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考点06 地球的圈层结构-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试卷

    考点06 地球的圈层结构-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第1页
    考点06 地球的圈层结构-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第2页
    考点06 地球的圈层结构-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考点06 地球的圈层结构-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06 地球的圈层结构-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图中地壳厚度最大处为,图示剖面断层发育的根本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06  地球的圈层结构考点热度   ☆☆☆☆1.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SP两类地震波的区别代码类型传播速度能通过的介质S横波固体P纵波固体、液体和气体 特别提醒   两种地震波的特点① 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纵波),再感到左右摇晃(横波,破坏力最大)。② 船只上人们只感到上下颠簸(纵波)。③ 地震波穿过不同物质的界面处,波速会发生明显变化。④ 人们可以利用地震波勘探地下矿藏。2)两个不连续界面C界面——莫霍界面,两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D界面——古登堡界面S地震波完全消失,P地震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3)内部圈层的划分圈层位置圈层名称C以上部分地壳CD之间部分地幔D以内部分(EF地核4)岩石圈由两部分构成: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特别提醒  地壳厚薄不均,陆地部分地壳厚,海洋部分地壳薄。在陆地上,高原、山地的地壳厚,平原、盆地的地壳薄。2.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1)大气圈范围:下部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上部边界约在高空2 000~3 000千米处。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杂质。分层: 特点作用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十分显著;天气变化最大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递增趋势;空气大多作水平运动臭氧层保护生物;利于航空飞行高层大气密度非常小;存在电离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2)水圈(3)生物圈考向  地球的圈层结构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地球固体表面以下可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具体分析如下图表所示。圈层名称不连续面深度(km)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特征地壳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平均17    2 900  陆地33 km处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  2 900 km处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固体外壳;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温度、压力、密度增大地核外核呈熔融状态(液态)内核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为地壳 B为岩石圈C为软流层 D为下地幔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圈层横波不能穿过 D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答案】1C   2B【解析】1.图中显示,位于地面以上12~55千米间,应为大气圈的平流层,不是地壳,A错。位于陆地表面至33千米处,应为地壳,只是岩石圈的一部分,B错。位于地表以80~400千米,应为软流层,C对。位于地下2900千米以下,即古登堡面以下,应为外核,不是下地幔,D错。2圈层为平流层,因含臭氧可直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A错误。圈层为地壳,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海洋地壳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地壳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B正确。圈层为软流层,因高温可塑性强,但不都是液态,因此横波能够穿过,C错误。圈层为外核,横波不能通过,物质状态为液态,D错误。 2021年5月22日2时4分,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里氏7.4级地震,震源深度17公里,该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此次地震震源位于(   A B C D2.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是(   A.震源深度较浅  B.震级很低 C.震中附近人口稀少 D.预报准确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地壳等厚度线(单位:千米)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大 B.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C.由南向北逐渐增大 D.由北向南逐渐增大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莫霍面 B.岩石圈底部 C.海平面 D.软流层中部2020年4月10日,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火山再次喷发,导致大量火山灰向四周扩教。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气中造成的污染是(   A.土壤污染 B.海洋污染 C.大气污染 D.噪声污染6.该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图中的地球圈层(   A B C D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完成7-8题。7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对应正确的是(   A①—地壳 B②—岩石圈 C③—一地幔 D④—软流层8.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根据所学知识推断黄金12确定的依据是(   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的抗震系数下图示意横跨帕米尔高原主体、阿莱谷地、西天山、费尔干纳盆地等主要构造单元及对应的莫霍面分布,据此完成9-10题。9图中地壳厚度最大处为(   A.费尔干纳盆地  B.西天山 C.阿莱谷地  D.中帕米尔10.图示剖面断层发育的根本原因是(   A.地壳垂直运动  B.地壳扩张运动C.岩浆活动  D.地壳挤压运动下图为云南省元阳梯田景观图。读图,完成11-14题。11图中包含的地球圈层有(   A.水圈、生物圈  B.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12.图中各圈层(   A.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都是独立发展变化的C.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 D.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辐射13.关于图中各圈层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地球圈层 B.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由厚度相同的岩石组成14联系各圈层,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能源来源主要是(   A.太阳辐射 B.岩浆活动 C.热力环流 D.水循环若下图为地球外部圈层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完成15-16题。15图中属于生物圈的是(   Aa Bb Cc Dd16“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图中四个圈层哪些圈层相关(   Aa Bab Cabc Dabcd2019年北京卷)莫霍面深度不一,图7为长江中下游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题。1.据图可推断A地地壳厚度最薄      B地金属矿产丰富C地地幔深度最浅      D地地下水埋藏深2019年海南卷)2019219日,我国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完成某钻井钻探,钻井深8 588米,创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据此完成2—3题。2.该钻井A.未穿透地壳   B.深达莫霍面   C.已穿透岩石圈   D.即将穿透地幔3.