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8章乡村和城镇第1节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师用书
展开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1.乡村土地利用类型
(1)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
(2)公共设施: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
2.乡村空间结构
(1)外围: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2)内部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形成:城镇包括城市和镇,是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城镇里人口相对较多,经济活动多样,出现了土地利用的专业化。
2.功能区类型: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有些大城市会形成行政区、文化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等。
3.特点:不同的功能区之间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
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城市功能区≠城市用地
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如商业用地不等于商业区,商业用地指商业活动占用的土地,而商业区中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其他活动,即其用地类型除了商业用地外,还有绿化用地、交通用地等。
4.常见功能区
功能区 | 分布 | 特征 |
居住区 | 城镇中广泛分布的一种功能区 | 面积最大 |
商业区 | 多位于城镇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 呈点状或 条状分布 |
工业区 | 多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通常距离城镇中心较远,同时要考虑保护环境 | 工业区是工业集聚的区域 |
5.城镇内部空间结构: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各种功能区在空间的组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因素
影响因素 | 具体影响 | |
经济 因素 | 交通便捷程度 | 影响地租的高低 |
距离市中心远近 | ||
不同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商业>居住>工业 | ||
社会 因素 | 政策、文化、环境 |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变化 |
2.发展变化
(1)城镇发展初期:城镇的地域范围狭小,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2)发展变化: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纷纷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1.意义
合理规划城乡空间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为生活提供便利、文化传承等,对于优化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2.措施及作用
(1)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2)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3)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考点一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下图表示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虚线圈内区域最可能的城市功能是( )
A.商业和住宅 B.工业和行政
C.旅游和休闲 D.仓储和物流
(2)影响该市中心城区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气候 D.科技
【思维培养】
关键能力 | 获取和解读信息 | ①地理区域:我国西北地区某城市; ②示意图信息:城市中心城区交通、金融、医疗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密度; ③图例信息:颜色越深表示密度越大 |
调动和运用知识 | 虚线圈内交通设施和金融设施的密度较大,交通便利,金融服务设施完善,最可能为商业区和住宅区,休闲旅游区的可能性小 | |
学科素养 | 区域认知 | 该城市中心城区形态大致呈条带状,最可能受地形因素的制约 |
综合思维 | ①根据交通设施的分布密度图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西北侧交通密度较低,说明其形态受交通的影响不是很大; ②根据图中比例尺信息可知,该城市中心城区范围不大,其气候差异不大 |
【我的解答】(1)A (2)B
城镇功能区的特点
1.城镇三大主要功能区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镇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位置及原因具体如下表所示:
形成 | ↓ ↓ ↓ ↓ ↓ ↓ ↓ | |||
功能区 | 商业区 | 工业区 | 居住区 | |
形态 | 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 集聚成片 | 占地面积大,是城市的最基本职能,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 |
特征 | 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 建设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居住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与低级居住区背向发展 | |
位置 | 城镇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 中高级居住区 | 低级居住区 |
城镇外缘,环境优美,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 | 内城、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 |
2.中央商务区(CBD)
中央商务区(CBD)是整个城镇的商业核心地区,中央商务区不仅是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央商务区有四个主要特点:
特点 | 原因 | |
城镇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 中央商务区是整个城镇的商业核心地区,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 | |
