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01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02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蚌埠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监测
    高二语文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地质学清楚地揭示,各个大陆过去都曾经历过巨大的环境条件变迁,所以我们可望在自然条件下看到生物的变异,如同它们在驯养情况下所发生的那样。只要在自然状况下有变异发生,那么认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用就很难解释了。常常有人主张,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这是无法证实的。虽然只是作用于外部性状,并且其结果很难确定,但人们却可以将驯养生物个体的微小差异逐渐积累起来,并在一段不长的时期内产生巨大的效果。物种中存在着个体差异,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除了这些个体差异外,所有的博物学家还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值得在分类学著作中记上一笔。没有人能明确区分开个体差异和微小变异,也难以区分特征明显的变种和亚种,以及亚种和物种。在分离的大陆上,或在同一大陆被某种障碍所隔离的不同区域内,以及孤立的岛屿上,存在着如此多样的生物类型,它们被一些有经验的博物学家归为变种,或被另一些博物学家列为地理种或亚种,而另一些却将其列为亲缘很近、特征明显的物种。
    如果动植物确有变异,不管这一变异是多么微小和缓慢,只要其变异或个体差异在某一方面有益于自身发展,它们为什么不会通过自然选择将其保存和积聚起来,即所谓最适者生存呢?如果人们能够耐心地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变异,那么在复杂而多变的生活条件下,那些有利于自然界生物的变异为什么不会经常产生,并得到保存或选择呢?那些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起作用的,并严格审视每一个生物的全部体制、构造和生活习性的选择力量——即择优弃劣的力量,会受到什么限制吗?据我看,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限制这种缓慢的,并巧妙地使每一种生物类型都能适应最为错综复杂的生活条件的力量。
    (摘编自《自然选择的证明》)
    材料二
    1859年11月,达尔文出版了旷世之作《物种起源》。与达尔文同时发表相似观点的华菜士把这个理论称为“达尔文主义”。当时生物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今天我们熟知的遗传规律以及基因等概念当时都没有出现,因此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诸多具体细节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在后人的持续研究中,进化论被不断修正和完善着,但总体而言,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被根本性动摇。
    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在1885年提出了“种质连续学说”,否定了达尔文学说中关于遗传规律的一些非正确观点。但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方面,魏斯曼完全接受并继承了,认为除了自然选择外,进化不再需要其他机制。这种基于种质连续理论的进化学说被称为“新达尔文主义”。
    站在今天的视角,“种质连续学说”还不是真正的遗传规律。奥地利的孟德尔在1866年发现了真正的遗传规律,即经典遗传学上的两个重要定律——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900年,孟德尔的工作及其遗传学说被三位植物学家各自通过研究植物杂交而“重新发现”,遗传学从此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
    遗传学蓬勃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不连续突变引起进化的突变论思想占了上风,对达尔文的渐变论提出了非常尖锐的挑战。但随后不久,一系列新的遗传学发现,尤其是群体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当然,也对达尔文原来的一些观点进行了修正。例如提出了“适应度”的概念取代传统的“最适者生存”的说法。到了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基于渐进化、自然选择和种群思想,同时又符合已知的遗传学机制,此外还考虑到环境因素影响的综合进化理论形成,标志着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
    现代达尔文主义把进化的思想扩展到生物学的所有分支,以消除进化生物学与生物学其他领域之间的隔阈,也把现代生物学中各个领域的进展尽量融入其理论框架之中。
    如今,在这个分子生物学时代,伴随着一个又一个生命密码的破解,进化论仍在不断地发展,“基因选择学说”“社会生物学”“间断平衡”“中性理论”“进化发育生物学”等理论或学科的发展,都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推进着进化论。
    (摘编自《进化论错了吗》)
    1.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管是在驯养的情况下还是自然状况下,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生物的变异就会发生。
    B. 作者认为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微小的累积也会产生巨大效果。
    C. 物种存在个体差异,也存在自然变种,二者的差异十分明显,但没有人能明确将它们区分开来。
    D. 自然选择能将有益于生物发展的微小变异保存和积聚起来,虽然过程缓慢,却不会受到限制。
    2. 下列对材料二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的时候,华莱士也发表相似的观点,并把这个理论称为“达尔文主义”,可见他对进化论的认可。
    B. “新达尔文主义”与“达尔文主义”并没有本质区别,它是基于魏斯曼提出的“种质连续学说”而对进化论所作的修正。
    C. 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新发现”,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促进了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
    D. 在当今这个分子生物学时代,新的生物学理论和学科层出不穷,它们为进化论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也推动其不断完善。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用来作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证明的一项是( )
    A. 对于可以触及到高处的反刍类动物来说,拥有修长四肢和长长的脖子,个体就越容易保存下来。
    B. 在距今5.3亿年前的寒武纪,地球上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其门类比今天的还多。
    C. 据计算,现代类人猿的脑细胞为10亿个,但现代人类的脑细胞却暴增到140亿个之多。
    D. 进化是宇宙的主要过程,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确定到确定、由同质到异质的过程。
    4. 达尔文进化论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请根据材料二,梳理作者的主要观点。
    5. 有段时间,一些否定进化论的文章在社交媒体平台被广泛转发。有人甚至不相信自然选择可以解释地球上所有生物的进化,认为达尔文对于生物学界的很多东西都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请根据两则材料,对这样的论调进行反驳。
    【答案】1. D 2. C 3. A
