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讲义】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2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讲义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43449/1-169267414470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2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讲义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43449/1-16926741447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2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讲义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43449/1-16926741447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2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讲义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43449/0-16926741390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2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讲义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43449/0-16926741391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2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讲义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743449/0-16926741391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2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讲义
展开第2课时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1.理解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理解温度、浓度、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3.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 1.从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平衡的移动,即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温度、催化剂改变,平衡将会发生移动而建立新的平衡。(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2.通过实验论证说明温度、催化剂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构建分析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思维模型(勒夏特列原理)。(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
知识点01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实验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步骤 | ①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CoCl2晶体,加入浓盐酸使其全部溶解; ②加水至溶液呈紫色; ③将上述溶液分别装于三支试管中,分别置于热水、冰水和室温下 |
实验现象 | 室温下试管内液体呈______;热水中试管内液体呈______,冰水中试管内液体呈______ |
结论(平衡移动的方向) | 室温平衡______,温度升高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即吸热方向),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即放热方向) |
2.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
mA(g)+nB(g)pC(g),当反应达平衡后,若温度改变,其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分别如下图所示:
(1)图①表示的温度变化是______,平衡移动方向是______方向。
(2)图②表示的温度变化是______,平衡移动方向是______方向。
(3)正反应是______热反应,逆反应是______热反应。
温度升高,平衡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平衡向__________方向移动。
3.改变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1)改变温度可以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化学平衡常数也会发生改变,通过分析以下两个反应,总结出温度对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规律。
①N2(g)+3H2(g)2NH3(g)
化学平衡常数K1=____________,升温化学平衡向逆向移动,K1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下同),ΔH______0(填“>”或“<”,下同)。
②CO2(g)+H2(g)CO(g)+H2O(g)
化学平衡常数K2=____________,升温化学平衡向正向移动,K2______,ΔH______0。
(2)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①升高温度:K值增大→正反应为______反应;K值减小→正反应为______反应。
②降低温度:K值增大→正反应为______反应;K值减小→正反应为______反应。
【即学即练1】已知反应A2(g)+2B2(g)2AB2(g)的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A2的转化率增大
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大,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即学即练2】已知: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 ΔH<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升温增压 B.降温增压 C.升温减压 D.降温减压
知识点02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1.探究外界条件变化化学平衡的影响
向一密闭容器中通入1 mol N2、3 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 Δ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1)若增大N2的浓度,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达新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与改变时相比较,其变化是______。
(2)若升高温度,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达新平衡时的温度与改变时相比较,其变化是______。
(3)若增大压强,平衡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达新平衡时的压强与改变时相比较,其变化是______。
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1)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如浓度、温度、压强),平衡将向着能够______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明确“减弱”不等于“消除”,更不是“扭转”。
(3)勒夏特列原理仅适用于已达到平衡的反应体系,对不可逆过程或未达到平衡的可逆过程均不能使用。
【即学即练3】放热反应2NO(g)+O2(g)2NO2(g)达平衡后,若分别采取下列措施:
①增大压强 ②减小NO2的浓度 ③增大O2浓度 ④升高温度 ⑤加入催化剂,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即学即练4】对于某反应达到平衡后,t1时刻加入催化剂,v'正、v'逆_____________增大,则v'正_____v'逆,平衡__________。请画出v~t图。
考法01 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探究温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已知反应mA(g)+nB(g)pC(g),当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温度,平衡移动的方向和条件改变后的v-t图像如下表:
发生变化的条件 | ΔH>0 | ΔH<0 | ||
升高温度 | 降低温度 | 升高温度 | 降低温度 | |
平衡移动方向 | 正向 | 逆向 | 逆向 | 正向 |
v-t图像 |
【典例1】对于①N2(g)+3H2(g)2NH3(g) ΔH<0
②2NH3(g)N2(g)+3H2(g) ΔH>0,其中v-t图像为
(1)反应①,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为_______________,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t1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为_______________,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变化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根据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可以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典例2】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 | 700 | 800 | 830 | 1 000 | 1 200 |
K | 0.6 | 0.9 | 1.0 | 1.7 | 2.6 |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为__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某温度下,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符合下式:3c(CO2)·c(H2)=5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3)在1 200 ℃时,某时刻平衡体系中CO2、H2、CO、H2O的浓度分别为2 mol·L-1、2 mol·L-1、4 mol·L-1、4 mol·L-1,则此时上述反应的平衡____________(填“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或“不”)移动。
考法02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1.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催化剂不能改变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混合物的组成,但是使用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间。
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正确理解
(1)勒夏特列原理仅适用于已达到平衡的反应体系,不可逆过程或未达到平衡的可逆过程均不能使用该原理。此外,勒夏特列原理对所有的动态平衡(如溶解平衡、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等)都适用。
(2)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判断“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时平衡移动的方向。若同时改变影响平衡移动的几个条件,则不能简单地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来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只有在改变的条件对平衡移动的方向影响一致时,才能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判断。
3.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适用范围
勒夏特列原理只能解决与平衡移动有关的问题。不涉及平衡移动的问题都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①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②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③发生的化学反应本身不是可逆反应;
④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平衡移动的影响与生产要求不完全一致的反应。
4.分析化学平衡的一般思路
