君子观念正是在这一局势下,经由孔子的大力推动得以发展的。孔子大力提倡私学,主张君子“文”“质”兼备,这一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华君子文化。不过,应该注意到,孔子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有关“君子”的培养理念,与周朝的官学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
首先,从培养目的来看,官学道求的“德行”“道艺”与孔子提倡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相一致。官学本身是"兴贤"之举,是为了选拔出周王朝的行政人员,所以对德行和道艺有明确要求,这从传授者必须是"里中之老有道德者”的师资要求上就能看到。重“道艺、孝悌、仁义"在官学失能后并没有彻底消失,儒家将其延续下来并使之成为自身学说的核心。孔门对德行的重视毋庸置疑,对“道艺”的重视在孔门七十二子行述中皆有体现。后世往往将“君子”视为抽象的道德概念,实则与先秦儒家理念不甚相符。
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官学主张"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和"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相一致。《诗》学、《礼》学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政治活动中的宴会饮酒、朝聘祭祀、诸侯盟会无不渗透着《诗》《礼》精神。
再次,从"兴贤"职能来看,官学通过"大比"之制,选贤举能使俊杰之士进入行政系统,为国家治理提供人才保障。官学下移后,士人的入仕往往借助师长的荐举得以完成,如在孔门,孔子“使漆雕开仕"(《论语·公冶长》)等。这些通过师长举荐的士人,需要得到来自师长对其"德行与"道艺"的肯定。战国时代儒家对弟子"穗行""道艺"要求更加严苛要求弟子言必称州“不悖师说",否则绝无入仕之可能。
总之,周制官学注重“德行”"道艺"的培养,在周室衰微、官学下移后,这一理念并没有消失,孔子开创的私学继承了官学的核心理念。先泰儒家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并非一味凸显作为道德楷模、人格典范的君子,而是集"德行"与"道艺"于一体的贤士。
(摘编自马爱菊《官学下移与君子“文质彬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私学是相对于官学而言的,二者联系紧密,官学后来严重失能,私学延续了官学职能。
B.儒家所提倡的君子观念与周朝的官学有着传承关系,经由孔子的大力推动得以发展。
C.在先秦儒家的理念中,君子要"文""质"兼备,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达到的。
D.士人在官学与私学中入仕的途径不一样,前者靠"大比"之制,后者靠师长的荐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藏菲
A.文章开头阐述官学与私学之间的关系,然后明确指出“君子”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B.文章从培养目的、教学内容、“兴贤”职能三方面阐释孔子等儒家的理念与官学的关系。
C.文章第二段运用引用论证法、对比论证法,论证了先秦时期官学与私学之间的共通性。
D.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结构,文末指出先秦儒家君子是集“德行”与“道艺”于一体的贤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四四
A.周朝“选士"制度有利于周朝行政体系的人才保障和民间“兴贤”“兴能”风气的形成。
B.文章从历史发展脉络这一维度,论述了君子自先秦到现在都具有同一内涵,没有变化。
C.官学对师资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而私学则没有此要求,在传授者的选取上比较随意。
D.战国时代只有儒家才会对弟子的“德行"“道艺”有所要求,最后师长认可才会举荐。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西方的绘画,就像春兰秋菊,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芬芳。但人们对中西方绘画光芒的感受不同。西方绘画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任何人都可以直观感受到它的光芒;中国绘画则像天上的月亮,云遮雾绕,如果缺乏必备的文化修养则难以感受到它的光芒。
其一,关于绘画的真实性。西方绘画最显著的特点和优点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并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画家提香画圣徒约翰牵来羔羊,激发了母羊愉快的叫声;学生在作业本上画了一只虫子,老师挥手要把虫子赶走;等等。西方画家追求“真”,研究透视、比例、明暗,其目的就是创造出足以乱真的作品。中国绘画也有足以乱真的作品,只是中国画家认为,那不过是画工不入流的画技,甚至是道士的怪诞方术。这里的“真”,依赖的是“伎”。而中国古代士大夫认为,“伎”是下乘的。儒家圣贤反复教导人们,“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西方绘画的“真”,是对事物形貌色彩的如实反映,而中国绘画理论认为,这只能够叫作“似”。只有不但对事物的形貌色彩,而且对画家的心都作出了如实反映,才叫作“真”。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轻形重神、忘形得意等等,都是中国绘画的“真”。
