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实验基础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139/0-169374272971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实验基础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139/0-16937427297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实验基础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797139/0-169374272975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实验基础②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实验基础②,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18实验基础② 一、单选题1.(2022秋·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C.取固体粉末 D.加热液体2.(2022秋·北京西城·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量取液体C.滴加液体 D.取块状固体3.(2022秋·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取用固体C.读取液体体积 D.倾倒液体4.(2022秋·北京·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不能进行加热的仪器是A.燃烧匙 B.试管 C.烧杯 D.量筒5.(2022秋·北京房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用固体C.滴加液体 D.过滤6.(2022秋·北京门头沟·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过滤C.读取液体体积 D.加热液体7.(2022秋·北京·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检查装置气密性C.取用固体粉末 D.加热液体8.(2022秋·北京顺义·九年级统考期末)实验室过滤操作中,不需要的仪器是A. B. C. D.9.(2022秋·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图标表示A.禁止烟火B.禁止燃放鞭炮C.禁止吸烟D.禁止放易燃物10.(2022秋·北京石景山·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 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 D.倾倒液体11.(2022秋·北京平谷·九年级统考期末)用下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B.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C.监控O2流速D.验证蜡烛中含有氢、氧元素A.A B.B C.C D.D12.(2022秋·北京丰台·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倾倒液体C.称量食盐 D.加热液体13.(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所示实验操作及现象可以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ABCD实验操作及现象甲中气体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乙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甲中木条无明显变化,乙中木条熄灭甲中有极少量气泡;乙中有大量气泡甲中溶液无明显现象;乙中溶液变为红色结论甲中气体是氧气;乙中气体是氢气乙中氧气的含量比甲中的低硫酸铜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酚酞分子运动到浓氨水中A.A B.B C.C D.D14.(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利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红磷的作用是消耗瓶中的氧气C.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并读数D.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原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15.(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 B.闻气体气味C.取固体粉末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6.(2022秋·北京海淀·九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
参考答案:1.A【详解】A.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瓶口紧贴试管口,所以图中操作错误;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所以图中操作正确;C.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离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2.C【详解】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灯,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应竖直悬空于试管口上方,该选项符合题意;D、不能用手拿药品,且取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将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起,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详解】A、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为:导气管放入水中,手握住试管,内部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气体逸出,形成气泡,松手后,由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外部压强将水压入导管口,形成稳定液柱,则此时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读取液体体积,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倾倒液体时,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标签没有向着手心,图中操作错误。故选D。4.D【详解】A、燃烧匙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此选项错误;B、试管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此选项错误;C、烧杯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此选项错误;D、量筒不能进行加热,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此选项正确。故选D。5.C【详解】A、酒精灯的点燃方法: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误;B、固体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竖起,故B错误;C、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垂直悬空放置在试管口上方,故C正确;D、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故D错误。故选C。6.B【详解】A.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会引起严重失火,选项操作错误。 B.过滤为了防止液体飞溅,需要用玻璃棒引流,选项操作正确。C.读取液体体积,需要平视凹液面最低处,选项操作错误。 D.加热液体用酒精灯的外焰,如果接触内焰试管容易受热不均,从而导致试管炸裂,选项操作错误。故选:B7.A【详解】A、点燃酒精灯时需要用燃着的木条或火柴引燃,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操作不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时要先把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的外壁,看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若有气泡冒出,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正确;C、取用固体粉末时,要先将试管横放,然后用纸槽或药匙将固体粉末送至试管底部,最后直立起试管,操作正确;D、加热液体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正确。故选A。8.B【详解】过滤时要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漏斗、烧杯,而不用酒精灯。故选:B。9.D【详解】所示图标表示禁止放易燃物,故选:D。10.D【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故不符合题意;B、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伸入试管内,以免液体沾到试管壁上,故不符合题意;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不符合题意;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瓶塞没有倒放,故符合题意。故选:D。11.B【详解】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密封环境下进行,错误;B、因为CO2密度比空气大,故在倾倒过程中小桶中CO2增多,质量变大,右端下沉,正确;C、监控O2流速的集气瓶需“长进短出”,错误;D、如图实验只能验证出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不能证明其他元素的存在,错误。故选B。12.C【详解】A、实验室中拿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会导致酒精流出着火,实验操作错误;B、用细口瓶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未倒放、瓶口与试剂瓶口未紧挨、标签未向着手心,实验操作错误;C、称量固体物质时遵循“左物右码”原则,并将药品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实验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实验操作错误。故选C。【点睛】13.B【详解】A、甲中气体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说明甲是氢气;乙中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说明乙是氧气,不符合题意;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熄灭,说明乙中氧气的含量比甲中的低,符合题意;C、甲中有极少量气泡;乙中有大量气泡,说明硫酸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要想证明硫酸铜在过氧化氢分解中起催化作用,还需验证化学反应前后,硫酸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不符合题意;D、甲中溶液无明显现象;乙中溶液变为红色,是因为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氨分子运动到乙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故选B。14.C【详解】A、为了防止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仪器造成的药品损失,在连接好仪器后,装入药品之前,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选项A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选项B正确;C、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并读数,若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瓶内压强仍较大,进入的水就会偏小,选项C错误;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固态的五氧化二磷,消耗了集气瓶中的氧气,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待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选项D正确;故选:C。15.B【详解】A: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正确。B:闻气体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极少量气体飘进鼻孔。B错。C:取固体粉末时,应略斜的持试管,用药匙或纸槽将固体粉末送到试管底部。C正确。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然后用手握住容器外壁,若导管口产生气泡,则装置气密性好。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16.B【详解】A、图为爆炸品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图为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符合题意;C、图为腐蚀品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图为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3实验题(燃烧)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3实验题(燃烧)②,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4实验题(水),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