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8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教师用书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8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教师用书第1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8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教师用书第2页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8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教师用书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8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教师用书

    展开

    第二节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一、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态退化的类型:森林破坏、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物种灭绝等。

    2.生态退化的影响

    影响

    功能类型的变化

    具体表现

    导致自然环境服务功能逐步下降

    调节服务功能降低

    导致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供给服务功能降低

    造成可再生资源的数量短缺、稳定性降低和更新障碍等问题

    支撑服务下降

    造成栖息地丧失、环境变化、物质循环紊乱等

    3.生态退化的危害:动摇国家安全的自然环境基础;产生威胁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二、实施生态修复

    1.生态修复的定义:利用自然环境自身恢复能力或辅以人工措施,使受损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趋向良性循环

    2.生态修复的分类

    三、建立自然保护区

    1.自然保护区的定义:对自然界中有代表性的保护对象所在的区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保护要求及功能区划分

    保护对象

    自然生态系统

    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

    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

    保护要求

    对未经改造或轻微改造的生态系统,禁止人类活动干扰破坏,使其继续保持自然状态

    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停止继续破坏,将人为干扰降到最小,通过科学管理使其恢复到原生次生的稳定状态,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

    功能区划分

    按照国际惯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3.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1)自然保护区涵盖的森林、草原和湿地等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

    具有调节功能

    维持水循环、净化水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蓄洪防旱、防风固沙、固定二氧化碳

    发挥重要作用

    遏制生态恶化、维持自然环境稳定等

    (2)自然保护区能够有效拯救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典型原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潜在战略资源需求。

    (3)自然保护区为生物、生态、农林等学科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监测和科学研究基地,是生态保护、人工种苗繁育和生态修复技术研发的基地。

    (4)自然保护区是培养公众生态文明观、提高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四、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1.温室效应: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掉,形成温室效应。

    2.碳循环:碳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的循环

    3人类活动对碳循环的影响

    化石燃料的使用,森林砍伐和焚烧、农田开垦等土地利用的变化,释放大量二氧化碳。

    五、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生存空间的丧失是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最为严重的影响。

    2.加剧资源危机或自然灾害而影响国家安全。

    3.激化国家间的资源争端而影响国家安全。

    4.受其他国家波及而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六、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减缓措施

    主要包括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吸收两个方面

    适应措施

    趋利避害为目标,根据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认识,通过改变人类社会自身,降低全球变暖导致的不利影响或利用全球变暖带来的发展机遇

    国际合作

    各国都要采取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行动

    通过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

    各国需要通过在科学、经济和外交等多个领域加强国际合作

    考点一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2022·浙江6月卷)人工湿地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的处理技术。下图为某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水的流程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可以(  )

    A.降低污水处理成本   B.减少土地占用面积

    C.不受季节变化影响   D.加快污水处理速度

    (2)在湿地保护生态修复中,较为合理的途径是(  )

    A.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

    B.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

    C.增加水域面积,扩大养殖规模

    D.河道整治清淤,清除全部河滩

    【思维培养】

    知识储备

    材料信息

    文字:人工湿地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

    图像:人工湿地也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

    调运知识

    湿地系统的微生物、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外来物种缺少天敌,扩大养殖会增加水污染;清除全部河滩会破坏河流生态,加剧河流侵蚀

    思维路径

    第(1)题

    与污水处理厂相比,该人工湿地系统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对污水进行自然净化和处理→不需要建设厂房设施和使用药物,污水处理成本较;图中人工湿地系统也需要大量的土地→没有减少土地占用面积;湿地系统的微生物、植物生长有明显的季节性污水处理能力也有季节差异;据材料可知,人工湿地系统靠微生物、植物自然净化速度较慢

    第(2)题

    引进外来物种,扩大滩涂种植→缺少自然天敌而迅速繁殖,抢夺其他生物生存空间→生态失衡或其他物种灭绝;河道种植芦苇,修复水生植物→提高湿地涵养水源能力和自净能力→增加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扩大养殖规模→水污染加剧;清除全部河滩→河床裸露→侵蚀加剧→破坏生态环境

