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一中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一中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一中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关于人体内蛋白质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名称
分布或来源
功能
A
通道蛋白
分布于生物膜上
运输物质(如某些离子、水分子等)
B
RNA聚合酶
分布于细胞内
催化RNA的合成
C
抗体
由浆细胞或记忆B细胞合成
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D
细胞因子
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
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
A.A B.B C.C D.D
2.关于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与某些细胞器膜之间存在脂质、蛋白质的交流
B.细胞膜上多种载体蛋白协助离子跨膜运输
C.细胞膜的流动性使膜蛋白均匀分散在脂质中
D.细胞膜上多种蛋白质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
3.在动物细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着丝粒位置存有一种SGO蛋白,主要保护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粘连在一起的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该水解酶在间期染色体复制完成后就存在,分裂中期开始大量起作用)破坏,从而保证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SGO蛋白在细胞分裂间期通过核糖体合成并由核孔进入细胞核
B.SGO蛋白功能的异常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子细胞,其机理与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相同
C.SGO蛋白失活及粘连蛋白水解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粘连蛋白水解后不一定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4.疲劳是机体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其可能与神经元的凋亡、ROS(活性氧)的积累有关;脑组织缺氧是引起中枢疲劳的重要原因之一。辣椒素是辣椒的主要成分,科研人员以正常鼠、缺氧处理模拟疲劳小鼠为实验材料,对辣椒素抗疲劳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1,辣椒素作用机制如下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RPV1蛋白既是辣椒素的受体蛋白,也是一种转运蛋白
B.对照+辣椒素处理组的设置,目的是排除辣椒素对正常状态下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C.实验表明辣椒素可以减缓缺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且以30μM浓度效果最为显著
D.实验表明辣椒素缓解疲劳,其作用机制推测图中①和②分别为促进和抑制
5.如图为二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显微图像,关于此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
B.含有24条染色单体
C.可能产生四种雄配子
D.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2条染色体
6.松墨天牛是取食黑松的钻蛀性害虫。黑松被松墨天牛机械破坏或取食时,会产生对松墨天牛有毒的单宁进行防御,而松墨天牛的单宁解毒系统会被激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影响松墨天牛对单宁解毒能力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B.持续施加外源单宁能够较好的控制松墨天牛的种群数量
C.黑松的单宁防御体系与松墨天牛的解毒系统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D.松墨天牛进化形成单宁解毒系统,是单宁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7.如图表示基因表达过程中决定异亮氨酸的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配对情况。反密码子的第一个碱基(从5'到3'方向阅读)与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配对。反密码子与密码子配对时,密码子的第一位、第二位是严格按照碱基配对原则进行,而第三个碱基配对不严格,特别是tRNA反密码子中除A、G、C、U外,往往在第一位出现次黄嘌呤Ⅰ,Ⅰ可以与U、A、C形成碱基配对,这种现象称为密码子的摆动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翻译过程,可发生在人体肝细胞的核糖体中
B.决定该异亮氨酸的DNA模板链碱基为5'—TAC—3'
C.根据摆动性学说,图中反密码子可能是5'—IAU—3'
D.每种tRNA的3'端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8.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植物生长调节剂也需要通过受体才能发挥作用。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的果实挥发出具有催熟作用的乙烯,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B.对生长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植物喷施生长素类似物能发挥作用
C.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
D.油菜素内酯类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和维持种子休眠
9.芬太尼作为一种强效止痛剂适用于各种疼痛及手术过程中的镇痛,其镇痛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芬太尼与芬太尼受体结合,促进神经元K+的外流
B.神经元K+外流引发的电位变化促进了Ca2+的内流
C.Ca2+的内流促进神经递质释放,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芬太尼通过抑制突触间的信号传递缓解大脑皮层产生的疼痛信号
