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微专题2 等压面图的判读 课时练(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797374/0-169374694401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微专题2 等压面图的判读 课时练(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797374/0-169374694405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微专题2 等压面图的判读 课时练(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797374/0-16937469440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微专题2 等压面图的判读 课时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1 第二单元 第一节 微专题2 等压面图的判读 课时练(含答案),共11页。
微专题2 等压面图的判读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面,等压线是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值相等的点组成的线。等压面图表示气压的垂直分布状况,等压线图表示气压的水平分布状况。本微专题往往以示意图为信息载体,通常主要考查温压关系、风压关系等,既有非选择题,也有选择题,对此分析需要参考以下模式。1.根据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判断气压的高低(1)同一等压面:气压值相等。如图中Pa=Pb=1 000 hPa,Pc=Pd=500 hPa。(2)垂直方向: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如图中Pd<PD<PA<Pa。(3)水平方向:高气压处的等压面向上凸起,低气压处的等压面向下凹陷(即“高凸低凹”规律)。如图中PA<PB,PC<PD。综合以上分析可知,A、B、C、D四点气压值的排序应为PB>PA>PD>PC,进而可知图示地区的大气环流流向为B→A→D→C→B。2.根据近地面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判断下垫面的性质(1)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处为陆地、上凸处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处为海洋(湖泊)、上凸处为陆地。(2)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3)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处为城区、上凸处为郊区。3.根据近地面等压面的弯曲状况判断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处,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小;等压面上凸处,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较大。(2023·安徽宿州期末)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气压( )A.②>③=① B.④>②>③C.④>③>② D.④>①>③2.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况相符的是( )(2023·陕西西安期中)在江淮地区的一个湖泊,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该湖泊边仍然清风阵阵。读下图,完成3~4题。3.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该湖泊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湖陆间气压差异B.纬度位置的影响C.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D.湖陆热力性质差异4.夏季晴朗的午后,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 )(2023·湖南长沙期中)下图中①②分别表示高空5 000米、近地面的等压面。完成5~6题。5.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最低、气温最高的分别是( )A.甲、乙 B.乙、丙C.甲、丁 D.丙、丁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地多晴朗天气B.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D.若该图表示城郊热力环流,则丁处为城区(2023·福建福州期末)下图为“我国某山间河谷某时段等温面和等压面分布剖面示意图”。完成7~8题。7.下列能正确反映图示情况的是( )①该时段为夜间 ②该时段为白天 ③该时段吹谷风 ④该时段吹山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下列古诗蕴含的原理与图中现象相关的是( )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鄱阳湖周边德安气象观测站和鄱阳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图”(正距平为西风,负距平为东风),回答9~11题。9.有关两气象观测站风向的判读正确的是( )①德安气象观测站8~19时吹西风 ②德安气象观测站19时~次日8时吹西风 ③鄱阳气象观测站11~21时吹东风 ④鄱阳气象观测站21时~次日11时吹东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造成两气象观测站昼夜风向变化的原因是( )A.湖陆的面积差异 B.湖陆的湿度差异C.湖陆的海拔差异 D.湖陆的热力差异11.白天,自德安气象观测站至鄱阳气象观测站作等压面图,下列正确的是( )下图是“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2~13题。12.图中A、B、C三点气压相比较( )A.PA>PC>PBB.PA<PC<PBC.PC>PB>PAD.PA=PB=PC13.此时A、B两点近地面的天气特征是( )A.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晴朗B.