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2024届中考复习文言文试题解答技巧
展开中考文言文解答技巧 文言文在考察时,一般分成“文”和“言”两部分。一、“言”“言”主要考察词和句。(一)考察词语包括实词、虚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1.名词作动词【例】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这句话中的“蹄”就是词类活用,“水”原本的含义是河里的水,在这里则要翻译成“游泳”,这就是典型的“名词作动词”。[答案]水:名词用作动词,游泳。2.名词作状语【例】上食埃土,下饮黄泉(荀子《劝学》)这里方位名词“上”和“下”用在动词“食”和“饮”的前面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上、向下,指在地面上,在地下这里的“上”就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向上;“下”翻译成向下。[答案]上:名词作状语,向上;下:名词作状语,向下3.翻译实词小诀窍(1)组词代入法将需要注释的字拆开重新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这样是最好打开思路,举出不同含义的几个词,逐个代入到原句中,找出适当的含义;(2)成语推断法通过成语来推断某个字的古义,如“顾”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成语“瞻前顾后”“顾影自怜”等来推断。4.虚词文言文中常见以下几种虚词: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出现在句中的虚词有:于、为、则、而、以等等。当然,还有些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也是我们的好“帮手”。其中重要的虚词基本是这六个:“之”“其”“以”“何”“于”(二)考察句子包括断句、翻译、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例】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短文中的“再而衰,三而竭”就是典型的省略句,在翻译的时候要补充主语,[答案]第二次击鼓可以使士兵们的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失了。在文言文句子翻译中,我们要记住这八个字:文从字顺,字字落实。二、“文”“文”主要考察主旨、情感,以及人物形象【例】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选自《杨布打狗》【注释】①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②曰:名叫。③衣:穿。④反:通"返"。返回。④知:了解,知道。一.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1.解释下列画线字的含义。(4分)(1)衣素衣而出。 ( )(2)杨布怒,将扑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3.读这则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答题指导]第一步先读一遍文章,然后读题目,带着问题来翻译一遍文章。看看你能得几分?[答案]1.(1)衣:穿 ;(2)扑:打、敲。2.你难道不奇怪吗?3.遇事要善于思考;看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