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八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38课时海岸地貌与冰川地貌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0课时植被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5课时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九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42课时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章地球上的水第27课时海水的性课件新人教版 课件 0 次下载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13课时昼夜长短的变化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一、昼夜长短与昼弧、夜弧1.昼夜长短反映日照时间的长短。2.昼弧和夜弧: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叫______,位于夜半球的部分叫______,如下图。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赤道上:终年________,均为12时。2.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3.北半球状况(南半球相反)
【思维拓展】 昼夜长短的时间对称特点(1)关于冬至日、夏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A与B、C与D):昼长、夜长相等。(2)关于春分日、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日期(B与C、D与E):一个日期的昼长与另一个日期的夜长相等。
技 法 点 拨昼夜长短与日出日落方位一、昼夜长短分布和变化的3大规律1.昼夜长短分布——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如图所示:
2.昼夜长短变化——抓“移动方向”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方向(南、北)移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3.极昼极夜范围——抓“直射点位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二、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三、昼长、夜长的计算方法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弧度计算: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2.根据日出、日落的地方时计算,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1)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2)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注:公式中日出、日落时间均为地方时。
3.根据纬度的分布特点进行计算(1)同一纬线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2)根据昼夜长短的纬度对称分布特点,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可以求对称纬度的昼长(夜长)。
四、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日出、日落方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判断起来需要较强的空间分析能力,借助平面图的方法可以较好地进行突破,具体如下表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典 题 精 研[典例] [2021·全国甲卷]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之后,德国宣布逐步放弃核电而重点发展光伏发电。下图示意2014年某日德国电力总需求和电力净需求的变化(电力净需求量=电力总需求量-光伏发电量)。据此完成下题。图中所示这一天所在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2023·江苏扬州模拟]下图表示一年中某时段,①②③④四个地点昼长的变化现象。读图,完成1~2题。1.若四地中仅有一地位于北半球,则图中N的日期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C.9月23日 D.12月22日2.若②地位于北半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②③④B.MN时段①②地日出东南,③④地日出东北C.MP时段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D.NP时段④地昼长渐长并将出现极昼现象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四地中③位于赤道,①②变化规律一致,位于同一半球,④与①②变化规律不一致,位于另一半球。所以若四地中仅有一地位于北半球应为④地,N日期④地昼长最短,应为北半球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故选D。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若②地位于北半球,则①地位于北半球,③地位于赤道,④地位于南半球,M表示北半球的春分,N表示北半球的夏至。纬度越低,昼长的变化幅度越小,所以四地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①④②③,A错;MN时段太阳直射北半球,①②③④日出方位都是东北,B错;MP时段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移动,赤道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NP时段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④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长渐长,但是不会出现极昼现象,D错。故选C。
下图是安徽省境内一幢乡村住宅楼及某日不同时刻太阳光线,该地6月日照时数(太阳实际照射地面的时数)少于8月。据此完成3~5题。3.该地6月日照时数少于8月,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8月( )A.白昼长 B.气压高C.气温高 D.太阳高度大4.该日该地昼长约为( )A.10小时 B.12小时C.13小时 D.14小时5.该房屋正门( )A.坐北朝南 B.朝向南偏东C.朝向南偏西 D.朝向东偏南
解析:第3题,日照时数与昼长情况和天气状况有关,与气温无关,C错。6月太阳直射点位置较8月更偏北,所以安徽6月的太阳高度更大,且昼长大于8月,A、D错。6月恰逢梅雨,多阴雨天气;8月正值伏旱,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多晴天,故日照时数8月更多,B对。第4题,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光线位于正南方,日出太阳光线与正午时太阳光线夹角为105°,正午地方时为12时,则日出时地方时为5时,经过计算得知昼长为14小时,选D。第5题,安徽正午太阳光线位于正南方位,日出时太阳光线位于偏东北方向。而该屋正门对着的方位是在正午光线和日出光线之间,向东偏离正午太阳光线15°,故朝向为南偏东。选B。
下表是“我国四城市连续两日的日出、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表”。据此回答6~7题。6.表中日期最接近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C.秋分 D.冬至7.关于表中四城市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西向东依次是④③②①B.自东向西依次是①③④②C.自南向北依次是③④②①D.自北向南依次是②①③④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14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14课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课件新人教版,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学科素养专攻,地平面,北回归线,南回归线,2季节变化,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10课时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10课时黄赤交角及其影响课件新人教版,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26′,月22日,月23日,月21日,一个回归年,审题解题,感悟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11课时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课件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的运动第11课时昼夜交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课件新人教版,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梳理,知能转化演练,关键能力突破,确定地方时,审题解题,感悟核心素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