10.20世纪末,野生熊猫分布在秦岭、岷山和小相岭等6大山系。全国已建立熊猫自然保护区40余个,野生熊猫栖息地面积大幅增长。在秦岭,栖息地已被分割成5个主要活动区域;在岷山,熊猫被分割成10多个小种群;小相岭山系熊猫栖息地最为破碎,各隔离种群熊猫数量极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熊猫的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
B.增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隔离阻碍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熊猫小种群内会产生近亲繁殖
D.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提高熊猫的种群数
11.科学家曾指出,没有一个自然种群能无限制地增长,必然有许多因素使种群数量减少。图中1、2代表密度制约因素和非密度制约因素随种群密度的改变对种群死亡率的影响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2可以表示草场的退化对野兔种群死亡率的影响
B.图中的1可以表示郁闭度对森林中林下植物死亡率的影响
C.非密度制约因素不能通过影响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
D.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可通过反馈调节实现
12.种间关联是不同物种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联性,通常是由群落生境的差异影响了物种的分布而引起的。若将群落均匀分成若干样方,两个物种出现在同一样方中的概率较高,二者为正关联,反之则是负关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捕食和竞争往往会导致负关联
B.互利共生往往会导致正关联
C.物种之间的关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D.正关联、负关联的物种之间均存在信息传递
13.三华李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有机酸含量和种类丰富。某同学按照“三华李果实→清洗破碎→酶解→过滤→硫处理→成分调整→接种→主发酵→倒灌过滤→后发酵→陈酿→澄清→配兑→灌装→杀菌→成品”的流程研究三华李果酒酿造工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酶解环节,需要向果浆中添加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并控制酶解温度
B.在成分调整环节,按比例添加蔗糖可以提高果酒的酒精含量
C.主发酵时进行通气,后发酵时需要密闭,应保持前后温度在28℃左右
D.可通过研究发酵时间、接种量、初始糖度等因素优化三华李果酒的发酵工艺
14.组培苗的移栽驯化是植物组织培养成功的关键,其主要过程为:炼苗→基质灭菌→育苗盘准备→试管苗脱瓶→移栽。下列关于该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炼苗:正午强光和南方光照较强地区需采取阴蓬或温室以避免灼伤小苗
B.基质灭菌:将蛭石、珍珠岩、草木灰混匀,经干热灭菌后取出立即移栽组培苗
C.试管苗脱瓶:组培苗从液体培养基中取出沥干,避免残留营养物质滋生微生物
D.移栽:移栽前需喷雾洒水保持一定的湿度,之后需要逐渐降低湿度和增强光照
15.在一些肿瘤细胞中,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药物偶联后可用于治疗EGFR过量表达的肿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利用EGFR作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
B.初步筛选后放入多孔板的细胞为杂交瘤细胞,能大量增殖并产生所需抗体
C.杂交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一般无接触抑制现象,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
D.单克隆抗体药物可特异性降低EGFR过量表达的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二、多选题
16.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加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
B.As进入水稻细胞,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
C.P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
D.P是构成磷脂、C5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
17.已知玉米棒上的每个籽粒为独立种子,籽粒中的果糖含量越高则越甜,糯性则是因为支链淀粉的含量几乎为100%。图表示玉米籽粒中淀粉的合成途径,等位基因Sh2/sh2位于3号染色体,等位基因Wx1/wx1位于9号染色体,Sh2酶和Wx1酶均由显性基因控制。某农科所用多株纯种的非甜糯性玉米和超甜非糯玉米进行杂交育种(不考虑突变和互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自交,若F2出现9种基因型,则亲本中的超甜非糯玉米的基因型只有一种
B.F1某一非甜非糯性植株所得到的玉米籽粒(即F2)中,非甜非糯籽粒的比例约占7/16
C.品尝发现F2中超甜玉米的糯性很低,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无法合成ADP-Glc
D.当Sh2基因缺失时,玉米籽粒中淀粉含量大量减少而不能有效保留水分,因此表现出皱缩干瘪
18.当不明物体突然向你飞来时,你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不受控制的眨眼并躲避,篮球运动员在球场上却一直紧盯篮球、积极拼抢,上述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传出神经组成
B.惊吓引起的心跳等内脏器官活动变化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不受意识控制
C.篮球运动员积极拼抢时,运动神经的活动占据优势,感觉神经的活动占据次要位置
D.脑干是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是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
三、单选题
19.下图1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流动方向,单位为kcal/(m2·年);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图3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据图分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据图1可知,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B.据图2可知Ⅳ为分解者,相当于图1中的A,能够利用各营养级转移来的能量
C.图3中若猫头鹰的能量1/2来自B,1/2来自D,B的能量2/3来自A,1/3来自C,猫头鹰增重6kg,至少消耗A为550kg
D.据图可知,图1中的生产者相当于图2中的Ⅰ,相当于图3中的A
四、多选题