    4. ①从“达尔文主义”到基于种质连续理论的“新达尔文主义”,再到综合进化理论“现代达尔文主义”,达尔文进化论经历了三个时期。
    ②“达尔文主义”时期进化论不断被修正和完善,但没有被根本性动摇。“新达尔文主义”时期魏斯曼否定了达尔文学说中关于遗传规律的一些非正确观点,并接受继承了进化论的主要方面。“现代达尔文主义”符合遗传学机制,考虑到环境因素影响,并把进化的思想扩展到生物学的所有分支。
    5. ①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在自然条件下,变异虽然只是作用于外部性状,其结果很难确定,而且没有人能明确区分开个体差异和微小变异,但却并不能否认存在生物的变异。
    ②缺乏发展的眼光:从达尔文主义,到新达尔文主义,再到现代达尔文主义,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进化论也在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从而对生物进化作出更科学的解释。
    ③该论调以偏概全: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诸多具体细节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但不能就此否定其整个理论体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巨大变化,生物的变异就会发生”错,从“一旦”一词可知,环境条件变迁为变异发生提供可能性,并非充分条件。
    B.“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错,据“常常有人主张,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可见是别人的主张而不是作者观点,且据“这是无法证实的”可见,作者对此并不赞同。
    C.“物种存在个体差异,也存在自然变种,二者差异十分明显,但没有人能明确将它们区分开”错,结合“但是除了这些个体差异外,所有的博物学家还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值得在分类学著作中记上一笔。没有人能明确区分开个体差异和微小变异”分析可知,没有人明确区分开的是“个体差异和微小变异”,而不是“个体差异和自然变种”。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新发现’,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错,结合材料二“但随后不久,一系列新的遗传学发现,尤其是群体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分析可知,为达尔文“连续变异性状”的遗传机制找到了解决方案的是群体遗传学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说法也不成立。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支持突变论思想,不符合达尔文渐变论。
    C.支持突变论思想,不符合达尔文渐变论。
    D.是关于进化的解释,不涉及自然选择。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结合“1859年11月,达尔文出版了旷世之作《物种起源》。与达尔文同时发表相似观点的华菜士把这个理论称为‘达尔文主义’”“这种基于种质连续理论的进化学说被称为‘新达尔文主义’”“到了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基于渐进化、自然选择和种群思想,同时又符合已知的遗传学机制,此外还考虑到环境因素影响的综合进化理论形成,标志着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分析可知,从“达尔文主义”到基于种质连续理论的“新达尔文主义”,再到综合进化理论“现代达尔文主义”,达尔文进化论经历了三个时期。
    结合“在后人的持续研究中,进化论被不断修正和完善着,但总体而言,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被根本性动摇”“德国生物学家魏斯曼在1885年提出了‘种质连续学说’,否定了达尔文学说中关于遗传规律的一些非正确观点。但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方面,魏斯曼完全接受并继承了”“同时又符合已知的遗传学机制,此外还考虑到环境因素影响的综合进化理论形成,标志着现代达尔文主义的产生。现代达尔文主义把进化的思想扩展到生物学的所有分支,以消除进化生物学与生物学其他领域之间的隔阈”分析可知,“达尔文主义”时期进化论不断被修正和完善,但没有被根本性动摇。“新达尔文主义”时期魏斯曼否定了达尔文学说中关于遗传规律的一些非正确观点,并接受继承了进化论的主要方面。“现代达尔文主义”符合遗传学机制,考虑到环境因素影响,并把进化的思想扩展到生物学的所有分支。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分析“常常有人主张,在自然条件下,变异量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但这是无法证实的。虽然只是作用于外部性状,并且其结果很难确定”“物种中存在着个体差异,这是大家所公认的。但是除了这些个体差异外,所有的博物学家还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值得在分类学著作中记上一笔。没有人能明确区分开个体差异和微小变异,也难以区分特征明显的变种和亚种,以及亚种和物种”可知,在自然条件下,变异虽然只是作用于外部性状,其结果很难确定,而且没有人能明确区分开个体差异和微小变异,但却并不能否认存在生物的变异。可见他们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
    分析“在后人的持续研究中,进化论被不断修正和完善着,但总体而言,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被根本性动摇”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可知,从达尔文主义,到新达尔文主义,再到现代达尔文主义,随着生物学的发展,进化论也在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从而对生物进化作出更科学的解释,很武断的否定进化论是缺乏发展的眼光的表现。
    分析“因此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诸多具体细节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在后人的持续研究中,进化论被不断修正和完善着,但总体而言,达尔文进化论并没有被根本性动摇”可知,达尔文进化论在解释诸多具体细节时,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甚至错误,但不能就此否定其整个理论体系,否定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以偏概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明天
    鲁迅
    原来鲁镇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深更半夜没有睡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咸亨酒店,几个酒肉朋友围着柜台,吃喝得正高兴;一家便是隔壁的单四嫂子,他自从前年守了寡,便须专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他自己和他三岁的儿子,所以睡的也迟。
    这时候,单四嫂子正抱着他的宝儿,坐在床沿上,纺车静静的立在地上。黑沉沉的灯光,照着宝儿的脸,绯红里带一点青。单四嫂子心里计算:神签也求过了,愿心也许过了,单方也吃过了,要是还不见效,怎么好?——那只有去诊何小仙了。
    单四嫂子等候天明,却不像别人这样容易,觉得非常之慢,宝儿的一呼吸,几乎长过一年。现在居然明亮了;天的明亮,压倒了灯光,——看见宝儿的鼻翼,已经一放一收的扇动。
    单四嫂子知道不妙,暗暗叫一声“啊呀!”心里计算:怎么好?只有去诊何小仙这一条路了。他虽然是粗笨女人,心里却有决断,便站起身,从木柜子里掏出每天节省下来的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都装在衣袋里,锁上门,抱着宝儿直向何家奔过去。
    天气还早,何家已经坐着四个病人了。他摸出四角银元,买了号签,第五个轮到宝儿。何小仙伸开两个指头按脉,指甲足有四寸多长,单四嫂子暗地纳罕,心里计算:宝儿该有活命了。但总免不了着急,忍不住要问,便局局促促的说:
    “先生,——我家的宝儿什么病呀?”
