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武鸣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8月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广西武鸣高中2024届高三(上)开学调研测试题
地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近年来,我国不少家电企业对智能家电产品进行了适老化改造,即根据老年用户的身体机能和使用习惯进行功能调整或重新设计,使之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群体的使用需求。下图示意老年人常用家电分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影响家电企业对产品进行适老化改造的主要因素是( )
A. 人工智能技术 B. 家电生产技术 C. 人口年龄结构 D. 老年人口规模
2. 适老化家电产品的特点有( )
①操作简单②功能多样③安全耐用④轻便价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 D 2. A
【解析】
【1题详解】
市场决定产品的种类,家电企业对产品进行适老化改造是因为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规模大,老年人常用家电市场增大,D正确;人口年龄结构并没有指出是人口老龄化,C错误;家电适老化改造并不是高科技,只是一种设计理念,对家电生产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要求并不高,AB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对智能家电产品进行适老化改造,是根据老年用户的身体机能和使用习惯进行功能调整或重新设计。老年人手指不再灵活,视力下降,反应变慢,所以产品应该操作简单、安全耐用,①③正确;老年人对功能的多样化、重量等要求不高,②④错误。故选A。
【点睛】适老化,顾名思义:适应中老年人。一般指在建设设计、公共设施(商城、医院、学校等)建设、居家环境装修等进行的适老化,包括实现无障碍设计,引入急救系统等。其目的是满足进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保障老人的安全。
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年降水量在40~109mm之间,年蒸发量超过1000mm,沙漠东南部有众多起伏较大的沙山。车日格勒湖位于沙漠东南部,常年积水,湖岸东侧湖相沉积物最高处比现代湖面高出约9m。下图为车日格勒湖及周边地理事物示意图以及6月1日、8月9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与该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表示8月9日车日格勒湖表层水温日变化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关于车日格勒湖区湖陆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6月1日湖陆风交替出现 B. 8月9日4时前后由陆风转为湖风
C. 6月1日7时前后湖风最强 D. 8月9日7时前后陆风最强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水的比热容大于沙石,因此湖泊水温的日变化幅度小于沙漠气温的日变化幅度,图中四条曲线中③④曲线的变化幅度较小,①②曲线的变化幅度较大,因此③④曲线应为水温日变化曲线,AB错误;6、7、8月份为北半球夏季,水面比热容大,升温慢,因此8月温度应高于6月,C正确,故选C。
【4题详解】
根据热力环流原理,形成陆风时陆面气温应低于水面,依据上题分析可知,①②曲线为沙漠气温日变化曲线,且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气温8月高于6月,因此①②分别代表8月份、6月份沙漠气温日变化曲线,③④分别代表8月份、6月份水温日变化曲线。读图可知,6月1日全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吹湖风,A错误;8月9日4时前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吹湖风,4时后陆地气温低于湖泊,吹陆风,因此4时前后由湖风转为陆风,B错误;6月1日全天陆地气温高于湖泊,吹湖风,7时前后湖陆温差较小,湖风不是最强,C错误;8月9日7时前后陆面气温低于水面,吹陆风,且此时湖陆温差最大,为陆风最强时段,D正确;故选D。
【点睛】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在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的现象。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一般指一年)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图为碳循环主要途径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碳循环过程中的碳汇有( )
①煤、石油、天然气燃烧②陆地植物光合作用③陆地动植物的呼吸④海洋生物的呼吸⑤海洋植物光合作用⑥降水中和
A. ①②③ B. ②⑤⑥ C. ③④⑤ D. ③⑤⑥
6. 我国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有效的是( )
①循环使用淡水资源②积极推广生物碳汇技术③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将高耗能企业转移出国⑤征收碳税,以促进行业绿色转型⑥停止使用化石燃料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7 从长远看,实现“碳中和”会使( )
A. 经济发展受阻 B. 能源消耗减少 C. 生态负担加重 D. 极冰融化减缓
【答案】5. B 6. C 7. D
【解析】