【典例3】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H2OHBr+HBrO,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B.反应:2SO2+O22SO3,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
C.反应:CO+NO2CO2+NO ΔH<0,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 ΔH<0,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
E.H2(g)+I2(g)2HI(g),缩小体积加压颜色加深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已知汽车尾气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有效提高正反应速率
C.反应达到平衡后,NO的反应速率保持恒定
D.单位时间消耗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
2.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I2(g)+H2(g)2HI(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要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增大H2的浓度
C.减小容器体积 D.增大容器体积
3.COCl2(g)CO(g)+Cl2(g) 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措施是( )
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的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4.在水溶液中存在反应:Ag+(aq)+Fe2+(aq)Ag(s)+Fe3+(aq) ΔH<0,达到平衡后,为使平衡体系中析出更多的银,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加水稀释
C.增大Fe2+的浓度 D.常温下加压
5.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O4(g)2NO2(g) ΔH>0,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缩小容器的体积,则容器中气体的颜色先变深后又变浅,且比原平衡颜色深
B.若压强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N2O4,再次达到平衡时各种物质的百分含量不变
C.若体积不变,向容器中再加入一定量的N2O4,相对于原平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再次平衡时N2O4的转化率将升高
D.若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次平衡时体系颜色加深
6.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变条件,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大,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B.反应:2NO2(g)N2O4(g) ΔH<0,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对于给定的可逆反应,温度一定时,其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D.平衡常数为K=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g)+NO2(g)CO2(g)+NO(g)
7.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某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升高温度,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C.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g)+H2O(g)CO2(g)+H2(g)
8.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①工业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高温 ②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③使用催化剂可加快SO2转化为SO3的速率 ④硫酸工业中,增大O2的浓度有利于提高SO2的转化率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9.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夏天,打开啤酒瓶时会从瓶口逸出气体
B.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时产生较多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压缩氢气与碘蒸气反应的平衡混合气体,颜色变深
D.将盛有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置于冷水中,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CO2(g)+C(s) 2CO(g) ΔH>0,达到平衡后,若改变下列条件,则指定物质的浓度及平衡如何变化。
(1)增加C(s),则平衡__________(填“逆向移动”“正向移动”或“不移动”,下同),c(CO2)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反应容器的容积,则平衡_____,c(CO2)________。
(3)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通入He,则平衡________,c(CO2)________。
(4)保持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升高温度,则平衡_____,c(CO)________。
11.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1)800 ℃,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___;升高温度,NO的浓度增大,则该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2C(g),且达到平衡。当升高温度时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气态
C.物质A一定为非气态,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D.若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则平衡向右移动
2.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C.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3.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加催化剂,使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NH3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氨
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的气体A和1 mol的气体B发生反应:2A(g)+B(g)3C(g) ΔH>0。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并测得C在容器中的体积分数为φ1。t2时刻改变某一条件(其他条件不变),C在容器中的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则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 )
A.加入1 mol氦气 B.加入1 mol C
C.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
5.如图所示,烧杯甲中盛放100 mL 6 mol·L-1 HCl溶液,烧杯乙中盛放100 mL冷水,现向烧杯甲的溶液中放入25 g NaOH固体,同时向烧杯乙中放入25 g NH4NO3固体,搅拌使之溶解。已知:2NO2(g)N2O4(g) ΔH<0
(1)A瓶中气体的颜色__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瓶中气体的颜色__________,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已知反应:2NO2(g)N2O4(g),把NO2、N2O4的混合气体盛装在两个连通的烧瓶里,然后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把烧瓶A放入热水里,把烧瓶B放入冰水里,如图所示。与常温时烧瓶内气体的颜色进行对比发现,A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深,B烧瓶内气体颜色变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上述过程中,A烧瓶内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
B.上述过程中,B烧瓶内c(NO2)减小,c(N2O4)增大
C.上述过程中,A、B烧瓶内气体密度均保持不变
D.反应2NO2(g)N2O4(g)的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2.关节炎首次发作一般在寒冷季节,原因是关节滑液中形成了尿酸钠晶体(NaUr),易诱发关节疼痛,其化学机理是:①HUr(aq)+H2O(l)Ur-(aq)+H3O+(aq) ②Ur-(aq)+Na+(aq)NaUr(s) Δ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降低温度,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
B.反应②正方向是吸热反应
C.降低关节滑液中HUr及Na+含量是治疗方法之一
D.关节保暖可以缓解疼痛,原理是平衡②逆向移动
3.现有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后,当升高温度时,B的转化率变大;当减小压强时,混合体系中C的质量分数减小,则:
(1)该反应的逆反应为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且m+n______(填“>”“=”或“<”)p。
(2)减压使容器体积增大时,A的质量分数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3)若容积不变加入B,则A的转化率__________,B的转化率__________。
(4)若升高温度,则平衡时B、C的浓度之比将__________。
(5)若加入催化剂,平衡时气体混合物的总物质的量__________。
4.在300 mL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
温度/℃ | 25 | 80 | 230 |
平衡常数 | 5×104 | 2 | 1.9×10-5 |
(1)上述生成Ni(CO)4(g)的反应为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在25 ℃时,反应Ni(CO)4(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
(3)在80 ℃时,测得某时刻Ni(CO)4、CO浓度均为0.5 mol·L-1,则此时v正_______v逆。
(4)在80 ℃达到平衡时,测得n(CO)=0.3 mol,则Ni(CO)4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____。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沪科版2020)选修第一册--2.2.2 浓度商、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化学(沪科版2020)选修第一册--2.2.2 浓度商、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讲义,文件包含222浓度商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生版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222浓度商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师版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一册--第10讲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一册--第10讲 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一册--第10讲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化学鲁科版2019选修第一册--第10讲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同步讲义】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3 化学化学平衡图像 讲义: 这是一份【同步讲义】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3 化学化学平衡图像 讲义,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3化学化学平衡图像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化学苏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33化学化学平衡图像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