    “他中焦塞着。”
    “不妨事么,他……”
    “先去吃两帖。”
    “他喘不过气来,鼻翅子都扇着呢。”
    “这是火克金……”
    何小仙说了半句话,便闭上眼睛;单四嫂子也不好意思再问。在何小仙对面坐着的一个三十多岁的人,此时已经开好一张药方,指着纸角上的几个字说道:
    “这第一味保婴活命九,须是贾家济世老店才有!”
    单四嫂子接过药方,一面走,一面想。他虽是粗笨女人,却知道何家与济世老店与自己的家,正是一个三角点;自然是买了药回去便宜了。于是又径向济世老店奔过去。店伙也翘了长指甲慢慢的看方,慢慢的包药,这是从来没有的举动,单四嫂子怕得发怔。
    宝儿吃下药,已经是午后了。单四嫂子留心看他神情,似乎仿佛平稳了不少;到得下午,忽然睁开眼叫一声“妈!”又仍然合上眼,像是睡去了。他睡了一刻,额上鼻尖都沁出一粒一粒的汗珠,单四嫂子轻轻一摸,胶水般粘着手;忙去摸胸口,便禁不住呜咽起来。
    宝儿的呼吸从平稳到没有,单四嫂子的声音也就从呜咽变成号啕。这时聚集了几堆人;门内是王九妈、蓝皮阿五之类,门外是咸亨的掌柜和红鼻老拱【注】之类。王九妈便发命令,烧了一串纸钱;又将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替单四嫂子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
    第一个问题是棺木。单四嫂子还有一副银耳环和一支裹金的银簪,都交给了咸亨的掌柜,托他作一个保,半现半赊的买一具棺木。蓝皮阿五也伸出手来,很愿意自告奋勇;王九妈却不许他,只准他明天抬棺材的差使,阿五骂了一声“老畜生”,快快的努了嘴站着。掌柜便自去了;晚上回来,说棺木须得现做,后半夜才成功。掌柜回来的时候,帮忙的人早吃过饭;因为鲁镇还有些古风,所以不上一更,便都回家睡觉了。只有阿五还靠着咸亨的柜台喝酒,老拱也呜呜的唱。
    这时候,单四嫂子坐在床沿上哭着,宝儿在床上躺着,纺车静静的在地上立着。许多工夫,单四嫂子的眼泪宣告完结了,眼睛张得很大,看看四面的情形,觉得奇怪:所有的都是不会有的事。他心里计算:不过是梦罢了,这些事都是梦。明天醒过来,自己好好的睡在床上,宝儿也好好的睡在自己身边。他也醒过来,叫一声“妈”,生龙活虎似的跳去玩了。
    老拱的歌声早经寂静,咸亨也熄了灯。单四嫂子张着眼,总不信所有的事。——鸡也叫了;东方渐渐发白,窗缝里透进了银白色的曙光。
    哦,他们背了棺材来了。单四嫂子很觉得头眩,歇息了一会,倒居然有点平稳了。但他接连着便觉得很异样:屋子不但太静,而且也太大了,东西也太空了。太大的屋子四面包围着他,太空的东西四面压着他,叫他喘气不得。他现在知道他的宝儿确乎死了;不愿意见这屋子,吹熄了灯,躺着。
    单四嫂子虽然粗笨,却知道还魂是不能有的事,他的宝儿也的确不能再见了。叹一口气,自言自语的说,“宝儿,你该还在这里,你给我梦里见见罢。”于是合上眼,想赶快睡去,会他的宝儿,苦苦的呼吸通过了静和大和空虚,自己听得明白。
    单四嫂子终于朦朦胧胧的走入睡乡,全屋子都很静。
    老拱们也走了,咸亭也关上门了。这时的鲁镇,便完全落在寂静里。只有那暗夜为想变成明天,却仍在这寂静里奔波;另有几条狗,也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节选自鲁迅小说《明天》,有删改)
    【注】老拱:泛指普通百姓。
    文本二
    我懂得他(金心异)的意思了,他们正办《新青年》,然而那时仿佛不特没有人来赞同,并且也还没有人来反对,我想,他们许是感到寂寞了,但是说:“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积久就有了十余篇。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
    所以我竟将我的短篇小说结集起来,而且付印了,又因为上面所说的缘由,便称之为《呐喊》。
    (节选自鲁迅《〈呐喊〉自序》)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对鲁镇的环境描写,运用了对比,突出了单四嫂子生活的艰难,为下文写她痛失爱子做铺垫。
    B. 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单四嫂子使尽浑身解数,求签、许愿、吃单方,由此可见单四嫂子的愚昧与困顿。
    C. 单四嫂子对宝儿的病心急如焚,但是何小仙却含糊马虎、应付了事,暗示了宝儿的病她可以妙手回春。
    D. 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写了鲁镇夜晚的寂静,展示了一幅社会图景,突出了一切波澜均会回归寂静的主题。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单四嫂子带出门是十三个小银元和一百八十铜钱,看病花了四角银元,后面王九妈又替她借了两块洋钱。从这些不同的货币中,我们可以看出民国时期货币的混乱。
    B. 何小仙说“这是火克金”,讲的是中医“五行相克”的医学理论,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讲的“奇奇怪怪的药引”一样,都子虚乌有,是骗人的理论。
    C. 王九妈、蓝皮阿五、咸亨的掌柜、红鼻子老拱等人物,与鲁迅其他作品中的“九斤老太”“小尼姑”“白胡子”一样,都是形象又通俗的称呼,让读者感觉亲切真实。
    D. 宝儿死后,王九妈便发令烧纸钱,又将单四嫂子的家当抵押,给帮忙的人备饭。这明显会让单家雪上加霜,却似乎是在热心帮忙,这更能让人理解社会的吃人本质。
    8. 结合文本二,分析鲁迅创作小说的基本目的和理念。
    9. 材料一的小说选自《呐喊》集,写了一个悲惨的故事,却以“明天”为题。你将以“为明天呐喊”为主题,为《明天》这篇小说写一则小评论,请列出你的评论要点。
    【答案】6. B 7. B
    8. ①通过小说,寄托希望,希望能够打破封建社会的黑暗;
    ②通过小说慰藉那些反封建斗士,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奋斗;
    ③不让青年被自己的痛苦寂寞感染,基调不能消极;
    ④感受到人间有读者,有人理解自己,感到喜悦。
    9. ①《明天》是鲁迅先生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作者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弱者被“吃”,而众人对此漠然视之,这样的民众没有“明天”。
    ②只是耽于幻想“明天一切会好起来”的,如单四嫂一类的人,不会有明天。
    ③要想有“明天”,就要唤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对单四嫂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病态的社会加以“疗治”。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为下文写她痛失爱子做铺垫”错误。生活艰难并不是为痛失爱子做铺垫,而是展现了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
    C.“暗示了宝儿的病她可以妙手回春”错误,应该是突出何小仙的冷漠,并非暗示了宝儿的病她可以妙手回春。
    D.“突出了一切波澜均会回归寂静的主题”错误,无中生有。本文的主题是要想有“明天”,就要唤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对病态的社会加以“疗治”。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讲的是中医‘五行相克’的医学理论,……都子虚乌有,是骗人的理论”错误。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讲的“奇奇怪怪的药引”是骗人的理论,而中医“五行相克”的医学理论是具有科学性的,只不过何小仙是庸医,运用是错误的。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创作小说的基本目的和理念的能力。
