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群1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
展开启航课 能力是核心,方向是关键
任务一 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任务三 分析、推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一、学情与考情,从教材到高考论述类文本是一个广义概念。它是以论述、分析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事理、表明主张的文章,从论证上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从内容和用途上习惯分为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高中教材必修部分设有两个论述类文本单元,分别是必修4第三单元和必修5第三单元。这两个单元的课文在“论述”方面各有特色,在一轮复习中同学们要认真、仔细地品读课文,全方位体会此类课文的论证艺术,巩固考点知识。
高考对论述类文本阅读能力的要求:在熟悉论述类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真题热身](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真题文本①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②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树下乘凉。武松自忖这一定是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④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则要在复杂中求专注了。千头万绪由何处着手?叙事者心灵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书遑遑然如丧家犬的身影和眼光,举一纲而收拢千丝万缕。行文没有让梁中书轻易脱险,而是在他逃遍东南西北四门和三闯南门的过程中,由内往外地辐射出圆形的视角,把瞬间遍及满城的战火统一于一人的眼光之中。
读文策略一、标画信息阅读文本,首先要看题目(出处)以把握论证内容,《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明确提示了本文的论述对象。然后标出段次,再逐段阅读,边阅读边圈点,稍加批注。要善于使用不同的符号标画出对把握文意、梳理思路起关键作用的词句。文本中编者做了一些标画,仅是示例,实际阅读中可以更灵活。
二、梳理思路读完每段理关系,读完全文理层次。梳理关系有两层含义:一是概括出段落层次的大意;二是要注意分析重要句子间、段落间的相互关系,如句子或句群间的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目的、解说、假设等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梳理全文展开论证的思路,把握论证的观点流向和论据、论证方法的使用情况,形成整体认知,并构建全文结构图。论述类文本的论述层次,一般体现在段落关系上,段落间常有总分、递进、并列、对照等关系类型。
三、思辨内容一要辨清叙议,弄清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二要辨明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本文在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对比中探讨中国传统叙事作品中流动视角的运用情况,显示了中国传统叙事文学的价值。文章观点鲜明,思路明晰;多用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语言通俗,深入浅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三体交融”指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叙事情境。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C.如果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展开,叙事者和主要人物的视角有时并不一致。D.纪昀通过内视角呈现从征伊犁的官员的意识流动,赋予了故事深度心理功能。
答案 B 解析 B项,无中生有。原文第②段只是说“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叙事者、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并未提及“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同时,原文也只是说“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无法据此推断出西方语言“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的结论。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B.文章第②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
答案 D 解析 A项,“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视”错误,于文无据,原文第①段只是说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常采取的这两种视角“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并没有对二者进行优劣判断。B项,“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错误,原文第②段举《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的例子,论证的是流动视角的“三体交融”效应。C项,“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错误,原文末段举《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则小故事运用复眼映视式视角的例子,论证的是视角在不同层面上采取的流动方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视角的流动既包括从人物的内视角转为外视角、旁视角,也包括由某一人的内视角转为另一人的内视角。B.选择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叙事还是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叙事,与叙述的内容相关,也与叙事者希望达到的叙述效果相关。C.相较于长篇作品,笔记小说短小精悍,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角叙事时,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D.《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采用流动视角,既写“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又写黛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
答案 C 解析 C项,“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错误,无中生有。根据原文末段内容可知,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的这则故事中复眼映视式视角的采用,使故事文本具有多重功能,但并未比较笔记小说与长篇作品“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角叙事时”哪一个更容易实现多重的叙事功能。