    【我的解答】(1)A (2)B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应对措施

    我国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布、形成及防治措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防治措施

    森林减少

    东北、西南、东南林区 

    森林火灾等

    乱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过度放牧、过度垦殖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平原、湖滨、海滨 

    沉积物充满湖沼

    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引水灌溉、河流改道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

    多样

    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物种有发生、发育和消亡的过程

    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

    人口稠密、过度开垦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降水少,气候干旱

    过度放牧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水、严禁乱砍滥伐

     生态修复的方法

    1.退化坡面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1)退化耕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少施化肥,增施农家肥料;种植绿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种;轮作、套作,间种、混种;减少化学防治,增加生物防治;种植等高植物篱。

    (2)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在封禁的基础上,补种乡土树种、草种。封禁时间的长短因生态系统类型、受损程度、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乔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态系统可分别为8年以上、5—8年、3—5年。

    2.退化河流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在土壤侵蚀地区,导致河流退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修路、开矿、樵采、河岸放牧、化肥与农药的面源污染、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过度捕捞等,对由于这些驱动力所导致的退化河流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最重要的是减轻或解除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的驱动力,让河流休养生息。

    3.内陆河流域退化绿洲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施生态应急补水工程,至少要满足天然绿洲生态系统最小生态需水量;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适当减少人工绿洲面积,使人工绿洲和天然绿洲面积比例调整到1∶1左右。

    4.退化矿山生态系统生态修复

    该生态系统的土壤、植物等组分完全受损,缺乏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对这种严重退化的生态进行生态修复,可采取的方法有:覆盖土壤,对土壤进行物理处理;添加营养物质,去除有害物质;种植适应性强的先锋树种或草种,间种乡土树种或草种。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意义

    内容

    保护自然“本底”

    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为子孙后代留下天然的“本底”,这个天然的“本底”是今后利用、改造自然应遵循的途径

    贮备物种

    是生物物种的庇护所、贮备地,保存了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它们的遗传基因和栖息地

    保护生物多样性

    有效保护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和自然群落,维护地区生态平衡

    提供生态服务

    提供食物、原料,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功能;外部效益明显

    其他意义

    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和物种生态特性,开展科学实验,进行环境监测的重要基地,是开展旅游、公众环保宣传教育的良好场所

    考向1 生态退化及其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019年1月,西安市政府在发布的《秦岭生态修复工作方案(2019—2021年)》中指出:针对秦岭生态环境现状,按照维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综合治理要求,实施积极的生态修复措施,恢复并增强秦岭的生态服务功能,实现山青、水净、坡绿的目标。下图为秦岭北侧部分地区地形图(单位:米)。据此完成 1~2题。

    1.关于秦岭北麓西安段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的组合,错误的是( D )

    A.森林减少—偷伐林木

    B.水土流失—滥采乱挖

    C.水质恶化—人畜污染

    D.土壤盐碱化—过度灌溉

    2.方案中还提出“有序退出禁止开发区内的中小水电站”,其主要原因是( C )

    A.小水电站能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明显改善水环境的质量

    B.小水电站能够提高对洪水的调蓄作用,有效抑制洪涝的发生

    C.以恢复河流生态为目标,对河道实施生态化修复

    D.开展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增强区域生态服务功能

    考向2 实施生态修复

    (2022·山东卷)尼日利亚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是非洲仅存的原始热带雨林之一。1991年,尼日利亚政府在热带雨林存量较大的地区建立了克罗斯河国家公园。某机构利用遥感等地理信息技术对1986年和2010年国家公园所在区域的景观进行了对比研究(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与1986年相比,2010年克罗斯河国家公园范围内(  )