其二,关于斑斓的色彩。西方的油画鲜艳明快,足以令人目眩。但是在中国的水墨山水画中,人们看到大多是数峰耸出,几棵树木;泉水远逝,瀑布高悬;山腰烟岚,山脚怪石。天是冷的,地是冻的,草是枯的,叶是落的,灰头土脸,哪里有斑斓的色彩呢?其实,在唐朝之前,中国的山水画追求色彩斑斓,以至于人们把绘画称为“丹青”。唐朝之后,有水墨山水,依然有青绿山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不就有斑斓的色彩吗?问题在于,中国绘画理论认为,水墨高于青绿。中国称颂水墨,把红绿金碧视为“艳俗”。
中国绘画之所长表现在许多方面,从整体上看,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绘画的丰满性和深刻性。这几乎是中外艺术理论家的共识。英国艺术理论家苏立文指出,欣赏欧洲风景画可以不涉及政治、哲学或画家的社会地位,然而中国山水画家一般都属于有文化的上层人物,受着政治风云和王朝兴替的深刻影响,他们选择的风格常常带着政治的、哲学的和社会的寓意。中国山水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的理念,逸人高士的情怀,萧疏清远的追求,空灵荒寒的境界,耿介拔俗的灵魂。中国绘画的丰满性与深刻性,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清气”。所谓“清气”,是自然、社会、灵魂中一切美好事物的结晶。绘画的清气,归根到底,来源于灵魂的清高。松年说:“书画清高,首重人品。”“清”的对立面是“俗”,胡应麟说:“清者,超凡绝俗之谓。”黄庭坚说:“大丈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王冕在《墨梅图》中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集中地表现了中国绘画的精粹,对中国绘画的内容、形式和作用作出了高度概括的说明。它可以说是中国绘画艺术自信的表达。
(摘编自杨琪《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中国绘画的艺术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真实性是评价西方绘画的重要标准,能让人误以为真的作品就是西方人公认的佳作。
B.中国绘画理论也追求形似,认为如实反映事物形貌色彩和画家的内心世界同等重要。
C.唐以后人们不推崇色彩斑斓的山水画,故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被视为艳俗代表。
D.中国绘画传统重视创作者灵魂的清高,认为灵魂庸俗则无法创造出超凡绝俗的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中国绘画比喻为“天上的月亮”,旨在形象地表现中国绘画的朦胧淡雅之美。
B.文章二、三段采用对比论证,具体阐释了中国绘画艺术在真实性和色彩方面的特点。
C.文章征引艺术理论家苏立文的论述,指出中国绘画的深刻性和画家的文化背景有关。
D.文章结尾以王冕的诗句高度概括中国绘画特色,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绘画的艺术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意忘形,墨色的浓淡表现画家的情感意兴,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传统审美特色。
B.中国的山水画大多用笔洗练而意境深远,这体现出画家对天人合一等精神境界的追求。
C.西方绘画注重透视、比例、明暗等技法,中国画则更在乎整体的气韵而忽略艺术技巧。
D.鲁迅认为美术家的制作“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这与本文的观点有一致性。
陕西省渭南市重点中学 2024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
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
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
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
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
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 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其不
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
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
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
