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讲散文阅读考点5探究散文中的其他问题课件
展开考向1 探究散文的标题 高考对散文标题的探究,主要有:对标题的艺术手法及作用的分析;对标题内涵的理解;对标题意蕴的探究;对标题优劣的比较;等等。关键技法探究散文标题的注意要点 1.理解标题的意思。要通过理解标题的关键字词,联系文章内容,理解标题的意思。 2.分析标题的修辞。联系文章的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分析标题使用的修
辞手法,是否具有比喻义或象征义。标题的比喻义或象征义通常是文章要揭示的主旨。 3.分析作用。题目有时要求对标题设置的原因、优劣等进行分析,考生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阐释理由,如线索、悬念及语言的简明、形象、生动等。 4.明确思想情感。分析写作背景,注意标题中的关键词,思考标题是否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或态度。
典例1 [2020全国卷Ⅲ,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阅读文本见【考点帮】考点1典例1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答案 ①“记忆里的光”,指火车头上“光芒闪烁的图标”,即镰刀锤头,是本文的核心意象;②围绕这一核心意象,按照时间顺序,安排了“我”少年、青年、中年的人生片段,每一片段都同“镰刀锤头”相关;③最后,以“全科人”的身份表达出“我”对“镰刀锤头”的深厚感情,呼应题目,升华主题。(每点2分)
考向2 探究散文的意蕴 散文往往具有丰富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人文精神的意义等。从读者角度来说,探究作品意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作品本身蕴含的思想、情感进行把握;二是对作品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进行个性化思考。
必备知识 意蕴类探究题的考查点具体如下:
关键技法探究散文意蕴的注意要点 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探究意蕴的题目往往比较长,有时会给出观点,考生就要清楚题干的意思,找准答题方向。 2.紧扣文本,读懂文本。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要深入理解文本,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的主题,注重对文本多角度挖掘。 3.多方联系,立足自我。考生要联系自己的阅读感受或生活体验来分析和评价观点,要有自己的观点和评判标准,要联系社会背景及创作背景来探讨
意蕴。 4.规范答题,用语简明。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阐述原作内容或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要做到语言简洁明了,精练通畅,切中要害。
典例2 [2021天津,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阅读文本见【考点帮】考点1典例3李大钊说:“中华自身无所谓运命也,而以青年之运命为运命。”结合文章主题,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答案 示例:①李大钊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的命运,是由青年决定的;青年的所作所为,决定了国家的未来。②在国家危难时期,文中的友人选择放弃安逸的生活,投身救国事业。正是有无数这样的青年,我们的国家才能打败侵略者,迎来解放;正是青年的选择,决定了国家的命运。③如今,我国面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难得机遇,中国青年仍然是决定民族复兴事业成败的主力军。今日的青年应该像抗战时期的青年一样,热爱国家,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5分)
分步解题 1.审清题干,明确要求。这道题要求结合文章主题并联系实际理解李大钊的话。因此要理解李大钊这句话的意思,这句话强调青年对国家命运的决定性作用。 2.紧扣文本,读懂文本。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文本的主题进行具体分析,文章通过致朋友的一封信,回忆了朋友舍弃安逸的生活、不畏牺牲、投身救国事业的事迹,表现了在国家危难时期中国青年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3.多方联系,立足自我。联系当今现实,指出当代青年与国家前途命运的关系。 4.规范答题,用语简明。针对本题,考生可先说明这句话的意思,再阐述文本内容,最后联系实际来说感受。
新方向 多文本阅读多文本阅读的相关知识 2021年新高考Ⅱ卷,考查了废名的一篇散文《放猖》和一篇小说《莫须有先生教国语》。这种新形式应引起考生重视。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多文本阅读是继实用类文本阅读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后的又一种现代文群文阅读的考查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文本阅读材料以双文本材料为主,其组合方式可以是“小说+小说”“小说+散文”“散文+散文”等。