    A.分散林地和农场的面积缩小

    B.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

    C.热带雨林景观的完整性提高

    D.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

    4.图中国家公园内退化斑块的景观类型可能是(  )

    ①灌丛草地 ②草甸沼泽 ③落叶阔叶林 ④常绿硬叶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B 4.A 解析:第3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分散林地和农场面积增大,A错误。雨林景观变得破碎,导致生物生存环境的连通性下降,B正确,C错误。雨林遭受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D错误。第4题,该地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较多,地表水充足,灌丛草地、草甸沼泽广布,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大,导致该类景观类型退化,①②正确。由于该地纬度位置较低,海拔较低,难以形成大片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所以③④错误。所以A正确。

    考向3 建立自然保护区

    (2023·梅州模拟)非洲野犬目前处于濒危状态,数量不断减少。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类和非洲野犬冲突加剧,部分保护区通过加装栅栏来限制动物活动范围,但有约30%的非洲野犬能够越过破损的栅栏威胁聚落。图1示意非洲野犬的分布范围,图2示意南非保护区典型的栅栏景观。据此完成5~6题。

       图1       图2

    5.非洲野犬的主要栖息地(  )

    A.冬夏温差大   B.全年风沙多

    C.树木密度低   D.太阳辐射弱

    6.造成保护区栅栏破损的原因可能有(  )

    ①风力侵蚀 ②地壳运动 ③流水冲刷 ④生物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C 6.D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非洲野犬的主要栖息地位于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湿季风沙活动少;干季多风沙,太阳辐射强,D错误;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树木密度低。第6题,风力侵蚀难以破坏栅栏;地壳运动的时空尺度过大,短时间内对栅栏的破坏力很小;湿季的洪水可能破坏栅栏及其地基;大型野生动物的撞击也可能破坏栅栏。

    考点二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2021·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具有的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可以用货币形式体现。冰川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冰川服务价值高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面积大,一般发育在海拔4 000米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域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的两倍多。研究表明:冰川的气候调节价值远高于其他各项服务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不考虑物价因素,近年来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下图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

    (1)根据冰川面积大小及分布状况,推测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

    (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祁连山冰川对当地气温的调节作用。

    (3)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试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

    【思维培养】

    关键能力

    获取和解读信息

    ①冰川的作用: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

    ②全球气候变暖对冰川的影响: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

    ③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疏勒河流域冰川分布广、完整成片;北大河流域冰川面积小,冰川分散分布

    调动和运用知识

    ①影响冰川分布的因素:温度、降水、地形;

    ②冰川对气温的影响: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缓解气候变暖

    ③影响冰川服务价值减幅的因素

    学科素养

    区域认知

    结合图中信息,认知疏勒河流域与北大河流域冰川分布区的地形差异

    综合思维

    通过分析材料,认识冰川的服务价值,全球气候变暖对冰川的影响,祁连山冰川对当地气温的影响

    【我的解答】

    答案:(1)疏勒河流域海拔大于4 000米的区域分布广、完整成片;北大河流域海拔大于4 000米的区域分布小、分散破碎。

    (2)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

    (3)东部地区海拔较低,冰川面积较小,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东部地区冰川退缩率较高,造成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更大。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全球变暖的应对方法

    考向1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2023·济南模拟)我国自2021年2月1日起实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碳排放权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排放权视为商品,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交换,从而达到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下图为碳排放交易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政府机构发放碳排放配额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其改变了(  )

    A.大气组成结构   B.大气垂直分层

    C.大气辐射强度   D.大气水平运动

    2.若图中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则与乙企业相比,甲企业(  )

    A.碳排放总量更大   B.占地面积更小

    C.能源使用效率高   D.交通运输量少

    1.A 2.C 解析:第1题,政府机构发放碳排放配额能够减少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减少对大气垂直分层、大气辐射强度、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较小。第2题, 由题干可知,甲、乙两企业均为钢铁厂,且获得等量碳排放配额。企业甲出售配额,说明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可能是通过技术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碳排放量少,有多余的碳排放配额可以出售;企业乙碳排放量高,碳排放配额不足,需要购买碳排放配额,说明碳排放总量更大,A错误;钢铁企业碳排放量的多少与能源及其使用效率有关,与占地面积大小关系不大,B错误,C正确;企业乙碳排放量大,不能说明运输耗能的大小,D错误。