20.基因组印记(通过甲基化实现受精卵中来自双亲的两个等位基因一个表达另一个不表达)阻碍了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的实现。某研究团队利用甲基化酶、去甲基化酶以及基因编辑技术增加了两个父系基因组印记控制区域的甲基化,以及母系控制区域的5个去甲基化,经修饰的卵母细胞经早期胚胎培养后进行胚胎移植,成功培育出可育的孤雌小鼠,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组印记导致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
B.卵母细胞的体外培养除需加入血清等营养,还需加入干扰素
C.生育出的孤雌小鼠为只含有母系基因的单倍体小鼠
D.与野生型小鼠相比孤雌小鼠的遗传多样性降低,野外生存能力下降
五、综合题
21.大棚草莓主要在秋冬季生长,但棚内光照不足,需要进行人工补光。市面上的补光灯种类繁多,有红光荧光灯(T1)、LED灯A(T2)、LED灯B(T3)、 高压钠灯(T4) 等,其中红色荧光灯的光谱主要成分为红橙光和蓝紫光。为帮助草莓种植园选择合适的补光灯,某科研组于12月1 日起展开相关实验,测定了在补光条件下草莓的生理和产量指标,其中气孔导度表示气孔的开放程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
指 标
Pn/(μmol·m-²s-')
叶绿素含量/(mg/g)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
Gs/(mmol·m-2 · s-¹)
单果质量/(g)
结果数/ (个株¹)
果实成熟日期
对照
16.04
1.13
0.08
307.99
12.11
9.90
02-05
T1
16.32
2.31
0.15
343.09
14.51
13.20
02-04
T2
17.03
1.93
0.14
330.91
18.33
13.60
01-31
T3
15.39
1.79
0.11
340.53
18.07
12.70
02-01
T4
14.06
1.99
0.14
333.74
12.30
13.90
01-31
注:Pn代表净光合速率:Gs代表气孔导度
(1)在光反应中,被夺去电子的物质是 ,电子经过传递,可用于 的结合形成NADPH。
(2)市面上的补光灯中经常出现红光荧光灯的原因是 。
(3)T1处理 (填“促进”或“抑制”)草莓的净光合速率。据表分析,其机理是 。
(4)从产量指标分析该草莓种植园最应该选择 灯进行补光,主要依据是 。
22.甲型流感病毒(IAV)是一种RNA包膜病毒。IAV表面存在2种糖蛋白,分别是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前者帮助病毒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定受体,后者促进病毒膜与宿主膜的融合释放病毒基因组。如图表示IAV进入人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甲型流感病毒第二次进入人体时,能分化形成浆细胞的是 。图中物质A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 。
(2)图中细胞C增殖分化后可以形成 细胞,细胞D使靶细胞裂解体现了细胞膜的 功能。
(3)奥司他韦能特异性抑制NA活性,从而阻止IAV释放和扩散。据此有人把奥司他韦当作“神药”使用(只要是病毒引发的疾病都使用奥司他韦治疗)。请问此做法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
23.为研究捕食者对被捕食者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实验。
(1)滨蟹在海岸潮间带中是玉黍螺的捕食者,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一种海藻)。滨蟹和玉黍螺均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它们构成的食物链是生态系统 功能实现的渠道。
(2)科研人员制作了四个培养箱(水流可通过),每个培养箱内放置两块平板,平板上长有墨角藻供玉黍螺取食。四个培养箱分别如下图进行处理,若干天后计数并统计平板上墨角藻的存留率。
①本实验中d组的作用是排除 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②本实验用带孔不透明的隔板隔开滨蟹和玉黍螺,防止滨蟹直接捕食玉黍螺,但滨蟹传递的 信息能对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产生影响。
(3)上述实验统计得到的墨角藻存留率如图2.
依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
六、实验题
24.四尾栅藻是一种淡水藻类,繁殖快、适应性强,可作为制备生物柴油的重要原料之一。为提高四尾栅藻油脂含量,研究人员将从含油量高的紫苏中获得的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DGAT1)与pBI121质粒构建表达载体,经转化成功获得高产油脂四尾栅藻,主要研究过程如下图,其中DGAT1-F(5'-GCATCTAGAATGGCGATCTTGGACTC-3')和DGAT1-R(5'-CGGATCCCTACCTTGCACTAGCTTTTC-3')是以DGAT1基因为依据设计的一对引物,1acZ基因编码产物在X-ga1和IPTG存在下,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呈现白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需要的酶有 ,过程②应选用的限制酶是 和 。
(2)研究中,在保存DGAT1基因时,将克隆载体导入大肠杆菌的优点有 。
①稳定保存②准确复制③快速表达④方便取用
(3)过程③经转化的大肠杆菌通过 (方法)接种到培养基上继续培养。为筛选获得目标菌株,培养基应加入的成分有 。
(4)为检测表达载体转化四尾栅藻的情况及确定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简要操作过程
初筛培养
经转化后的四尾栅藻接种于含① 的BG11固体培养基并放置于人工气候箱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生长情况
②
在BG11固体培养基上分别挑取数个单藻落接种至BG11液体培养基中光照摇床培养,编号备用
PCR验证
收集四尾栅藻藻体,提取基因组DNA,以DGAT1-F和DGAT1-R为引物,进行PCR验证,未转化的四尾栅藻作对照
油脂含量测定
利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③ 的油脂含量
结果处理
统计并比较PCR验证结果及藻体中油脂的含量
七、综合题
25.水稻(二倍体,2n=24)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现全球气温升高使水稻减产,研究人员预通过诱变育种获得耐高温水稻。
(1)将基因型为aa的耐高温隐性突变体水稻甲与染色体缺失一个A基因的不耐高温的野生型(WT)水稻杂交得F1,已知不含控制该性状的基因的受精卵不能发育,若将上述F1进行随机杂交,F2中耐高温水稻的出现概率是 。
(2)为确定突变体乙突变基因的突变位点,研究者进行了系列实验,如下图所示。
图1中F1产生配子时,3号染色体会由于染色体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进而产生多种花粉,经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获得F2纯合重组植株R1~R5,对WT、突变体乙和R1~R5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结果如图2、图3所示。经过分析可知,耐高温突变基因位于 (填分子标记)之间。从减数分裂的角度分析,推测形成图2中R1~R5结果的原因是 。