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很大 | 在交通通达度高的前提下,居住区与上班地点分开 | |
建筑物高大稠密 | 因地价昂贵,为了分担成本,建筑物都设计为多层;因土地有限,充分利用土地 | |
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 水平差异 | 最中心处以盈利高的零售活动为主,周围地区以商务机构为主 |
垂直差异 | 低层以盈利高的零售活动为主,中间层以商业活动场所为主,高层以办公室为主 |
“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
-
-
-
考向1 城镇功能分区的特征
(2022·黄山模拟)建设用地比重是指一个功能区内的建筑用地占土地面积的比重。下表是我国南方某镇2020年旅游、商业、工业、农业功能区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表。据此完成1~3题。
功能区 | GDP | 年龄构成 | 建设用地占比 |
甲 | 5亿 | 60岁以上占50%、14岁以下占25% | 8% |
乙 | 40亿 | 60岁以上占25%、14岁以下占12.5% | 20% |
丙 | 40亿 | 60岁以上占19.5%、14岁以下占7% | 60% |
丁 | 100亿 | 60岁以上占20%、14岁以下占20% | 90% |
1.表中表示工业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由表中数据可知,丁功能区( )
A.人口抚养比最高
B.一般位于城镇的中心
C.建设用地面积大
D.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齐全
3.四个功能区中,甲功能区( )
A.交通通达度最高
B.主要生产小麦、玉米等作物
C.旅游业较为发达
D.主要提供肉蛋菜等农副产品
1.C 2.B 3.D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GDP的数值可知,甲功能区的GDP产值最低,建设用地占比最低,老年人口占比高,可推断为农业区;乙功能区和丙功能区GDP产值差异不大,且年龄构成可知多以中青年为主,但建设用地丙功能区占比高于乙功能区,可推断乙功能区属于旅游区,需要保留大量的旅游资源用地,建设用地占比相对较低,而丙功能区属于工业区,厂房占地面积广;丁功能区的GDP产值最高,建设用地占比最高,反映出该功能区经济水平高,且建筑密度大,可推断为商业区。第2题,丁功能区是商业区,一般位于城镇的中心,人流量大,交通通达性好;人口抚养比最高的应该是甲功能区(农业区);商业区占比面积最小,建设用地比重高不等于建设用地面积大;商业区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结构不齐全。第3题,甲功能区为农业区,交通通达度较低,主要为居民提供肉蛋菜等农副产品;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主要生产水稻等作物,而不是小麦、玉米等作物;旅游业较为发达的应该是乙功能区(旅游区)。
考向2 城镇功能分区的判断
浙江省某市某中学开展乡土地理社会调查活动,分别选取了该市旅游、商业、工业、农业四个面积大致相当的功能区作为研究对象。下图为学生绘制的该市四个功能区2019年人口与经济状况统计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功能区的常住人口分别为1.7万人、5万人、8万人、2万人,圆心位置表示该功能区坐标值,扇形图表示其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功能区分别代表( )
A.农业区、工业区、旅游区、商业区
B.农业区、旅游区、工业区、商业区
C.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旅游区
D.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区、商业区
5.甲功能区老年人口比重最大,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城镇化导致劳动力向外转移
B.环境优美吸引老人至此养老
C.经济因素使人口出生率下降
D.医疗水平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4.B 5.A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甲GDP总量最小,建设用地比重最小,最可能为农业区,C、D错误;乙、丙GDP总量相当,但丙建设用地比重更高,所以乙应为旅游区,丙应为工业区;丁GDP总量最大,建设用地比重接近100%(尚未到100%),建设用地比重大,应为商业区,A错误,B正确。故选B。第5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甲为农业区,其GDP总量最小。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吸引大量年轻劳动力进城务工,劳动力向外转移,当地老年人口比重大,A正确;农业区交通、医疗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对老人至此养老的吸引力不大,B错误;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并不会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导致出生率下降,C错误;人口死亡率下降导致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可能上升,但该原因对区域整体的影响效果不大,无法解释为何甲功能区老人比重最大,所以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
考点二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发展变化
(2022·广东卷)我国某特大城市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2008年以来,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下图示意2008—2019年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据此完成(1)~(2)题。
(1)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不包括( )
A.政府政策引导 B.产业结构转型
C.消费需求推动 D.建筑布局调整
(2) 图示的功能分区演化对该产业园带来的影响有( )
①土地租金上涨 ②商业规模缩小 ③消费群体减少 ④文创功能收缩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思维培养】
知识储备 | 材料信息 | 文字:一老旧厂区经过近十年的改造,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该产业园又持续转型为文创旅游空间,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 图像:与2008年相比,2019年文化创意产业区、商业区和餐饮区范围的变化 |
调运知识 | 影响城镇功能区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因素 | |
思维路径 | 第(1)题 | |