多文本阅读的特色题型往往要求从一个文本的内容出发,对另外一个文本进行分析、鉴赏或评价,或用两个文本的核心要素解决文本之外的问题等。[2021新高考Ⅱ卷,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文本一:放 猖废 名 故乡到处有五猖庙,其规模比土地庙还要小得多,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猖神一共有五个,大约都是
士兵阶级,在春秋佳日,常把他们放出去“猖”一下,所以驱疫也。“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故做母亲的见了自己的孩子应归家时未归家,归家了乃责备他道:“你在哪里‘猖’了回来呢?”猖神例以壮丁扮之,都是自愿的。有时又由小孩子扮之,这便等于额外兵,是父母替他许愿,当了猖兵便可以没有灾难,身体健康。我当时非常羡慕这种小猖兵,心想我家大人何以不让我也来做一个呢?猖兵赤膊,着黄布背心,这算是制服,公备的。另外,谁做猖谁自己得去借一件女裤穿着,而且必须是红的,装束好了以后,再来“打脸”。打脸即是画花脸,这是我最感兴趣的,看着他们打脸,羡慕已极,其中
有小猖兵,更觉得天下只有他们有地位了,可以自豪了,像我这天生的,本来如此的脸面,算什么呢?打脸之后,再来“练猖”,即由道士率领着在神前画符念咒,然后便是猖神了,他们再没有人间的自由,即是不准他们说话,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人间的自由本来莫过于说话,而现在不准他们说话,没有比这个更显得他们已经是神了,他们不说话,他们已经同我们隔得很远,他们显得是神,我们是人是小孩子。我们可以淘气,可以嬉笑着逗他们,逗得他们说话,而一看他们是花脸,这其间便无可奈何似的,我们只有退避三舍了,我们简直已经不认得他们了。何况他们这时手上已经拿
着叉,拿着叉当郎当郎的响,真是天兵天将的模样了。说到叉,是我小时最喜欢的武器,叉上串有几个铁轮,拿着把柄一上一下郎当着,那个声音把小孩子的什么话都说出了,便是小孩子的欢喜。我最不会做手工,我记得我曾做过叉,以吃饭的筷子做把柄,其不讲究可知,然而是我的创作了。我的叉的铁轮是在城里一个高坡上(我家住在城里)拾得的洋铁屑片剪成的。在练猖一幕之后,才是名副其实的放猖,即由一个凡人拿了一面大锣敲着,在前面率领着,拼命地跑着,五猖在后面跟着拼命地跑着,沿家逐户地跑着,每家都得升堂入室,被爆竹欢迎着,跑进去,又跑出来,不大的工夫在乡一村在城一门家家跑
遍了。我则跟在后面喝彩。放猖的时间总在午后,到了夜间则是“游猖”,这时不是跑,是抬出神来,由五猖护着,沿村或沿街巡视一遍,灯烛辉煌,打锣打鼓还要吹喇叭,我的心里却寂寞之至,正如过年到了元夜的寂寞,因为游猖接着就是“收猖”了,今年的已经完了。 到了第二天,遇见昨日的猖兵时,我每每把他从头至脚打量一番,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他的奇迹都到哪里去了呢?尤其是看着他说话,他说话的语言太是贫穷了,还不如不说话。(有删改)
文本二:莫须有先生教国语废 名 莫须有先生教国语,第一要学生知道写什么,第二要怎么写,说起来是两件事,其实是一件,只要你知道写什么,你自然知道怎么写。要小孩子知道写什么,其实很简单,只要你自己是小孩子,你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你便能引得他们写什么了。 莫须有先生在金家寨小学教国语,有一回出了一个“荷花”的作文题,
因为他小时喜欢乡下塘里的荷花、荷叶、藕。凡属小孩子都应该喜欢,而且曾经有李笠翁关于这个题目写了一篇很好的散文。莫须有先生自己的文章还近于诗,诗则有时强人之所不能,若李笠翁的《芙蕖》能说到荷叶的用处,是训练小孩子作文的好例子,荷叶还可以拿到杂货店里去包东西。莫须有先生出了荷花这个题目,心里便有一种预期,不知有学生能从荷塘说到杂货店否?结果没有,莫须有先生颇寂寞。有一学生之所作,篇幅甚短,极饶意趣,他说清早起来看见荷塘里荷叶上有一小青蛙,青蛙蹲在荷叶上动也不动一动,“像羲皇时代的老百姓”。莫须有先生很佩服他的写实。
民间有“放猖”“送油”的风俗,莫须有先生小时顶喜欢看“放猖”,看“送油”,现在在乡下住着,这些事情真是“乐与数晨夕”了,颇想记录下来,却是少暇,因之拿来出题给学生作文,看他们能写生否,他们能将“放猖”“送油”写在纸上,国语教育可算成功了。作这两个题目的学生很多,但都不能写得清楚明白,令异乡人读之如身临其境、一目了然。可见文字非易事,单是知道写什么也还是不行的。小孩子都喜欢“放猖”,喜欢“送油”,然而他们写不出,他们的文字等于做手势而已。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已经重来大学执教了,莫须有先生又开始有闲
作文章,乃居然写了一篇《放猖》,此事令他很愉快,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节选自《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火柴匣子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文章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既强调猖神庙的小,也点出猖神世俗性的一面。B.猖兵画花脸后显得有地位,而“我”天生的脸面反而不算什么,这个对比表达了“我”对猖兵的羡慕之意。
C.“仿佛一朵花已经谢了”,这个比喻写猖兵的“奇迹”不再,也写“我”因放猖结束而感到失落。D.文章写了放猖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结构紧凑,不枝不蔓,这表明“我”对放猖这一活动的记忆十分深刻。
解析 “世俗性的一面”错,由原文“土地庙好比是一乘轿子,与之相比五猖庙则等于一个火柴匣子而已”可知,将猖神庙比作火柴匣子,就是强调猖神庙的小,“放猖”这一民俗活动具有世俗性。
2.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莫须有先生让学生写荷花时,期待他们从荷塘说到杂货店,是因为他希望学生作文时能写到生活实际。B.莫须有先生所说的“写生”,是指文章应该把事物写得清楚明白,让对该事物陌生的人读了也能一目了然。C.小孩子喜欢“放猖”“送油”,却写不出,这说明作文除了要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D.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未写成,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
