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Ⅰ
展开 语言文字运用Ⅰ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创新联盟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B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太阳还高悬在天上,大片大片的云朵也在肆意游走,大雨却突然而至,这在草原上是常有的事。在天空的一个角落,在厚重的乌云下面,形成奇特的一个雨柱,仿佛天空无意中戳了一个大洞,汪洋大海倾泻而下,砸向在草原上。牛羊马匹顺遂地接纳着①_________的草原,不去逃避,也无处逃避,在空旷的大地上,低头承受着这一场夏日的突袭。俯首是它们在大地上永恒的姿态。
草原上的风雨如同良机一样,总是②_________。不过半个时辰,一切倏然停止。雨后的草原,仿若从大地母亲的子宫里刚刚诞生的婴儿,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每一寸土地,每一株野草,每一条河流,每一处纹理,每一丝褶皱,都闪烁着恒久的生命之光。所有的喧哗忽然③_________,不知去向,只剩这片温柔起伏的草原,用④_________的美瞬间击中途经此地的人们。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8.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婴儿”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青桐鸣)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必须坚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迹可循的“灰犀牛”。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时刻保持 ① 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必须下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功夫,依靠改革解决问题、推动进步。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不仅应 ② ,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铁肩膀”。把灾难当作“磨刀石”,把教训当作“铺路石”,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
—必须涵养“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每一项任务都必须落实。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同样需要始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舍得下“绣花”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③ 干好工作,认认真真抓好落实。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文中三个段落的开头一句,都用了破折号和引号,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站在景明楼上,凭栏__________,无意间望见堤上湖岸连绵的柳色。快步出楼下桥,细看柳树,粗粗胖胖的树身上树皮纹路__________,各不相同;有的沟黑棱灰,似知了乱爬,形同蝉虫出洞;有的棱突暴张,白皮外露,势若__________;有的形如游人,或走或站或坐。从眼前的一棵柳,到堤两边的临水柳,再到环昆明湖的无数柳,它们已与颐和园的山水楼台亭榭__________,与游人们对望一年又一年,坦然面对春夏秋冬,淡然于人们的遗忘。
一阵劲风,呼啸万寿山林,卷起昆明湖水,叫湖水翻腾,也使我思绪空灵。我想起了杭州西湖苏堤柳,想起遍生天山南北的左公柳,想起古文中的五棵柳……在我心里,棵棵柳树,行行柳荫,都是公在百姓,利在天下,贵在品德。眼前,这西堤的柳,扎根泥土,抵浪护堤,出尽全力;这天下的柳,纵然乱风卷丝,仍身正干直。
远山的玉峰宝塔,近处的西堤之桥,脚下的漫漫长堤,响动的南水北调一渠清流,古树发新芽的满眼绿柳,让我生出万千感慨:造塔的人,造桥的人,造堤的人,造福百姓的人,历史无名还有名。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仅长在边关要塞的地方,而且长在京城闹市,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注视 犬牙交错 万马奔腾 如胶似漆
B. 凝视 纵横交错 万马奔腾 融为一体
C. 凝视 犬牙交错 千军万马 融为一体
D. 注视 纵横交错 千军万马 如胶似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仅长在京城闹市,而且长在边关要塞,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B. 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仅长在边关要塞,而且长在京城闹市,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C. 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论长在京城闹市,还是长在边关要塞,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D. 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论长在边关要塞,还是长在京城闹市,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29 题。
鸿蒙,语出《庄子·在宥》篇:“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这里的鸿蒙,是庄子虚拟出的人物,用来回答提问人“云将”的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揭示鸿蒙的意义。鸿蒙即元气也。
因此,后人把鸿蒙当作元气未分、混沌初开之时的朴素境界,这与老子“返本复初”的概念 。
近日,华为自主 的操作系统“鸿蒙”正式落地。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的构成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组成,华为公司在给科技成果命名的时候,用上了一本《山海经》:饕餮服务器、凌霄路由器、鲲鹏处理器芯片……用传统文化元素命名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科研工作者借此展示了自己的浪漫。其实,如此浪漫情怀在我国科研领域 。首次登录月球背面的登录器名唤“嫦娥”,为其提供信号的中继服务器名曰“鹊桥”,着陆点周围三个环形坑分别叫作“织女”“河鼓”和“天津”。
今天,我们仰望着古人曾经仰望过的星河时,( )。激动,