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
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
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
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 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 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 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 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 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 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 文章论证了杜甫之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 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 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 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论述类文本阅读
陕西省榆林市五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开学联考高三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悲剧从来就是诗的一种。剧诗一方面和抒情诗(颂歌)及叙事诗(史诗)并列,另一方面又包括了抒情诗和叙事诗,它以抒情因素为核心,揭示剧中人在剧烈冲突中的心理感受,因而仅其语言就较日常语言激动人心更甚。现代戏剧大家陈瘦竹指出,现代悲剧重要的特征就是人物、冲突的诗化。就是说,现代悲剧诗人大多对各种自然景物、社会关系以及人的内心世界,有特殊的敏感和深刻的体验,他热爱现实中叛逆的或高贵善良的性格,他深切感受到人物非凡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为真理或梦想而牺牲的悲剧精神,因而,他总是用那种激昂的或委婉的声调、愤怒的或温柔的语言,引导观众进入角色的灵魂深处,披露冲突的起落原委,由此展示一个震撼人们心灵的悲剧界。这就清楚地表明,现代悲剧有着“诗的目的”,它通常“表现某种动作以感动我们,而且运用这种感情媒介使得我们着迷”。陈瘦竹援引席勒的话说:“这是悲剧的权利——不,甚至可以说是义务——它应该使历史真实服从诗的规律,而在处理历史事实时,必须符合悲剧艺术的要求。”
无庸置疑,所谓“诗的目的”,不是对现实和历史精神的简单发掘,而是一种发展。剧作家通常借个别的悲剧事件直喻整个历史的轨迹、人生的哲理和人类的根本处境,因而,悲剧中的“诗”无异于强烈吸引人们的浓缩铀或彻底改变人精神的洗洁精。
一般说来,“诗的目的”既体现在现代悲剧创造中剧作家与剧中人的休戚相关、悲喜与共、悲剧人物思想感情的热烈奔放上,也体现在情节的婉转曲折,意境的深远悠长,语言的气势磅礴、情趣盎然上。“诗的目的”至少在两种情形下给悲剧家以有力帮助,这就是——当剧作家刻画“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反抗精神和献身激情时,诗的风骨总给人物行为披上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和理想色泽,使人物的坚强斗志、自由要求、拓放情怀在诗的薄雾的缭绕之中,巍峨挺立,楚楚动人;当剧作家转而表现一个善良的人被社会黑暗和邪恶蹂躏、扯碎,遭遇不幸时,抒情因素不仅能深刻地传达社会生活不如人意而引起的哀愁、感伤,而且能将幻想写得无比真实,将苦难烘托陪衬得格外深重。这些都表明现代悲剧向诗的回归是富有意义的,它最终将大幅度地提高悲剧的鼓动力和启迪作用,使之在更大程度上成为当代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现代悲剧特点的发掘,是陈瘦竹在现代艺术思潮推动下,深入勘察悲剧本质及其艺术形式内蕴的结果,也表明他的悲剧学思想已逐步突破传统悲剧思维框架而达到一个能与当代世界悲剧大家公开对话的境界。尽管其思索可能不尽严密周到,但它们显然从新的角度打开了现代悲剧迷宫的大门,确立了一种新的阐释场,使现代悲剧隐匿多年的内在艺术构成昭然于世。
(摘编自周安华《民族悲剧美学的丰碑——陈瘦竹悲剧学思想新探》)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剧诗语言比日常语言更为激动人心,因为剧诗主要依靠抒情来表现剧中人在剧烈冲突中的心理感受。
B.现代悲剧诗人只要对世间万物和社会人心有特殊的敏感和深刻的体验,就能和剧中人物同频共振。
C.现代悲剧中的“诗”对人们的精神有巨大的影响,现代悲剧所谓“诗的目的”是对现实和历史精神的发展。
D.现代悲剧的“诗的目的”通常体现在剧作家和剧中人物的关系,悲剧的情节、意境和语言等诸多因素上。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首段运用道理论证,深入阐述现代悲剧有着“诗的目的”的原因和通常使用的表现手段。
B.陈瘦竹引用席勒的话,是为了强调悲剧创作在处理历史事实时,须符合悲剧艺术的要求。
