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三角形的面积_人教版新课标
展开五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三角形的面积人教版新课标
一、谈话导入,以旧引新
师:同学们,每年阴历的九月前后,是吃螃蟹的最好的时侯,这个时候的螃蟹最肥。美味的大螃蟹红彤彤的爬上了我们的餐桌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么样?(非常高兴)最高兴的还是李爷爷,他养的螃蟹今年获得了大丰收!我们一起去他家的蟹池看看吧!
请看屏幕(屏示主题图),他家的两个蟹池就在这青山绿水中间。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1号蟹池产了多少千克蟹?
生2:2号蟹池产了多少千克蟹?
生3:1号蟹池的面积是多少?
生4:2号蟹池的面积是多少?
生5:李爷爷家的蟹池一共产了多少千克蟹?
生6两个蟹池的面积谁大谁小?
师:要求1号蟹池产了多少千克蟹,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生:用每平方米产蟹1.5千克乘1号蟹池的面积。但是1号蟹池的面积不知道。
师:大家来看,蟹池是什么形状的呢?(屏示从蟹池抽象出三角形的过程)三角形的面积你会求吗?
师:同学们有的会,有的不会。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学会求三角形面积,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求。(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评析:用生活谈话、借助主题图引出研究的问题,让学生经历由实物抽象出数学模型的“数学化”过程,实现了由“情景化”向“数学化”的转化。老师采取层层递进的提问方式,有效的引导学生过渡到本课要解决的问题上,让学生体会到问题解决的必要性及意义,培养了学生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合作探究,汇报交流
师:咱们能不能像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那样,通过剪拼,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研究呢?现在同桌合作,用桌上白色的三角形来试一试!(2分钟)谁完成了?有难度吧?那我们能不能换个思路、换种方法,用两个三角形来拼一拼呢?
1.组内交流,探究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就根据小组合作提示板的提示来试一试!(出示提示板)
1.做一做: 想办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
2.找一找:转化成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3.想一想:三角形的面积该怎么求呢?
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材料,有完全一样的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各两个。下面,请各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种三角形,按屏幕的提示进行研究。
2.汇报交流,归纳总结
师: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各组的研究成果。
组1:我们选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用底乘高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就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
师:听懂他的意思了吗?哪个小组也是研究的锐角三角形?你们有不同的发现吗?(面对其他同学)还有疑问或补充吗?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组的汇报?
组2:我们选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用底乘高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就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
师:听懂他的意思了吗?哪个小组也是研究的钝角三角形?你们有不同的发现吗?(面对其他同学问)还有补充吗?
组3:我们的选材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就是三角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三角形的高。用长乘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就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
师:哪个小组也是研究的直角三角形?你们有不同的发现吗?还有补充吗? 组4:我们也选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三角形的高。用底乘高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除以2就是一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
师:这两个小组都用直角三角形拼,结果一个是平行四边形,一个是长方形。同学们来看,如果我们把黑板上转化后的这些图形用一个名字来说,哪个比较合适呢?
生:平行四边形!
[评析:引导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把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利用已有知识、已有的思维方法,借助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合作探索,在“做”数学的活动中,找到了新旧知识连接点和生长点,从而发展了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掌握了“转化”的思维方法,学习活动更加主动高效。]
三、精讲点拨,建构模型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刚才的研究过程。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屏幕演示推导过程,如下图)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面积的字母公式该怎么写?(板书S=ah÷2)。
师:我们推导出来的这个公式是不是可以求任何形状三角形的面积呢?
生:可以,因为这个公式是由三种形状的三角形推导出来的。
师:同学们知道吗,刚才我们的研究过程正好体现了数学上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转化法……。
师:同学们,刚上课的时候,我们用一个三角形来研究它面积的计算方法,遇到了困难。你们知道吗?在2019多年前,数学家刘徽就用一个普通的三角形,研究出了它面积的计算方法,想不想了解一下?(演示课件)……
师:就这样,山东人刘徽用一个三角形,也得出了和同学们一样的结论,当然,用一个三角形剪拼,方法还不止这一种,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继续研究。
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用公式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
生:三角形的底和高。
师:抓住要点了!好!
4.回扣课本:今天我们所学的知识在课本的81-83页。请同学们把这几页看一看,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写在83页相应的位置。如果还有问题,请记录在83页的问题口袋空格处。
[评析:数学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还有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学习,还有更高价值的数学文化和数学精神教育。教师借助于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教会学生怎样寻找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数量关系,进一步强化了“转化”的思维方法,在“再创造”学习活动中适时、有机地渗透了数学文化和家乡观念,使教与学、教书与育人融为一体,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了理想的教育目标追求。]
四、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 解决蟹池面积和产量问题
同学们,现在能计算蟹池的面积了吗?(屏示蟹池平面图,学生计算,反馈。)
一女生:我觉得三角形面积公式不应该除以2。因为刘徽是用一个三角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所以不用除以2。
师:我们来看一看刘徽的推导过程。(画图、推导出公式)是不是应该除以2呢?(是)现在明白了吗?(明白了)
师:下面来看李爷爷家蟹池产量问题。(学生计算。屏示答案。同学们修正自己的计算过程。)
2.请你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孩子们脱口而出:8乘6除以2等于24平方厘米!)
有人开始质疑。不对。怎么不对了?这个题没法算。
师:我觉得很对啊!“底乘高除以2……”
生:底和高必须对应(……)
师:(屏幕出示底对应的高)现在可以计算面积了吗?(可以了)
师:从这个题我们受到什么启发?
生:底和高必须对应。
3.下面请大家动脑想一想,哪个三角形的面积和红颜色的三角形面积相等?(出示左图)(黄、兰)为什么?(底和高相等)你有什么发现吗?(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相等)
师你还能再画一个和它们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吗?(能,师画一个。)还能画吗?(能!)能画多少个?(无数个)观察一下,这些三角形,形状相同吗?(不相同)那思考一下(动态出示右图):三角形的面积和它的形状有没有关系?那和谁有关?(底和高)
师:同学们非常了不起!对一个题目竟然有这么深入的思考!其实,学数学就应该多思考,这样,每做一个题,就会有一个题的收获。每上一节课,也会有一节课的收获。想一想,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
[评析: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并最终应用于生活。通过解决课堂伊始提出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通过层次性的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面积公式的认识及应用,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底与高的对应关系,从而掌握了数学的本质。]
五、回顾总结,提升延伸
师:不管是用两个三角形拼,还是用一个三角形割补,都是运用了“转化”的思想, “转化”是一种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只在数学的学习上,就是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新问题,也要善于把它转化成已知的问题来解决。希望每一个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体验生活。下课!
[评析:课的最后,引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提炼出数学探究的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并将数学的思想方法——“转化”放入生活中,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数学学习的魅力,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质数与合数_人教版新课标: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质数与合数_人教版新课标,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为“再创造”作好铺垫,合作探究,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展示交流,体验“再创造”的快乐,实践应用,再掀“再创造”高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通分_人教版新课标: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通分_人教版新课标,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独立尝试,学习新知,综合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五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一三角形的面积_人教版新课标: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及评析一三角形的面积_人教版新课标,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欲引入,合作交流,质疑解难,达标训练,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