第(2)题 |
【我的解答】(1)D (2)B
经济因素对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2.交通通达度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城镇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城镇地租曲线图是用来表示城镇内部地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的图示,一般呈现从城镇中心向四周随距离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常见的地租曲线图有坐标图(如图1)、立体图(如图2)、等值线图(如图3)等。
图1 图2 图3
(1)坐标图的判读。
(2)立体图的判读。
(3)等值线图的判读。
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考向1 经济因素对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等值线分布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据此完成1~2题。
甲 乙
1.图乙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 )
A.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
B.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
C.商业中心集中布局的影响
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
2.⑤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
A.中心商务区 B.传统工业区
C.旅游休憩区 D.科教文化区
1.B 2.D 解析:第1题,受与市中心距离远近的影响,地价等值线应均匀的呈同心圆状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交通干线与环线交汇处,交通通达度提高,地价等值线多会发生变曲,因此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受交通通达性影响较大;结合图示可知,地价等值线向多个方向弯曲,且弯曲延伸较大,不可能是商业中心集中布局造成的;环境质量优劣可导致局部地区地价的升降,应形成环形岛状,而不是地价等值线向郊区突出弯曲。第2题,读图乙,⑤位于中心城区外缘,交通线附近,临近高新技术产业区,需要的技术人才较多,所以最可能是科教文化区;中心商务区应在市中心,而不是在市区外缘;传统工业区一般污染较大,不应该布局在高新技术产业区附近;旅游休憩区应位于旅游区,图中未显示旅游资源或旅游区。
考向2 城镇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住宅功能区可拓展到( C )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4.近年来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是( B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人口向郊区迁移 ③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④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⑤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考向3 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住宅小区是城市居民的主要生活和居住场所,小区内的风等微气候环境影响污染物的扩散效率和行人舒适度。大型封闭小区的规划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用户的居住体验。我国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据此完成5~7题。
5.在大风区,为保证住宅小区内具有良好的风环境,下列规划合理的是( )
A.中央通道应与主导风向一致
B.建筑格局应横平竖直
C.中央通道应与主导风向垂直
D.建筑格局应错落有致
6.大型封闭小区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体现在( )
A.减少用户进出小区等待时长
B.减少市民出行距离
C.增加途经市民出行时间
D.增加城市路网密度
7.为促进城镇持续健康发展,下列针对超大型住宅区的规划措施,合理的是( )
A.分成多个相对开放的住宅小区
B.保障市内交通,出口避开城市道路
C.休憩广场适宜布局在小区周围
D.统一封闭管理,降低小区治安成本
5.D 6.C 7.A 解析:第5题,在大风区,若中央通道与主导风向一致,则形成狭管效应,小区内风过大,影响用户的居住体验,A错误;若中央通道与主导风向垂直,则楼房受盛行风影响大,特别是冬季寒冷空气影响用户的居住体验,C错误;建筑格局横平竖直,不利于建筑物采光,且不能减轻冬季冷空气影响,B错误;建筑格局错落有致,高层建筑阻挡冬季寒冷气流,低层建筑不影响夏季风,且对各楼层采光影响小,D正确。第6题,大型封闭小区,占地面积大,人多车多,进出小区的车辆等待时间长,A错误;大型封闭小区内居民到小区门口距离长,增加市民出行距离,B错误;途经该大型小区的市民需要绕道而行,增加出行时间,C正确;大型封闭小区,面积大,减小了小区周围的路网密度,D错误。第7题,超大型住宅区应分成多个相对开放的住宅小区,减少用户进出小区等待时间、出行距离等,A正确;出口避开城市道路、统一封闭管理均不方便住户出行,B、D错误;小区面积大,人多,休憩广场适宜布局在小区内部,C错误。
(2020·江苏卷)下图为某城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类型及其影响因素。
(2)你认为①~④地中,最宜布局高品质住宅区的是哪个地点?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3)简析该城市规划可能对市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判图流程】
【我的解答】
(1)组团式(条带状)。 河流、地形。
(2)④地。位于流经城区河流上游、盛行风向上风向。
(3)亲近自然;环境优美;通勤距离远;易造成交通拥堵。
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判读技巧】
(1)看位置:图中①显示,功能区b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为商业区;图中②显示,功能区a位于商业区的周围,为居住区。
(2)看风向:根据图中风向标④(既是风向标也是指向标),可以判断该地区以偏北风为主,北部为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南部为下风向,故乙位于上风向,甲位于下风向。
(3)看河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图中⑤显示,图中等高线向东北弯曲,故河流先向西南,后向南流;乙位于河流上游,甲位于河流下游。
(4)看关联:注意工业区多靠近铁路线。图中③显示的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铁路,为工业区;乙居住区位于上风向,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美,接近高等院校(图中⑥)。
