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二(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0年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二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野生黑枸杞是青海省荒漠戈壁地区主要的建群植物之一。青海省野生黑枸杞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具有颗粒饱满、汁浓甘甜味美、保健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近年来,青海省不断加大对黑枸杞的人工栽培技术投资和实验性驯化种植,并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黑枸杞产业化生产仍存在许多问题。如图为青海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图。
(1)指出青海省野生黑枸杞品质优良的原因。
(2)分析青海省野生黑枸杞人工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说明青海省黑枸杞产业化生产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两条),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a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其附近地区。巴丹吉林沙漠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小于80 mm),蒸发旺盛(蒸发量大于3 500 mm),年均温7~8 ℃。沙漠中分布众多湖泊,湖水终年不冻。湖泊水的化学成分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地下水接近,湖底常见碳酸钙沉积。当压力减小,水中可溶的碳酸氢钙会转化为碳酸钙沉淀下来。沙漠中沙丘广布,还有众多高大沙山(沙山高200~300 m,最高500 m以上),沙山内部有碳酸钙胶结层(图b)。近年来,河西走廊沙漠化加剧。
(1)指出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并说明判断依据。
(2)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湖底碳酸钙沉积的原因。
(3)说明巴丹吉林沙漠中高大沙山的形成过程。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为缅甸翡翠玉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该地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形成的。采玉期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清代,主要是人工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图2),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
(1)根据材料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条件。
(2)分析“水石”采集集中在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的原因。
(3)云南省石灰岩广布,试分析云南省典型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及成因。
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河流曲流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但在太行山崇山峻岭的峡谷中竟然也穿行着这种曲流。考察发现,地质史上太行山区曾经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流,后期缓慢隆起形成高大山地。曲流景观是大自然的杰作,但因受到人类的干预越来越多,许多曲流景观正在消失。下面左图示意分布在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上的曲流,右图示意分布在太行山区深邃峡谷中的曲流。
(1)推测内蒙古高原东部草原地表曲流分布较多的自然原因。
(2)阐述太行山区峡谷中曲流的形成过程。
(3)分析目前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几乎见不到曲流的人为原因。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北地区哈萨克游牧民族的牧民们从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到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不同海拔上的高山和高山森林草甸、低山丘陵和山前平原地带、平原河谷和荒漠地区,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材料二
如图为阿勒泰地区牧民转场路线示意图。
材料三
高原、山地的夏菜是利用西北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
(1)分别叙述阿勒泰地区四季牧场的分布特征。
(2)试分析哈萨克牧民转场的原因。
(3)你认为西北高海拔地区能否大规模生产优质夏菜?试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1.答案为:
(1)地势较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及营养成分积累;春夏季节冰雪融水量大,低温型地下水源充足,利于果肉积汁充盈;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气温低,病虫害、果肉果汁菌类含量极少;距离工业发达地区较远,无污染,果质优良。(任答三点即可)
(2)地处青藏铁路沿线,交通运输便利;野生黑枸杞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较高,消费市场广阔;地处西部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优惠;科技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人工抚育与栽培技术不断提高。
(3)问题:①人工种植起步晚,规模小,产量较低;②农户种植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③加工产业链短,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低;④投入高端加工研发资金、技术不足,高值化加工利用的关键技术缺乏;⑤宣传力度小,品牌优势不足,知名度低等。(任答两点即可)
措施:①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建设黑枸杞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园;②实施农户技术培训,提高规模化种植农户的科技素质;③发展黑枸杞工业园,调整产品结构,延长黑枸杞加工产业链,增加附加值;④加大研发技术资金投入,提高黑枸杞产业的科技含量;⑤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树立品牌优势等。(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第(1)题,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主要是自然因素。主要原因是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等;其次,优质的水源、洁净的空气也影响其品质。