二、知识与能力,从积累到运用(一)论述类文本特征和种类论述文是以论述、分析为主要表达方式,阐明事理、表明主张的文章,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的特点。从论证上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从内容和用途上一般分为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其特点如下:
从命题趋势来看,高考对学术论文“情有独钟”,下面对学术论文单独介绍。
(二)论述类文本的构成要素
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题主要考查对文本信息转述准确性的判断能力,题干一般表述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其特点是各个选项的内容都是对原文信息的转述,命题者对相关内容作了增删、压缩、跳跃拼接、改变说法等变形整合。答好这道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原文信息,通过多重比对、明辨陷阱等方法,判断选项转述内容的正误。
[典题精练 明考法][例题](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国金银器》是第一部中国古代金银器通史,囊括了器皿与首饰,着眼于造型与纹饰,究心于美术与工艺、审美与生活的关系。本书的研究旨趣,不在金银器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而在与社会生活史密切相关的造型、纹饰、风格的演变史。也可以说,它不是穷尽式的历史资料汇编,也不是用考古学的方法对器物分型、分式以划分时代,而是以目验实物为前提,从名物学入手,通过定名,以器物描述的方法,来展示工艺美术史与社会生活史中的金银器。
中国古代金银器研究,是伴随现代考古学而生的一门新兴学问。传世文献展示的金银器史和出土文物呈现出来的金银器史,是不一样的。前者显示了数量颇多的名目和使用甚巨的数目,但提供具体形象的材料很少。考古发现的实物,就名目和数量而言,虽只是载籍的冰山一角,却是以形象示人;对于工艺美术要讨论的核心问题,即造型与纹饰,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金银器兼具富与丽的双重品质。首先它是财富,其次它是一种艺术形态,然而通过销熔的办法又可使之反复改变样态以跟从时代风尚。相对于可入鉴藏的书画、金石、玉器、瓷器之雅,金银器可谓一俗到骨。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与其他门类相比,金银器皿和首饰的制作工艺都算不得复杂,这里便格外显示出设计的重要。
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来看,工艺美术是共性多、个性少、最为贴近生活的艺术。无论哪朝哪代,祈福与怡情都是纹样设计的两大主旨,当然不同时代表现的形式多有不同,亦即选择与创造的艺术形象不同,这也正是工艺美术史所要展示的一个主要内容。这里“史”的概念是指以贴近设计者和制作者装饰用心的感知,展示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却只是以成品来显示的设计史脉络,而不是贴着历史编年来勾画发展的线索。小说家说:“语言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最基础、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语言也是一种建筑材料,许多意想不到的建筑物都是靠了语言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的。”历史学家则说:“我始终强调运用最基本的‘语文学’的学术方法,对传到我手中需要研究的那个文本作尽可能全面和深入的历史化和语境化处理,进而对它们作出最准确的理解和解读。”这两段话同样可以移用于作为艺术语汇的造型与纹饰。本书就是建立在对艺术语汇发生与演变的观察和分析之上。在这里呈现的是两类语言:一是物,即用造型和纹饰表达自身的艺术语言;一是文,即人对物的命名,此中包括了对物之本身和物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
金银器工艺的发展演进,关键在于品类的丰富以及与时代风尚紧密相关的造型和纹饰的设计之妙,技术的进步并非主导。纹样设计首先取决于工匠的慧心,付诸熟练掌握传统技术的巧手,乃其第二义。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也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金银器本身设计与制作具有连续性的工艺传统,一是设计者和制作者共处的风俗与共享的文学所形成的文化生态。因此可以说,中国金银器史,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古代社会风俗史。(摘编自扬之水《“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在名目和数量上远远比不上典籍记载,而其价值和意义却在典籍记载之上。B.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应先注意其时金银器皿和首饰流行的工艺设计以及对时代风尚的传播。C.无论哪朝哪代,金银器纹样设计都脱不开祈福与怡情两大主旨,其他工艺美术门类的纹样设计也是如此。D.给没有文字或鲜有文字的金银器成品命名,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命名的主要依据。
解析 A项,切片二错误,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三段“前者显示了数量颇多的名目和使用甚巨的数目……它提供了最为直观的实例”可知,“考古发现的金银器实物”和“典籍记载”各有其价值和意义,原文并没有比对二者的价值和意义的高低。B项,切片二错误,无中生有。根据原文第四段“它是一种艺术形态……它以它的俗,传播时代风尚”可知,金银器跟从且传播时代风尚,故研究金银器是考察一个时期社会的审美风尚的途径之一,但原文并没有说“应先注意”这一点。C项符合原文表述。D项,切片二错误,“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命名的主要依据”错误。结合原文第五段“一是文,即人对物的命名,此中包括了对物之本身和物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和第六段“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文化生态”可知,文中只提到了人对物的命名依据对物之本身和物所承载的意义的理解,社会风俗和文化生态是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的主要内容之一,而非人对物的命名的依据。答案 C
[知能建构 提素养]一、了解命制选项的方式和选项的错误类型在试题中,选项经过了命题人的精心组织,是对相关文本信息的整合、概括、转述,考生必须了解命制选项的方式和选项的错误类型。这类题目常见的几种设误手法和选项错误类型可通过下图理解和掌握。
二、掌握答题的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步:理解选项内容,切分选项把选项的具体内容切分为几个相互关联的信息片段,也就是将选项拆解,化长为短、化整为零。选项通常是复句,一般以一个分句为一个片段;如果选项是单句,可以按照句子主干(主谓宾)的结构切分,有时需将较长单句中的某些短语(多充当修饰重要概念的成分)切为片段。第二步:比对文本内容,分析异同把选项中被切分的各个信息段与文本的对应内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中的各个信息段和文本内容之间的异同。如果选项涉及的信息和文本的内容相同,就说明选项符合文意,否则就不符合文意。这里需要注意选项的不同情况:
三、注重细节比对,明辨八类陷阱
对点训练请用选项切片法比较下列选项与原文,说明选项的错误类型并作简要分析。1.[选项](2022·新高考Ⅰ卷·T1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原文]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典哲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