C.文章第三段运用对比论证,阐述“诗的目的”在两种形式下给予剧作家的帮助,观点鲜明。
D.“通常”“一般说来”“至少”等词语的运用体现了论证语言的严密和作者为文态度的严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A.在现代悲剧中,诗的风骨可以使剧中人物的行为显得庄严肃穆并具理想色彩,使其形象高大动人。
B.现代悲剧“诗的目的”有一定的社会积极意义,可以最大幅度地提高悲剧的鼓动力和启迪作用。
C.悲剧《雷雨》的主人公繁漪近乎疯狂的“雷雨”式的感情表达,是这一剧作“诗的目的”的充分体现。
D.陈瘦竹对现代悲剧特点的发掘,虽有不足之处,但贵在从新的角度揭示现代悲剧的内在艺术构成。
1~3.【答案】B、C、C
【解析】(1)B.“只要……就”条件关系不成立。现代悲剧诗人对世间万物和社会人心有特殊的敏感和深刻的体验,也不一定就能和剧中人物同频共振。
故选:B。
(2)C.“对比论证”错,文章第三段没有运用对比论证。“诗的目的”在两种情形下给悲剧家以有力帮助,两种情形之间不是对比关系。
故选:C。
(3)A.“在现代悲剧中”错误。根据原文“当剧作家刻画‘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反抗精神和献身激情时,诗的风骨总给人物行为披上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和理想色泽,使人物的坚强斗志、自由要求、拓放情怀在诗的薄雾的缭绕之中,巍峨挺立,楚楚动人”可知。
B.“可以最大幅度地提高悲剧的鼓动力和启迪作用”错误,原文是“它最终将大幅度地提高悲剧的鼓动力和启迪作用”“大幅度提高”不等于“最大幅度提高”。
D.“从新的角度揭示现代悲剧的内在艺术构成”错误。原文是“它们显然从新的角度打开……的阐释场,使现代悲剧隐匿多年的内在艺术构成昭然于世”,可见是陈瘦竹的发掘使现代悲剧的内在艺术构成昭然,但不一定说是他揭示的。“虽有”表达不准确,原文是“可能不尽严密周到”。
故选:C。
答案:
(1)B
(2)C
(3)C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时,要精确把握重要信息,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材料的观点,再结合选项分析比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解答时,要精确把握重要信息,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
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题的步骤:
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信息并整合文章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就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句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通常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陕西省多地多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官学下移是推进先秦儒家君子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私学并没有完全把弃官学的教育理念、目的和方式,二者紧密相关,“君子”是联结二者关系的一个重要概念。
这里所谓的官学,是指周王朝以法律形式颁布的教育制度。官学受教育的对象主体是贵族子弟,也包含平民百姓。官学主要以《诗》《书《礼乐》为教授内容。官学的教授内容与孔子开副的私学之教并非没有关联,孔子传授七十二子之徒“礼乐之教”,都说明私学和官学的共通性。官学的目的并非单纯的普及教育,更重要的是“选士”。“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周礼》)"选士”制度促进了人才培养,为周王朝的行政体系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也促进了民间“兴贤""兴能”良好风气的形成。但官学随着周室的东迁而逐渐没落,春秋时期官学已经严重失能。
至孔子时代,官学失能现象愈演愈烈,《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孔子曰:‘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而私学的兴起延续了官学职能,先秦儒家君子观念正是在这一局势下,经由孔子的大力推动得以发展的。孔子大力提倡私学,主张君子“文”“质”兼备,这一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华君子文化。不过,应该注意到,孔子的教育思想,特别是有关“君子”的培养理念,与周朝的官学有着紧密的传承关系。
首先,从培养目的来看,官学道求的“德行”“道艺”与孔子提倡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相一致。官学本身是"兴贤"之举,是为了选拔出周王朝的行政人员,所以对德行和道艺有明确要求,这从传授者必须是"里中之老有道德者”的师资要求上就能看到。重“道艺、孝悌、仁义"在官学失能后并没有彻底消失,儒家将其延续下来并使之成为自身学说的核心。孔门对德行的重视毋庸置疑,对“道艺”的重视在孔门七十二子行述中皆有体现。后世往往将“君子”视为抽象的道德概念,实则与先秦儒家理念不甚相符。