【5题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碳汇是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煤、石油、天然气燃烧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不是碳汇,①错误;陆地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是碳汇,②正确;陆地动植物的呼吸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不是碳汇,③错误;海洋生物的呼吸不是碳汇,④错误;海洋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是碳汇,⑤正确;雨水可以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故降水中和是碳汇,⑥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②⑤⑥组合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循环使用淡水资源能够节约水资源,不能增加碳汇,①错误;积极推广生物碳汇技术能够增加碳汇,②正确;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③正确;将高耗能企业转移出国并不是一个有效的措施,④错误;征收碳税,以促进行业绿色转型,减少碳排放,⑤正确;停止使用化石燃料会影响经济发展,⑥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②③⑤组合正确,故选C。
【7题详解】
实现碳中和,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A选项错误;能源消耗不会减少,清洁能源使用量增多,B选项错误;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会提升,C选项错误;碳排放量减少,缓解全球变暖,极冰融化减缓,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京都议定书》中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主要分为森林碳汇、草地碳汇、耕地碳汇、海洋碳汇和人工碳汇五种类型。
在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下图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 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 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 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9. M地的地形可能是( )
A. 洼地 B. 鞍部 C. 岗地 D. 山峰
【答案】8. C 9. A
【解析】
【8题详解】
图中显示等高线向数值较低处弯曲,说明是山脊,依据等温线随高度上升而降低规律可判断图中a数值高于b,则在3500米和1000米海拔上,山脊的北侧气温低于南侧,即山地的南坡气温高于北坡,而题中又提示该地位于中纬度,所以可以判读出该地位于北半球,同时丙丁位于南坡且为向阳坡而气温较高。C项正确。ABD项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因为图中a数值高于b,M处的等温线为a,相邻等值线之间的闭合等值线数值与邻近的数值较大的等值线相同,则闭合等值线内部的数值更大,M处温度较周围高,所以海拔较周围低,为洼地地形,而不是岗地或山峰;鞍部是地形当中两山之间比较平缓的部位的指称,M区域大致位于山脊附近,不是鞍部。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点睛】地形对气温的影响:①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②不同坡向气温有所不同,如:一般而言,同一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冬季冷空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冷空气迎风坡易发生冷空气堆积;在背风坡,山脉对冷空气有阻挡作用,还有可能受到焚风效应的影响);③地形对热量交换的影响(如谷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气温偏高)等。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地位于②地的东北方向 B. ③地位于④地的西南方向
C. 甲图的比例尺小于乙图 D. 甲图的范围小于乙图
11. 从①地到④地最近的走法和距离分别是
A. 一直向东走 12765千米 B.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走 11054.5千米
C 一直向西走 17205千米 D.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走 14899.5千米
【答案】10. C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据图经纬度可判断,①的地理坐标为(110°E,30°N),②地极点不详,故其地理坐标为(170°W,40°S)或(170°E,40°N),因此①地位于②地的西北或西南方向,A错误;丙丁两图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③④的地理坐标分别为(45°W,30°S)(135°W,30°N),因此③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向,B错误;甲乙两图图幅相同,经纬度跨度相同,但甲纬度较乙低,因此实际面积较乙大,则比例尺较乙小,C正确,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球面两地间最短距离是过两地的大圆劣弧段。据上题分析可知,①的地理坐标为(110°E,30°N),④的地理坐标为(135°W,30°N),两地同位于30°N,且①地位于④地的西侧,则从①地到④地最近的走法是先东北后东南,根据选项可知,B选项正确,排除其它选项。故选B。
