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2课湖心亭看雪
展开《作业推荐》——湖心亭看雪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雾凇(sōng) 长堤(dī) 毳衣(cùi)
B.沆砀(dàng) 拏(ná) 喃喃(nǎn)
C.金陵(lín) 芥(jiè) 崇祯(zhēn)
D.更定(gēng) 铺毡(zhān) 痴(chī)
【答案】D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A项,“毳”应读“cuì”;B项,“喃”应读“nán”;C项,“陵”应读“lí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余住西湖 余拏一小舟
B.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
C.是金陵人 是日更定矣
D.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答案】A
【解析】
【详解】
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项,“余”都是“我”的意思。B项,“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还;C项,“是”判断动词/指示代词,“这”;D项,“白”白色/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
3.选出朗读节奏处理不当的一项( )
A.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B.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C.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D.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答案】C
【解析】
【详解】
C朗读节奏处理不当。“人鸟”之间不停顿,在“中”后停顿。改为“湖中∕人鸟声∕俱绝”。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客此(客人) 拥毳衣炉火(裹着、围着)
B.上下一白(全) 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C.余拏一小舟(撑) 强饮三大白(大杯酒)
D.湖中人鸟声俱绝(全,都) 及下船(等到)
【答案】A
【解析】
【详解】
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项“客此”中的“客”应解释为“客居”。
5.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答案】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深入思考,找出正确选项。D.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的烘托。ABC均正确,故选D。
二、文言文阅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___)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_____)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____)
7. 下列句子中“一”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上下一白 B.余拏一小舟
C.一童子烧酒 D.湖心亭一点
8. 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9. 文中写景的句子有哪些?作者写景运用了什么手法?
10.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一句所展现的景色。
11. 文中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痴”字,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山水、痴迷于世俗之外的情趣。
B.文章借所描写的雪景,寄托了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
C.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
D.文章委婉地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感情和怀念故国的淡淡愁绪。
【答案】6. (1). (1)消失 (2). (2)勉强,尽力 (3). (3)哪能 7. A
8. (1)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2)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9. 本文写景的句子有两处,先从大处落笔——“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然后落笔眼前,写西湖近景——“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作者写景,运用了白描手法。
10. 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一道若有若无的长堤的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和我那一叶小草般的小舟,小舟上两三个如米粒般大小的人罢了。 11. C
【解析】
【6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绝”一词多义词,这里是“消失”。
【7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A项中的“一”是副词,“全,都”的意思,其他三项均为数词。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俱”“绝”“一”等字词的翻译。
【9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此文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第一段是写景,第二段写人和事,所以写景的句子集中在第一段,“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迭用三个“与”字,生动地写出天空、云层、湖水之间白茫茫浑然难辨的景象。作者先总写一句,犹如摄取了一个“上下皆白”的全景,从看雪来说,很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化为一个个诗意盎然的特写镜头:“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一组合,竟将天长永远的阔大境界,甚至万籁无声的寂静气氛,全都传达出来,令人拍案叫绝,采用了白描的手法。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描绘文言语句所表现的景象,要在理解文言文语句的基础上,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后进行描写,描写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脱离原意。注意抓住“湖上”的景物来描绘。
【11题详解】
《湖心亭看雪》表现的是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不是与民同乐。所以C项不对。
【点睛】
要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不仅要靠平时的积累,还要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
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三、综合性学习
12.阅读下列材料,请按要求作答。
材料一 为了弘扬千年蜀道文化,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第七届蜀道文化旅游节于5月18日在剑门蜀道·剑门景区开幕。
材料二 广元是从成都到西安这条古蜀道上的璀璨明珠,从建县至今有2 300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它是中国古栈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是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又是武则天的家乡,也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川陕苏区主战场。它的文化主要集中在剑门蜀道文化、三国文化、抗金抗元文化、特色女性文化、红色文化和川北民俗文化等方面。
(1)学校开展以“弘扬千年蜀道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仿照示例为此次活动方案补充两个活动内容。
活动主题:弘扬千年蜀道文化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示例:画说蜀道文化
(2)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蜀道文化,第四中学拟邀请本地民俗专家李先生本周星期五下午3点到学校为全体学生做讲座。假如学校委派你前去邀请,你会如何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示例:礼赞蜀道文化 (2). 漫话蜀道文化 (3). (2)示例:李先生(李老)您好!我是第四中学的学生,我校邀请您于本周星期五下午3点到学校为全体学生做“蜀道文化”讲座,不知您是否方便?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 ,只要活动围绕主题,活动形式有实际可操作性即可。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2)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半开放性试题,口语交际试题,先要有称呼,然后根据情景和人物身份,写出邀请的目的、时间、地点,注意语气委婉,有礼貌,语言通顺即可。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四、句子默写
13.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答案】 (1). (1)雾凇沆砀 (2). 天与云与山与水 (3). 上下一白 (4). (2)千山鸟飞绝 (5). 万径人踪灭 (6). (3)欲把西湖比西子 (7). 淡妆浓抹总相宜 (8). 乱花渐欲迷人眼 (9). 浅草才能没马蹄 (10). 接天莲叶无穷碧 (11). 映日荷花别样红
【解析】
【详解】
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凇、沆砀、莲”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12 湖心亭看雪 同步练习(含答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九年级上册 12 湖心亭看雪 同步练习(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阅读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现代文阅读,文学常识填空,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故乡》精品题库(解析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五四学制)初中语文 九年级上册 《故乡》精品题库(解析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中的“他”是指 ;,分析下列外貌描写蕴含的深刻含义,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