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国各地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湖南)(考试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湖南)(考试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填空,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末原创卷B卷七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6.本学科试卷共27道小题,考试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6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过了好几个礼拜,这个可怜的家伙才渐渐从它因长期禁锢所受的精神虐(nüè)待中恢复过来。B.于是他们就把这些色彩和稀(xī)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翻,还加上些名词。C.当我感到惊慌失措(cuò)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涯上的那一课。D.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了,却被蜘蛛网粘(nián)住了。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他们在和有高度智慧的鸟或哺乳动物打交道的时候,常常需要不顾自己的尊严,所以,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光怪陆离。如果不是因为我出了名的无害于人,大概老早就给关进疯人院了。A.打交道 B.尊严 C.嗔怪 D.光怪陆离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拾荒老人”于化玲,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B.博物馆展出了宋朝时期新出土的文物。C.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我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D.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围绕一个话题的各个句子,则应该有合理的顺序。②写文章和说话一样,应当做到语言连贯。③适当地运用关联词、提示语或过渡句,则可以帮助我们衔接好句子。④语言连贯还应当注意句子的衔接过渡。⑤要做到语言连贯,首先应该保持前后话题统一。A.①④②⑤③ B.②⑤①④③ C.②③①⑤④ D.②⑤④③①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同窗”,旧时对同学的称呼,意思是同在一个窗下念书的人。B.成语“不耻下问”“杞人忧天”分别出自《论语》和《列子》。C.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所写的诗被誉为“诗史”。D.古代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如“家父”“愚兄”“鄙人”“寒舍”等都属于谦称。6.综合运用(共6分)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雅礼某初中七年级(1)班,为充分地展示班级特色风采,使更多的同学显露自己的才华,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决定在近期创设一期班刊,活动如下:(1)【我取刊名】班刊编辑部现向全班同学征集班刊名称,请你也取一个刊名,要求朗朗上口,富有文学气息。如《火花》《诗意长廊》。(2分)(2)【我荐美文】在央视《朗读者》栏目里,演员王学圻朗读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献给生活中每一个正在奋斗的平凡人;作家阿乙朗读的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献给生活中默默无闻的伟大母亲;我读的 (作者及作品名)是献给 。(2分)(3)【我邀名家】在班刊的创办中,老师安排你去邀请本市很有名的作家在班刊上为同学们写一段寄语,你准备怎么对作家说?请写下来。(不出现真实校名,不超过50字)(2分) 7.古诗文默写填空(共5分,每空1分)(1)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2)《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 , 。(3)《论语》中表现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的句子是: , 。名著阅读(共5分)8.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主要叙述了唐僧师徒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得以修成正果的故事。B.《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它由孙悟空大闹天宫、孙悟空出世、唐僧等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C.