(3)当该植物体细胞同源染色体中缺失一条染色体时,称为单体(染色体数为2n-1),可用于基因定位。现有一耐高温单基因隐性突变体丙,为定位其耐高温基因的位置,以纯合野生型水稻为材料,需人工构建的 种单体水稻,用一代杂交实验定位突变体丙的耐高温基因位置,具体杂交方案:(请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实验结果)
①实验思路: ;
②预期实验结果: 。
参考答案:
1.C
【分析】蛋白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称之为结构蛋白;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起信息传递的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大多数的催化酶都是蛋白质等。
【详解】A、通道蛋白分布于生物膜上,其功能是运输物质(如某些离子、水分子等),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A正确;
B、RNA聚合酶可以催化RNA的合成,其分布于细胞内,B正确;
C、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只由浆细胞合成,C错误;
D、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合成,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D正确。
故选C。
2.C
【分析】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详解】A、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膜形成的囊泡融合到细胞膜中,此过程细胞膜与某些细胞器膜之间存在脂质、蛋白质的交流,A正确;
B、载体蛋白具有专一性,所以细胞膜上多种载体蛋白协助不同的离子跨膜运输,B正确;
C、膜蛋白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分布是不对称、不均匀的,或镶、或嵌、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
D、细胞膜上多种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功能有密切关系,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正确。
故选C。
3.B
【分析】分析题意:SGO蛋白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粘连在一起的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而该水解酶水解粘连蛋白会导致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SGO蛋白位于动物细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着丝粒位置,而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分裂间期形成的,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由此可见,在细胞分裂间期,SGO蛋白由核糖体合成并经核孔进入细胞核,A正确;
B、SGO蛋白能够保护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粘连在一起的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该水解酶在分裂中期开始大量起作用,SGO蛋白作用失常,水解酶会将粘连蛋白水解,进而导致着丝粒异常分裂,可能产生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子细胞,而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是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起作用的,两者作用机理不通,B错误;
C、SGO蛋白失活、粘连蛋白水解会导致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
D、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一般为相同基因,因此粘连蛋白水解后一般不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若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旧称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会导致组成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置上出现等位基因,则粘连蛋白被完全水解后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正确。
故选B。
4.D
【分析】结合题干和题图可知,疲劳与神经元的凋亡、ROS(活性氧)的积累有关;辣椒素可以减缓缺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可以缓解疲劳。
【详解】A、由图1可知,TRPV1蛋白能与辣椒素结合,也能转运Na+,因此TRPV1蛋白既是辣椒素的受体蛋白,也是一种转运蛋白,A正确;
B、对照组的实验对象为正常鼠,对照+辣椒素处理组的设置,目的是排除辣椒素对正常状态下神经元凋亡的影响,B正确;
C、对比缺氧处理组、缺氧+辣椒素(3μM)处理组、缺氧+辣椒素(10μM)处理组、缺氧+辣椒素(30μM)处理组可知,这四个处理组的细胞凋亡率依次下降,说明辣椒素可以减缓缺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且以30μM浓度效果最为显著,C正确;
D、由C选项可知,辣椒素可以减缓缺氧诱导的神经元凋亡,说明辣椒素可以缓解疲劳,结合题干“疲劳是机体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其可能与神经元的凋亡、ROS(活性氧)的积累有关”可知,①和②都为抑制,D错误。
故选D。
5.B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详解】A、图中展示该细胞中有四分体结构,由此判断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正确;
B、图中共有12个四分体,所以有12对同源染色体,24条染色体,48条染色单体,B错误;
C、若该细胞在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发生交叉互换,则其产生的四个精细胞可能是四种基因型,所以可能产生四种雄配子,C正确;
D、该细胞中含有12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所以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2条染色体,D正确。
故选B。
6.B