    由原文“是,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可知,通过小说,寄托希望,希望能够打破封建社会的黑暗;
    由原文“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可知,过小说慰藉那些反封建斗士,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奋斗;
    由原文“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可知,不让青年被自己的痛苦寂寞感染,基调不能消极;
    由原文“这样说来,我的小说和艺术的距离之远,也就可想而知了,然而到今日还能蒙着小说的名,甚而至于且有成集的机会,无论如何总不能不说是一件侥幸的事,但侥幸虽使我不安于心,而悬揣人间暂时还有读者,则究竟也仍然是高兴的”可知,感受到人间有读者,有人理解自己,感到喜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写评论要点的能力。
    《明天》是鲁迅先生着力反映妇女悲惨命运的小说之一,从单四嫂子给儿子看病时何小仙、店伙等人的表现以及儿子死去后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等人唱小曲、笑着挤着走去等情节来看,这些民众对单四嫂子的悲惨命运毫无同情之心,而是漠然视之。明天,等着单四嫂子的将是什么?作者虽然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对单四嫂子周围的人们的描写,把一个残酷的世界,摆在了读者面前——弱者被“吃”。从中可以看出,这些麻木的民众是没有希望、没有“明天”的。
    文中单四嫂子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但是“明天”到来了,病魔却无情地夺去了宝儿的生命,这说明像单四嫂子这样的处在社会底层,而又对明天抱有幻想的人是不会有“明天”的。“希望”是人生存在、发展下去的永恒动力,人们永远等待“明天”,等待“希望”,“明天”却常常让人“失望”。
    从写作目的来看,作者在标题中也寄寓了自己的期望,即要想摆脱现实,拥有美好的“明天”,就必须唤醒民众麻木冷漠的灵魂,唤起人们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憎恶,只有推翻这吃人的封建制度,广大的民众才会有真正的“明天”。“明天”永远是会有的,要想有“明天”,就要唤起人们对封建社会的憎恨,对单四嫂子悲惨命运的同情,对病态的社会加以“疗治”。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于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余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族陵母妻子。
    (节选自《史记·李陵传》)
    材料二:
    及贰师击匈奴,上诏陵,欲使为贰师将辎重,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力扼虎,射命中,愿得自当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单于兵。”上曰:“将恶相属邪!吾发军多,无骑予女。”陵对:“无所事骑,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陵于是出居延,至浚稽山止营,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陵引士出营外为陈,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左右地兵八万余骑攻陵。汉军南行,未至鞮汗山,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士尚三千余人,徒斩车辐而持之,军吏持尺刀,抵山入狭谷。单于遮其后,乘隅下垒石,士卒多死,不得行。昏后,陵便衣独步出营,止左右:“毋随,丈夫一取单于耳!”良久,陵还,太息曰:“兵败,死矣!”于是尽斩旌旗,叹曰:“复得数十矢足以脱矣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 陵与韩延年俱上马,壮士从者十馀人,虏骑数千追之,韩延年战死。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久之,上悔陵无救,乃遣使劳赐陵余军得脱者。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十三》)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复A得B数C十D矢E足F以G脱H矣I今J无K兵L复M战N天O明P坐Q受R缚S矣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期,日期,与《陈情表》中“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的”期”字意思不相同。
    B. 引,退却,与《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字意思不相同。
    C. 绝,断绝,与《屈原列传》中“秦伏兵绝其后”“绝”字意思相同。
    D. 陈,陈列,与《过秦论》中“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的“陈”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说,李陵奉命出征,以避免让李广利受到集中攻击;材料二说,李陵接受了为李广利押运辎重的任务,还主动带五千勇士分散单于兵力。
    B. 材料二写李陵与匈奴作战时,让前行队伍拿戟与盾牌,后行队伍握弓弩。他挥师进攻,千弩齐发,敌人应弦而倒,然后汉军追击杀死几千敌人。
    C. 材料一写汉武帝在李陵投降之后,族杀了李陵的家人;材料二写后来汉武帝对没有救援李陵感到后悔,就派人慰劳赏赐得以逃脱的李陵余部。
    D. 对于李陵兵败投降一事,材料一简述了李陵被单于兵围击、最终被招降的过程;材料二详写了李陵英勇作战的情节,表现了他失败投降的无奈。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
    (2)至浚稽山止营,与单于相值,骑可三万围陵军。
    14. 李陵兵败的客观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0. EIN 11. D 12. A
    13. (1)单于平素听闻李陵家的名声,等看到李陵作战又发现他很勇敢,单于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
    (2)李陵到浚稽山停下扎营,和单于相遇,匈奴骑兵大约三万人包围了李陵部队。
    14. ①敌众陵寡,伤亡惨重。
    ②武器皆尽,粮食匮乏。
    ③深入峡谷,被断归路。
    ④没有救援,战期较长。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再有几十支箭,我们足够逃脱了。现在没有武器再战,我们天明只有坐着束手待擒了!