【点睛】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①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如赤道圈、晨昏圈、经线圈。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a.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b.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
墨玉县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度贫困县之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贫困人口占比高。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强化科技创新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紧盯墨玉县脱贫攻坚需求,探索出多种适合县里实际情况的精准扶贫新路径,如“科技企业+农民合作社+养殖户”新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精准扶贫模式很好地解决了贫困农户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
A. 劳力短缺问题 B. 技术短板问题
C. 产品滞销问题 D. 售后服务问题
13. 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可能会激励养殖农户( )
A. 提高产品价格 B. 深加工农产品
C. 引进高新技术 D. 扩大生产规模
【答案】12. B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强化科技创新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立足农业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科技优势,对农户农业生产进行技术指导,所以关键在于解决了贫困农户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短板问题,B正确。当地贫困人口占比高,劳动力并不短缺,A错。材料并无信息表明当地存在产品滞销或售后服务问题,CD错。故选B。
【13题详解】
创新精准扶贫模式,养殖农户在技术指导下实现脱贫致富,可能会激励养殖农户扩大生产规模,D正确。农村合作社已满足农户的价格需求,不太可能提高产品价格,A错。养殖农户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深加工和引进高新技术的可能性不大,BC错。故选D。
【点睛】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
支撑砾岩是指洪积扇地表之下的松散砾石层,由分选较好的砾石组成,砾石间极少有泥沙等细粒填充物。支撑砾岩是不同丰枯时期、不同含沙量的水流先后作用的结果。图示意某洪积扇支撑砾岩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该地支撑砾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②③①
15. 与①阶段相比,③阶段河流( )
A. 水位高 B. 流速慢 C. 搬运能力强 D. 沉积作用强
【答案】14. D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②应为第一个洪水期阶段,流速快,砾石沉积先在河床底部,较小粒径的沉积物填充其缝隙;③应为枯水期阶段,枯水期水量小,流速慢,只能搬运走缝隙间的小颗粒沉积物,砾石间缝隙变小,结构紧密稳定;①应为第二个洪水期阶段,洪水期流速快,由于砾石间缝隙小,结构紧密稳定,后沉积小颗粒只能分布在砾石层上,形成支撑砾岩。因此该地支撑砾岩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③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由上一问解析可知,③阶段为枯水期,①阶段为洪水期,与①阶段相比,③阶段河流水位低,流速慢,搬运能力弱,河流携带泥沙较少,沉积作用弱,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洪水期洪积扇上游山区流水将不同大小粒径的颗粒物带到洪积扇上堆积,枯水期时,径流量小,侵蚀能力(携带、搬运能力)减弱,流水将小颗粒沉积物搬运到下游,只留下无法搬运的砾石,(小颗粒物质容易被侵蚀,砾石不易被侵蚀而被堆积下来)之后洪水期再将不同大小的颗粒物搬运到此,堆积到大块砾石的表层,底层形成支撑砾岩。
二、综合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柑橘为亚热带常绿果树,喜温、喜光、好湿、忌涝、不耐低温。济州岛是韩国唯一的柑橘产地,朝鲜王朝时就已设置有柑橘园,灌溉用水多依靠地下涌泉水。20世纪60年代起,韩国政府大力扶持柑橘农业,所产柑橘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地位:1997年,韩国对外开放农业市场,济州岛柑橘受到严重冲击;21世纪初,济州岛通过对柑橘园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将传统果园打造为现代观光体验农场,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游客。图为济州岛位置及柑橘园分布示意图。
(1)指出济州岛柑橘园南北数量差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原因。
(2)简述济州岛所产柑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地位的原因。
(3)分析济州岛柑橘园由传统果园转变为现代观光体验农场的地理背景。
【答案】(1)济州岛柑橘园南多北少。南部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南部为冬季风背风坡,少低温冷害;南部为阳坡,光照充足。
(2)孤立海岛,环境优良;使用地下涌泉水灌溉,水质好,柑橘品质好;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韩国政府大力扶持,知名度高等。