    考向2 全球变暖的应对方法

    (2022·盐城二模)“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我国政府提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经过综合测算,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首个真正实现“碳中和”的奥运赛事。下图为北京冬奥会“碳中和”途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最大的限制性条件是(  )

    A.高耗能产业发展迅速

    B.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

    C.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

    D.城镇化加快,内需扩大

    4.本届冬奥会实现了“碳中和”,推测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A.所有冬奥会场馆实现全太阳能发电

    B.办公场馆取消空调,减少制热耗能

    C.冬奥场馆周边拆迁造林,增加碳汇

    D.运用GIS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3.B 4.D 解析:第3题,中国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排放的二氧化碳较多,因此,中国要实现“碳中和”,最大的限制性条件是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较高,B正确。在环境政策要求下,目前高耗能产业发展受限,A错误。生活水平提高、消费升级与城镇化加快、内需扩大并不一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增加,C、D错误。第4题,太阳能发电受天气、昼夜变化等因素影响,因此所有冬奥会场馆不可能实现全太阳能发电,A错误。冬奥会期间气候寒冷,办公场馆不会取消空调,B错误。拆迁造林、增加碳汇的做法见效较慢,且周边地区拆迁费用较大,C错误。运用GIS技术,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可以减少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D正确。

    四十七 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22·沈阳模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形成“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空间格局(下图),建立区域协同合作机制,更好地推进长江上下游协同发展、东中西部互动合作。据此完成1~2题。

    1.在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中,湖南张家界自然保护区属于(  )

    A.优化开发区域   B.重点开发区域

    C.限制开发区域   D.禁止开发区域

    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属于优化开发区域,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B.区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C.科教发达,创新能力强

    D.城镇体系完善

    1.D 2.A 解析:第1题,湖南张家界为自然保护区,属于禁止开发区域。第2题,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匮乏,因而资源承载力没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故A不正确,但符合题意。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科教发达,创新能力强,城镇体系完善,使得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成为优化开发区域。

    (2023·淮安模拟)白鹤是一种候鸟。下图为白鹤正常年份迁徙路线图。据此完成3~4 题。

    3.鄱阳湖地区吸引白鹤前来越冬的有利条件有(  )

    ①冬季气候温和

    ②水稻田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和鱼类

    ③设立自然保护区,人类干扰少

    ④水域面积广阔,栖息场所理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发挥的主要作用是(  )

    A.旅游功能   B.经济功能

    C.生态功能   D.科研功能

    3.B 4.C 解析: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鄱阳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温暖,利于白鹤过冬,故①正确;白鹤在越冬地首选的食物是枯草的块茎,也吃水生植物的叶、嫩芽和少量蚌、螺等软体动物,因此,水稻田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和鱼类不是吸引白鹤到鄱阳湖地区越冬的有利条件,故错误;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附近人类活动少,候鸟栖息受人类干扰少,故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水域面积广,拥有丰富的植物,白鹤的食物充足,为越冬候鸟提供广阔的栖息空间,故正确。故选B。第4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可知,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故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发挥的主要作用是生态功能。故选C。

    兴宁市处于广东省东北山丘地带。该市注重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加快建设集各类生态斑块(包括绿道网、农田、湿地、森林、郊野公园、滨水空间等),廊道和自然区域等要素于一体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畜牧业、生态林业,打造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下图为兴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兴宁市划定多个生态走廊和生态屏障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城市等级

    B.优化城市功能区

    C.治理城市污染

    D.促进生态产业化

    6.兴宁市生态功能区包含(  )