    “复得数十矢”动宾短语,“矢”后面断开;
    “足以脱矣”,“矣”句末语气词,后面断开;
    “天明”为“坐受缚”的时间状语,前面断开。
    综上,故EIN处断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的“期”意为一周年,“期功”指服一周年的丧,与文中的“期”字意思不相同。句意: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
    B.“虞常果引张胜”的“引”意为牵扯、招出,与文中的“引”字意思不相同。句意:虞常果然供出了张胜。
    C.两个“绝”字均为断绝,意思相同。句意:秦国派伏兵包围断绝楚怀王的退路
    D.文中的“陈”,不是陈列之意,而是通“阵”,指阵列,队列;“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的“陈”是陈列、拿着之意,两者意思不同。句意: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接受了押运辎重的任务”曲解文意,李陵耻于做别人下属,拒绝了押运辎重的任务。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素”,平素,向来;“妻”,嫁给;“贵”,使……显贵。
    (2)“止营”,停下扎营;“值”,遇到;“可”,大约。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根据“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可知,敌众陵寡,伤亡惨重。
    根据“兵矢既尽”“陵食乏”可知,武器皆尽,粮食匮乏。
    根据“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可知,深入峡谷,被断归路。
    根据“而救兵不到”“连斗八日”可知,没有救援,战期较长。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天汉二年秋天,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在祁连天山进攻匈奴右贤王,而派李陵率领他的五千步兵射手出兵到居延以北大约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分散匈奴的兵力,不让他们专门去追赶贰师将军。李陵到了约定的期限就要回兵,然而单于用八万大军围攻李陵军队。李陵军队只有五千人,箭已经射尽,死的士兵超过大半,但他们杀伤的匈奴兵也有一万多人。李陵军边退边战,接连战斗了八天,往回走到离居延不到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拦堵住狭窄的通道截断了他们的归路,李陵军队粮食缺乏救兵也不到, 敌人加紧进攻,劝诱使李陵投降。单于已经得到李陵,平素听闻李陵家的名声,等看到李陵作战又发现他很勇敢,(单于)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汉朝知道后,就族诛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儿女。
    材料二:
    等到贰师将军李广利进击匈奴,汉武帝召见李陵,想让他为贰师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叩头自己请求说:“我所率领屯戍边塞的人,都是荆楚地区勇武之士和奇才剑客,力量能够手扼猛虎,箭术堪称百发百中,希望能够让我自己率领一队人马,前往兰干山以南来分散匈奴单于的兵力。”汉武帝说:“将军是羞耻做别人下属吧!我派遣军队太多,没有马匹拨给你。”李陵答道:“不使用马匹,我希望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直捣单于王庭。”李陵于是率兵出了居延,到浚稽山停下扎营,和单于相遇,大约三万匈奴骑兵包围李陵部队。李陵带领士兵冲出营垒摆开队列,前行队伍拿戟与盾牌,后行队伍握弓弩。李陵挥师攻打他们,千张弓弩一齐发射,敌人随着弦声倒毙,汉军追击杀死几千敌人。单于非常吃惊,召集左贤王和右贤王部八万多骑兵围攻李陵。汉军向南行,没有到达鞮汗山,一天五十万支箭都消耗没了,士兵尚且有三千多人,只能砍下车辐拿着它们,军吏手持短刀,抵达山脚深入到峡谷之中。单于断了汉军后路,顺着山角投下垒石,士兵很多死了,不能行进。黄昏后,李陵换上便衣独步出营,拦住左右说:“不要跟着我,让我一个人生擒单于吧!”过了很久,李陵回来,叹息说:“兵败如此,惟求一死!” 于是全部砍断旌旗,感叹说:“再有几十支箭,我们足够逃脱了。现在没有武器再战,我们天明只有坐着束手待擒了!大家各自像鸟兽一样奔散,犹且能有逃脱回去报告天子的人。”李陵与韩延年都上马,跟从的壮十余人,敌人的骑兵数千追赶他们,韩延年战死。李陵说:“我无脸面报告皇上了!”于是投降了。很久以后,汉武帝后悔李陵没有被救援,于是派遣使臣慰劳赏赐得以逃脱的李陵余部。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贺新郎
    刘克庄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试看取当年韩五①。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②。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③?快投笔,莫题柱④。
    【注】①韩五:南宋初年抗金名将韩世忠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年轻时有“泼韩五”的诨号。②谷城公:亦称黄石公,传说汉代张良曾于谷城山下遇仙人传授兵书。骊山母:一作黎山老母,道教传说中的女仙。传说唐朝李筌曾在骊山下遇一老母为他讲解《阴符》秘文。③金汤:“金城汤池”的省语,比喻坚固的防御工事。张许:张巡和许远,唐代安史之乱时死守睢阳的名将。④题柱:汉代司马相如过成都升仙桥,曾在桥柱上题字说: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此桥。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脉微如缕”,一个“缕”字,让人想起飘忽不定、一触即断的游丝,用极形象的比喻表现南宋王朝危在旦夕,形势的紧迫,铮铮有声。
    B. 作者频用“问”“未必”“试看取”“岂……也……”等词,既增加了词章的感染力,而且一气呵成,有如环环相扣的论说文,逻辑严密。
    C.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借用张良和李筌的典故,说明没有“谷城公、骊山母”那样的世外高人,怎能保家卫国建立功勋呢?