它们拥有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名字, 过去一百年那段沉重的历史。前两次工业革命发生之时,我们尚处于蒙昧当中。如今,中国有了鸿蒙系统,也可以举重若轻般将卫星命名为“悟空”,正是得益于几代人的努力。
2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见仁见智 研究 俯拾即是 不仅是 而且是
B.不谋而合 研发 比比皆是 不仅因为 更因为
C.见仁见智 研究 比比皆是 不仅是 而且是
D.不谋而合 研发 俯拾即是 不仅因为 更因为
2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个具有重要的文化含义,带有浓浓“国风”味的鸿蒙之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B.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构成,是由具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组成的。
C.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是由这个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鸿蒙之境组成。
D.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构成的。
2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除了“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之外,很少有词汇能摹写出这份激动
B.除了能用词汇摹写出这份激动外,就只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C.除了用词汇摹写出星空的激动外,再没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D.除了感慨“今月曾经照古人”之外,再也无法用词汇来摹写这份激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初,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的电视剧《人世间》“火”了,好评不断,__________。在春节期间作者梁晓声做客“学习强国”,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于《人世间》的创作初衷,他想让“八零后”至“零零后”的年轻一代知道爷爷辈们是怎样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__________。他认为“改革开放不是嘉年华”,工人阶级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时代重压,改革开放的车轮从他们缓缓弯下的脊背上驶过,所以说工人阶级是无上光荣的,也是经历过时代阵痛的。
《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时代成长中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梁晓声认为时代变迁不是断层,( )
正如原著封面所题“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遵循着“光字片”周姓人家的命运轨迹,在五十年__________的时代进程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人民史诗,作品展现了一代代中国人对“时代”“好人”“奋斗”的价值追求,呈现了“中国故事”中的__________,以及“最中国”的情感表达和广泛的文化认同、集体共识。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高潮迭起 筚路蓝缕 新旧嬗变 市井气息
B. 跌宕起伏 砥砺前行 沧海桑田 家长里短
C. 高潮迭起 砥砺前行 沧海桑田 家长里短
D. 跌宕起伏 筚路蓝缕 新旧嬗变 市井气息
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时代变迁中展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B. 《人世间》通过对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成长、时代变迁中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C. 《人世间》通过对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成长、时代变迁中展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D. 《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时代变迁中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
B. 而是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
C. 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
D. 而是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新的一代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第三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年古刹隆兴寺天王殿前,古朴典雅的宁荣街和荣国府门前,铿锵雄浑的常山战鼓擂起,让人们瞬间穿越历史。
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的村庄。常山战鼓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逢节庆,谁的鼓声更响,谁的鼓点更密,谁的花式更多,都是要拉开场子比试一番的。已经记不清诞生过几届“鼓王”了,只记得那彩旗猎猎、铁甲闪闪的场面越来越盛大。
七十岁的老艺人张书社带着东杨庄村的常山战鼓队 ① ,从村镇里的田埂街头、庙会庆典走上了各地甚至国际的大舞台。张书社他们相信:这声响还会传得更远、响得更亮哩!
常山战鼓响起来了,哪能没有“高照”的身影呢?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定高照,那在风中摇曳的雉鸡翎, ② ;一面面龙凤小旗缠在高高的中幡竹竿上,猎猎生风。几十公斤的中幡在艺人们的身上上下翻飞。“托塔”“二踢脚”“孙猴背剑”“二郎担山”……代表着吉星高照的中幡,似乎有着不倒的魔力。高照,高照,高高地照耀着正定古城的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而在每一次成功飞跃、每一次向上托举的背后都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勇气,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者们不知付出了多少,那是无数次的练习和 ③ ,历经了一次又一次无畏无惧地奋起……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Ⅰ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创新联盟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语文(B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太阳还高悬在天上,大片大片的云朵也在肆意游走,大雨却突然而至,这在草原上是常有的事。在天空的一个角落,在厚重的乌云下面,形成奇特的一个雨柱,仿佛天空无意中戳了一个大洞,汪洋大海倾泻而下,砸向在草原上。牛羊马匹顺遂地接纳着①_________的草原,不去逃避,也无处逃避,在空旷的大地上,低头承受着这一场夏日的突袭。俯首是它们在大地上永恒的姿态。