其次,从教学内容来看,官学主张"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和"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相一致。《诗》学、《礼》学具有积极的社会作用,政治活动中的宴会饮酒、朝聘祭祀、诸侯盟会无不渗透着《诗》《礼》精神。
再次,从"兴贤"职能来看,官学通过"大比"之制,选贤举能使俊杰之士进入行政系统,为国家治理提供人才保障。官学下移后,士人的入仕往往借助师长的荐举得以完成,如在孔门,孔子“使漆雕开仕"(《论语·公冶长》)等。这些通过师长举荐的士人,需要得到来自师长对其"德行与"道艺"的肯定。战国时代儒家对弟子"穗行""道艺"要求更加严苛要求弟子言必称州“不悖师说",否则绝无入仕之可能。
总之,周制官学注重“德行”"道艺"的培养,在周室衰微、官学下移后,这一理念并没有消失,孔子开创的私学继承了官学的核心理念。先泰儒家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并非一味凸显作为道德楷模、人格典范的君子,而是集"德行"与"道艺"于一体的贤士。
(摘编自马爱菊《官学下移与君子“文质彬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私学是相对于官学而言的,二者联系紧密,官学后来严重失能,私学延续了官学职能。
B.儒家所提倡的君子观念与周朝的官学有着传承关系,经由孔子的大力推动得以发展。
C.在先秦儒家的理念中,君子要"文""质"兼备,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达到的。
D.士人在官学与私学中入仕的途径不一样,前者靠"大比"之制,后者靠师长的荐举。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藏菲
A.文章开头阐述官学与私学之间的关系,然后明确指出“君子”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B.文章从培养目的、教学内容、“兴贤”职能三方面阐释孔子等儒家的理念与官学的关系。
C.文章第二段运用引用论证法、对比论证法,论证了先秦时期官学与私学之间的共通性。
D.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结构,文末指出先秦儒家君子是集“德行”与“道艺”于一体的贤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四四
A.周朝“选士"制度有利于周朝行政体系的人才保障和民间“兴贤”“兴能”风气的形成。
B.文章从历史发展脉络这一维度,论述了君子自先秦到现在都具有同一内涵,没有变化。
C.官学对师资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而私学则没有此要求,在传授者的选取上比较随意。
D.战国时代只有儒家才会对弟子的“德行"“道艺”有所要求,最后师长认可才会举荐。
1.C(C项“只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能达到的”分析错误,根据原文“孔门对德行的重视毋庸置疑,对‘道艺’的重视在孔门七十二子行迹中皆有体现”可知,现实生活中是能达到的)
2.C(没有“对比论证法”)
3.A(B项,“君子自先秦到现在都具有同一内涵,没有变化”说法错误,根据原文“后世往往将‘君子’视为抽象的道德概念,实则与先秦儒家理念不甚相符”的信息可知,古代的“君子”和后世的“君子”内涵并不相同。C项,“而私学则没有此要求,在传授者的选取上比较随意”说法错误。根据文中所举孔子事例可知,孔子对弟子的“道艺”有要求,私学对老师也会有相应的要求,因此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担当私学的传授者。D项,“只有儒家才会对弟子的‘德行’‘道艺’有所要求”于文无据)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西方的绘画,就像春兰秋菊,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芬芳。但人们对中西方绘画光芒的感受不同。西方绘画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任何人都可以直观感受到它的光芒;中国绘画则像天上的月亮,云遮雾绕,如果缺乏必备的文化修养则难以感受到它的光芒。
其一,关于绘画的真实性。西方绘画最显著的特点和优点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并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画家提香画圣徒约翰牵来羔羊,激发了母羊愉快的叫声;学生在作业本上画了一只虫子,老师挥手要把虫子赶走;等等。西方画家追求“真”,研究透视、比例、明暗,其目的就是创造出足以乱真的作品。中国绘画也有足以乱真的作品,只是中国画家认为,那不过是画工不入流的画技,甚至是道士的怪诞方术。这里的“真”,依赖的是“伎”。而中国古代士大夫认为,“伎”是下乘的。儒家圣贤反复教导人们,“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西方绘画的“真”,是对事物形貌色彩的如实反映,而中国绘画理论认为,这只能够叫作“似”。只有不但对事物的形貌色彩,而且对画家的心都作出了如实反映,才叫作“真”。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轻形重神、忘形得意等等,都是中国绘画的“真”。