    D. “棋柝联句”表达作者报国从军的夙愿,“叹而今”一事无成,“北风”暗指北方来的蒙古兵,“冲梯屡舞”写出了蒙古军队攻势的凶猛。
    16. 本词运用哪些艺术手法论证了任人唯贤的人才观,请结合全词分析。
    【答案】15. C 16. ①用典。上阙借用韩世忠、谷城公、骊山母的典故,说明没有名人传授、神仙指点,依然可以建功立业,保家卫国,表达了刘克庄希望统治者能够放宽尺度,不拘一格重用人才,解救国家危难的愿望。
    ②表达方式多样。在写景、抒情手法之外,夹以叙事、说理,于诗中发表议论,直接表达作者任人唯贤的观点。如作者频频使用“问”、“未必”、“试看取”、“岂……也……”等词,宏论高议,抒发任人唯贤的议论。如“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表达怀才不遇的愁情,并进而通过“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边境紧张局势的描写,发出“有金汤便可无张许”的反问,强调任人唯贤的重要性。
    ③对比、反问。把张巡、许远等良将与“金汤”等自然条件进行对比,借反问语气强调任人唯贤的重要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处答化用诗句亦可。“金汤”指坚固的防御工事,《旧唐书·突厥传》中“朔方之它危,边域之胜负,制在一贤。”指出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这里再次提到了任人唯贤的重要性。)
    ④设问。以“未必”二字起句,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举韩世忠的例子作答,提醒注意,引发读者思考。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说明没有‘谷城公、骊山母’那样的世外高人,怎能保家卫国建立功勋呢?”错误。“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意思是说韩世忠既没有名师传授,也未遇神仙指点,照样能在谈笑之间大战两河,成为抗金名将。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上阙“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意思是如不信,试看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韩世忠吧。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五,年轻时有“泼韩五”的浑号,出身行伍,既没有名师传授,也未遇神仙指点,但是却能在谈笑之间大战两河,成为抗金名将。借用韩世忠、谷城公、骊山母的典故,说明没有名人传授、神仙指点,依然可以建功立业,保家卫国,表达了刘克庄希望统治者能够放宽尺度,不拘一格重用人才,解救国家危难的愿望。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为描写边境紧张局势,“快投笔,莫题柱”为直接抒情,“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为叙事,“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为议论,本词表达方式多样。在写景、抒情手法之外,夹以叙事、说理,于诗中发表议论,直接表达作者任人唯贤的观点。
    “有金汤便可无张许?”意思是大敌当前,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运用对比、反问手法,把张巡、许远等良将与“金汤”等自然条件进行对比,借反问语气强调任人唯贤的重要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此处答化用诗句亦可。“金汤”指坚固的防御工事,化用《旧唐书·突厥传》中“朔方之它危,边域之胜负,制在一贤。”指出假如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良将,即使有坚固的城池,也不能久守。这里再次提到了任人唯贤的重要性。)
    “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运用设问修辞,以“未必”二字起句,引出人间自有降龙伏虎的好汉,只是无人不拘一格任用人才的社会问题。接着举韩世忠的例子作答,提醒人们注意,引发读者思考人才任用的正确做法。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陆游的《书愤》在今昔对比中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跎、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答案】 ①. 亦余心之所善兮 ②. 虽九死其犹未悔 ③. 塞上长城空自许 ④. 镜中衰鬓已先斑 ⑤. 倚南窗以寄傲 ⑥. 审容膝之易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塞”“衰鬓”“斑”“傲”“膝”。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进城二十多年了,性格比以前开朗了许多,可是每次回到农村老家,与父亲相对而坐,还是找不到什么话题。感觉有很多话要说,又感觉 ① 。其实我特别想告诉父亲城里的交通有多拥堵,那里的空气有多糟,我有多么想家;特别想告诉他我出差时看到了哪些美景,遇到了哪些怪事。我期望得到父亲笑意盈盈的回应,可是见到父亲那副 ② 的样子,便把这些话又咽了回去。我觉得这些生活离他太遥远,告诉他,反而会打破他内心的平衡。
    我和父亲之间的爱是静默的,随着年龄的增加,我对父亲的爱 ③ ,我越来越觉得有一些爱是需要及时表达的,虽然我说不出“爸爸,我爱你”,但我要让父亲知道,我渴望与他沟通,我愿意与他沟通,我们可以是无话不谈的哥们,可以是平等交流的父子。
    父亲啊,虽然我们一年只见两三面,虽然我们的电话沟通一周只有一次,但我对您的牵挂在漫长的时光中已经变成一本沉甸甸的账簿,压得我喘不过气,您感受到了吗?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没错;但我想告诉更多的朋友:要让爱不只在静默中流淌。
    18.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列句子中的“静默”和文中加点的“静默”,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 母爱如泉,点点滴滴皆为爱,含蓄静默而不张扬。
    B. 静默的山,流动的水,构成了一幅美妙的风景画。
    C. 田野静默,远远的只有几位农人在畦间若隐若现。
    D. 不少人驻足当年曼德拉关押的囚室前,静默致哀。
    20. 有人认为本文段内容亦能体现费孝通笔下的“乡土社会”特点,请根据你对本语段以及《乡土中国》的理解,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①模仿《乡土中国》的目录替本文段取一个四个字的标题;
    乡土中国
    目录
    乡土中国…………1 礼治秩序…………58
    文字下乡…………9 无论………………66
    再论文字下乡……17 无为政治…………73
    差序格局…………25 长老统治…………79
    系统着私人的道德…35 血缘和地缘………86
    家族…………………44 (C)
    (A) 名实的分离………95
    男女有别…………51 从欲望到需要……101
    (B)