《西游记》中的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天蓬元帅,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山为妖,后经太白金星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D.《西游记》构造了一个幻想世界,塑造了一群神话人物,“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老莱娱亲”等情节也是耳熟能详。该书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中国最珍贵的神奇小说”。9.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天庭拿孙悟空束手无策,而取经时孙悟空却次次向天庭搬救兵,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有哪些?(3分)二、阅读(共54分)(一)古诗文阅读(共20分)天 台牟 融碧溪流水泛桃花,树绕天台迥①不赊②。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鸡鸣犬吠三山近,草静云和一径斜。此地不知何处去,暂留琼珮卧烟霞③。【注】①迥:远。②赊:长远。③烟霞:既指云气,也指山水胜景。10.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首句起笔写景,诗人借碧溪、流水、桃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流水落花的暮春图景,流露出对春光流逝的感伤无奈之情。B.首联的“绕”字描画出天台绿树繁茂的静态美,用词准确而传神,给天台增添了几许仙气。C.颔联的“无尘”“仙家”都是道教中的话语,含有求仙之意,流露出诗人有了归隐山林的心迹D.颈联以动衬静,鸡鸣犬吠之声相闻,草静云和之景突显,写出了一派闲适自得的乡野风光。E.此诗情韵悠长,意境飘忽,笔触轻快洒脱,对景物不作繁琐的描写,却让人感受到幽美的意境。11.尾联中的“卧”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4分)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zhuàn)。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③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④,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⑤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果蔬:泛指菜肴。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⑤脔(luán):切成块的肉。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至京师 (至:到)B.因谒公 (谒:拜见)C.意为公必盛馔 (意:料想)D.果蔬皆不具 (具:具体)1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其人已心怪之A.久之,目似瞑 (《狼》)B.夫君子之行 (《诫子书》)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十二章》)1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3分)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15.“其人愧甚而退”,你认为“其人”为什么会感到“愧”呢?由此可见,王安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5分)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喝果糖饮料让人更想吃①为什么富含果糖的饮料让你想要摄入更多食物?②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饮料中所含糖的类型可能影响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研究人员发现,与饮用含葡萄糖的饮料相比,当人们饮用含果糖的饮料时,会想吃更多的高热量食物。③在这项研究中,24名参与测试者一天喝了含有75克果糖的饮料,另一天则喝了含有同等重量的葡萄糖的饮料。研究人员还向这些人展示了一些高热量食物的图片,如糖果、饼干、比萨饼和汉堡包,并让他们评估自己的饥饿程度和想吃多少这类食物。④在喝了含果糖的饮料后,参与者描述的饥饿感比喝了葡萄糖饮料后更强烈,而且想吃图片上食物的愿望更迫切。⑤研究人员说,果糖和葡萄糖似乎对人们的饥饿感及摄入高热量食物的愿望产生不同影响,这或许是因为这两种糖与控制饱腹感的激素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研究报告的作者、南加州大学临床医学助理教授凯瑟琳·佩奇说,与葡萄糖不同的是,“果糖无法刺激像胰岛素这样的激素,而胰岛素能够向脑部传送饱腹信号”。她说,因此在摄入果糖后,大脑或许不会接收到让人觉得自己已经吃饱了的信号。⑥研究人员还发现,参与者在饮用果糖饮料后,血液中胰岛素的水平比饮用葡萄糖饮料后显著降低。胰岛素水平的高低或许有助于解释他们对食物做出的不同反应。在此前的研究中,注入胰岛素的啮齿动物 对美食的摄入量减少,在人身上进行的研究也发现,注入胰岛素后会增加饱腹感,抑制对食物的摄入。⑦研究人员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仪对参与者的脑部进行检查后发现,饮用果糖饮料后,参与者在看到高热量食物时,脑部负责处理奖赏区域的活动度比饮用葡萄糖饮料后更强。(选自《参考消息》,有删改)16.