其二,关于斑斓的色彩。西方的油画鲜艳明快,足以令人目眩。但是在中国的水墨山水画中,人们看到大多是数峰耸出,几棵树木;泉水远逝,瀑布高悬;山腰烟岚,山脚怪石。天是冷的,地是冻的,草是枯的,叶是落的,灰头土脸,哪里有斑斓的色彩呢?其实,在唐朝之前,中国的山水画追求色彩斑斓,以至于人们把绘画称为“丹青”。唐朝之后,有水墨山水,依然有青绿山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不就有斑斓的色彩吗?问题在于,中国绘画理论认为,水墨高于青绿。中国称颂水墨,把红绿金碧视为“艳俗”。
中国绘画之所长表现在许多方面,从整体上看,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绘画的丰满性和深刻性。这几乎是中外艺术理论家的共识。英国艺术理论家苏立文指出,欣赏欧洲风景画可以不涉及政治、哲学或画家的社会地位,然而中国山水画家一般都属于有文化的上层人物,受着政治风云和王朝兴替的深刻影响,他们选择的风格常常带着政治的、哲学的和社会的寓意。中国山水画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的理念,逸人高士的情怀,萧疏清远的追求,空灵荒寒的境界,耿介拔俗的灵魂。中国绘画的丰满性与深刻性,如果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清气”。所谓“清气”,是自然、社会、灵魂中一切美好事物的结晶。绘画的清气,归根到底,来源于灵魂的清高。松年说:“书画清高,首重人品。”“清”的对立面是“俗”,胡应麟说:“清者,超凡绝俗之谓。”黄庭坚说:“大丈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
王冕在《墨梅图》中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诗集中地表现了中国绘画的精粹,对中国绘画的内容、形式和作用作出了高度概括的说明。它可以说是中国绘画艺术自信的表达。
(摘编自杨琪《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中国绘画的艺术自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真实性是评价西方绘画的重要标准,能让人误以为真的作品就是西方人公认的佳作。
B.中国绘画理论也追求形似,认为如实反映事物形貌色彩和画家的内心世界同等重要。
C.唐以后人们不推崇色彩斑斓的山水画,故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被视为艳俗代表。
D.中国绘画传统重视创作者灵魂的清高,认为灵魂庸俗则无法创造出超凡绝俗的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将中国绘画比喻为“天上的月亮”,旨在形象地表现中国绘画的朦胧淡雅之美。
B.文章二、三段采用对比论证,具体阐释了中国绘画艺术在真实性和色彩方面的特点。
C.文章征引艺术理论家苏立文的论述,指出中国绘画的深刻性和画家的文化背景有关。
D.文章结尾以王冕的诗句高度概括中国绘画特色,体现了作者对中国绘画的艺术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意忘形,墨色的浓淡表现画家的情感意兴,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传统审美特色。
B.中国的山水画大多用笔洗练而意境深远,这体现出画家对天人合一等精神境界的追求。
C.西方绘画注重透视、比例、明暗等技法,中国画则更在乎整体的气韵而忽略艺术技巧。
D.鲁迅认为美术家的制作“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这与本文的观点有一致性。
1.D【解析】A.原文的表述是“西方绘画最显著的特点和优点就在于它的真实性”,由此可
以说“真实性是评价西方绘画的重要标准”,“唯一标准”的说法有点绝对。另外,“能让人误以为真的作品就是西方人公认的佳作”不能体现,于文无据。B.“同等重要”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中国绘画理论认为,这只能够叫作“似”。只有不但对事物的形貌色彩,而且对画家的心都作出了如实反映,才叫作‘真!”,通过“而且"一词可知,中国绘画更重视反映画家的内心世界。C.“不推祟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千里江山图》被视为艳俗代表”错误。原文的表述是“问题在于,中国绘画理论认为,水墨高于青绿”,这不能说成是“不推崇色彩斑斓的山水画”;而原文说“中国称颂水墨,把红绿金碧视为‘艳俗’”,并未说“《千里江山图》被视为艳俗代表”。故选D。
2.A【解析】A.“旨在形象地表现中国绘画的朦胧淡雅之美”错误。依据原文“西方绘画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任何人都可以直观感受到它的光芒”“中国绘画……如果缺乏必备的文化修养则难以感受到它的光芒”可知,文章将中国绘画比喻为“天上的月亮”,旨在说明“如果缺乏必备的文化修养则难以感受到它的光芒”。故选A。
3.C【解析】C.“忽略艺术技巧”错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轻形重神、忘形得意”同样需要技巧。