    A.防风固沙林区

    B.土地沙化防治区

    C.水源保护林区

    D.岩石裸露恢复区

    5.D 6.C 解析:第5题,根据材料可知,兴宁市划定多个生态走廊和生态屏障区的目的是促进生态产业化,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D正确;兴宁市划定城市功能分区不能提升城市等级,A错误;优化城市功能分区是该规划的直接影响,而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该城市污染严重C错误。故选D。第6题,兴宁市处于广东省东北山丘地带,为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降水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人类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需建设水源保护林区和水源涵养林,并划定生态红线,对该区域进行保护,C正确;兴宁市位于南方多雨区,风沙危害不严重,不需要建设防风固沙林,A错误;土地沙化区、岩石裸露区属于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B、D错误。故选C。

    (2023·南京模拟)下图为近年来全球海表温度变化趋势图。据此完成7~8题。

    7.按照目前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未来我国天山地区可能(  )

    A.林线下移

    B.降水总量增加

    C.雪线进一步下降

    D.农作物生长周期变长

    8.气候变暖表现最为突出的地区可能是(  )

    A.河西走廊   B.东欧平原

    C.横断山区   D.中西伯利亚高原

    7.B 8.D 解析:第7题,结合图例、读图可知,目前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的趋势。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天山地区雪线将向上移动,林线也将向上移动,A、C错误;全球变暖会促进大气循环和水循环,使天山地区外来水汽输入量增多,降水增多,B正确;因气候变暖,农作物生长周期将变短,D错误。故选B。第8题,对全球变暖反应最大的不是低纬度热带地区,而是纬度较高的地区。选项中的四个地区,中西伯利亚高原纬度最高,其对全球变暖的表现也最为突出。故选D。

    2021年,“碳中和”“碳达峰”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提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示意图,完成9~11题。

    9.图示期间(2021—2030年),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直接后果是(  )

    A.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B.大量吸收地面辐射

    C.适量反射太阳辐射

    D.适量反射地面辐射

    10.根据材料,下列关于我国碳排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30年前增长变慢

    B.2030年增长率最高

    C.2021—2030年增速加快

    D.2060年后无碳排放

    11.我国依次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效措施有(  )

    ①用火电替代煤炭 ②发展城市河流廊道 ③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B 10.A 11.D 解析:第9题,图示期间,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趋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可以大量吸收地面辐射,从而导致气温升高,B正确。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波段有少量吸收,但太阳电磁光谱中,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所以并不会导致太阳辐射被大量吸收,A错误。二氧化碳浓度对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的反射影响不大,C、D错误。故选B。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2030年我国碳排放量将达到峰值,这意味着2030年前逐年控制碳排放增长速度,2030年前增长变慢,A正确,B错误。2030年前后碳排放年增长率大致为0,C错误。之后碳排放逐年减少,并不意味着2060年后无碳排放,D错误。故选A。第11题,火电本身就是以煤炭为原料,会大量排放二氧化碳,①错误。城市廊道类型较多,发展城市绿道可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大碳吸收,而构建如河流廊道等对实现碳中和影响不大,错误。发展清洁能源可有效降低碳排放,正确。降低企业生产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可降低碳排放,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

    12.(2022·大连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5月,原来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群一路北上,开启了“北漂”之旅,亚洲象“离家出走”的消息引起了公众的持续关注。直到2021年8月,云南北移亚洲象群才平安回归原栖息地。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孕期长达600天左右,属食草动物,食量惊人,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亚洲象生活范围和人类活动范围的距离越来越近,甚至重叠,人象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十年来,云南亚洲象栖息地出现明显变化(见下图),且种群数量稀少。

    (1)描述云南亚洲象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亚洲象种群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