【特别提醒】
(1)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功能区,城市三大功能区中,居住用地比重最大,商业用地比重最小。
(2)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其区位原则有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
(2022·辽阳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甲、乙、丙功能区分别是( )
A.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B.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C.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D.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2.丁地适宜建设的是( )
A.商务大厦 B.高级居住区
C.科技园 D.大学城
1.B 2.B 解析:第1题,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居住区的面积最大,工业区一般位于城市外围,由此可以判断出甲是商业区,乙是居住区,丙是工业区。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丁地区所属的功能区为居住区,因此不适合建设商务大厦、科技园与大学城;丁地区位于绿地与果园附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且有商场,生活便利,有利于建设高级居住区。
(2021·湖北卷)亦庄新城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发展而来,起步面积约4 平方千米,目前面积已达66平方千米。根据《亦庄新城规划(2017—2035年)》,未来其将建成为面积达225平方千米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下图示意亦庄新城规划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3~5题。
3.上图反映的城镇化表现是( )
①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②地价向北部地区递增 ③用地规模不断扩张 ④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开发区发展成为亦庄新城的主要驱动力是( )
A.劳动力丰富 B.市场广阔
C.产业集聚 D.环境优美
5.有利于亦庄新城未来建设的措施是( )
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②保障各功能区等量投入 ③建立智慧交通体系 ④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B 4.C 5.C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亦庄新城面积不断扩大,且规划面积进一步扩大,即用地规模不断扩张,人口规模持续扩大,①③正确;由图可知,亦庄新城主要由开发区向东、西两侧扩展,东、西两侧的地价会升高,②错误;亦庄新城有多个产业基地,就业机会多,且规划建设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会吸引部分中心城区人口外迁,④错误。故B项正确。第4题,由材料可知,亦庄新城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而来,说明其主要驱动力是产业集聚,C正确。第5题,亦庄新城规划建设面积较大,且要发展成为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智慧交通体系,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和功能区的良好发展,①③④正确;不同功能区投入应有所侧重,优先保障重点产业的发展,②错误。故C项正确。
二十七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随着全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旅游城市土地投资和开发日益升温,用地空间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土地出让空间区位选择与诸多社会经济因素有关,其中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出让具有重要影响。下图为安徽省黄山市城市土地出让区位模式图。据此完成 1~2题。
1.黄山市城市用地的分布特点是( )
A.三类用地分布均衡,集聚程度较低
B.住宅用地分布在近郊和重要旅游区
C.三类用地集中度高,呈多中心状态
D.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率较城市外围低
2.甲区虽然位于城市外围,但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规模大,其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城市外围,土地租金廉价
B.人口规模巨大,商业服务需求高
C.中心城区环境差,商业服务外迁
D.邻近旅游景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1.C 2.D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黄山市三类用地区域位置差异较大,住宅用地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心城区、重要旅游区附近;工业用地分布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区县、开发区、工业园区和重要交通沿线;商业用地分布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于城市商业集聚区、大型公共设施和旅游景区周围、重要交通设施附近,C正确,A、B错误。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率较城市外围高,D错误。第2题,黄山市旅游业发达,甲区与市中心距离较远,可能为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和度假旅居型、疗养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得甲区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规模较大,土地租金较高,而不是人口规模巨大,商业服务需求高,中心城区环境差,商业服务外迁,A、B、C错误。D正确。
(2023·广州模拟)下图示意在自由市场条件下城市就业次中心对地价的影响。据此完成3~4题。
3.城市就业多中心可以( )
A.提高主中心的高地价
B.降低城市的整体平均地价
C.降低次中心的高地价
D.提高城市边缘区的地价
4.城市地价次中心最可能发展为( )
A.居住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旅游区