【分析】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详解】A、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普遍性、多害少利性,A正确;
B、松墨天牛具有单宁解毒系统,持续施加外源单宁,可能增加松墨天牛对单宁的抗性,故不一定能够较好的控制松墨天牛的种群数量,B错误;
C、黑松与松墨天牛在相互影响中协同进化,分别进化出了单宁防御体系和解毒系统,C正确;
D、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松墨天牛的单宁解毒系统,是单宁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7.B
【分析】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A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与其3′-端转运的氨基酸种类有对应关系,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
【详解】A、图中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配对属于翻译过程,发生在核糖体,A正确;
B、由于密码子是5'—AUC—3',因此决定该异亮氨酸的DNA模板链碱基为3'—TAG—5',B错误;
C、根据摆动性学说,反密码子的第一位是I,可以与密码子第三位的U、A、C形成碱基配对,因此图中反密码子可能是5'—IAU—3',C正确;
D、每种tRNA只能结合并转运一种氨基酸,氨基酸结合在tRNA的3'端,D正确。
故选B。
8.D
【分析】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一定部位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详解】A、成熟的果实挥发出的乙烯不是人工合成的,不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A正确;
B、对生长素合成缺陷型突变体植物喷施生长素类似物(相当于补充了生长素)能发挥作用,B正确;
C、某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是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C正确;
D、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其类似物也可以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种子萌发,D错误。
故选D。
9.B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要经过突触,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 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就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详解】A、据图可知,芬太尼与芬太尼受体结合时,促进了钾离子的外流,A正确;
B、据图可知,神经元K+外流时,对于Ca2+的内流是抑制作用,B错误;
C、据图可知,Ca2+的内流能够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引发突触后膜的Na+内流,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C正确;
D、据图可知,芬太尼与芬太尼受体结合后,会促进K+外流,K+外流会导致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抑制Ca2+内流,Ca2+的缺乏会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D正确。
故选B。
10.D
【分析】最高环境容纳量(简称“环境容纳量”)是指特定环境所能容许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环境容纳量是环境制约作用的具体体现,有限的环境只能为有限生物的生存提供所需的资源。环境容纳量的实质是有限环境中的有限增长。
【详解】A、动物的繁育能力可影响种群的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数量,故熊猫的自然种群个体数量低与其繁育能力有关,A正确;
B、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改善生存环境,进而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野生大熊猫的根本措施,B正确;
C、隔离(地理隔离等)导致不同种群的熊猫不能相遇,阻碍了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熊猫小种群内会产生近亲繁殖,C正确;
D、由于地理阻隔导致大熊猫不能相遇,熊猫种群数量增多,在不同活动区域的熊猫种群间建立走廊,可以使熊猫汇集,多个种群集合成为一个,熊猫的种群数下降,D错误。
故选D。
11.D
【分析】题图分析,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1的死亡率增大,2的死亡率不变,说明1代表密度制约因素,2代表非密度制约因素。
【详解】A、图中的2对种群死亡率的影响表现为与密度无关,因而代表非密度制约因素,草场退化属于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死亡率的影响,A错误;
B、图中的2代表非密度制约因素,如郁闭度,自然灾害和气温等,图中1表示的是密度制约因素,B错误;
C、非密度制约因素可以通过对种群死亡率的影响来制约种群密度的变化,比如寒潮来袭牛羊等动物的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恶化,会让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升高,从而让种群密度减小,C错误;
D、密度制约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实现的,当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时,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增强使出生率下降、死亡率上升,从而使种群增长受到抑制,当种群数量降低到环境容纳量以下时,密度制约因素的作用减弱,从而使种群增长加快,D正确。
故选D。
12.A
【分析】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2、寄生:一种生物寄居于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4、原始合作的生物分开后可以独立生存,但互利共生不一样,互利共生是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若缺少一方则不能独立生存,或者生存受到影响
【详解】A、竞争往往会导致负关联,捕食会出现正关联,只有被捕食者增多,捕食者才会增多,A错误;
B、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 起,互相受益,因此两个物种出现在同一样方中的概率较高,导致正关联,B正确;