陕西省渭南市重点中学 2024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3 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
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
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
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
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其涵蕴之博与变化之多,都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证明。
其次值得注意的,则是杜甫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我以为每一位诗人对于其所面临的
悲哀与艰苦,都各有其不同的反应态度,如渊明之任化,太白之腾跃,摩诘之禅解,子厚之抑敛,东坡 之旷观,六一之遣玩,都各因其才气性情而有所不同,然大别之,不过为对悲苦之消融与逃避。 其不
然者,则如灵均之怀沙自沉,乃完全为悲苦所击败而毁命丧生,然而杜甫却独能以其健全的才性,表
现为面对悲苦的正视与担荷。 所以天宝的乱离,在当时诗人中,唯杜甫反映者为独多,这正因杜甫
独具一份担荷的力量,所以才能使大时代的血泪,都成为了他天才培育的浇灌,而使其有如此强大
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他一方面有极主观的深入的感情,一方
面又有极客观的从容的观赏,如著名的《北征》诗,于饱写沿途之人烟萧瑟、所遇被伤、呻吟流血之余,却忽然笔锋一转,竟而写起青云之高兴,幽事之可悦,山果之红如丹砂,黑如点漆,而于归家后,
又复于饥寒凛冽之中,大写其幼女晓妆一片娇痴之态。 此外,杜甫虽终生过着艰苦的生活,而其诗
体中却往往有“戏为”“戏赠”“戏作”等字样,凡此种种,都说明杜甫才性之健全,所以才能有严肃中之幽默与担荷中之欣赏,相反而相成的两方面的表现。 这种复杂的综合,足以为其禀赋之博大、均衡与正常的又一证明。
(摘编自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杜甫有一种难得的健全才性,能兼容感性与理性,对事物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握。
B. 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C. 杜甫的诗歌涵括范围非常广泛,善于以变化的笔触,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情物态。
D. 对于天宝年间的乱离,杜甫在诗中既有主观感情的投入,又有客观视角的关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论证健全才性是杜甫取得集大成成就的重要因素。
B. 文章从体式风格和内容两方面,来论证杜甫诗歌创作的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C. 文章在论证诗人对待悲苦的态度时,将杜甫和陶渊明、屈原等诗人作了对比。
D. 文章论证了杜甫之所以对时代苦难有担荷力量,是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至杜甫方能二者兼备。
B. 杜甫勇于尝试各种诗体,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则作出革新。
C. 对逃避、被击败与正面担荷这三种回应危机方式,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
D. 杜甫诗歌震撼人心的力量,部分来自严肃与幽默之间、担荷与欣赏之间的平衡。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1.(3分)B(“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说“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人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并不是做出“正面评价”。)
2.(3分)D(“因为他广泛汲取了前人传统”强加因果,原文第三段说“使其有如此强大的担荷之力量的,则端赖他所有的一份幽默与欣赏的余裕"。)
3.(3分)D(A项,“杜甫之前的诗人,或者以感性见长,或者以理性见长”无中生有,原文第一段说,“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并没有评价杜甫之前的诗人。B项,“在七言律诗上谨守传统,在五言古诗上作出革新”曲解文意,原文第二段列举一系列诗人要论证的观点是“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C项,“作者在情感态度上一视同仁”曲解文意,从第三段的论述看,作者列举“逃避”和“被击败”这两种回应危急的方式,目的是通过对比突出对杜甫“正面担荷”这种应对方式的欣赏和肯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语文期初检测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