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格式之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格式之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声波,声速以及估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格式之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为了能够帮助大家对于新学期的新课程有一个更全面的教学计划,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准备了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格式,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二、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三、情感目标: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声音产生的原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教学难点: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估测声速。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鼓一只,吉他一把,纸屑若干,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闹铃一只,气球一只。学生合作组器材: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一个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多媒体课件:声波动画(可到网上查询)。设计思路教材提供了教学的框架和资源,而课堂活动的组织、安排,内容的逻辑处理却是教师的再创造过程。本节课是本书的第一节,又是初二学生刚刚进入物理学习的起始阶段。以培养兴趣为出发点,以锻炼思维和提高能力为根本,并适时地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为本教学设计的主旨。一开始,就进行情景创设。通过让学生倾听各种声音,把学生引入声的世界,从产生兴趣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接着围绕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设计几个学生活动。声音的产生:1.开展探究和讨论,让学生在产生声音的过程,和较多的现象中归纳出结论。2.讨论生活中有趣的发声现象。比如动物的交流方式。声音的传播:1.通过学生讨论生活事例、设计在固体中和液体中的传声的小实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教师演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声波:因为比较抽象,在这里不宜进行展开,可采用多媒体的动画造型让学生头脑中初步产生一个模型即可。声速的估测:学生第一次在物理中涉及到估测的设计问题,有一定的难度,由“击敲长铁管听声”事例引入启发,让学生拓展联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电铃声,钢琴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同学回答)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学生: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老师在赞赏肯定的同时有选择地摘录同学提出的问题,并确定本节课研究的主题就是同学刚才提出的问题中的某几个,并说明其他的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探索,同学们也可以课后上网查找资料,自己先行研究。二、探究性活动一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究性活动──小结──验证──事例交流。(一)探究性活动: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思考: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发声,教师下组参与讨论。然后教师请同学代表上台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赞赏和鼓励。并对上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问题: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演示: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些运动”的方法?(二)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三)交流: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向同学们介绍一些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吗?比如动物间有趣的交流方式。说明1.学生的发声活动是在开放的互动式形式中进行,教师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展示发声方法,汇报体验和感受。例如对学生把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可激起水花,利用树叶吹奏发声等,更应该鼓励,并让学生在现象中归纳问题的本质。如果学生不能对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可做一定地提示和演示。2.交流有趣的发声方法时,如果学生难以调动,教师可提出有趣的发声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①动物的发声方法:蝉是怎么发声的?蚊子和苍蝇发出“嗡嗡“声是怎么回事?猴子和大象是怎么交流的,等等。②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法:怎样让一个气球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人体除了声带外,还可以怎样发音?能否一试?可让学生讨论发言,增加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三、探究性活动二情景创设:医生的听诊器,心脏跳动或者肺部的声音是靠什么传到人耳中的?猜想:声音的传播可能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做个最简单的小实验验证一下你的猜想。就用我们的课桌做传声物。这个实验需要提供什么条件?(联想医生听到病人身体器官运动的条件)如何操作?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也可提示:发声体(源)──人耳(接受体),中间为传声物质(即课桌)。活动:两位同学合作,一位同学轻敲桌面或抓桌子,另一位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感受听到的声音。再把两张桌子分开一条缝,进行实验,前后对比。从以上的活动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固体可以传声)你还可以想出其他的生活事例或实验方案来支持固体可以传声这个观点?(让学生举例,例如小学里曾经制作的土电话等)。问题:那么液体是否也可以传声呢?讨论:你能否用桌上的器材设计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体验一下?如果你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你能否举一些生活事例来证明你的观点?这时,让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设计和探究,在设计实验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对照固体传声的小实验,提出问题:用什么做发声物比较简单?传声物是什么?把发声物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活动:方案设计好以后,学生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实验。教师下组辅导。并让学生列举生活事例。问题:空气可以传声吗?举事实说明。1.听到铃声 2.听到人的说话 3.听见脚步声等等。进一步猜想:如果连空气都没有呢?声音能不能传播呢?为了证明这个猜想,最好做实验试一试。联想:同学们大家一起出谋划策,想一想这个实验该怎样做?怎样实现没有空气的状态?学生会很自然地联想到需要提供一个真空的环境,然后把一个发声体(例如小电铃)放入这样的环境里,前后对比。思路理清楚后,由于实验器材的局限性,这个实验由教师演示,比两个同学上台辅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①抽去空气前和抽气后铃声的对比②抽气后再放入气体,两种情况铃声的对比。及时纠正猜想的谬误,最后推理“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的正确结论。引导:通过刚才这一段的学习,同学对声音的传播有了怎样的认识,能不能请个代表用你自己的语言归纳一下。学生:声音传播需要物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四、声波问题:声音在空气中如何传播呢?学生实验:用铅笔不断地点击水面,你会看见什么?(一圈圈的水波,而且不断地向四周扩散)。那么空气中是否也是类似情形呢?播放多媒体声波动画让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并提出声波这个概念。五、声速以及估测我们把声音在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媒体显示:声速表。快速地熟悉声音在空气、水、钢铁中的传播速度。问题:在一根空的长铁管的一头敲一下,在另一头可以听到几次声音?(抢答,并说出理由)。如果要想在另一头听到三次敲击声,你该怎么做?学生思考并回答。在思考的过程中体会传声速度与传播时间的关系。说明声速不仅与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问题:如果我们想知道声音在室温状态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该怎么办?说出实验方案。引导:要测声速,必须知道哪些量?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量?需要用到哪些器材?组织学生讨论,要求每组想出一个测量声速的办法。学生讨论交流。说明:在设计实验的时候,要注意实验方案的可行性。声源离人耳的距离适当,不宜过近。测时间的工具也尽可能准确。当然学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案,只要原理得当,应该给予鼓励。大家对于上文推荐的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计划格式仔细品味了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后作业题,共3页。
这是一份初二上册物理力的合成教学计划格式沪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器材,教学过程的设计,力的合成法则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物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计划表:鲁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