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35万人),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秘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上期开学考试高二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明太祖朱元璋认为,“礼者,国之防范,人道之纪纲,朝廷所当先务,不可一日无也”。洪武三十年九月,颁布木铎之制,以木铎宣传教化,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这主要说明A.国家重视道德品行的教化 B.儒学核心是纲常伦理C.宗法制度的不断延伸扩展 D.基层治安形势很严峻2.许倬云认为:“帝国时代得以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该论断强调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融合 B.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相结合C.神权政治和世俗政治相结合 D.“家天下”和“公天下”共存3.记 述出 处召至,悲恸声彻殿陛。成祖降榻,劳曰:“先生毋自苦,予欲法周公辅成王耳。”孝孺曰:“成王安在?”成祖曰:“彼自焚死。”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子?”成祖曰:“国赖长君。”孝孺曰:“何不立成王之弟?”成祖曰:“此朕家事。”顾左右授笔札,曰:“诏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投笔于地,且哭且骂曰:“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诸市。孝孺慨然就死,时年四十有六。《明史·方孝孺传》己亥,诏恤先臣方孝孺遗胤。孝孺在建文朝,以侍读学士直文渊阁。当靖难师入,以草诏不从,致夷十族。《明熹宗实录》卷22从上表记述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方孝孺因拒绝草诏被杀 B.朱棣发动政变夺取政权C.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制度 D.方孝孺坚持正统的皇位继承原则4.“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A.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B.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运作机制C.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D.集体管理的新形式5.元朝设立行省制、明朝废除宰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等措施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B.改革了选官制度C.加强了思想统一D.加强了中央集权6.1941年11月,担任陕西米脂县边区参议员的开明士绅李鼎铭与其他10名参议员,联名提出精兵简政议案。随即各抗日根据地开展精兵简政运动,将党政军脱产人员控制在了全区人口的3%以下,机关人员精简1/3(约0.35万人)。这反映出当时边区( )A.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改变 B.落实抗日民主统一战线C.各阶层建立真正联合政府 D.践行人民民主专政理论7.1700年英国《吏治澄清法》规定,除各部大臣及国务大臣外,其他官员均不得为议会下院议员。1855年和1870年英国政府又以枢密院的名义两次颁布法令,规定由独立于党派政治之外的文官委员会来主持文官考试事宜。由此可见,英国官员选拔体现了( )A.公开考试 B.中立立场 C.待遇优厚 D.晋升为功8.下表为1912—1937年大学生地理分布统计表。影响其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省(市)广东、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西、湖南、安徽、江西、四川、湖北,山东、海外天津,河北、云南、贵州、山西,辽宁、陕西、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大学生人数规模2000人以上190-1000人1-150人人数占全国比例10%以上1%-5%0-1% A.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 B.革命运动的发展态势C.民国政府文化教育政策 D.西方列强的侵略程度9.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初步具备了君主专制国家的雏形,正从宗族国家向君主专制国家过渡。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A.宗法分封制度已经终结 B.血缘政治纽带得到加固C.官吏选拔原则发生变化 D.家国一体观念趋向淡化10.《唐律疏议》规定:诸犯死罪,若父母、祖父母年七十以上,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上请。流者鞭笞,留养其亲终则从流。这表明唐律A.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B.引领孝老敬亲成为社会风尚C.渗透儒家思想价值理念 D.是法律儒家化的开端11.宋以前的政治文化中,印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被视为正统王朝的象征;宋以后对传国玉玺多持批判态度,认为“君人者在德不在宝”、这一变化说明A.天人感应学说影响减弱 B.王朝统治失去了合法基础C.历朝统治者以德治天下 D.儒学更新了传统价值观念12.1621年,国王詹姆士一世接见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时,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詹姆士一世的态度反映了A.“议会至上”原则在英国已经确立B.议会对国王权力形成一定的制约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尚未完全激化D.政治传统对于英国历史影响较深13.歌德说“罗马法如同潜入水下的一只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古罗马法的具体规范对后世有普适性效果B.古罗马法的法律技术适用于任何历史时期C.古罗马法已经确立了近代社会的行为规范D.古罗马法蕴涵的精神是近现代法律的先驱14.下图所示的新中国初期外交政策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不结盟D.求同存异15.下表为南方沿海某乡的人口变动统计表(单位:人)。这反映了该地时期迁出他乡种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1880—1911年156011838 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小农经济开始解体C.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D.经济结构逐渐变动16.1951年3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自4月1日起,用人民币按1:9.5的比价,收回东北银行和内蒙古人民银行发行的地方流通券。