无中生有。“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无中生有。文中分别阐述了西方文论和中国古典诗论的优点和缺点,强调“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并未对中国古典诗论和西方文论生命力的强弱进行比较。
2.[选项](2022·新高考Ⅱ卷·T2B)中国翻译界应该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改变我国典籍主要由国外学者翻译的局面,这样才能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 [原文]中国学者进入典籍英译领域时间相对较晚,据现有汉学书目统计,中国典籍译本绝大多数是由西方汉学家或独立,或在中国合作者帮助下完成的。……我们应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客观分析两种译本的优长与不足,将中国的本土经验和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结合,取其精华,让中国的翻译研究与实践在传承和发展的良性循环中获得升华,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我们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时代能力。
曲解文意。“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错误。“增强构建中国话语体系的能力”的前提是“深入了解中国典籍的外译事实……获得升华”,而不是“增加典籍翻译的数量”。
3.[选项](2021·新高考Ⅱ卷·T1A)青年是网络空间的参与主体,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规范和管理网络。[原文]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无疑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和网络空间的治理,有助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网络规范必不可少,这已是共识。
强加因果和张冠李戴。根据原文第一段,“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选项“因此”前后强加因果。“来规范和管理网络”错。由原文“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网络行为观念……有助于网络行为失范的校正”可知,应当规范的是青年的网络行为。
4.[选项](2020·全国Ⅰ卷·T1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原文]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
以偏概全。原文最后一段,只说了“‘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提倡”,并没有全盘否定“传统‘孝’的形式”。
5.[选项](2020·全国Ⅱ卷·T1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原文]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
偷换概念。“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错误。原文认为“实物并不等于原物”,因而需要质疑的是“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而非“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
6.[选项](2020 ·新高考Ⅰ卷·T1B)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古代学者需要借助它来开展儒学和历史研究,但它并没有独立的学术空间。[原文]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强加因果。从原文可看出,沿革地理在中国古代较为发达,是因为“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
7.[选项]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原文]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混淆是非。选项前半句正确,后半句混淆是非。命题者添加否定词“无”,将原文“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世界时尚”一句肯定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融合的意思,变成了否定两者之间有关系。
论证特点涉及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把握、论据的作用、论证的结构、论证的方法和角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种考查要求考生不仅要读懂文章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还要读出传达信息的方式和效果,也就是文章是如何论证的。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全面掌握论证方面的必备知识,还要掌握相应的答题技巧。
[典题精练 明考法][例题](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两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否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事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
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录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篇》《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
《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许。(摘编自严佐之《<中国目录学史>导读》)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
答案 A 解析 A项,由原文“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可知,作者举吕绍虞著作并非为了指出姚名达的方法需要反思,而是为了说明中国目录学史也可以用“断代法”来书写,对如何书写可“见仁见智”,而对姚名达敢于创新的态度则是肯定的,因此选项表述错误。B项,由文本首段、第二段、尾段中姚名达的几处自述,可以推知:这几处自述是对其编写理念的解释和评论,而且分别出现于首段、第二段、尾段,起到了逐步推进论述的作用。故B项正确。C项,文章第一、二、五段侧重于整体概括,第三、四段侧重于具体举例,因此选项表述正确。D项,从“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用语可以得出“立论审慎”的结论,因此选项表述正确。
[知能建构 提素养]一、把握论述类文本三要素
二、立足文本,准确分析“原文论证”(一)分析论点把握文章的论点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边读边勾画,特别要注意论点经常出现的各种位置,找到直接表述论点的关键语句;如果文中没有表述中心论点的语句,可以先勾画出各个段落或各个层次的总领句、总括句(有时称之为“分论点”),并分析各个段落或层次之间的思路和逻辑联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中心论点。
(二)分析论据论据与论点之间可能是归纳推理关系,也可能是演绎论证关系,等等。文本中可能运用了多个论据材料,它们彼此之间可能是并列关系,也可能是正反对比关系,还可能是逐层递进的关系。因为论证层次的不同,论据的作用也不同,要根据论证层次的不同来区分不同论据的作用,如引用事例的用意是什么,引用名言的目的是什么等。(三)分析论证1.分析论证前提“前提”就是指如果这个条件存在,那么论点就成立;如果这个条件不存在,那么论点将不成立。而立论前提是指论点确立的基本条件。论证前提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到的,有的论述文甚至反复强调立论前提。