(3)济州岛是韩国唯一的柑橘生产地,为观光体验农场提供了前提条件;韩国开放农业市场使济州岛柑橘农业受到严重冲击,迫使柑橘园转型升级;距离韩国本土市场较近,旅游附加值高;韩国国际旅游业快速发展,国外旅游观光人数多,促进柑橘园由传统果园到现代观光体验农场转变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济州岛位置及柑橘园分布示意图,涉及济州岛柑橘园南北数量差异的原因、济州岛所产柑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地位的原因、济州岛柑橘园由传统果园转变为现代观光体验农场的地理背景等知识;考查学生对农业发展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
【小问1详解】
济州岛柑橘园南北数量差异的原因:济州岛是韩国唯一的柑橘产地,济州岛柑橘园南多北少。南部为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较多,气候湿润,柑橘好湿、忌涝,南部气候较北部更加适合柑橘生长;柑橘不耐低温,南部为冬季风背风坡,少低温冷害;柑橘喜温、喜光,南部为阳坡,光照充足,柑橘生长好。
【小问2详解】
济州岛所产柑橘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地位的原因:济州岛位于太平洋,孤立海岛,环境优良,环境污染少;使用地下涌泉水灌溉,水质好,济州岛是韩国唯一的柑橘产地,柑橘品质好;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韩国政府大力扶持柑橘农业,所产柑橘在国际上具有较高地位,知名度高等。
【小问3详解】
济州岛柑橘园由传统果园转变为现代观光体验农场的地理背景:济州岛是韩国唯一的柑橘生产地,旅游特色明显,为观光体验农场提供了前提条件;韩国开放农业市场使济州岛柑橘农业受到严重冲击,农业发展经济水平低,迫使柑橘园转型升级;距离韩国本土市场较近,人口多,旅游附加值高,消费市场广阔;韩国国际旅游业快速发展,经济快速发展,国外旅游观光人数多,促进柑橘园由传统果园到现代观光体验农场转变,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等。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6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江高科技园区,建立了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该基地被誉为“张江药谷”。“张江药谷”在发展初期,以引入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级科研院所等服务机构和跨国公司产业化项目为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1.5平方千米范围内,集聚了近300家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企业,以及近30个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研发中心,地区总部项目。近几年,“张江药谷”的企业与上海市金山区合作,形成了“研发在张江、制造在金山”的联动格局。下图为“张江药谷”和张江全山生物医药园位置示意图。
(1)指出“张江药谷”在发展初期引入国外生物医药跨国公司对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好处。
(2)说明“张江药谷”企业将产品研发与销售部门保留在张江的主要原因。
【答案】(1)完善高端医药制品、医疗器材产业链;提升生物医药生产技术水平;吸引优秀人才,提升研发水平。
(2)张江地处浦东新区,具有人才、信息和技术优势,有利于产品研发;具有市场和信息优势,有利于产品推广和销售;交通和通讯发达,利于对外联系。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为背景材料,考查工业区位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注重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详解】(1)“张江药谷”在发展初期引入国外生物医药跨国公司,外生物医药跨国公司在医药领域技术实力雄厚,因此其进入我国可完善我国高端医药制品、医疗器材产业链,其提供的技术和资源可提升我国生物医药技术水平和知名度,高端医药公司的进入也可吸引医药领域的优秀人才,提升药品研发整体水平,争取早上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2)“张江药谷”的企业将产品研发与销售部门保留在张江的主要原因,可以结合影响研发与销售环节的主要因素分析,生物制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环节需要尖端科技和技术人才,张江地处浦东新区,科研院校多,教育发达,具有人才、信息和技术优势,有利于产品研发。销售环节对市场、信息及交通依赖性较大,张江具有市场和信息优势,有利于产品推广和销售;张江交通和通讯发达,对外联系便捷等。
【点睛】
18.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底格里斯河是西亚水量最大的河流,源自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山区,河流整体沿扎格罗斯山脉西南侧山麓流动,最后与幼发拉底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河水主要靠高山融雪和上游春雨补给。在伊拉克形成的广阔肥沃的冲积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在巴格达以下河段,底格里斯河失去水量的80%以上。底格里斯河下游河段有许多牛轭湖、残迹河槽。下图为底格里斯河水系分布图和巴格达气候资料图。
(1)说明底格里斯河支流主要分布在东岸的原因。
(2)解释巴格达以下河段水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答案】(1)河流东侧扎格罗斯山脉,西风遇山地阻挡抬升,多地形雨,降水较多;山区山谷多,河流发育,支流众多;底格里斯河东侧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注入底格里斯河;西侧地势平缓,降水稀少,不利河流发育。