    ②如果把该标题收进目录中,你觉得在提供的三个选项中,放在哪里比较恰当,请结合《乡土中国》相关内容,说明原因。
    【答案】18. ①无从说起
    ②不苟言笑(沉默寡言)
    ③与日俱增 19. A
    20. ①父子关系(辈分有别、父子有别、亲子关系、父子之情、亲情表达等类似均可)
    ②参考示例一:放在A处比较好。《家族》章节分析了中国乡土社会家庭的特点,论及了家庭的多重关系,并谈到父子间因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父子关系是家族结构里的主轴,放在《家族》后面承接自然。
    参考示例二:放在B处比较好。《男女有别》章节讲的是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问题,家庭成员内夫妇间的情感表达节制;而父子间的情感也是静默式的,讲完两性差异接着讲父子关系(父子关系、亲情表达)顺理成章。
    参考示例三:放在C处比较好。《血缘和地缘》章节里讲的“血缘”主要是指由生育所生发的亲子关系,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力量,鲜有情感表达;父子关系是“血缘”关系的重要部分,放在这个章节后合乎逻辑。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空,语境指有很多话要说,但是不知道从哪说起,可用“无从说起”。“无从说起”,指事情太繁杂,要说的话很多,但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第②空,语境用来形容父亲不言不笑的表情,可用“不苟言笑(沉默寡言)”。“不苟言笑”,形容表情庄重、严肃。“沉默寡言”,指人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第③空,语境强调我对父亲的爱一天比一天多,可用“与日俱增”。“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义的能力。
    例句中的“静默”表示含蓄沉默、不发声。
    A.表示含蓄沉默、不发声;
    B.表示静止;
    C.表示寂静、宁静;
    D.表示肃立哀悼。
    故选A。
    【20题详解】
    ①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
    文段主要讲述了我和父亲之间的亲情,故拟写四个字的标题可以是:父子关系(辈分有别、父子有别、亲子关系、父子之情、亲情表达等类似均可)。
    ②本题考查学生语句复位能力。
    放在A处比较好。
    《乡土中国》中,《家族》这一章主要讲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基本社群——被称为“大家庭”的,其实更准确的表述是“小家族”。家庭的概念指亲子所构成的生育社群。亲子是指结构,生育指它的功能。亲子是双系的,兼指父母双方,子女限于配偶所生出的孩子。这个社群的目的就为了子女的生和育。家庭既以生育为它的功能,在开始时就得准备结束。抚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结束抚育。好似家庭就是一个阶段性的概念。《家族》章节分析了中国乡土社会家庭的特点,论及了家庭的多重关系,谈到父子间因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的感情。父子关系是家族结构里的主轴,放在《家族》后面承接自然。
    放在B处比较好。
    《乡土中国》中,乡土社会感情中的“男女有别”:生理上,男女授受不亲、生活隔离;心理上,男女间不必求同,不需要彼此探索、交合,以求寻得心灵上的共识与默契。男女只是为了生育和经济事业的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遵循一定的规则共同合作。而材料中,“我和父亲之间的爱是静默的”,讲完两性差异接着讲父子关系(父子关系、亲情表达)顺理成章。
    放在C处比较好。
    《乡土中国》中,《血缘和地缘》这篇文章中大概阐释了血缘和地缘的概念和关系以及二者对商业社会的影响。血缘的意思是人和人的权利和义务根据亲属关系决定,血缘社会利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血缘”主要是指由生育所生发的亲子关系,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力量,鲜有情感表达;材料中“我期望得到父亲笑意盈盈的回应,可是见到父亲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便把这些话又咽了回去。我觉得这些生活离他太遥远,告诉他,反而会打破他内心的平衡”,父子关系是“血缘”关系的重要部分,放在这个章节后合乎逻辑。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宣夜说”主张的是一种无限空间的宇宙图景,认为日月星辰自由飘浮在虚空之中。这与古希腊人的水晶天说完全不同。希腊人认为天是某种特殊材料形成的固体天球,日月星辰分布在不同的球层上。在欧洲历史上,这种固体天球观念根深蒂固,直到16世纪,由于在第谷出色的天文观测工作的冲击下,才使得人们逐渐放弃了这种观念。与西方的水晶天说相比,宣夜说的描述似乎更接近宇宙的实际情形,正因为如此,熟知西方天文学发展史的科学史家如李约瑟等在了解了“宣夜说”的具体内容后,对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从另一个视角来看,“宣夜说”的重要性就相形见绌了。从对科学发展的作用来说,该学说只是一种初级的宇宙理论,它没有与数学结合,不能用以编制历法,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一句话,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这决定了它在天文学界必然要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它在本质上是反理性的,因为它认为天体的运动彼此独立,互不相关,无规律可循。这种主张杜绝了人们探寻自然规律的可能性,所以,它不利于科学发展,是一种没有前途的学说。正因为如此,到了东汉末年,已经没有人再关注它了。东汉著名学者蔡邕在总结当时天文学界的状况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宣夜说”的处境:“宣夜之学,绝无师法。”
    (《晋书·天文志》)“宣夜说”被天文学家们所抛弃,是历史的必然。
    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它没有与数学结合,不能用以编制历法、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总之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所以在天文学界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从语义上看两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答案】21. 直到16世纪,在第谷出色的天文观测工作的冲击下,人们才逐渐放弃了这种观念。
    22. ①原句通过连续否定“不能……,不能……,不能……”,不仅能增强语势,强化观点,而且形式整齐,节奏协调,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②原句以“一句话”作为停顿总结,停顿的余味使前文否定的意味更强烈。