4.分析论证结构和论证思路论述类文本一般由引论(提出论点或论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
特别提醒试题中常出现的总分总(含总分)式结构,一般是指开头提出论点(开门见山),中间设若干分论点,结尾总括论点(或重申论点,或总结引申)。几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层递关系、对比关系等,但不能是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
三、解答分析论证题要重视两大环节1.优化解题流程,抓住三个关键点解答分析论证题,比对的前提是做好对文本和论证要素的分析。判断选项正误要遵循有效的程序:判断选项类型—找准文本内容—核验表述正误。
2.抓住题型特征,分析理据关系分析论证题的设误点常常涉及论据与论点不对应、论证方法判断有误、归纳段意不当、思路层次分析不当等,所以要善于分析论证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注意把握理据(论点与论据)关系,要看论据证明了什么论点,也要看论据是如何证明论点的,是从哪个角度证明论点的。还要注意看论据与论点组合运用的先后顺序,可以先论据后论点,也可以先论点后论据。其次要注意分析论据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先看论据特点,是事实论据还是理论论据;再看它们之间不同的关系,如是否存在并列、对比、递进等关系。
对点训练一、请再次阅读《<中国目录学史>导读》(文本见任务二例题)一文,完成第1题。1.(原创)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导读性书评,文章开篇借用姚名达的话指出了该书的基本特点。B.文章论证方法多样,第二段运用了因果论证、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C.文章善用反问和设问的手法将论证引向深入,形成层层深入的效果。D.详述《溯源篇》一例,是因为它更能体现《中国目录学史》的特点。
答案 C 解析 文章第二段有很多问句,都是设问,作者是通过层层设问将论证引向深入的,没有反问。
二、阅读《“更想工人下手难”——<中国金银器>导言》(文本见任务一例题)一文,完成第2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宗明义,点明《中国金银器》一书的性质,概述了全书研究的对象和范畴。B.文章通过将金银器与书画、金石等对比,突出其品质特性,凸显了设计的重要。C.文章引用小说家、历史学家的话,来解释将造型和纹饰视作艺术语汇的研究思路。D.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造型和纹样设计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D项,曲解文意。结合原文第六段“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具有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可知,文章末段并未论证连续性的工艺传统对金银器技术的影响,连续性的工艺传统也只是金银器纹样设计所涉及的图式演变的主要内容之一,而非文章末段的论证重点。文章末段重点论证的是影响金银器工艺发展演进的关键因素。
三、请根据原文信息,判断选项表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完成3~6题。3.[选项]文章引用鲍桑葵的话,有力论述了故事中人物的生命感凝聚着生命张力,并能引起读者共鸣。( )[原文]文学的价值来源于生活,人物所具有的生命感、生命气场,才是散发强大艺术感发力量的源泉。生命感来自人的内在,其中凝聚着生命的张力。生命气场则来自人物的独立和个性,能够与同质化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最容易被读者所认同和接受,也最能引发其共鸣。正如英国美学家鲍桑葵在《个体的价值与命运》中所言:“最真实的个人情感是最普遍的。”
选项表述错误,对象错误。引用鲍桑葵的话应是有力地证明了故事中人物的生命气场最容易被读者所认同和接受,也最能引发其共鸣。
4.[选项]文段先指出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点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原文]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文学的历史使命。作家需要以实践作答,将其落实到笔头上,用优秀的作品说话。否则,“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就可能成为一个喊得很响却难有着落的口号。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其关键是尊重文学的天性。
5.[选项]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先论证其谬误,再阐释概念,最后指出其消极影响,层层深入。( )[原文]还有一种观点也是不能使人认同的。那就是拘泥于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没有见到完整的实证材料,就认定事物不存在,就对没有被认识或没有被发现的甚至对理应存在和实际有过但已消失的事物持完全否定的态度。这种实证主义的方法并非科学的方法。比如说,在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中,很多人认定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是最古老的汉字,可在甲骨文被发现以前,人们长期认为商周时期的金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这种一见实物就动辄定论的习惯,一直妨碍着对文字起源进行系统的、理论的探讨,也难以形成一个科学的客观的明晰结论。
选项表述错误,顺序不当。应为“先阐释概念,再论证其谬误,最后指出其消极影响”。
6.[选项]文章末段论证了正面人物的塑造是新时代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体现。[原文]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家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艺,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选项表述错误,选项的表述偷换了论题。由末段“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的表述,可以推知:选项中“正面人物的塑造”缩小了原文概念的外延,在逻辑上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而且末段主要论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近几年,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考查,常常采用逻辑推断的形式,要求考生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判断选项的推断是否符合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选项内容大多为“二元”关系的表述,如含有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果、性质与范围、甲事与乙事、文内与文外等的二元逻辑关系的转述。
[典题精练 明考法][例题](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立人的阅读的价值。
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