该钻井深达8 500多米表明当地拥有深厚的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42016年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双选)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  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  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考点冲关【答案】1A   2C【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层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的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陆地地壳平均厚度约为33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当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壳厚度远超过33千米,而材料信息表明,发生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里氏7.4级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7千米,因此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即图中层,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2.我国青藏高原因气候高寒,人口密度小,因此此次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应是震中附近人口稀少,C符合题意;震源深度越浅,往往对地表造成的破坏越大,因此震源深度较浅不是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排除A;此次地震的震级达到7.4级,属于大地震序列,因此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不是震级很低,排除B;目前我们还不能准确预报地震,排除D。故选C【答案】3B   4A【解析】3.从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分析,等值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同一经度区南北变化小,CD项错误。数值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所以表示地壳厚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B正确,A错误,故选B4.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与岩石圈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是莫霍面,因此地壳厚度为0干米的地方就是莫霍界面。A正确,海平面作为海拔高度的起始点,岩石圈底部为岩石圈的起始点,软流层中部处于地幔中,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地球的圈层结构的相关知识。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包括地(莫霍界面以上)、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答案】5C   6B【解析】5.题意表明,大量火山灰弥漫在空气中,其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C符合题意;火山灰有可能造成土壤污染、海洋污染,但不是火山灰弥漫在空气中直接造成的,排除AB;火山喷发有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火山灰弥漫在空气中不会造成噪声污染,排除D。故选C6.读图可知,图中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中的地核、地幔和地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软流层,而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因此该火山喷发的岩浆来源于图中的地球圈层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答案】7A    8A【解析】7.根据图中地震波变动,横波和纵波经过层波速增快,应为是地壳;A正确。经过②③分界面时,横波迅速消失,纵波迅速下降,因此是地幔,是外核,是内核,BCD错误。故选A8.地震波中横波表现为左右摇晃,纵波表现为上下振动,一般认为横波的水平晃动力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由于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故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A正确。与BCD关系不大,故选A【答案】9D   10D【解析】9.图中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为地壳,图中莫霍面与地表起伏线之间的间隔即是地壳厚度,读图可知,选项四个地区相比而言,中帕米尔两者之间间隔最宽,地壳厚度最大,故选D10.该区域位于帕米尔地区,岩层受地壳挤压,当内力挤压超过岩层的承受能力,岩层破裂并沿破裂面发生位移,形成断层,主要受地壳水平挤压运动形成,D正确,AB错;与岩浆活动无关,C错。故选D【答案】11D   12C  13C   14A【解析】11.图中包括的事物有岩石、水、生物、大气,包括地球圏层有水圈、岩石圈、生物圏、大气圈,D对,其它选项不全面,ABC错,故选D12.图中各圏层,只有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A错。各圈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发展变化的,B错。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对。物质运动的能量除来自太阳辐射外还有重力和地球内能等,D错。C正确,ABD错误,故选C13.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最薄的层,平均厚度只有17千米;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但其厚薄相差很大;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太阳辐射是地表四大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主要能源来源,太阳辐射将各种能量进行转换,产生水能、太阳能、生物能、矿物能等,而且在太阳辐射的照射下,通过水循环、大气运动等,将物质等进行迁移,A正确,岩浆活动、热力环流、水循环不是能源来源,BCD错误,故选A【答案】15B   16D【解析】15.因生物圈没有自己独立空间,存在于其他三大圈层之中,所以图中属于生物圈的是bB正确。故选B16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地区的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溶蚀石灰岩形成的,石灰岩主要是海洋环境的生物沉积形成的岩石,随地壳抬升后,在多雨环境中,石灰岩受到物理风化、生物风化,同时受大气中CO2浓度的影响,流水对石灰岩产生溶蚀作用,逐渐形成喀斯特地貌。所以其形成与图中四个圈层都相关。D正确。故选D直通高考【答案】1B【解析】判断图中的等值线的值,处等深线为(38539),处等深线(350355),处等深线值为(375380),处等深线的值为(350355)。根据地球的圈层划分,莫霍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处等深线比②③④处都深,因此处地壳最厚,A不对;根据材料信息判断地地壳较薄,且位于河流流经地区,推测可能堆积了富含金属矿产的岩石,B对;从图中看,②④的莫霍界面的深度较浅,地幔深度较浅,不是最浅的,C不对;根据一般规律,地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地势较低,是集水区域,地下水埋深浅,D不对。故选B【点睛】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地下33km处的莫霍界面和2900km处的古登堡界面为分界,分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一般来说,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壳较薄;海拔高处较厚,海拔地处较薄。【答案】2A  3D【解析】2.地壳是地球固体地表构造的最外圈层,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约为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该地位于塔里木盆地,钻井深8 588米,未穿透地壳。故选A3.该地为顺北油气田,主要开采油气资源,而油气等化石燃料多储存在沉积岩中。故选D【答案】4AC【解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进入生物圈,并进入岩石圈,故A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类活动导致的,故B项错误;火山活动喷出的大量CO2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故C项正确;地球内部温度与大气无关,故D项错误。 

    相关试卷

    考点70 海洋地理-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这是一份考点70 海洋地理-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44页。

    考点65 我国的交通-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这是一份考点65 我国的交通-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交通运输网密度,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水运,主要的国际航空港,妈湾跨海通道通车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64 我国的工业-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

    这是一份考点64 我国的工业-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帮,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密集分布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三大工业带,近年来我国服装业迁移路径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