第(2)题,社会经济条件主要考虑当地交通、市场、科技、政策、劳动力等。根据材料,结合青海当地实际情况找出有利条件即可。
第(3)题,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青海地处我国内陆地区,经济、科技、文化水平落后。发展现代农业时,存在的问题有技术落后、资金不足、规模小、品牌缺失、生产效率低等。解决措施应该针对上述问题,走产业化道路,加强科技、资金投入,对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延长产业链,树立品牌意识等。
2.答案为:
(1)地下水。因为该地湖泊水的化学成分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地下水接近,且该地存在深大断裂,可以推断,青藏高原冰雪融水通过深大断裂带,经河西走廊,至巴丹吉林沙漠出露地表,形成湖泊(或“湖泊主要分布在地下水流动路径上”);该地年均温较低,但湖泊终年不冻,符合地下水水温较高的特点;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说明该地湖泊不可能以大气降水和河流水补给为主。
(2)青藏高原冰雪融水在下渗流动过程中大量溶解了地层中的碳酸钙,深层地下水出露地表时,由于压力减小,水中的碳酸氢钙会转化为碳酸钙沉淀下来。
(3)该地气候干旱,沙源丰富;地下热水上升遇到沙丘,水蒸气继续向上运移,遇到温度较低的沙层,凝结在沙粒表面,形成湿沙层,(在沙粒间形成水膜,增加沙粒间的凝聚力,)加之碳酸钙胶结,沙丘抗侵蚀能力增强,随着风力不断地搬运、沉积,逐步形成高大的固定沙山。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巴丹吉林沙漠中湖泊众多,湖泊水的化学成分与青藏高原冰雪融水、河西走廊深层地下水接近,且图中有深大断裂带,湖泊主要分布在地下水流动路径上,可以推断出该地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地下水。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湖泊的补给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可以推测青藏高原的冰雪融水经过深大断裂带,在下渗流动过程中溶解岩层中的碳酸钙,至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出露地表,由于压力减小,水中的碳酸氢钙会转化为碳酸钙。
第(3)题,本题可以从图b中找到答案,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是该沙山位于气候干旱、沙源丰富地区,风力搬运的沙子不断沉积;二是据图分析可知,深大断裂带地下水上涌、水汽蒸发引起沙丘表面湿度增大,形成湿沙层,沙子孔隙中含有大量水分,沙丘中的碳酸钙形成碳酸钙胶结层,流动的沙子不断在碳酸钙胶结层上沉积固定,进而形成高大沙山。
3.答案为:
(1)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岩浆侵入,在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外力侵蚀、搬运、沉积。
(2)热带季风气候,6~9月是雨季,河水流量大,侵蚀、搬运能力强;10月至次年的4月是旱季,水位低,“水石”显露,便于采集。
(3)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蚀作用。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分析,“水石”形成首先是岩浆活动频繁,形成岩浆岩,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发生变质;然后在外力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下形成。
第(2)题,“水石”主要分布在河流中,该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时,流水侵蚀、搬运能力强,促进“水石”的形成,旱季时,水位下降,便于采集。
第(3)题,喀斯特地貌是云南省典型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与流水溶蚀作用有关。
4.答案为:
(1)高原地形平坦开阔,河流落差较小,河流在侧蚀和堆积作用下易形成曲流;草原土壤多植物根系固结,河岸抗侧蚀能力较强,曲流形成后能够得到长时期的保留。
(2)太行山区在地质史上地形平缓,河流形成曲流;后来,地壳缓慢抬升形成太行山,河流落差不断加大,河流不断下切侵蚀形成峡谷,原来的曲流形态保留在峡谷中。
(3)修筑防洪大堤,使曲流难以形成;对曲流进行人工裁弯取直以利于防洪和航运,使曲流难以保留。
解析:
第(1)题,主要从平坦河段侧蚀作用明显、河岸抗侵蚀能力大小等方面分析。
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地质史上太行山区曾经是平原,分布着许多河流,容易形成河流曲流;后期河流随地质抬升作用下切形成曲峡。
第(3)题,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河网密布,地势平坦,理应众多曲流而实际几乎见不到,则只能参考农耕悠久的历史背景,推测受到了人为破坏。
5.答案为
(1)夏季牧场分布在高山、亚高山和森林草甸上部(山地森林带以上的高山草原草甸);春秋牧场分布在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地带(山地森林带以下的山前平原或山麓地带草原);冬季牧场分布在平原河谷和荒漠地区(河谷平原和盆地中心的草原和荒漠草原)。
(2)阿勒泰地区深居内陆,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夏季,山地降水丰富且有高山冰雪融水,高山林带以上水草肥美,利于放牧。冬季,高山牧场气温低,冰雪覆盖;而平原河谷荒漠地区海拔低,气候较温暖,利于放牧;春秋季节则在介于二者之间的山前平原放牧。
(3)可以。理由:光照强,夏季光热资源充足;可垦土地资源丰富;可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或者不可以。理由: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规模种植将导致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加剧;当地劳动力不足。(任选一种观点作答即可)
解析:
第(1)题,牧场分布特征要结合图示位置,以及材料一中不同海拔分类来描述。
第(2)题,阿勒泰地区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稀少,植被覆盖率低;且地势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夏季牧场在高山森林带以上的高海拔山地草原带,该地山地降水丰富且有高山冰雪融水,草原面积大,牧草丰茂,草质好。冬季牧场在山麓地带的避风、温暖的草场;春秋季节则在介于二者之间的山前平原放牧。转场有利于合理利用草场资源,同时有利于牧场的恢复。
第(3)题,可从区位条件及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可行或不可行。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五(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五(含答案解析),共5页。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四(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四(含答案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热带草原气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十(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考前冲刺 考前天天练 十(含答案解析),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