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研究人员发现,饮料中含葡萄糖还是含果糖可能影响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饮用前者比后者会想吃更多的高热量食物。B.吃了糖果、饼干、比萨饼和汉堡包等高热量食物,饥饿感比喝了葡萄糖饮料后更强烈。C.凯瑟琳·佩奇认为胰岛素能够向脑部传送饱腹信号,但是果糖无法刺激像胰岛素这样的激素,所以在摄入果糖后,大脑可能不会接收到让人觉得自己已经吃饱了的信号。D.研究人员通过对啮齿动物及人的研究发现,血液中胰岛素水平的高低会影响身体的饱腹感,抑制对食物的摄入。 17.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文章的说明对象是“含果糖饮料”,通过对比说明饮料中所含糖的类型可能影响人们对食物的需求量。B.第①段用一个疑问句,不仅引出了说明的对象,还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使文章有吸引力。C.第③④段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和数字,使说明内容更加具体充分、真实可信。D.文章语言平实,通俗易懂,说明思路条理清晰,便于理解。18.小明特别爱喝含果糖的饮料,妈妈建议他少喝,因为这样变肥胖的机率会增大。请结合文中的知识解释妈妈这样说的道理。(4分)(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学问之趣味①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有人看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问我忙什么,我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②能为趣味之主体者,莫如下面的几项:一、劳作,二、游戏,三、艺术,四、学问。诸君切勿误会,以为我是用道德观念来选择趣味,比如赌钱,我并不是因为赌钱不道德才排斥赌钱,因为赌钱的本质会闹到没趣,闹到没趣便破坏了我的趣味主义,所以我排斥赌钱。而能以趣味始,又以趣味终,是最合于我的趣味主义条件的。③学问的趣味,是怎么一回事呢?据我所经历过的,有下列几条路应走:④第一,无所为。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凡有所为而为的事,都影响学问的趣味。例如学生为毕业证书而做学问,著作家为版权而做学问,这种做法,是以学问为手段,便是有所为。有所为虽然有时也可以作为引起趣味的一种方法,但到趣味真发生时,必定要和“所为者”脱离关系。小孩子为什么游戏?为游戏而游戏。人为什么生活?为生活而生活。为游戏而游戏,游戏便有趣;为分数而游戏,游戏便无趣。⑤第二,不息。凡人类的本能,只要哪部分搁久了不用,它便会麻木,会生锈。每天跑一个小时,跑上几个月,一天不跑时,腿便发痒。人类为理性的动物,“学问欲”原是固有本能之一种,只怕你出了学校便和学问告辞,把所有经管学问的器官一齐打落冷宫,把学问的胃口弄坏了,便山珍海味摆在面前也不愿意动筷了。诸君啊!我劝你每日除本职业正当劳作之外,最少腾出一小时,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千万不要错过,最终闹成“学问贫弱”的症状,白白自己剥夺了人类应享之一种特权啊!⑥第三,深入的研究。趣味总是慢慢地来,研究越多,越有滋味。假如你每天定下一小时做学问,但不过是拿来消遣消遣,不带有研究精神,趣味便引不起来。或者今天研究这样,明天研究那样,趣味还是引不起来。趣味总是藏在深处,你想得到,便要钻研进去。一个人受过相当教育之后,无论如何,总有一两门学问和自己脾胃相合,而已经懂得大概,可以作加工研究之预备的。不怕范围窄,越窄越便于聚精神;不怕问题难,越难越便于鼓勇气。你只要肯一层一层地往里面钻,我保你一定被它引到“欲罢不能”的地步。⑦第四,找朋友。趣味比方电,越摩擦越出。是靠我本身和学问本身相摩擦,但恐怕有时会停摆,发电力便弱了。所以常常要仰赖别人帮助。一个人总要有几位共学的朋友。这类朋友,能够和我同嗜好一种学问的自然最好,我便和他搭伙研究。即或不然,他有他的嗜好,我有我的嗜好,只要彼此都有研究精神,我和他常常在一块或常常通信,便不知不觉把彼此趣味都摩擦出来了。得着一两位这种朋友,便算人生大幸福之一。我想只要你肯找,断不会找不出来。⑧我说的这四件事,虽然像是老生常谈,但恐怕大多数人都不曾这样做。唉!世上人多么可怜啊!有这种不借助外物,不会亏本,不会出毛病的趣味世界,竟没有几个人肯来享受!古书说的故事“野人献曝”,我是尝冬天晒太阳滋味尝得舒服透了,不忍一人独享,特地恭恭敬敬地来告诉诸君,诸君或者会欣然采纳吧?但我还有一句话:太阳虽好,总要诸君亲自去晒,旁人却替你晒不来。(选文有删改)19.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A.劳作、游戏、艺术、学问是值得提倡的趣味主体,是因为它符合作者的道德观念。B.作者认为,若是用消遣的态度来做学问或是用心不专一,也能引起研究的趣味。C.文章最后一句形象地告诉我们,要体味学问的趣味,必须亲自去实践、去体验。D.作者建议,要保持“学问欲”,只要每天腾出一小时来研究你所嗜好的学问即可。20.下列对“趣味”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A.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只要忙的是自己的趣味,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B.劳作、游戏、艺术、学问能以趣味始,又以趣味终,最合于趣味主义条件。C.趣味主义最重要的条件,是“无所为而为”和“有所为而为”两者的结合。D.就算嗜好不同,只要朋友与我都有研究精神,便会把彼此的趣味摩擦出来。21.