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题型归类)-【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
展开一、考查渗透作用的概念和原理
1.如图所示,甲是渗透作用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中的横坐标代表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半透膜内a处溶液的浓度变化可用图丙表示B. 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漏斗内的速率变化可用图乙表示C. 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图乙表示D. 半透膜内、外浓度差的变化可用图丙表示
2.如图是一渗透装置,漏斗内外的液面差最大值为H₁,最终液面差为H₂,且H₁>H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状态1时,溶液A的浓度小于溶液B的浓度B. 状态2时,半透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为零C. 状态3时,半透膜两侧浓度大小相等D. 溶液A中的部分溶质微粒能透过半透膜
3.把质量分数浓度均为10%的等体积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用半透膜(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不允许蔗糖分子通过)隔开(如图所示),最终甲、乙两侧液面的情况及浓度关系是( )
A.甲侧低于乙侧,且乙侧溶液浓度较高B.甲侧高于乙侧,且乙侧溶液浓度较低C.甲侧高于乙侧,且甲、乙两侧溶液浓度相等D.甲侧低于乙侧,且甲、乙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4.直饮机的核心部件是逆渗透膜,其原理是通过水压使水由较高浓度溶液的一侧渗透至较低浓度溶液一侧,细菌及有害物质几乎不能透过逆渗透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直饮机利用了逆渗透膜具有细胞膜的识别功能B. 逆渗透过程与渗透作用不同的是水由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流动C. 逆渗透膜上有载体蛋白,可以选择性地控制有害物质的进出D. 逆渗透膜去除有害物质的能力胜过生物膜,通过逆涂外理的水可放心饮用
5.图1表示渗透作用的装置,蔗糖溶液A、a起始浓度分别用MA、Ma表示,开始时烧杯内的液面和长颈漏斗内的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溶液a液面上升,高度差为h;图2表示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一个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典型的渗透装置必须具备两个条件:______;_______。(2)图1中A、a蔗糖溶液在实验初始时的浓度大小关系为MA
(4)图2中,如果B、b分别表示外界蔗糖溶液和细胞液,且浓度分别为MB、Mb,则在图示状态时,与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填“MB>Mb”“MB
二、考查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分析及应用
1.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B.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C.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D. 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
2.将菠菜叶肉细胞浸润在一定浓度的KNO₃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为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处于稳定状态。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KNO₃溶液的初始浓度小于菠菜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B. 只有在原生质体体积增大的过程中才有水分子进入细胞C. 原生质体体积处于稳定状态时,细胞内外渗透压相等D. 实验中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有关
3.如图表示以洋葱表皮为实验材料,用0.3 g/mL的蔗糖溶液、0.5g/mL的蔗糖溶液、0.3g/mL的尿素溶液及清水进行的相关实验(m表示开始用四种溶液分别处理洋葱表皮;n表示开始用清水处理洋葱表皮),测得该细胞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体积变化,图中代表尿素溶液处理结果的是( )
A. a B. b C. c D. d
4.将同一部位的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分别浸在甲、乙、丙3种溶液中,测得细胞膜与细胞壁间平均距离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开始时,甲、乙溶液的浓度均小于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B.与t₀时相比,t₂时乙溶液中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未发生变化C.实验过程中,丙溶液中没有水分子进出洋葱外表皮细胞D.t₂时刻与t₀时刻相比,甲、乙溶液的浓度都有所下降
5.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 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
6.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 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B. 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蔗糖不能进入细胞C. 实验曲线图推测出萝卜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比甘油载体数量少D. 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
7.将一萝卜去皮后切成大小相同的数个小条,测定长度后随机分成数量相等的几组,然后放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进行实验,一定时间后取出,再次测定每组萝卜条的长度并取平均值,得到关系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蔗糖溶液浓度低于a的组中蔗糖进入了细胞B. 在蔗糖溶液浓度高于a的组中原生质层紧贴细胞壁C. 蔗糖浓度为a时,细胞内的蔗糖浓度与外界蔗糖溶液相等D. 图中萝卜条长度的变化说明细胞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8.以紫色洋葱鳞片叶为材料进行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细胞长度和原生质体长度分别用X和Y表示(如图),在处理时间相同的前提下 ( )A.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紫色越浅B.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小,则越不易复原C.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所用蔗糖溶液浓度越低D. 不同细胞用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X/Y值越大,则细胞的正常细胞液浓度越高
9.(多选)假设标号为A、B、C的植物细胞细胞液的浓度相同,将它们分别放在a、b、c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依次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根据图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 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为:c>b>aB. 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为:c=b≥aC. 实验后细胞的吸水能力:C>B>AD. 实验后细胞液浓度:C>B>A
10.如图所示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渗透平衡时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实验材料:紫色洋葱。实验器具: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实验试剂:蒸馏水,0.3 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________(填代号)。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________,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________,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10.(1)S1>S2 (2)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3)①X ②标号 蒸馏水 ③质壁分离 (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三、考查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1.下列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最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 )A. 水进入根尖成熟区细胞B. CO₂进入幼苗叶肉细胞C. K⁺进入神经细胞D. 胃蛋白酶被分泌出胃腺细胞