10月1日,决定在新疆发行有维吾尔文的人民币在全国流通,同时停止使用并限期收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银行发行的银元券。中央人民政府的举措旨在( )A.发展金融与提振经济 B.统一货币与抢占市场C.因地制宜与改善民生 D.统一财经与巩固政权17.全国各大城市解放以后,中央明确指示:对各国大使馆、公使馆,不要和他们发生任何正式的外交往来。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求同存异”18.《洛迦诺公约》是一系列文件的总称,它的签署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该公约的签订为下列哪一国家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19.史学家钱穆指出,在封建时代,在内管家称宰,出外作副官称相,照历史传统讲,贵族家庭最重要事在祭祀,祭祀最重要事在宰杀牲牛,象征这一意义,当时替天子诸侯乃及一切贵族公卿管家的都称宰,到了秦、汉统一,宰相不但要管国家政务,还要管及皇帝的家务。据此可知A.封建社会贵族特别重视祭祀活动B.秦汉沿袭“国”“家”同治传统C.宗法制度对古代政治制度影响深远D.汉代宰相位高权重引起皇家关注20.“1922年,西方列强在医治好战争创伤后,带着他们的商品和资本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的黄金时代结束,代之而来的是更加动荡和不安的时期。荣氏企业也和全国所有民族企业一样,在内外压迫下,蒙受了不少损失。”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①外国资本主义加紧经济侵略 ②北洋军阀的割据和混战③国内工人罢工运动大力抵制 ④国民政府时期的内外形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21.秦汉实行分成租制,不论田亩多少,只看实际收获量,田租按比率缴纳,秦为“什一之税”,汉曾“十五税一”后为“三十税一”。到了三国时期,定额租制全面确立,即每亩征收的田租数额固定不变。这一转变A.加重了普通民众的负担 B.促进了土地单产的提高C.进一步激化了人地矛盾 D.推动了犁耕技术的成熟22.史料记载,清乾隆以后在外来商船的刺激下,四川省在稻米等传统粮食优势作物之外,形成了棉、桑、蔗、茶、果等专业种植区,甚至一些府县多种植烟草,“邑人业烟草者甚多,良田熟地种之殆遍”屡见不鲜。这一现象表明A.经济作物获利大于粮食作物 B.商品生产结构变化受市场影响C.清朝已经放弃了“闭关锁国”政策 D.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23.1978﹣1993年中国农产品价格变化情况说明了农产品收购比率1978年1985年1988年1991年1993年国家定价(%)94.437.024.022.210.3国家指导价(%)023.019.020.07.0市场调节价(%)5.640.057.057.882.7 A.农业商品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B.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废除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农产品收购价逐步提高24.如表为1981-1995年中国出口产品统计(百分比),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81-1995年中国出口产品统计(百分比)项目工业产品初级产品1981年53.4%46.6%1995年85.6%14.4% A.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B.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C.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 D.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展25.15世纪,欧洲人踏上戈雷岛(今非洲塞内加尔境内)后,一百多年里并未大兴土木,后来岛上开始密集修建集中连片的房屋,其中有妇产医院、学校、剧院和修道院等。戈雷岛的开发可能得益于A.新航路的开辟 B.西方的资本输出C.黑奴贸易的兴盛 D.物质生活的变迁26.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胜选党派组阁,政府官职就由该党成员担任。1850年英国进行了文官制度改革,规定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的官员不得参选议员,不能介入党派活动。这种改革的目的是A.避免议会被政党操控 B.完善责任内阁制C.保证施政措施的连续性 D.更好体现分权制衡27.依据下方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大事,概括出这一时期美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①美苏首脑多次会晤,建立了多层次对话机制②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等③苏联从阿富汗撤军,宣布不再干涉东欧事务,同意两德统一 A.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美苏展开对话的同时,核战争风险激化C.美国继续遏制苏联,双方军备竞赛升级D.在苏联妥协的前提下,美苏关系走向缓和28.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极力宣扬通过自由主义政策实现英国产业部门间的自然平衡。在他看来,最终的均衡甚至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均衡,而是全球作为一个统一大市场的普遍均衡。这说明自由主义政策的实质是A.实现世界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 B.建立英国控制的国际经济规则C.帮助英国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 D.保障国际经济健康平稳地发展29.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推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A.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B.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C.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D.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30.据道光《徽州府志》载,徽州府开垦荒山棚民,租佃期限很长。耕垦山场的劳动者,“-棚之人不下数十”其来源大多是外地,“随时短雇帮伙工人,春来秋去,往返无定"。这可用来说明,道光年间微州地区A.农民人身依附关系加强 B.农业经济获得较快发展C.社会秩序需要严格把控 D.农业生产存在雇佣关系 二、材料分析题: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01年,清廷宣布科举改制:头场,考中国政治、历史论5篇;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科技、艺术)策5道;第三场,考四书义、五经,四书、五经考试都不再用八股文程式。1905年清廷又宣布,从次年起,所有岁科考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原为科举而备的专项钱款均先后拨充兴办学堂之用。