解析 “后来弥补了这一过失”错,莫须有先生在乡下时要写“放猖”以记民俗,但因“少暇”未写成,是一种遗憾,不是过失,后来写了一篇《放猖》,就算弥补了这一遗憾。“所以说是‘补过的快乐’”中的“所以”强加因果,原文说的是“好像是一种补过的快乐”。
3.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答案 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放猖”这一习俗各处乱跑一阵的特点。②写出了人们“放猖”时热闹的场面和声势,以及“我”的兴奋与激动。③以孩子的叙述视角,突出孩子对当时场面的印象深刻。(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审题题眼:分析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用了多个‘跑’字”的好处。具体分析:画线部分详细描述了“放猖”的过程,根据上文作者对“猖”的解释“‘猖’的意思就是各处乱跑一阵”可知,运用多个“跑”字恰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放猖”这一习俗的特点。画线部分属于场景描写,写出了人们“放猖”时热闹的场面和声势,也突出了“我”的兴奋和激动。另外,这篇文章是以孩子的叙述视角展开的,运用多个“跑”字也能表现出孩子对当时观看“放猖”的印象深刻。
4.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6分)
答案 ①主要写“放猖”,这是小孩子喜欢的事情。②详写小孩子感兴趣的“打脸”“放猖”,略写“游猖”“收猖”等。③口语化色彩浓重,运用方言,符合小孩子的视角。(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解答此题,可从文本一写了什么内容、是如何写的、语言特点是什么等角度进行分析。文本一写了“放猖”这件事,这件事是小孩子喜欢的事情。文本一在写作手法上既有详写又有略写,详写的“打脸”和“放猖”的场面是小孩子感兴趣的,小孩子不感兴趣的“游猖”“收猖”是略写。文本一从小孩子的视角来写,语言口语化明显,运用方言,如“打脸”“一说话便要肚子痛的”等,符合小孩子的视角。这些都实践了文本二中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的主张。
专项突破 小说和散文综合性选择题必备知识一、命题特点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综合性选择题,是全国卷的必考题,一般采用四选一的形式,赋3分。其命题特点有:①正确信息多,全国卷往往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不正确的一项;②基本按照文本的行文顺序设题。二、考查点 主要涉及文本的相关内容(写什么)和艺术特色(怎么写)两个方面,考查
点非常广,主要有: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的意思;概括文章内容;分析作品结构,揭示作品主题;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评价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等等。三、设误类型
关键技法小说和散文综合性选择题答题三步骤 第一步,选项切片,标关键处。将选项切成若干片段,标出关键之处,如对情节结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表现手法、语言赏析等的分析鉴赏。 第二步,定位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定位原文的区间,找到对应内容。 第三步,比对分析,判定答案。比对选项与原文内容,从词义、句意、内容理解、手法分析、主题概括等角度来分析判断,优先排除“知识性错误”的选项,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
类型1 小说典例1 [2020全国卷Ⅰ,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阅读文本见第1讲【考点帮】考点1典例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类型2 散文典例2 [2020全国卷Ⅲ,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阅读文本见第2讲【考点帮】考点1典例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讲小说阅读考点6探究作品意蕴课件: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1讲小说阅读考点6探究作品意蕴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命题示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讲散文阅读考点3分析鉴赏散文的形象课件: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讲散文阅读考点3分析鉴赏散文的形象课件,共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分步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讲散文阅读考点2概括散文的内容要点课件: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讲散文阅读考点2概括散文的内容要点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