草原上的风雨如同良机一样,总是②_________。不过半个时辰,一切倏然停止。雨后的草原,仿若从大地母亲的子宫里刚刚诞生的婴儿,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每一寸土地,每一株野草,每一条河流,每一处纹理,每一丝褶皱,都闪烁着恒久的生命之光。所有的喧哗忽然③_________,不知去向,只剩这片温柔起伏的草原,用④_________的美瞬间击中途经此地的人们。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18.文中面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19.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和文中“婴儿”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B.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7.①瞬息万变②稍纵即逝③无影无踪④无与伦比(每处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瞬息万变:形容变化快而多。②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溜过去了,形容时间、机会等极易失去。③无影无踪:形容消失得干干净净。④无与伦比:没有能和它相比的,形容特别突出。
18.示例:在天空的一个角落,在厚重的乌云下面,形成一个奇特的雨柱,仿佛天空被(谁)无意中戳了一个大洞,汪洋大海倾泻而下,砸在草原上(或砸向草原)。(每处错误点修改正确得1分,三处修改都正确得4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三处语病:①语序不当,将“一个”放到“奇特”前面;②成分残缺,在“天空”后面添加“被(谁)”;③结构混乱,将“砸向在草原上”改为“砸在草原上”或“砸向草原”。
19.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项中“管弦”运用了借代,文中“婴儿”与B项中“梦”、C项中“银河”和D项中“春水”都运用了比喻。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青桐鸣)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必须坚持“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的底线思维。疫情之下,既有难以预料的“黑天鹅”,也有有迹可循的“灰犀牛”。最大的风险在于看不见风险,最大的问题在于无视问题。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各方面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时刻保持 ① 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正视最坏处,解决最难处,做在最实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必须下足“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的功夫,依靠改革解决问题、推动进步。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不仅应 ② ,更应举一反三,聚焦公共卫生、防灾备灾,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通过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锻造应对风险挑战的“铁肩膀”。把灾难当作“磨刀石”,把教训当作“铺路石”,方能筑就发展进步的坚实阶梯。
—必须涵养“出实招、干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把各项工作抓细抓实。疫情防控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不容有失,每一项任务都必须落实。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同样需要始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舍得下“绣花”功夫,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③ 干好工作,认认真真抓好落实。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8.文中三个段落的开头一句,都用了破折号和引号,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17,【答案】①如製薄冰②亡羊补牢/痛定思痛③脚踏实地(每填对一个成语得1分,如填其他成语,且与语境相合,亦可得分)
【解析】第一处要求填修饰“谨慎”的成语,“如履薄冰”就十分恰当。第二处要求填写形容对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的态度的成语,则“亡羊补牢”“痛定思猫”皆可。第三处要求填写表达工作态度的成语,则“脚踏实地”即可,
18.【答案】①三个破折号,用于三句的句首,表示内容的列举分承,使后面内容更突出,更醒目,能引起读者的注意。②三个引号,都表示引用,强调要坚持什么思推、下足什么功夫、涵养怎样的作风。(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分析破折号的作用,就知道这是列举分承,其作用是使内容更醒目:分析引号的作用,并对号人座,就知道这是直接引用,有引人注意的意味。以此为基础,结合材料稍加分析,就是答案。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濮阳市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站在景明楼上,凭栏__________,无意间望见堤上湖岸连绵的柳色。快步出楼下桥,细看柳树,粗粗胖胖的树身上树皮纹路__________,各不相同;有的沟黑棱灰,似知了乱爬,形同蝉虫出洞;有的棱突暴张,白皮外露,势若__________;有的形如游人,或走或站或坐。从眼前的一棵柳,到堤两边的临水柳,再到环昆明湖的无数柳,它们已与颐和园的山水楼台亭榭__________,与游人们对望一年又一年,坦然面对春夏秋冬,淡然于人们的遗忘。
