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经典常谈》【情境练习】及答案

    《经典常谈》【情境练习】及答案第1页
    《经典常谈》【情境练习】及答案第2页
    《经典常谈》【情境练习】及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经典常谈》【情境练习】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经典常谈》【情境练习】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情境练习,任务一:读楚辞,任务二:读唐诗,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经典常谈 【情境练习】1.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建议采用             的阅读方法,对历史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                           等。2.某同学读了《经典常谈》后,围绕整本书做了下面的选项,其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这本书介绍了众多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B.书中《诗第十二》论述了从汉武帝时期至宋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展现不同时期诗歌的特点和形式。C.本书着重介绍的史书有《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论语》等,这些史书涉及纪传体编年体等多种体裁。D.这本书对知识的讲解精辟,且通俗流畅,深入浅出,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3.请你阅读《经典常谈》的前五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说文解字》是西汉许慎所作,书中既兼收小篆、籀文和“古文”,还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并解释了书中每个字。B.商民族用甲骨卜吉凶,周代有了筮法,作为卜法的辅助,以蓍草数目的奇偶来断定吉凶。C.《尚书》是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尚书》经历了战乱、流亡更迭,其伪作一直到清朝才被证实。D.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乐歌是随着乐器唱,其中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4.下面是四位同学读完《经典常谈》中《《春秋>三传第六》《诸子第十》后的发言,其中有两位同学的说法有误,请你找出并修改。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左传》相传为左丘明所作,大体依《春秋》   而作。乙:同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在政治学说上,孔子主张“正名主义”,孔子之后的孟子重视圣王的道德,苟子重视圣王的威权。朱熹认为古时的大学里教“六艺”,小学里教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道理,它们都是实学。丁:《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定的,书中所记的事,从春秋时代至楚汉兴起,共二百零二年。5.班级开展以“联系《经典常谈》阅读古文经典”的专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任务一:读楚辞】楚辞经典《经典常谈》相关内容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节选自《离骚》)他又用了许多神话里的譬喻和动植物的譬喻,委曲地表达出他对于怀王的忠爱,对于贤人君子的向往,对于群小的深恶痛疾。他将怀王比作美人,他是“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情辞凄切,缠绵不已。(1)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2)试运用《经典常谈》中的相关内容谈谈《离骚》中“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深层含义。   【任务二:读唐诗】唐诗经典《经典常谈》相关内容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七言四句的诗,唐以前没有,似乎是唐人的创作。这大概是为了当时流行的西城乐调而作;先有调,后有诗。五七绝都能歌唱,七绝歌唱的更多——该是因为声调曼长,好听些。作七绝的比作五绝的多得多,本书选得也多。 (3)《江雪》的体裁是(   A.五言绝句    B.五言律诗    C.五言古体诗    D.五言乐府(4)《经典常谈》中认为“唐人绝句有两种作风:一是铺排,一是含蓄”,你认为《江雪》是铺排还是含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6. 请你根据《说文解字》中对造字的六个条例的解释,完成下面各题。一是“象形”,象物形的大概。二是“指事”,用抽象的符号,指示那无形的事类。三是“会意”,会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为一个字,这一个字的意义是那几个字的意义积成的。四是“形声”,也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但一个字是形,一个字是声;形是意符,声是音标。五是“转注”,就是互训。两个字或两个以上的字,意义全部都相同或一部分相同,可以互相解释的,便是转注字,也可以叫作同义字。六是“假借”,语言里有许多有音无形的字,借了别的同音的字,当作那个意义用。(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汉字“鱼”“口”“耳”“手”“田”等都是象形文字。B.“刃”字,在“刀”形上加一点,指示刃之所在,“刃”是指事文字。C.“人”“言”为“信”,“信”是会意文字,“江”“河”是转注文字。D.“令”本义是发号,假借为“县令”的“令”,这是假借文字。(2)班长找来了一些象形字的图片,请你分别写出它们对应的现代汉字。     7.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的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原句原义教育意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做学问要精益求精。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凡事都有个开始,但经常不了了之,没个结果。(1)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别的山上面的石头坚硬,可以用来琢磨玉器。