C、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物种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D、正关联、负关联的物种之间均存在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A。
13.C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在有氧的情况下酵母菌生长繁殖速度快,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的环境中酵母菌把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详解】A、在果浆中添加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可以酶解细胞壁,增加细胞内容物的释放,酶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所以在酶解环节需要控制酶解温度,A正确;
B、酵母菌利用水果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产生酒精,在成分调整环节,按比例添加蔗糖一方面可以为酵母菌提供碳源,促进接种后的酵母菌菌种繁殖,另一方可以提高果酒的酒精含量,B正确;
C、主发酵的前阶段进行通气,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促进酵母菌大量繁殖,主发酵的后阶段需要密闭,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酿酒酵母菌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8℃左右,所以发酵时应保持前后温度在18~30℃,C错误;
D、实验时可通过研究发酵时间、接种量、初始糖度等因素来确定最佳的发酵时间和酒精含量等,优化三华李果酒的发酵工艺,D正确。
故选C。
14.B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过程: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外植体)→愈伤组织→胚状体→植株(新植体)。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条件:①细胞离体和适宜的外界条件(如适宜温度、适时的光照、pH和无菌环境等);
②一定的营养(无机、有机成分)和植物激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详解】A、组培苗生存能力较弱,需要进行锻炼,练苗期间在正午强光和南方光照较强地区需要采取阴蓬或温室以避免灼伤小苗,A正确;
B、组培苗通常移栽到经过消毒的蛭石、珍珠岩、草木灰材料中,这些材料需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灭菌后应该冷却才能移栽组培苗,B错误;
C、试管苗脱瓶过程中,需要将组培苗从液体培养基中取出,沥干后移再栽到土壤等基质中,这样可避免残留营养物质滋生微生物,C正确;
D、幼苗移栽至大田前还需“炼苗”,移栽前需喷雾洒水保持一定的湿度,之后需要逐渐降低湿度和增强光照,以逐渐适应大田环境,D正确。
故选B。
15.B
【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
【详解】A、制备该单克隆抗体时,可用EGFR作为抗原来刺激动物, 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A正确;
B、初步筛选后放入多孔板的细胞为杂交瘤细胞为多种类型的杂交瘤细胞,其中只有一部分能产生所需抗体,B错误;
C、杂交瘤细胞具有骨髓瘤细胞的特征,细胞表面缺少粘连蛋白,培养过程中一般无接触抑制现象,不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C正确;
D、由题意“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与药物偶联后可用于治疗EGFR过量表达的肿瘤”可知,单克隆抗体药物可特异性降低EGFR过量表达的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D正确。
故选B。
16.BCD
【分析】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为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为选择透过性。
2、根据题意可知,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并且加P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可能是P与As竞争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详解】A、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决定,A错误;
B、据题意可知,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可能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P与As原子结构相似,并且加P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可能是P与As竞争载体蛋白,即与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有关,C正确;
D、磷脂、C5和ATP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P,P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D正确。
故选BCD。
17.CD
【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有两种方式:间接控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直接控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详解】A、据信息分析,非甜非糯的基因型为Sh2_Wxl_、非甜糯性的基因型为Sh2_wxl_、超甜非糯的基因型为sh2sh2_ _。所以纯合亲本中,非甜糯性为Sh2Sh2wrlwrl,超甜非糯为sh2sh2Wr1Wzxl或sh2sh2wxlwxl或两者都有。当超甜非糯为sh2sh2WxlWxl或两种基因型都有时,F2均会出现9种基因型,A错误;
B、当亲本为非甜糯性Sh2Sh2wxlwr1与超甜非糯sh2sh2Wx1Wxl杂交时,其F1所结的玉米棒上的籽粒会出现非甜非糯:非甜糯性:超甜非糯=9:3:4的比例,其中非甜非糯占9/16,B错误;
C、超甜玉米的籽粒可能缺失Sh2基因,不能合成Sh2酶,无法合成ADP-Glc,导致支链淀粉含量低,因此糯性较低,C正确;
D、Sh2基因控制Sh2酶的合成,进而控制淀粉的含量,从而影响籽粒的性状,当Sh2基因缺乏时,细胞内的淀粉含量降低,籽粒不能有效保存水分,由于失水而皱缩,D正确。
故选CD。
18.BD
【分析】1、人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位于颅腔内)和脊髓(位于椎管内);外周神经系统分布在全身各处,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它们都含有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和传出神经(运动神经)。