    (3)针对亚洲象“离家出走”的现象提出保护亚洲象的措施。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与1975年相比2014年亚洲象的分布范围明显缩小,仅存于云南省南部,主要分布在景洪、西双版纳等地;生存环境破碎,呈块状(不连续)分布。第(2)题,连片的原始森林被破坏,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争抢了亚洲象的生存空间,表现为破坏原始森林,大规模种植橡胶树、茶树、玉米等作物,使亚洲象的生存空间缩小;该地区人类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修建道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水电站等将栖息地分割为生态孤岛,隔绝种群交流。盗猎及人象冲突逐渐升级等导致亚洲象种群数量减少,分布范围缩小。再加上亚洲象“孕期长达600天左右”,繁殖率低,“属食草动物,食量惊人,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导致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第(3)题,保护亚洲象首先应该保护亚洲象的生存环境,具体做法是建设亚洲象自然保护区,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禁止捕杀,防止盗猎;保护和修复天然林,改善亚洲象栖息地的连通性,才能让大象重新“安居”,清除入侵植物,并引种亚洲象天然采食物种,将退化的林地修复为更适宜亚洲象利用的栖息地,扩大适宜栖息地面积,从根本上缓解亚洲象“离家出走”的现象;同时要加强对当地居民的教育和管理,包括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濒危动物、生态环境的意识,人人参与保护动物,关注亚洲象及其生存环境等。

    答案:(1)栖息地面积缩小;碎片化严重,呈块状(或不连续)。

    (2)亚洲象孕期长,繁殖率低;亚洲象体型大,食物消耗量大;人类对亚洲象栖息地的破坏及气候变化,导致亚洲象群生存空间缩小;非法盗猎等现象严重。

    (3)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亚洲象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呼吁人类关心、关注亚洲象及其生存环境等,促进人象和谐;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防止盗猎。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灾会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较大影响,尤其是频繁及重度的森林大火,会对高纬度地区的不同植被类型和群落、土壤环境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下图示意阿拉斯加的黑云杉林区1971年重度火烧后部分植被覆盖度变化,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枝)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

    (1)分析短期内森林火灾对本地区碳元素空间分布的影响。

    (2)判断森林大火后最先恢复的植被种类,并说明理由。

    (3)总结火灾后草本植物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原因。

    解析:第(1)题,森林火灾将植被烧毁,将原本储存于植被体内的碳元素通过燃烧释放,部分进入大气层;部分碳元素以草木灰(固态无机碳)的形式进入土壤补充表土;部分草木灰(固态无机碳)随着雨水淋溶、地表径流进入水体。第(2)题,森林大火后最先恢复的植被种类是草本类。据阿拉斯加的黑云杉林区1971年重度火烧后部分植被覆盖度变化图分析,1971—1980年草本类植被覆盖度最大,其次是苔藓类;草本类植被较苔藓类植被根系更发达,火灾后地下根系保存较为完好,后期恢复较快;草木类较乔木黑云杉等级更低,生长快,恢复所需时间更短。第(3)题,火灾后草本植物覆盖度变化是先快速增加,后有所下降。原因是火灾后乔木(黑云杉)被毁,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草本植物光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合成有机物多,生长快,促进其快速恢复及生长;后期随着乔木逐渐恢复,乔木比较高大,林下光照条件变差,草本植被覆盖率有所下降。

    答案:(1)森林火灾将原本储存于植被体内的碳元素通过燃烧释放出来,部分进入大气;部分以草木灰(固态无机碳)的形式补充表土;部分草木灰(固态无机碳)随着雨水淋溶进入水体。

    (2)种类:草本类。理由:草本类植被较苔藓类植被根系更发达,火灾后地下根系保存较为完好,后期恢复较快;草木类较乔木黑云杉等级更低,恢复所需时间更短。

    (3)变化情况:先快速增加,后有所下降。原因:火灾后乔木(黑云杉)被毁,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增强,草本植物光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促进其快速恢复及生长;后期随着乔木逐渐恢复,林下光照条件变差,草本植被覆盖率有所下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8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第2节生态保护与国家安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教师用书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