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71 时事背景之乡村振兴(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71 时事背景之乡村振兴(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5页。
专题71 时事背景之乡村振兴【时事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对具体的振兴乡村行动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中国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中国社会是一个乡土社会,中国文化的本质是乡土文化,故而,振兴乡村显得尤为重要。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总体要求,就是坚持农村优先发展,按照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城乡一体、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的发展必然要有兴旺发达的产业支撑,只有在乡村实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发挥优势,形成居于市场竞争力又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乡村才能有活力,经济才能大发展;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充分科学合理利用自然山水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祛除乡村生活陋习,治理美化乡村生活环境,真正使乡村成为山清水秀、天高云淡、风景如画的充满希望的田野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要弘扬乡土气息的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尚,使整个乡村社会更加互助发展,乡邻和睦,乡风文明。【拓展练习】一、单选题2018 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为我国实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完成下面小题。1.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传统二元城乡关系体系下,乡村地区持续衰落,“乡村病”问题突出。下列属于“乡村病”的是A.生产要素地域差异化 B.乡村人口明显老弱化C.农村住宅日益奢华化 D.大气环境污染严重化2.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总体目标。该目标体现的地理内涵是A.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B.推动乡村城镇化实现城乡协调发展C.以人为本合理规划建设宜居乡村 D.因地制宜开发资源促进产业发展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县西部,挟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区位优势与人文历史底蕴,每年吸引近千万游客,尤其是民宿产业,使德清县年盈利22.7亿元,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收,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下图为莫干山地理位置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下列不属于莫干山实现乡村振兴有利条件的是( )A.资源独特 B.位置优越C.政策支持 D.交通便捷4.某旅行社组织到莫干山游学考察活动,其设计的项目可能有( )①民宿参访②民宿体验③专家讲座④户外运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5.下列不属于莫干山为其他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的借鉴经验的是( )A.发挥当地资源优势 B.不断完善基础设施C.大力发展民宿旅游 D.经济环保齐抓共管全域城市化是以城乡一体化为出发点,以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为抓手,以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区域包容性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域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城市(中心城镇)发展以产业集聚为动力,乡村振兴以生态建设为依托。全域城市化依托产业发展、人口迁移和制度变革来实现,主要在发达地区推行实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6.适宜推进全域城市化的省份是A.浙江 B.黑龙江C.云南 D.西藏7.推进全域城市化有利于A.快速提高区域城市化水平 B.提高乡村的工业化水平C.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D.解决城市土地供应压力(多选)乡村弹性是乡村地区通过内部经济、社会、生态、资源子系统的自我调控与适应,最大限度应对外界扰动冲击的能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工业经济社会时期,有些乡村地区乡村弹性显著变小,其原因可能是( )A.农业机械使用,生产效率提高 B.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境脆弱C.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 D.科学技术进步,环境承载力增大9.有助于提升乡村弹性,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A.承接重化工业转移,提高工业水平 B.保护乡村文化传统,维持原有习俗C.实施乡村整治工程,提升环境质量 D.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面整治经历了三个阶段。治沟造地是乡村振兴背景下,集支渠排水灌溉、防洪坝系建设等为一体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模式,实现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延安市治沟造地工程已经完成预期目标,但因村民外出务工导致约20%的新造地撂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从乡村振兴战略角度评估,第二阶段治理措施的弊端主要是( )A.严重威胁国家粮食安全 B.不利于区域经济持续发展C.植被覆盖率高易发火灾 D.治理水土流失的效果欠佳11.针对新造地撂荒引起的问题,宜采取的措施是( )A.加大开荒力度 B.增加粮食进口 C.鼓励农地流转 D.完善水利设施统筹利用生产空间、促进产业兴旺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战略着眼点。下图为乡村生产空间系统运行的竞争与合作机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乡村生产活动逐渐呈现多元经营的最主要驱动力是( )A.资源共享 B.信息互通 C.技术合作 D.市场竞争13.统筹利用生产空间,构建新型农业合作经营关系最主要目的是( )A.推广大型机械 B.保护生态环境 C.获得规模效益 D.增加资本投入 二、综合题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农村劳动力持续外流的同时,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存在着弱回流,农村回流劳动力对乡村振兴与重构极为重委。研究人员对珠江三角洲外围地区15个村的部分回流劳动力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他们回流前的最后一份工作和回流后的最后一份工作的行业类型发生了明显的转变。下图为本次调查中回流劳动力回流前后行业类型分布统计图。(1)简述珠三角地区农村人口出现回流现象的主要原因。(2)概括珠三角地区农村回流劳动力就业选择的特点。(3)指出回流人口对振兴乡村经济所具有的意义。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据媒体报道,2017年,一场在武汉、成都、西安等新一线城市间爆发的“人才争夺战”打响。2018年初北京、上海、天津等老一线城市也纷纷加入,“抢人大战”日趋激烈。与此同时,我国广大农村正承受人才流失之痛,空心化和老龄化严重。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着力通过产业发展、改善人居、建设生态文明等政策,平衡城乡发展。材料二 借助“大学生凭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在线落户”的宽松政策,西安市“抢人”战绩不俗:仅2018年1-3月,西安市累计新迁入人口21万,直逼2017年迁入人口总和。有的网友直言不看好西安,认为京沪若放开落户限制,人才将再次回流。(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请列举措施谈谈如何实现“乡村振兴”? (2)结合材料分析短期内大量人口迁入给西安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3)针对有的网友不看好西安,认为北京等一线城市若放开落户限制,人才将再次回流的观点,你认同吗?说出你的观点和理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71 时事背景之乡村振兴(解析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10页。
这是一份专题70 时事背景之脱贫攻坚(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6页。
这是一份专题69 时事背景之厄尔尼诺(原卷版)-备战2021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共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