2、奔跑等身体运动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它明显受到意识的支配;而由惊恐所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是不随意的。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称为自主神经系统。
【详解】A、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构成,A错误;
B、由惊恐所引起的心跳与呼吸的变化是由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是不随意的;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支配,B正确;
C、篮球运动员积极拼抢时,首先通过感觉神经将信息发送给大脑进行分析预判,再通过运动神经支配肌肉运动,二者同等重要,C错误;
D、脑干是连接脊髓和脑其他部分的重要通路,有许多维持生命的必要中枢,如调节呼吸、心脏功能的基本活动中枢,D正确。
故选BD。
19.B
【分析】图2中:Ⅰ、Ⅱ、Ⅲ、Ⅳ分别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营养级。E1主要指太阳能,E2主要是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图3中:有3条食物链,A→C→D→猫头鹰;A→C→B→猫头鹰;A→B→猫头鹰。
【详解】A、照射的太阳能能量是1500900,其中有1485000没有被利用,因此生产者利用的能量为1500900-1485000=15900,约占照射能量的1%,A正确;
B、能量金字塔反应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Ⅳ为三级消费者,而图1中的A是分解者,B错误;
C、最高营养级增加6千克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生产者的条件是:传递效率最高的(20%),即6×1/2÷20%÷20%÷20%+6×1/2÷20%×2/3÷20%+6×1/2÷20%×1/3÷20%÷20%=375+50+125=550kg,C正确;
D、图2中I能量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生产者,图3中A,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都相当于图1中的生产者,D正确。
故选B。
20.ABC
【分析】分析图示,从卵泡中取出卵母细胞,再将经过甲基化处理的卵母细胞进行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获得孤雌小鼠。
【详解】A、由题干可知,基因组印记是通过甲基化使一个基因不表达,不是基因突变,A符合题意;
B、动物细胞培养时除需加入血清等营养物质外,还需加入抗生素,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B符合题意;
C、通过图示可以看出,孤雌小鼠的获得是对卵母细胞进行处理,培养得到的,含有正常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因此不是单倍体,且增加了两个父系基因组印记控制区域的甲基化,C符合题意;
D、孤雌小鼠没有经过受精作用,只有一个亲本的遗传物质,遗传多样性降低,基因被修饰,会影响其他功能,野外生存能力下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21.(1) 水 NADP+和H+
(2)红光荧光灯的光谱主要成分为红橙光和蓝紫光,是叶绿体色素吸收的主要光谱,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3) 促进 T1处理后,草莓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使得植物吸收的光能增多及气孔导度增加使植物吸收CO2增加,光合作用增强
(4) A 灯A处理具有净光合速率提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气孔导度较大、单果质量大、结果数多、成熟日期提前等优点
【分析】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包括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将光反应和暗反应联系起来的物质是ATP和NADPH,光反应的产物是ATP、NADPH、O2。
植物叶绿体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详解】(1)水光解产生氧气和H+,其中水是最初提供电子的物质,最终由H+和NADP+接受电子,用于形成NADPH。
(2)由题意可知,红光荧光灯的光谱主要成分为红橙光和蓝紫光,是叶绿体色素吸收的主要光谱,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市面上该光谱的灯较多。
(3)Pn代表净光合速率,据表分析,T1 处理后草莓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说明T1 处理能促进草莓的净光合速率,据表分析,其原因是T1处理后,草莓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使得植物吸收的光能增多及气孔导度增加使植物吸收CO2增加,光合作用增强。
(4)由表可知,LED灯A(T2)处理具有净光合速率提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气孔导度较大、单果质量大、结果数多、成熟日期提前等优点,因此草莓种植园应该选择灯A进行补光,
22.(1) B细胞和记忆B细胞 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
(2) 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做法不可取。奥司他韦对治疗IAV引发的疾病有效,但对非NA依赖型病毒引发的疾病无效
【分析】1、体液免疫的过程为,当病原体侵入机体时,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随后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在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2、细胞免疫的过程: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同时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分化。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详解】(1)当甲型流感病毒第二次进入人体时,引发二次免疫,记忆B细胞快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同时正常的体液免疫已能进行,B细胞也可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只是较记忆B细胞的分化慢。物质A表示细胞因子,其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是加速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分化。