一阵劲风,呼啸万寿山林,卷起昆明湖水,叫湖水翻腾,也使我思绪空灵。我想起了杭州西湖苏堤柳,想起遍生天山南北的左公柳,想起古文中的五棵柳……在我心里,棵棵柳树,行行柳荫,都是公在百姓,利在天下,贵在品德。眼前,这西堤的柳,扎根泥土,抵浪护堤,出尽全力;这天下的柳,纵然乱风卷丝,仍身正干直。
远山的玉峰宝塔,近处的西堤之桥,脚下的漫漫长堤,响动的南水北调一渠清流,古树发新芽的满眼绿柳,让我生出万千感慨:造塔的人,造桥的人,造堤的人,造福百姓的人,历史无名还有名。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仅长在边关要塞的地方,而且长在京城闹市,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注视 犬牙交错 万马奔腾 如胶似漆
B. 凝视 纵横交错 万马奔腾 融为一体
C. 凝视 犬牙交错 千军万马 融为一体
D. 注视 纵横交错 千军万马 如胶似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仅长在京城闹市,而且长在边关要塞,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B. 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仅长在边关要塞,而且长在京城闹市,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C. 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论长在京城闹市,还是长在边关要塞,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D. 西堤柳、苏堤柳、左公柳,生长在祖国山河的柳,不论长在边关要塞,还是长在京城闹市,都是中华民族的风骨树!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 B 19. C
20.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态,描写出柳树在寂寞中的坚守和它的坦然淡然。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着重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某一点,对象是人或具体的静止的东西。注视:注意地看。着重指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也指从侧面或暗中注意观察。结合语境“望见堤上湖岸连绵的柳色”以及后文提到“快步出楼下桥,细看柳树”,写了柳树的各种姿态,可见“我”是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柳树,故选“凝视”。
纵横交错: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偏重指复杂而交叉点多。犬牙交错:比喻交界线很曲折,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偏重指互有长短或界限不整齐。结合语境“树身上树皮纹路”可知,树木由于风、温度、湿度及病虫害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会向四周膨胀,原有的树皮就会不断开裂,长短大小参差不齐,形成各种纹路,故选“纵横交错”。
万马奔腾:形容声势浩大、场面热烈。表现的是一种气势。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和浩大的声势。表达的是一种场面宏大,是在数量上的概念。结合语境“有的沟黑棱灰,似知了乱爬,形同蝉虫出洞;有的棱突暴张,白皮外露”可知,写了树皮纹路的气势浩大,故选“万马奔腾”。
融为一体:比喻几种事物关系密切,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如胶似漆:像胶或漆一样粘在一起,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多指夫妻恩爱。结合语境“它们已与颐和园的山水楼台亭榭”可知,原文是写柳树与山水楼台亭榭配合自然,如同一个整体,故选“融为一体”。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不仅……而……”表示递进关系,和后文“都……”搭配不当;
“京城闹市”和“边关要塞”两词,依据文章行文思路,应该是由眼前“西堤柳”而想到“边塞柳”,由近及远,所以,应该先说“京城闹市”,后说“边关要塞”;
“边关要塞”和“地方”重复赘余,结合“京城闹市”一词,为使句式统一,应该将“的地方”去掉。
A. “不仅……而且……都……”使用不当,应改为“不论……还是……都……” ,表示条件关系,确切地说是表示“无条件”,即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相同。
B.“不仅……而且……都……”使用不当,应改为“不论……还是……都……”;“边关要塞”和“京城闹市”语序不当,应先说“京城闹市”,后说“边关要塞”。
D.“边关要塞”和“京城闹市”语序不当,应先说“京城闹市”,后说“边关要塞”。
故选C。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与游人们对望一年又一年”的“对望”,“坦然面对春夏秋冬,淡然于人们的遗忘”的“坦然”和“淡然”,运用拟人,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态和感情;
“对望一年又一年”,描写出柳树在寂寞中的坚守;
“坦然面对春夏秋冬,淡然于人们的遗忘”可知,柳树生长顺应季节,坦然面对四季更迭,即使被人们遗忘,也淡然处之。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29 题。
鸿蒙,语出《庄子·在宥》篇:“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适遭鸿蒙。”这里的鸿蒙,是庄子虚拟出的人物,用来回答提问人“云将”的问题,并在一问一答中揭示鸿蒙的意义。鸿蒙即元气也。
因此,后人把鸿蒙当作元气未分、混沌初开之时的朴素境界,这与老子“返本复初”的概念 。
近日,华为自主 的操作系统“鸿蒙”正式落地。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的构成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组成,华为公司在给科技成果命名的时候,用上了一本《山海经》:饕餮服务器、凌霄路由器、鲲鹏处理器芯片……用传统文化元素命名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科研工作者借此展示了自己的浪漫。其实,如此浪漫情怀在我国科研领域 。首次登录月球背面的登录器名唤“嫦娥”,为其提供信号的中继服务器名曰“鹊桥”,着陆点周围三个环形坑分别叫作“织女”“河鼓”和“天津”。
今天,我们仰望着古人曾经仰望过的星河时,( )。激动,
它们拥有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名字, 过去一百年那段沉重的历史。前两次工业革命发生之时,我们尚处于蒙昧当中。如今,中国有了鸿蒙系统,也可以举重若轻般将卫星命名为“悟空”,正是得益于几代人的努力。