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怎么做才能尝到学问的趣味。(4分)(四)记叙文阅读(共18分)三德叔的斑马线张格娟①三德叔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我就不明白,他自己那个土窝有什么好呢?②一间低矮的茅草屋,一伸手能碰到房檐,唯一的好处,就是眼界宽一些,能望着对面忘情谷秀丽的风光。可再美的风景,看久了,也就没啥看头了。不是常说,熟悉的地方没风景嘛,可三德叔总是扛着大烟杆出神地望着对面的风景发呆。③三德叔是一个瘸子,他一生无儿无女,一个人孤苦伶仃地生活着。父亲在临终前紧紧地抓住我的手不肯合眼,我清楚他老人家的心思,就在他的床前立下了军令状:三德叔老了,我养活他。父亲这才微笑着走了。④父亲走后,我就想把三德叔接到城里来,可三德叔不肯。三德叔说他对城市有一种深深的恐惧和怨恨。⑤那年,三德叔刚满十八岁,为了供我上学,他就瞒着我的父亲悄悄地扛起了铺盖卷,来到城里打工。可不幸的是,他从脚手架上自由落体后,就落下了病根,他的腿从此瘸了。两条腿走起路来画着圈,一瘸一拐的,的确有些别扭。就因为这个,三德叔恨上了城市。瘸了的三德叔一辈子也没娶到哪怕丑一点傻一点的三婶让我们瞧瞧。⑥三德叔依然不去城里,可经不住我的软缠硬磨,他终于勉强答应跟我来到了城里。⑦刚进城的三德叔,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好奇。他盯着城市中间的斑马线,感慨地说:“城里人真是钱多得没地儿花啊,这大街道也涂白线,就像头顶扎裤腰带一样多余。”我笑着说,叔啊,那不是多余的,那叫斑马线。⑧斑马线?三德叔疑惑了。他茫然地问:“斑马走的线?人往哪走呢?城市里有斑马?”我被三德叔的一连串问题弄得哈哈大笑。⑨我就耐心地给三德叔讲:“斑马线是人经过的,这一道一道的白线像极了斑马身上的条纹,所以叫斑马线。如果你经过,所有的车辆都会停下来让路的。”三德叔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⑩后来,三德叔学会了独自走斑马线,他也知道了红绿灯,三德叔感慨地说:“这城市变化还真大,那电子眼在那儿一闪红色,所有的车辆都停了下来,比我在村里吆喝驴子那么大的声音都管用。⑪尽管这样,三德叔还是觉得乡下好,他天天念叨着,我得回家去,我那个土窝怕是又漏雨了吧?对面的山谷的花也开了吧?这城市的人虽多,可就是没有一个和自己唠唠知心话的。⑫我想,三德叔怕是寂寞了。我就和妻子商量着,给三德叔找一个老伴。当我们发出征婚启事后,也收到好几封回信,我们打算让他去和那些老太太见见面,成与不成都无所谓,也算是见见世面嘛。可谁知我的话还没有落地,三德叔急了。⑬三德叔气呼呼地走出了家门,我和妻子紧跟在他的后面追赶着。可还是出事了。三德叔经过斑马线时,被一辆急驰而来的摩托车给撞上了,三叔临终前还是不肯相信,他说了,这电驴子咋就挣脱缰绳了呢?三德叔死了。⑭按照他的遗愿,我将他的骨灰送回了老家,埋葬在叫忘情谷的地方,那里孤零零地立着一座坟,坟头芳草萋萋。⑮据村里的老一辈讲,那个叫山花花的姑娘,曾经是三德叔的相好,只因为她的父母嫌弃三德叔是一个瘸子,将他硬嫁给了外村的一个木匠。结婚的那天,姑娘上吊自杀了,从此后,三德叔终生未娶。听着这个凄然的故事,感觉像在听古典的《梁祝》一样让人伤怀。⑯我在三德叔的坟头上,用石灰画了一条通往山花花的斑马线,不知道,他们能否相会……(有删改)22.本文主人公充满悲剧色彩,结合全文,根据提示,补全相关情节。(4分)十八岁的三德叔(1)回乡的三德叔他的恋人被迫嫁给了木匠,上吊自杀,三德叔终生未娶。老年的三德叔他不愿征婚,在大街上出车祸而死。死后的三德叔(2)23.从语言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他盯着城市中间的斑马线,感慨地说:“城里人真是钱多得没地儿花啊,这大街道也涂白线,就像头顶扎裤腰带一样多余。”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A.“我”执意要把三德叔接进城里,有出于孝顺的原因。B.文章中三德叔进城是明线,与山花花的爱情是暗线。C.三德叔不愿进城,唯一的原因是城里没人可以唠唠知心话。D.文章的主题是要表达三德叔与城市现代文明的不协调。E.文章结尾“用石灰画了一条通往山花花的斑马线”表达了对三德叔爱情观的感叹。25.文章多处运用伏笔,试举一例加以说明。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三德叔的斑马线”这个标题的理解。(6分) 三、语言表述(共10分)26.初一(2)班学生张小明,因为家里有事需要请假三天,从2019年元月6日到8日。去往老家永兴县樟树乡石桥村,期间有父母陪同,往返途中的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在校外发生的任何安全事故,一切后果责任自负。请你为张小明同学写一张请假条,交给班主任李老师。(10分)四、作文(共60分)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用化名代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湖南)(参考答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A,【答案】B,【答案】,【答案】A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河南)(考试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19-2020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语文原创卷B卷(湖北)(考试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由第I卷两部分组成,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