3.D 4.B 解析:第3题,图中表示在自由市场条件下,城市就业多中心的出现,会在城市外围地区产生新的次中心,可以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多区位选择,打破主中心的垄断,并分散对主中心的用地需求,进而降低城市主中心地价;城市就业多中心的出现,产生新的次中心,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得次中心的地价提升,进而提高城市整体平均地价;随着城市次中心出现,边缘区与次中心距离相较原城市中心距离大为缩短,城市边缘区地价提高。第4题,在地租最高峰和次高峰,商业的付租能力最高,最可能发展为商业区;而居住区、工业区、旅游区付租能力相对较弱。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2015—2030年空间布局规划。近年来,随着高铁站建立,该城市实施跨江发展,修建了多条跨江隧道,重点发展河流南岸新区。据此完成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商业综合体中,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6.甲、乙、丙、丁四处最适合布局现代化工业园的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5.C 6.A 解析:第5题,城市商业中心的发展主要受交通便捷程度和客流量的影响,③处在河流以南,位于城市重点发展方向,且处于地铁线路交会处,靠近高铁站和生态园,故发展潜力最大,C正确。第6题,甲处位于城市边缘,周围有火车站,交通便利,利于货物中转,且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和河流的下游,建设成本低,污染小,A正确。
(2023·泉州模拟)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乡村出现空置房屋(废弃住宅)。意大利政府鼓励企业立足乡村资源,在保持房屋原有特点的基础上,利用空置房屋发展分散式酒店,以此吸引游客,促进乡村复兴,效果显著。下图示意传统酒店和分散式酒店模式。据此完成7~8题。
7.20世纪70年代以来,意大利乡村出现大量空置房屋,说明该国乡村人口( )
A.素质提高 B.数量减少
C.老龄化减轻 D.性别失衡
8.发展分散式酒店对乡村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逆城市化进程 B.增加乡村空间功能
C.开发乡村土地资源 D.保护乡村传统文化
7.B 8.B 解析:第7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意大利乡村人口大量转移到城市,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乡村出现空置房屋(废弃住宅),这说明了乡村人口的数量在减少。第8题,由材料可知,意大利越来越多的村庄出现空置房屋;分散式酒店管理模式可将这些村庄重新打造成一种拥有集中管理的不规则的客房,提供住宿、餐饮和娱乐、购物等服务功能,这大大增加了原有乡村的空间功能;促进逆城市化进程、开发乡村土地资源、保护乡村传统文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
二、非选择题
9.(2022·天津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两江新区位于重庆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因位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而得名。规划总面积为 1 200平方千米,规划为四大功能片区,片区内部又划分为多个组团功能区。下图示意两江新区功能区划。
材料二 作为城市功能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零售商业不仅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指数,还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塑造城市内部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
(1)说明两江新区规划为多个片区的原因。
(2)指出功能区划图中对高等级零售商业入驻吸引力最强的片区,并分析其原因。
(3)推测两江新区未来一段时间内零售商业发展的特点。
(4)试分析合理的零售商业布局对两江新区发展的积极意义。
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因位于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而得名”可知,两江新区沿长江北部和嘉陵江东部布局,受河流影响较大,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分散;由“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可知,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两江新区规划为多个片区。第(2)题,由于历史原因,两江新区规划前,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区的城市功能已趋于完善,为城市核心区;当地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人们的购买力强,且对高等级零售商业服务的需求旺盛;新区规划后,零售商业入驻的门槛提高,所以该片区对高等级零售商业入驻吸引力最强。第(3)题,由两江新区“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可知,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两江新区周边的零售商业网点呈增多的趋势;零售商业按照服务级别的高低可分为较高等级的零售商业和较低等级的零售商业,较高等级零售商业服务级别较高,多布局在成熟商圈附近;低等级零售商业网点多提供基础性生活服务,其分布呈现大分散的特点。第(4)题,零售商业是城市功能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便利性和幸福指数,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塑造城市内部空间格局的重要力量。所以合理的零售商业布局能优化两江新区城市空间布局,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便居民生活,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仅促进城市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还能使城市功能趋于完善。
答案:(1)两江新区沿长江北部和嘉陵江东部布局,受河流分隔影响,建设用地分布较为分散;受国家政策影响,两江新区被规划为多个功能片区。
(2)金融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区。原因:两江新区规划前,该片区功能较完善,为核心区;人口密集,购买力强,且对高等级零售商业服务的需求旺盛;新区规划后,零售商业入驻的门槛提高。
(3)零售商业网点整体分布增多;高等级零售商业网点偏好在成熟商圈布局;低等级零售商业网点呈现大分散的演变特征。
(4)合理的零售商业布局能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推动城市服务业发展;完善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