2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见仁见智 研究 俯拾即是 不仅是 而且是
B.不谋而合 研发 比比皆是 不仅因为 更因为
C.见仁见智 研究 比比皆是 不仅是 而且是
D.不谋而合 研发 俯拾即是 不仅因为 更因为
2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这个具有重要的文化含义,带有浓浓“国风”味的鸿蒙之境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B.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构成,是由具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组成的。
C.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的,是由这个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和重要的文化含义鸿蒙之境组成。
D.这个带有浓浓“国风”味的名字,具有重要文化含义的鸿蒙之境是由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观构成的。
2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除了“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之外,很少有词汇能摹写出这份激动
B.除了能用词汇摹写出这份激动外,就只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C.除了用词汇摹写出星空的激动外,再没有“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
D.除了感慨“今月曾经照古人”之外,再也无法用词汇来摹写这份激动
27.B(不谋而合:意思是指事先没有商量过,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显然“不谋而合”更合语境。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研发:研究与开发。因操作系统是一个全新的产品,所以应为“研发”。比比皆是:意思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俯拾即是:指低下头来随便捡一捡就到处都是,形容十分多,又十分容易得到。后两空的虚词选择,从语境推知:两个分句都是“激动”的原因且有递进关系。“不仅因为……更因为”更为顺畅。)
28.D(原句的语病是句式杂糅。修改时,可删去“……的构成”,也可将“构成是由中国传统文化世界观的组成的”改为“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世界观”。A项,句式杂糅的语病并没有消除;B项,虽然消除了句式杂糅的语病,但偷换了主语,改变了语意;C项,不但没有消除语病,还改变了句子所表达的原意。)
29.A(回答本题要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上的暗示。上文是“我们仰望着古人曾经仰望过的星河”,后文是“激动,不仅仅……”,因此,所填句子的结尾词语以“激动”为佳。这样可排除BC,D“再也无法用词汇来摹写这份激动”说法过于绝对。)
2022-2023学年河南省洛阳市东方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初,改编自著名作家梁晓声的小说的电视剧《人世间》“火”了,好评不断,__________。在春节期间作者梁晓声做客“学习强国”,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对于《人世间》的创作初衷,他想让“八零后”至“零零后”的年轻一代知道爷爷辈们是怎样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__________。他认为“改革开放不是嘉年华”,工人阶级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时代重压,改革开放的车轮从他们缓缓弯下的脊背上驶过,所以说工人阶级是无上光荣的,也是经历过时代阵痛的。
《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时代成长中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梁晓声认为时代变迁不是断层,( )
正如原著封面所题“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遵循着“光字片”周姓人家的命运轨迹,在五十年__________的时代进程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人民史诗,作品展现了一代代中国人对“时代”“好人”“奋斗”的价值追求,呈现了“中国故事”中的__________,以及“最中国”的情感表达和广泛的文化认同、集体共识。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高潮迭起 筚路蓝缕 新旧嬗变 市井气息
B. 跌宕起伏 砥砺前行 沧海桑田 家长里短
C. 高潮迭起 砥砺前行 沧海桑田 家长里短
D. 跌宕起伏 筚路蓝缕 新旧嬗变 市井气息
18.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时代变迁中展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B. 《人世间》通过对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成长、时代变迁中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C. 《人世间》通过对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成长、时代变迁中展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D. 《人世间》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对这些人物日常生活的全方位、多维度的展现,在人物时代变迁中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
B. 而是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
C. 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
D. 而是像南方的鱼鳞瓦片一样,新的一代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他们也是父母的孩子。
【答案】17. A 18. C 19. B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本处是说《人世间》好评不断,不断出现新的高潮,所以选用“高潮迭起”或“跌宕起伏”。“高潮迭起”,比喻事物高度发展不断增高阶段。“跌宕起伏”,形容事物多变,不稳定,也比喻音乐音调忽高忽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