(2)图中细胞C表示细胞免疫中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增殖分化后可以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D使靶细胞裂解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功能。
(3)奥司他韦是一种处方药,处方药需要遵医嘱购买和使用。奥司他韦能够特异性抑制神经氨酸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甲型流感病毒颗粒的释放,切断病毒的扩散链,但是有的病毒没有神经氨酸酶,使用奥司他韦无效,因此乱用奥司他韦,治疗各种病毒引起的疾病是不合理的。
23.(1) 消费者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 环境因素引起的墨角藻生长或死亡 化学
(3)滨蟹传递的化学信息明显抑制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且对小玉黍螺取食的影响更大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
【详解】(1)结合题意可知,滨蟹和玉黍螺均为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它们构成的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2)①本实验中d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目的是排除环境因素引起的墨角藻生长或死亡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从而确定捕食者的存在对墨角藻影响效果。
②本实验用带孔不透明的隔板隔开滨蟹和玉黍螺,防止滨蟹直接捕食玉黍螺,但滨蟹传递的化学信息能对玉黍螺造成影响,进而影响玉黍螺对墨角藻的取食。
(3)实验结果显示,在滨蟹存在的情况下,玉黍螺受到捕食者的影响,减少了对墨角藻的取食,而在无滨蟹存在的情况下,小玉黍螺的取食量高于大玉黍螺的取食量,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表述为滨蟹传递的化学信息能明显抑制玉黍螺取食墨角藻,且对小玉黍螺取食的影响更大。
24.(1) 反转录酶、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BamH I Xba I
(2)①②④
(3) 稀释涂布平板法 氨苄青霉素、X-gal、IPTG
(4) 卡那霉素 扩大培养 (等量的)转化后和未转化的四尾栅藻
【分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限制性内切核酸酶,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DNA连接酶,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磷酸二酯键。载体,将外源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2、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
【详解】(1)过程①包括逆转录和PCR,逆转录需要反转录酶的参与,PCR过程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限制酶的作用是识别双链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对比几种限制酶的结合位点和DGAT1-F、DGAT1-R的碱基序列,可知过程②应选用的限制酶是BamH I和Xba I。
(2)将克隆载体导入大肠杆菌,可以与外界环境隔离,能够稳定保存,准确复制,大肠杆菌比基因方便取用,故选①②④。
(3)根据培养基上菌落的分布可知所用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克隆载体中含有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1acZ基因,1acZ基因编码产物在X-ga1和IPTG存在下,可以产生蓝色沉淀,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呈现白色,所以为筛选获得目标菌株,培养基应加入的成分有氨苄青霉素、X-gal、IPTG。
(4)pBI121质粒中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所以经转化后的四尾栅藻接种于含卡那霉素的BG11固体培养基并放置于人工气候箱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其生长情况。在BG11固体培养基上分别挑取数个单藻落接种至BG11液体培养基中光照摇床培养,液体培养基可以用于扩大培养,增加四尾栅藻种群密度。上一步骤中用未转化的四尾栅藻作对照,所以利用索氏抽提法分别测定(等量的)转化后和未转化的四尾栅藻的油脂含量,从而检测表达载体转化四尾栅藻的情况及确定目的基因是否表达。
25.(1)8/15
(2) caps4-caps5 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号染色体因存在不同部位的染色体互换而产生多种重组类型
(3) 12/十二 用构建的12种单体分别与耐高温单基因隐性突变体丙杂交,观察子代性状及比例 其中有一个单体与丙杂交子代会出现野生型:耐高温=1:1,其余单体与丙杂交,子代全为野生型
【分析】相对性状受基因的控制,在分子水平上,基因的表达可以在转录、翻译等过程中受到各种理化因子或病毒等的影响,人们可以以此为基本原理,通过诱变、筛选达到育种目的。
【详解】(1)设水稻甲与染色体缺失一个A基因的不耐高温的野生型(WT)基因型为AO,则与aa杂交F1为Aa:aO=1:1,产生的配子为A:a:O=1:2:1,则随机交配F2中1/16OO的不含该性状基因的个体不发育,则存活个体为15/16,其中耐高温个体为1/4aa和1/4aO,则F2中耐高温水稻的出现概率是(1/4+1/4)÷15/16=8/15。
(2)对R1~R5进行分子标记及耐高温性检测,如图2、图3,即植株R1和R2之间的差别是caps4-caps5,但是R2耐高温,R1不耐高温,所以在分子标记caps4-caps5之间发生了基因突变。F1在减数分裂过程中,3号染色体因存在不同部位的染色体互换而产生多种重组类型,从而形成了R1~R5结果。
(3)当体细胞缺失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时,称为单体,由2n=24可知,该水稻有12对同源染色体,因此需构建12种单体。欲确定耐高温基因的位置,可用构建的12种单体分别与耐高温单基因隐性突变体丙杂交,观察子代性状及比例,设丙为aa,对应的单体为AO,则其他单体为AA。
预期结果:其中有一个单体AO与丙aa杂交子代会出现Aa野生型:aO耐高温=1:1,即突变基因在该单体缺失染色体上。其余单体AA与丙aa杂交,子代全为Aa野生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辽宁省沈阳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7页。
这是一份2023深圳富源学校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生物PDF版含解析,文件包含2023届广东深圳市富源学校高三第八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pdf、生物答案和解析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9届高三生物第八次模拟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