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阴C.A近地面阴雨,B近地面晴朗D.A近地面晴朗,B近地面阴雨14.(2023·甘肃兰州期中)下图的等压面弯曲是由于热力环流引起的。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A、B两地中,气温高的是________地,气流做下沉运动的是________地,近地面气压低的是________地。(3分)(2)若此图表示城市热岛环流,位于郊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若此图代表白天,按滨海地区海陆风形成原理,海洋是________(填字母)地,海陆风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此图代表夜晚,按山谷风形成原理,山坡吹________(填“山”或“谷”)风。(5分)(3)图中①②③④⑤五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A、B、④、⑤四处气压由低到高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此题用符号“>、=、<”按顺序表达)(4分)(4)只考虑天气状况,A、B两地大气逆辐射作用强的是________(填字母)地。(2分) 微专题2 等压面图的判读1.C 2.B [第1题,图中①③两地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值相同;②地位于等压面之上,气压低于①③两地,④地位于等压面之下,气压高于①③两地,故四点气压④>①=③>②,故选C。第2题,读图,甲地等压线向上凸,故应该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乙地等压线向下凹,故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气流从高压甲地运动至低压乙地,故选B。]3.D 4.C [第3题,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该湖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水与陆地的比热容不同,气温升高和降低的幅度不同,形成高压、低压的差异。第4题,夏季晴朗的午后,①地附近近地面的气温高,气压低;湖面的气温低,气压高。等压面即图中的曲线在湖面上向上凸,风由湖泊吹向陆地。]5.D 6.A [第5题,垂直方向上,海拔升高,气压降低,因此乙地气压低于丁地;乙地位于等压面下部,丙地位于等压面上部,则四地气压丁>乙>甲>丙。因此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最低的是丙。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因此四地气温最高的是丁,选D。第6题,相对于水平面,丁处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盛行上升气流,多形成阴雨天气,A错误。]7.B 8.C [第7题,从图中等压面和等温面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该时段河谷等温面向高处凸,等压面向低处凹,说明该时段河谷温度较高,气压较低,根据“山谷风”的热力环流原理,可以判断该时段为夜间,吹山风。第8题,夜间河谷温度高,气流上升,在上升过程中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所以夜雨较多。C项古诗蕴含的原理与该现象相符。]9.D 10.D 11.C [第9题,据图可知,德安气象观测站19时~次日8时为正距平即吹西风,故②正确;鄱阳气象观测站21时~次日11时为负距平即吹东风,故④正确,结合选项故选D。第10题,德安气象观测站和鄱阳气象观测站位于鄱阳湖周边,由于陆地和湖水比热容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湖水升温慢,形成高压,吹湖风;晚上,陆地降温快,形成高压,湖水降温慢形成低压,吹陆风,故造成两气象观测站昼夜风向变化的原因是湖陆的热力差异,D项正确。第11题,白天,陆地增温快,近地面为低压,等压线向下弯曲;湖泊增温慢,湖面附近为高压,等压线向上弯曲,高空等压面弯曲状态与近地面相反,故选C。]12.D 13.D [第12题,根据材料,图示为某日某时北半球某平原地区500 hPa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图,可知A、B、C三点位于同一等压面上,PA=PB=PC,D对。第13题,读图,同一等压面在A点分布的海拔低,B点分布的海拔高。所以在高空,同一海拔A点是低压,B点是高压。对应的近地面气压状况应是A对应高压,B对应低压。所以A近地面天气为晴朗,B近地面天气为阴雨,D对。]14.(1)B A B(2)A A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或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 山(3)④>①=②=③>⑤ ⑤<④<B<A(4)B解析 (1)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所以A为高压,B为低压,B地空气遇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A地空气遇冷收缩下沉,近地面气压升高,所以气温高的为B地,气流做下沉运动的为A地,近地面气压低的为B。(2)城市的气温高,空气遇热上升;郊区的气温低,空气遇冷下沉,所以位于郊区的为A。白天太阳辐射强,陆地比热容小,升温速度快,气温高,空气遇热上升,形成低压,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的速度慢,气温低,空气遇冷下沉,形成高压,所以A为海洋。海风和陆风的昼夜变化,主要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陆地气温高,气压低;夜晚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气温的昼夜变化引起了风向的昼夜变化。夜晚山顶散热快,气温较低,冷空气下沉,沿着山坡吹向山谷,形成山风。(3)①②③位于同一等压面上,三者气压相同。在同一个位置,随海拔的升高,气压逐渐降低,所以⑤<①,③<④,故④>①=②=③>⑤,④处的等压面向上凸出,为高压;⑤处等压面向下弯曲,为低压。所以④处气压大于⑤处气压,高空与近地面的气压状况相反,所以A>B。在同一位置,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压降低,④处气压小于B处气压。故⑤<④<B<A。(4)A气流下沉,天气晴朗。B气流上升,为阴雨天气,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较强。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