第二空,本处是说伴随着改革开放,爷爷辈们克服困难、创业艰辛,所以选用“筚路蓝缕”或“砥砺前行”。“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砥砺前行”,经历磨炼,克服困难,往前进步的意思。
第三空,本处是说时代的进程,说明是新代替旧,和变化很大,所以选用“新旧嬗变”或“沧海桑田”。“新旧嬗变”,新旧更替。“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主要是变化久远。
第四空,这里指作品呈现出的当时百姓的生活习俗,所以选用“市井气息”或“家长里短”。“市井气息”,呈现了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和百姓的生活画卷,具有浓郁的生活味道。“家长里短”,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子有三处语病:
一是成分残缺,“通过笔下人物的刻画描写”成分残缺,“刻画描写”缺少相搭配的介词,应在“通过”的后面加上介词“对”。
二是搭配不当,“人物时代成长”搭配不当,“成长”和“人物”可以相搭配,但和“时代”搭配不当,和“时代”相搭配的动词为“变迁”,可改为“人物成长、时代变迁”。
三是搭配不当,“体现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在生活的磨砺中互相理解与依靠的过程”搭配不当,“体现”和“过程”搭配不当,应将“体现”改为“展现”。
全部改对的是C项。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所填的句子与上文中的“不是断层”相衔接,应使用“而是”与前面的“不是”呼应,构成“不是……而是……”的结构,排除AC;
“新的一代也是父母的孩子”是“和他们的父母一样身上也有时代的烙印”的原因,应先交代原因,所以排除D。
故选B。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第三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千年古刹隆兴寺天王殿前,古朴典雅的宁荣街和荣国府门前,铿锵雄浑的常山战鼓擂起,让人们瞬间穿越历史。
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的村庄。常山战鼓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逢节庆,谁的鼓声更响,谁的鼓点更密,谁的花式更多,都是要拉开场子比试一番的。已经记不清诞生过几届“鼓王”了,只记得那彩旗猎猎、铁甲闪闪的场面越来越盛大。
七十岁的老艺人张书社带着东杨庄村的常山战鼓队 ① ,从村镇里的田埂街头、庙会庆典走上了各地甚至国际的大舞台。张书社他们相信:这声响还会传得更远、响得更亮哩!
常山战鼓响起来了,哪能没有“高照”的身影呢?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定高照,那在风中摇曳的雉鸡翎, ② ;一面面龙凤小旗缠在高高的中幡竹竿上,猎猎生风。几十公斤的中幡在艺人们的身上上下翻飞。“托塔”“二踢脚”“孙猴背剑”“二郎担山”……代表着吉星高照的中幡,似乎有着不倒的魔力。高照,高照,高高地照耀着正定古城的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而在每一次成功飞跃、每一次向上托举的背后都要付出无数的汗水和勇气,这些古老技艺的传承者们不知付出了多少,那是无数次的练习和 ③ ,历经了一次又一次无畏无惧地奋起……
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7. ①走南闯北 ②妩媚多姿 ③挥汗如雨
18. 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
19. 画横线句子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常山战鼓响起来了,不能没有“高照”的身影。从结构上来看,承上启下。由上文的常山战鼓过渡到下文对“高照”的描写。从表达上来看,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发人深思的作用,表明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定高照”也极具魅力。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走南闯北:到处闯荡,也形容到过很多地方,见过世面。根据语境“带着东杨庄村常山战鼓队 ① ,从村镇里的田埂街头、庙会庆典走上了各地甚至国际的大舞台”可知,这里是指张书社带着战鼓队参加过很多比赛,去过很多地方,可以选用“走南闯北”;
第二空,妩媚多姿:姿态美好可爱。雉鸡翎又叫“野鸡翎”或“雉毛翎”,是戏曲中的翎子,是用野鸡的尾部最长的羽毛制成的。语境中是形容雉鸡翎在风中摇曳的姿态,可以选用“妩媚多姿”;
第三空,挥汗如雨:抹下的汗就像下雨一样。语境中是形容古老技艺的传承者们艰苦练习技艺,流出的汗就像下雨一样,且前文提到“汗水”,可以选用“挥汗如雨”。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本题是讲长句转换成短句,原则是先找出句子主干,然后把修饰成分独立成句即可。
本句主干:正定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其他成分,如“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确定了地点范围,可以单独成句;“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强调村庄数量,可以单独成句;“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强调战鼓队伍多,可单独成句。最后连在一起,即:在正定广袤的大地上,散布着一百七十多个村庄,几乎村村都有常山战鼓队伍,人人都会打一通战鼓。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反问修辞手法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反问的修辞手法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从内容表达上说“哪能没有‘高照’的身影呢?”突出强调了“高照”战鼓队的名气大,技艺精湛,在加强语气的同时,也表明了“正定高照”独具魅力,激发读者的感情。
从结构技巧上看,画线句子是承接上文常山战鼓,启示下文对“高照”的描写。过渡巧妙、自然。
湖南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 这是一份湖南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共13页。
湖南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 这是一份湖南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共10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Ⅰ: 这是一份四川省部分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Ⅰ,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