1895年以前,全国仅有新式学堂20所,1895—1898年又增19所,1905年达到8277所,以后每年增加10000多所。新式学堂学生从1904年近10万人,1909年高达近164万之众。他们立志“以制造新国民为起点,该组织新政府为终局”,“把过时的满清君主专制政体改变为中华民国”。——摘编自《千年科举制的崩塌》等材料二“当我接受联合国的邀请来中国向诸位讲文官制度的时候,我是深感惊讶的。因为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及文官制度时,都把它的创始者归于中国。”——1983,美国人事署长艾仑•坎贝尔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1)根据材料及所学,简析晚清科举制改革的影响。(2)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的关系。(3)材料认为科举制的优点是什么?西方怎样克服选举之官的徇私舞弊的?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占城稻引进以前,江、淮、浙一带并没有真正的早稻。宋代主要的水稻品种是粳稻,早粳的全生育期为150~165天,晚粳为180~200天。粳稻生育期长,单季产量较高,但对土壤肥力、水分等的要求也很高,尤其是耐旱性差。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因“江、淮、两浙路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往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并分给三路播种。占城稻能种于“高仰之地”,具有“不择地而生”、早熟耐旱的特点。这种取自越南中部的稻种,在传入福建又从福建移植到江浙地区60年后,各地的播种非常普遍,它与中国原有的晚粳稻配合形成了双季稻。占城稻的传入和推广种植,对中国古代稻作发展和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摘编自曾雄生《试论占城稻对中国古代稻作之影响》材料二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粮食生产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粮食产量连年增加,粮食总产量由1987年的40298万吨增加到1990年的44624.3万吨,人均粮食产量由1987年的371.74公斤提高到1990年的393.10公斤。这从根本上扭转了粮食供求紧张的局面。为保障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稳定粮食生产,1990年9月,国务院决定建立国家专项粮食储备。专项粮食储备是国家为了某种特殊目的而设立的储备,主要用于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全国性的突发紧急事件等。当时专项储备的粮食来源主要是对余粮的收购。通过建立专项粮食储备,搞好丰歉调剂,宏观粮食调控能力明显增强。专项粮食储备的建立,使得我国国家专项储备十战略储备+周转储备的中央粮食储备内容逐渐形成。在建立专项粮食储备的要求下,1990年,国家粮食储备局成立。——摘编自杨羽宇《我国粮食储备管理制度建设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引入和推广占城稻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专项粮食储备制度建立的背景及意义。 33.古代政治制度统治者在设计政治制度时,面临的难题是什么?换言之,他们煞费苦心、处心积虑地进行制度上的改造,要解决什么样的政治难题?统治者面对的政治难题主要有以下两个:第一,如何防止地方力量坐大,形成对中央政府的致命挑战?第二,如何防止外朝官僚集团坐大,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与挑战?运用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是如何解决以上这两个问题的。
参考答案1.A 2.D 3.C 4.B 5.D 6.B 7.B 8.A 9.C 10.C 11.D 12.B 13.D 14.A 15.D 16.D 17.B 18.C 19.C 20.C 21.B 22.B 23.A 24.C 25.C 26.C 27.D 28.B 29.A30.D31.(1)影响:有利于西学的进一步传播;有利于新式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有利于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有利于提高民众的参政意识;有利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有利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答出四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得分)(2)西方文官制度借鉴中国的科举制;(3)破除政党结党营私;实行两官分途,推广文官制度; 32.(1)影响:改变了中国水稻种植粳稻独尊的局面,丰富了水稻品种;占城稻生长期短,推动了双季稻的种植,提高了粮食产量;推动了山地的开发和耕地面积的扩大,缓解了人地矛盾;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经济作物的推广种植和农产品的商品化。(2)背景: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农民出售粮食难的问题,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粮食安全意识和治理能力的提高。意义:有利于解决农民出售粮食难的问题,稳定了粮食价格,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了国家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平衡粮食供需;推动了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高了国家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33.说明一: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等方式以削弱地方诸侯王国的力量,解决了汉初以来日益严重的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北宋初期,为汲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历史教训,分别从行政上、军事上、财政上将地方的各项权力收归中央,形成了“强干弱枝”的局面,基本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统治者的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问题。说明二:君主要加强专制,就必须杜绝官僚集团势力的膨胀。汉武帝时期建立的“内朝”制度,开启了任用身边的侍从亲信参与处理军国大事的先河,分享了外朝官僚集团的决策权,加强了皇权的独断性。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处理繁重的政务而设置的内阁,同样是直接听命于君主的内侍机构,外朝六部只有行政事务的执行权而无决策权,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共12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共3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