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_苏教版
展开“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探索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在师生互动中理解算理,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小数乘小数。
2.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其初步的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转化思想的魅力,增强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口算下面各题。
5×0.5 20×0.4 1.1×4
0.39×100 1.8×10×10 237÷100
[评析:口算练习应贯穿计算教学的始终,加强口算练习,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这里的基本练习,还为学生学习新知找出了理论依据和最近发展区。]
二、探究新知
1.引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小明房间、阳台平面图)
师:小明家最近换了新房子。同学们请看,这是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根据图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房间的面积有多大?阳台的面积有多大?房间和阳台一共多少平方米?……)
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果要求房间的面积有多大,该怎样列式呢?(板书:3.6×2.8)这道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讨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
[评析:从计算房间的面积这一实际问题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诱发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内驱力。通过比较,把新知与旧知有机联系起来,新课的导入顺畅自然。]
2. 估算。
师:同学们不妨先估计一下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
学生的估计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①3×3 =9。把3.6和2.8分别看成与它们比较接近的整数,把3.6看小,把2.8看大,所以面积在9平方米左右;②4×3=12。把3.6和2.8分别看成与它们最接近的整数,把两个数都看大了,所以面积比12平方米小;③3.6×3=10.8。面积和10.8平方米接近。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确房间的面积一定比12平方米小,并且在9平方米左右。
[评析:这里的估计既是为了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更是为了给接下来探索笔算方法提供一种支持——学生可以通过对笔算结果与估计结果的比较,判断笔算结果是否合理,从而确认相应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充分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可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对自如,特别是第③种情况,学生已经学过小数乘整数,口算能力强的同学很容易这样估算。事实证明,教师的预想是合情合理的。]
3.试算。
师:3.6×2.8的积究竟是多少?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吗?
教师巡视,了解试做情况,并给试算有困难的同学以引导、提示: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计算。
教师选取不同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3.6 3.6
× 2.8 × 2.8
2 8 8 2 8 8
7 2 7 2
1 0.0 8 1 0 0 .8
师:根据你的理解,你认为哪种算法可能是正确的?为什么?
师:根据估计的结果,大家一致认为10.08是合理的答案,同学们真善于动脑筋思考。看来问题的关键是积的小数位数。
[评析:在学习小数乘整数时,学生初步有了两点体会:可以像整数乘法那样乘;因数里有几位小数,积也有几位小数。这些初步的感受是学生学习小数乘小数的基础。根据以往的经验,大部分学生能够凭直觉判断小数乘小数也能转化成整数乘法进行。可见,在这里教师安排学生自主探索新知是恰当的。同时,教师对自主探索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给他们点拨思考方向,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体现了教师面向全体的教学思想。根据估计的结果,判断答案的合理性,估算的意义得以充分体现。]
4. 明理。
师:谁愿意说一说3.6×2.8的积为什么是两位小数?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解释:①把3.6米和2.8米分别写成分米作单位,算出面积1008平方分米,再还原成平方米作单位,所以积是两位小数;②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把3.6看成36是把3.6乘10,2.8看成28是把2.8乘10,两个因数分别乘10,算出的积1008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用1008除以100,所以积是10.08。
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计算过程虚线框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看着示意图完整叙述推理过程,最后同位互说推理过程。
师:现在你们知道第二种做法错在哪里了吗?
指名学生说说错的原因。
小结:两个因数都乘10后,也就相当于原来的积乘100,要得到原来的积,应该把整数相乘的积除以100,也就是从1008的右边起数出两位点上小数点。所以3.6×2.8的积是两位小数。
[评析: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后,如何回归到小数乘法的积,是学生思维的困惑处,也是新知的滋生点。这时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生说自己的想法、理解示意图的意思、指名学生看着示意图完整地说推理过程、同位互说推理过程、教师适时小结等,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整个推理过程,有效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认真体验了新知的形成过程。]
5. 深化。
师:刚才我们求出了小明房间的面积,那阳台的面积是多少该怎样列式呢?(2.8×1.15)同学们想一想,计算2.8×1.15时,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
学生思考后,把第87页“试一试”填完整,再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得到1.15乘2.8的积的。
追问:得到3220后为什么要除以1000?