    ③“决定”“必然”等词,态度坚决地肯定了结论,使论证原句更有说服力。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
    一是成分残缺,句子缺主语,把“人们”放“才”前面,删掉“使得”;
    二是成分赘余,句式杂糅,“由于……在……下”,可去掉“由于”。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能力。
    原句“它没有与数学结合,不能用以编制历法,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一句话,不能给人们提供有用的信息,这决定了它在天文学界必然要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通过连续否定“不能……,不能……,不能……”,不仅能增强语势,强化观点,而且形式整齐,节奏协调,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原句“它没有与数学结合,不能用以编制历法,不能预测日月星辰的运行,一句话”中,以“一句话”作为停顿总结,停顿的余味使前文否定的意味更强烈。
    句子“这决定了它在天文学界必然要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中的“决定”“必然”等词,态度坚决地肯定了结论,使论证原句更有说服力。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吕氏春秋》)
    ②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刘向《说苑·政理》)
    ③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以上论述出于不同的情境,但都是古人认识世界、求真辨伪的真切体验和经验总结,在今天读来依然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眼见未必为实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确,大千世界,缤纷至极,眼睛看到的一定是事实吗?人们通过眼睛所看到的有时只是事物的表象,可我们往往又不能通过表面来判断事物的本质,所以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相。
    眼见未必为实,要探究事情全过程。事情发展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如果我们仅仅凭借眼前看到的一个片段就去轻易判断,那么一定会断章取义。为人师表的孔子让弟子颜回煮饭,因为看到了他用手去抓锅里的饭来吃,就断定他在偷吃。后来才明白是因为有灰尘掉到了锅里,颜回将灰尘抓了出来,害怕浪费,所以吃掉了。孔子惭愧地感叹:“本来以为眼睛看见的就是真相,可谁知也未必可信。”仅仅依靠看到的一部分来判断一件事是不可信的,就连圣人孔子也会犯错,更何况是我们普通人呢?因此,想要弄清一件事,必须探究全过程。
    眼见未必为实,要用心去感受。人们观察一件事物时,总是会受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一些与实际情况霄壤之别的判断。曾有一个太太抱怨对面太太很懒惰,说人家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发现不是对面的衣服洗不干净,而是自家的窗户脏了。这位太太,因为自己家的窗户误导了她,所以才认为对面的衣服没有洗干净。可见,人们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会被环境遮蔽双眼。诸葛亮草船借箭,曹操为假相所骗,损失了十万箭,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埋下了祸根。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我们要仔细观察,用心感受。
    眼见未必为实,要亲身体验。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但通过亲身实践的,一定是真实的。如果我们想学游泳,以为站在岸上观察模仿人们的动作就可以学会。然而到了水下,依旧是旱鸭子。虽然在岸上观察的很明白,但是却无法感知游泳的动作和用力方法以及前进速度……学习游泳不能单凭眼睛看,就像许多事情一样,只有亲身体验,才能弄清楚事物的真相。
    真亦假时假亦真,无为有处有还无。我们的眼睛有时会被迷雾所覆盖,但只要我们肯拨开它们,我们的认识就可以上升一个新的高度。因为有迷雾,我们不可以盲目地相信自己的眼睛,不去探究全过程就会断章取义,不用心感受就会有错误的判断,不亲身实践就不会了解事物的本质。别把眼见当全实,眼睛有时也会说谎。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用了三段古文言,材料一,孔子说:“人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人依靠的是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时也依靠不住。”材料二,意思是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亲脚踏到的,亲脚踏到的不如亲手辨认的。材料三,意思是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
    材料一强调眼见不一定为实,凭借内心的想法来衡量事物,到头来也不一定可靠。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人类犹如瞎子摸象般地在探索这个世界,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尤其更不能有成见。有时候,我们对人宽容一点,甚至理想化一点,反倒能将一个人引导成我们希望的样子,正如吸引力法则:你希望的世界是什么样子,世界就会以什么样子展示给你。材料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材料三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综合三则材料可知,判断一件事情,看待一个人,道听途说最不可信,凭空猜测最无根据,哪怕是亲眼看到也未必是真实情况,必须要亲自实践,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多方了解,才能得出一个最接近真相的结论。
    从“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更倾向于议论文。考生可以运用层进式结构谈判断人与事需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这样做的意义,如何深入实际、认真调查。也可以运用正反对比式结构谈道听途说、凭空猜测的坏处,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的好处。
    立意:
    1.耳听为虚,眼见不一定为实。
    2.诸事不可臆断,必要躬行。
    3.道听途说终不实,绝知此事要躬行。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拨云又见日。
    相关试卷

    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

    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