需要补充的是,当考察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分析其内部结构(例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所关心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
解析 A项,“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错误,文章第三段最后说的是“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B项,“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错误,文章第三段中说的是“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选项只涉及远读对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的发掘,而忽略了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C项,“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于文无据。D项,文中远读借助计算机处理文本、解读文本体现了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答案 D
[知能建构 提素养]一、观点态度推断题选项的特点观点态度推断题的选项一般用复句表述文本的部分内容,要求考生根据文本内容和复句类型判断选项是否符合原文意思。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二、分析、推断作者的观点态度“三看”1.看推断前提是否有据分析推断前提是否有据,就是分析前提是否合乎文本内容,也就是作为推断的依据与原文内容是否一致。看选项的前提时要注意:(1)前提是否混淆范围,如原文内容是涉及局部的或整体的,而选项表述则相反。(2)前提是否混淆语气,如果原文中是表示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用来表示推断可能成立,而前提中用了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定”“必定” “肯定”等,则推断不能成立。(3)从其他方面看前提在文中是否有依据。
2.看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分析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就是分析假设推断、条件推断、因果推断、目的推断等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3.看推断结论是否合理推断结论是根据文中已有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由此推彼、由已知推未知、由现在推未来、由整体推局部、由文内推文外以及因果互推等。推断的结论在选项中一般放在“由此可见”“说明”“总之”“启示”“将会”“应该”等词的后面,看这些词语表述的结论是否能依据原文内容相关信息推断出来,也需“三看”:“一看”选项结论是否过于绝对,“二看”选项结论与原文是否相悖,“三看”选项结论是否符合认知规律。
对点训练一、请再次阅读《<中国目录学史>导读》(文本见任务二例题)一文,完成第1题。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名达评估两千年来目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C.《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
解析 B 解析 无中生有。原文只说“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并没有证据表明其比主题分述法“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
二、请根据原文信息,判断选项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理由,完成2~7题。2.[选项](2022·全国甲卷·T3C)古代金银矿石分布状况和冶炼技术的发展不在《中国金银器》一书研究视野中。[原文]《中国金银器》是第一部中国古代金银器通史,囊括了器皿与首饰,着眼于造型与纹饰,究心于美术与工艺、审美与生活的关系。本书的研究旨趣,不在金银器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而在与社会生活史密切相关的造型、纹饰、风格的演变史……
选项说法正确。“囊括了”“着眼于”“究心于”“研究旨趣”等词句以及全文内容已经非常清楚地表现了本书的研究视野。
3.[选项](2020·全国Ⅱ卷·T3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原文]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选项说法正确。选项采用“很可能”“未必”等表推测的词语,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推断能力。从文本有关内容看,选项说法正确。
4.[选项]有些戏曲学校为了体现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还专门给学生发放生活补贴。( )[原文]中国戏曲学院和各地戏曲院校执行免费政策(个别地方还给学生发放生活补贴),既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也为戏曲专业人才培养添一把柴,堪称功在当前、利在长远。
选项说法错误。逻辑关系倒置(或强加因果)。原文说的是“给学生发放生活补贴”“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高度重视”。
5.[选项]气韵生动、大化流行的中国传统审美世界,是一个以早期农事活动为基点的连续性时空放大模式。( )[原文]首先,在这一天下的中心地带,人们早期农事活动对土地生命特质的发现,为中国人的自然审美提供了一个奠基形式。以此为基点,从大地上的植被到天空的飞鸟,再到遥远天际的斗转星移,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时空放大模式。在这一界域之内,既潜隐于泥土又四散洋溢的自然生命感,使人栖息的世界成为一个气韵生动、大化流行的审美世界。
选项说法错误。“基点”是指“土地生命特质的发现”为自然审美提供了一个奠基形式。
6.[选项]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原文]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
选项说法错误。结合原文,根据选项中的“因”,可以推断出“艺术家的创作也应精”的“果”,但不能推断出“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的“果”,原文中也没有关于“少”的信息,选项表述强加因果关系。
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群2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 这是一份适用于老高考旧教材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任务群2实用类文本阅读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考情纵览,科普文文体特征,传记文体特征,方法点拨,思维流程,思维点拨,科学小品的特点,二通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2科普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2科普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课件,共56页。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课件: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1信息性阅读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整体阅读指导课件,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