引导学生表达: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等于把一个因数乘100,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00,要得到原来的积,就要用3220除以1000。
师:3.220可以化简吗?根据是什么?
[评析: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通过归纳推理的方式总结的。“试一试”是例题的深化,放手让学生独立经历推理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对“积的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为下一步总结法则提供了更充分、更丰富的依据。]
6. 概括。
师:比较上面两题中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根据你的发现,你能给下面各题的积点上小数点吗?(做第87页“练一练”第1题)
师:通过研究,大家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有了较深入的理解。你觉得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评析:经过充分的探索活动,学生对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再通过比较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学生归纳、概括出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巩固应用。
1.专项练习。
出示“3.46×1.2”,提问:“如果老师告诉你哪一个算式和得数,你就能直接说出这道算式的得数?”
学生回答后,再根据346×12=4152,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3.46×1.2= 34.6×1.2=
3.46×12= 0.12×34.6=
2.基本练习。
做练习十五第1题。
指名板演,其他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同桌互相检查计算过程。
3. 纠错练习。
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4. 解决问题。
一种西服面料,每米售价58.5元。买这样的面料5.2米,应付多少元?(先估计得数,再计算)
5. 拓展练习。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
( )×( )=0.36
[评析:通过一系列有层次的练习,实现了计算教学基础性和发展性的和谐统一。“专项练习”打破常规,出示“3.46×1.2”后,巧设一问:“如果老师告诉你哪一个算式和得数,你就能直接说出这道算式的得数?”,增添了思维的含量,让学生再次感受把小数乘法能转化成整数乘法的策略;“基本练习”和“纠错练习”从正反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计算技能,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时发现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矫正的方法与策略;“解决问题”既能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的实际应用价值,也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运算意义;“拓展练习”具有挑战性、开放性,能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反思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师: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发现了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且理解了其中的道理。通过把新知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是数学上常用的方法,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转化”的力量。这节课大家表现都很出色。祝同学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评析:师生共同回顾、反思获得计算方法与技能的过程,让学生在梳理知识的同时,再次体验“转化”的价值,引发数学思考,获得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评:
计算教学历来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计算技能对儿童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计算技能的学习、培养和形成,又是以一定程序组织起来的较为复杂的智力活动。关注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同样也是计算教学取得成功的基础。本课设计遵循计算教学的一般规律,重视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归纳、总结,努力实现数学教学以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有效措施,落实教学目标。本节课能注意:
1.找准学习起点。
奥苏泊尔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可见,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影响学习新知的重要因素。本节课学习最直接的经验基础是学生刚刚学过的小数乘整数的计算。从教学中可以看出,孟老师对学生学习起点的把握是比较准确的,继而确定的教法、学法也是恰当的。例题让学生独立试算,引导着学生理解算理,“试一试”则放手让学生探索算法、表述算理。“扶”“放”结合,自主探索与有意义的接受互助互补,学生的学习在原有经验基础上一步步走向成功,教学效果显著。
2.关注教学细节。
教学中对一些细节的精致处理,为课堂增添了光彩。例如,第87页“练一练”第1题,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在总结完法则后再让学生练习,而孟老师则将这一专项练习前移,在学生初步发现“两个因数与积的位数”的联系后,就让学生做这道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概括计算法则。这样处理,学生的感受更深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再如“巩固应用”环节中的“专项练习”,也可以看出教师的匠心独具。看来孟老师是位教学上的有心人。
3.营造和谐课堂。
整节课,各教学环节衔接自然,教师能够“瞻前顾后”,娴熟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在和谐的数学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索、自主建构。试做例题时,教师特别关注自主探索有困难的学生,细微处彰显教师的教育思想,课堂是“温暖”的;学生在多次的体验、交流、总结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学会数学思考,无论是对重点的处理,还是对难点的突破,都准确到位,课堂是“丰满” 的;先估计,再笔算,充分发挥估算对笔算的监控、预测作用,前后照应,一脉相承,课堂是“融会贯通”的。孟老师以其先进的教学理念,精妙的教学技巧,演绎出了和谐、智慧的数学课堂。]
五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小数乘小数_苏教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小数乘小数_苏教版,共5页。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练习题_苏教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数学教案小数乘小数练习题_苏教版,共7页。
五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公顷_苏教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公顷_苏教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