(2)巴格达以下河段通过汊流向两岸湖泊、沼泽供水使底格里斯河水量减少;该河段沿岸是重要的农业区,大量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流经气候干旱地区,渗漏和蒸发严重使河流水量减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底格里斯河水系分布图和巴格达气候资料图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河流水系分布、河流流量变化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底格里斯河流东侧为扎格罗斯山脉,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地区受西风带影响,西风携带暖湿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遇山地阻挡抬升,在抬升的过程中,水汽冷却凝结形成降水,降水较多;该山地山谷多,河流发育,支流众多;地势东高西低,支流向西注入底格里斯河,故东侧支流多;底格里斯河西侧,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干旱,降水少,不利于河流发育,没有支流汇入。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巴格达以下河段沼泽湿地分布较多,河流和沼泽湿地之间的补给关系主要为河流水补给沼泽湿地;底格里斯河通过汊流向两岸沼泽湿地供水,使河流水量减少;根据材料信息“在伊拉克形成广阔肥沃冲积平原,是该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可知,巴格达以下河段沿岸地区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大量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根据巴格达气候图可知,巴格达以下河段主要流经气候干旱地区,降水量较少,河流获得的补给较少;受副高控制,气温高,地表有大面积沙漠分布,蒸发和渗漏严重,使河流水量不断减少。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仙女圈”位于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其中央不长草,周围的草却长得特别茂盛。下列左图为“仙女圈”景观图,右图为非洲南部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学术界关于“仙女圈”成因的解释一直众说纷纭。2013年,德国植物学家尤尔根斯研究发现,“仙女圈”的形成可能与白蚁密切相关。白蚁喜阴凉,多以草类植物为食。一般白蚁巢穴位于地下2米左右,但纳米布沙漠的白蚁巢穴却在地下5米以下,且多分布在“仙女圈”中央土层下。“仙女圈”附近沙漠年降水量多在100毫米左右,雨期极短,“仙女圈”中央下层泥土较为潮湿。尤尔根斯推测,沙漠白蚁为保证自己存活,将“仙女圈”内的草啃食,使“仙女圈”内无植被覆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仙女圈”结构。
(1)“仙女圈”所在沙漠地区上升气流极弱,试分析该区域气流难以上升的原因。
(2)与一般白蚁相比,纳米布沙漠白蚁深居地下,试分析其原因。
(3)尤尔根斯推测“仙女圈”的形成与白蚁密切相关,试分析其形成原理。
【答案】(1)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盛行下沉气流;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地带,气流下沉;(地处低纬度大陆西岸)沿岸寒流使近地面大气降温,造成大气温度上热下冷(或形成逆温层),空气稳定(而不易产生对流现象)。
(2)纳米布沙漠(为热带沙漠气候)白天太阳辐射强,沙漠吸热快,地表温度极高,地下深处温度相对较低;白蚁喜湿,沙漠地区土层空隙大,地表水易下渗,地下深处土层潮湿,水源相对充足;地下深处潮湿的土层使土温增长缓慢,适宜白蚁居住。
(3)该地区干旱缺水,有短暂的雨期“仙女圈”内白蚁活动频繁使土体更加疏松,利于雨期降水下渗,增加深层(白蚁巢穴附近)地下水量,促进“仙女圈”附近草类(旱期)生长;白蚁将“仙女圈”内草类啃食,减少植物对水分的损耗。
【解析】
【分析】以非洲西海岸纳米布沙漠“仙女圈”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区域气候成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及原因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得知,纳米布沙漠位于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替控制。当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盛行下沉气流。受东南信风带控制时,由于位于背风坡,信风越过山地,气流作下沉运动;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使近地面降温明显,造成大气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气流不易上升。
【小问2详解】
“白蚁喜阴凉”,纳米布沙漠白天太阳辐射强,加上沙漠比热小,吸热强,升温速度快,地表温度极高,越往地下温度越低,地表5米以下的深处温度相对较低,较适宜白蚁生长。沙漠地区,地表以沙漠为主,透水性好,地表水容易下渗,地下深处水分较多,环境较湿,适宜白蚁生长。5米以下深处,土层较湿润,受地表升温影响小,升温慢,适宜白蚁居住。
【小问3详解】
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8页。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断层东侧的岩层, 该区域地壳至少抬升了, 该区域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本卷命题范围, 波兰一年中降水量偏多的季节是, 波兰的气候特点有, 河南省四大水系的共同特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