(2)   8. 阅读下面《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问题。话本留存到现在的已经很少,但还足以见出后世的几部小说名著,如元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明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都是从话本演化出来的;不过这些已是文人的作品,而不是话本了。就中《三国志演义》还夹杂着“雅言”,《水浒传》和《西游记》便都是白话了。这里除《西游记》以设想为主外,别的都可以说是写实的。这种写实的作风在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里得着充分的发展。《三国志演义》等书里的故事虽然是关联的,却不是联贯的。到了《红楼梦》,组织才更严密了;全书只是一个家庭的故事。虽然包罗万有,而能“一以贯之”。这不但是章回小说,而且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了。白话小说到此大成。 (1)四大名著中,《         》这部书是指《           还夹杂着雅言           》以设想为主。(2)为什么说《红楼梦》是近代所谓长篇小说?  9. 请你结合下面选自《四书第七》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论语》是孔子弟子们记的。这部书不但显示一个伟大的人格——孔子,并且让读者学习许多做学问做人的节目:如“君子”“仁”“忠恕”,如“时习”“阙疑①”“好古”“隅反”“择善”“困学”等,都是可以终身应用的。《孟子》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而辩“性善”,教人求“放心”,影响更大。又说到“养浩然之气”,那“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这是修养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相通的哲理。【注释】①阙疑:对疑惑不解的东西不妄加评论。1)小诗发现材料中的内容可以与之前所学诗文相联系,于是她将二者对照以增进理解,请你帮她补充完整。时习            ,不亦说乎?义利            ,于我如浮云。择善:择其善者而从之,            :得道者多助,            2)请你根据上面材料,说一说儒家学说对现在的我们有哪些教育意义。10.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李白用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杜甫用来抒写那个大时代,诗的领域扩大了,价值也增高了。而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1        文段体现了杜甫作品写实的几个方面,请结合学过的诗歌分析杜甫诗的写实手法。   2)朱自清认为杜甫是继往开来的诗人,请结合上面语段和名著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1.选择性阅读   《〈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2. C【解析】《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并不是史书,C项说法有误。故选C项。3. A 【解析】许慎是东汉人。故选A项。4.甲同学有误,将“纪传体”改为“编年体”;丙同学有误,将“小学”和“大学”调换位置5.【任务一:读楚辞】(1)屈原(2)这句诗的表层含义为:光阴如梭,美人的青春就像日益飘零的草木。屈原将楚怀王比作“美人”,担心的是楚怀王步入衰残的暮年他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只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表达了对楚怀王的忠诚和担忧。【解析】根据文段中“他将怀王比作美人”进行分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一句中的“美人”指的是楚怀王,屈原担心美人迟,其实就是担心楚怀王步人衰残的暮年,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希望自己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为楚怀王效忠。据此分析作答即可。【任务二:读唐诗】(3)A (4)示例:《江雪》是铺排。诗人铺排了“鸟飞绝”“人踪灭”“蓑笠翁”三个印象,突出了“江雪”的幽静,又运用“千山”“万径”“绝”“灭”等词,显得更为幽静。6.(1)C【解析】C项中的“江”“河”是形声字,三点水是形旁,“工”“可”是声符。(2)A.日  B.月 C.山 D.龟7.(1)为人做事要有始有终,矢志不渝。(2)要善于借助别人(或听取别人的意见)帮助自己改正缺点。8. (1)三国演义   三国志演义   西游记(2)因为《红楼梦》是文人写的白话小说,书里的故事互相关联,"一以贯之"。9.(1)①学而时习之 ②不义而富且贵 ③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失道者寡助(2)示例:在学习方面,告诫我们要经常学习,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在交往方面,告诫我们要宽以待人,对人忠诚,讲求义气;在做人方面,告诫我们要有仁爱之心,有理想、有志向,培养自身正气。(任答两个方面即可)10.(1)示例:《春望》描写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战火纷飞,亲人离散,土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顿的景象,反映了当时国家的现状,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情感。(2)示例:杜甫诗歌反映社会问题和时代悲剧,表现广大的实在的人生;他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且杜甫给诗创造了新的境界,引发后代诗人竞相效仿,对诗歌的发展影响深远。

    相关学案

    第09讲《经典常谈》-【寒假提升课】2024年八年级语文寒假提升课讲义(统编版):

    这是一份第09讲《经典常谈》-【寒假提升课】2024年八年级语文寒假提升课讲义(统编版),文件包含第09讲《经典常谈》原卷版-寒假自学课2024年八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docx、第09讲《经典常谈》解析版-寒假自学课2024年八年级语文寒假提升学与练统编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名著导读 《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主要人物及性格特点,《傅雷家书》概要,阅读感受,书中名言,一句话书评,艺术特色,书中名言摘抄,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