2.左图为氨基酸和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表中正确的是( )
3.如图表示为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其中①~③表示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③方式可表示细胞从外界吸收K⁺B. ①方式可表示细胞吸收甘油、乙醇C. ②方式不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D. 糖醋蒜腌制过程中,蔗糖和醋进入细胞的过程与②和③无关
4.下图表示借助转运蛋白进行的两种跨膜运输方式,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物质运输速度比载体蛋白介导的快1000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细胞膜上是静止不动的B. 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在物质转运时作用机制相同C. 甲、乙两种方式中只有甲属于被动运输D. 载体蛋白转运时会发生构象改变导致运输速率较慢
5.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大分子物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网格蛋白参与细胞膜的内陷运动B.该过程需要细胞识别,不消耗能量C.囊泡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6.如图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体等分泌蛋白的释放方式均与甲中的方式相同B. 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甲需要消耗能量,而乙不需要D. 物质通过甲和乙进出细胞可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透过性的功能特点
7.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A.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B. 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C. 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协助扩散D. 细胞吸收M所需能量供应不足
8.某科学家在研究物质运输时发现有下列四种曲线关系,在研究某种物质的运输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最可能是下列哪一过程 ( )A. 葡萄糖从血浆进入人的成熟红细胞B. Na⁺通过离子通道进入神经细胞C. 小肠上皮细胞从小肠内吸收氨基酸D. 组织细胞从组织液吸收氧气
9.某种-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ATPase 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转运到细胞外B. 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ATPase发挥作用导致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C.-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 溶液中的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10.胃内的酸性环境是通过H⁺-K⁺泵维持的。人进食后,胃壁细胞质中含有H⁺-K⁺泵的囊泡会转移到细胞膜上。胃壁细胞通过H⁺-K⁺泵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向胃液中分泌H⁺同时吸收K⁺。细胞内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进入胃腔。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H⁺-K⁺泵同时具有酶的催化和载体蛋白的转运功能B. H⁺-K⁺泵专一性转运两种离子与其结构的特异性有关C. H⁺和K⁺在胃壁细胞中的跨膜运输方式均需消耗能量D. 抑制H⁺-K⁺泵功能的药物可用来有效的减少胃酸的分泌
11.如图表示动物某组织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的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 ) A. 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 图中葡萄糖的运输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C. 图中葡萄糖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Na⁺的运输既可顺浓度梯度也可逆浓度梯度
12.(多选)正常情况下,甲、乙两种物质在同一动物细胞内外的浓度情况如图所示。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B.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C.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D.乙进入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13.(多选)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转运葡萄糖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均为协助扩散B. Na⁺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均消耗ATPC. 抑制细胞呼吸影响K⁺通过Na⁺-K⁺泵的转运D. 能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的载体蛋白不具有特异性
14.科学家在研究钠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时,做了下述实验,先向枪乌贼神经纤维里注入微量的放射性同位素²⁴Na, 不久可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存在²⁴Na。 如果在神经纤维外溶液中先后加入某药物和ATP(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测得神经纤维周围溶液中²⁴Na的量如图所示。则:
(1)据图可知,加入某药物后,溶液中²⁴Na的量____________;而加入ATP后,溶液中²⁴Na的量______。(2)由此可见,神经纤维排出²⁴Na需要消耗____________,²⁴Na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3)“某药物”的作用机理是_____。(4)若将图中纵坐标改为“细胞中²⁴Na的量”,在图中画出相应的曲线以表示细胞中的²⁴Na量的变化。(注入神经纤维中²⁴Na的总量为2)。
14.(1)不再增加;继续增加(2)ATP;主动运输(3)抑制细胞中的呼吸作用(抑制ATP 的形成)(4)如图
第4讲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题型归类)-【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 这是一份第4讲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题型归类)-【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型归类,AB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7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精讲)-【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 这是一份第7讲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课件精讲)-【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渗透作用,水分子,半透膜,S1>S2,甲液面高于乙液面,水进出细胞的原理,2现象,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正常状态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讲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协调配合(题型归类)-【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 这是一份第5讲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协调配合(题型归类)-【一轮精讲】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和题型归纳,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AC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