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4.3天气当堂检测题
展开4.天气和气候-地球大气的风云变化同步练习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8分)
(本题4分)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分)该图的名称最有可能是( )
A.南半球气温分布图 B.北半球民族分布图
C.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 D.北半球气候类型分布图
2.(2分)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圈附近气温最高,达20℃以上 B.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降水多
C.乙处年降水量在200~500毫米之间 D.甲处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
(本题4分)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3.(2分)该图中阴影部分显示的气候类型为( )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2分)该种气候主要分布在( )
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B.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西岸和内陆
C.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D.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东岸
(本题4分)下图为春季某日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5.(2分)40°N附近的天气状况是( )
A.有微风和沙尘 B.雨夹雪天气
C.晴转多云天气 D.出现沙尘暴、大风天气
6.(2分)给图示30°N附近的人们生活建议是( )
A.适宜户外运动 B.注意添衣防冻
C.出行带好雨具 D.做好防晒保护
(本题8分)如图是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2分)以上四地中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8.(2分)以上四地中年降水总量最多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9.(2分)以上四地中年均温最低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10.(2分)关于④地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温日较差约为28℃ B.气温日较差约为8℃
C.气温年较差约为28℃ D.气温年较差约为8℃
11.(本题2分)读“地形雨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B.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
C.迎风坡和背风坡植被没有差异
D.B地比A地气温低,主要原因是降水多
(本题4分)英国冒险家贝尔需要拍摄一部自然景现题材的纪录片,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2分)贝尔选择在①地拍摄茂密雨林的记录片,下列四图能反映该地气候类型的是( )
A.A B.B C.C D.D
13.(2分)贝尔打算在在北回归线附近拍摄“绿水青山”纪录片,他发现②地和③地的景观差异很大。主要因为③地( )
A.冬季风带来大风大雪 B.夏季风带来暖湿气流
C.海拔高度较低 D.人类文明历史悠久
14.(本题2分)某班同学计划在未来几天组织一场室外篮球比赛,根据天气预报,最适合比赛的时间是( )
星期一 | 星期二 | 星期三 | 星期四 |
A.星期一 B.星期二 C.星期三 D.星期四
(本题6分)2020年6月21日,世界部分居民有幸看到天象奇观--日环食,图1为日环食照片,图2为当日世界日环食带(可观测日环食区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2分)本次世界日环食带主要分布在( )
A.东半球、高纬度 B.南半球、中纬度
C.北半球、低纬度 D.西半球、高纬度
16.(2分)本次日环食出现在北半球夏至日,该日深圳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A.有极昼现象 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 D.昼短夜长
17.(2分)下列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最有利于观测日环食的是( )
A. B.
C.
D.
18.(本题2分)古诗词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描述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A.才从塞北踏春来,又向江南看杏花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19.(本题2分)“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气候的是
A.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C.今晨寒风凛冽,气温骤降 D.昨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
二、填空题(共20分)
20.(本题2分)________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1.(本题2分)通常用____________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用____________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22.(本题2分)一个地区的气候受该地的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因素的影响.
23.(本题2分)天气是反映一个地方________________时间里的天气状况。人们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描述天气。
24.(本题2分)根据各地________和 ________的状况及________,可以将世界气候类型划分为若干种类型。
25.(本题2分)山地 ________ 坡多雨, ________ 坡少雨.
26.(本题2分)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________。
27.(本题2分)一般来说,南、北半球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________;在降水方面,赤道地区是________区。
28.(本题2分)一般来说,全球的气温都是从低纬度向两极逐渐__________。说明气温受_______因素影响。
29.(本题2分)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______月最高,________月最低.海洋上________月最高, ________月最低.南半球相反。
三、解答题(共42分)
30.(本题12分)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构成气候最主要的两大要素是 和 .
(2)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
(3)A地7月份气温最高,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1月份气温最低,此时降水的特点是 .
(4)B地全年气温特点是 ,全年降水特点是 .
31.(本题15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图文资料,来探究影响气候的部分因素。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一个地方的气候状况主要由当地的气温和降水来决定,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
材料2 图甲、图乙、图丙
观察探究:
(1)图甲中A、B两地单位面积获得太阳光热较多的是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自西向东气温年较差逐渐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安第斯山脉南段东西两侧景观明显不同,如西侧的A地为茂密的森林,东侧的B地为草原或荒漠,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对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山脉东西两侧水分和气温状况产生差异。
归纳总结:略。
拓展应用:
(4)暑假期间,家住乌鲁木齐的买买提要去青岛游玩。从区域差异的角度分析,请你提醒他出发前应作何准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本题15分)要素联系综合思维,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北半球气温分布图,气温纬度分布规律由低纬向高纬__________。
(2)A处气温数值可能为____________(“大于0℃”或者“小于0℃”),其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3)某地气候资料图最可能为图示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处,该气候区植物叶片小且表面有“蜡质层”,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D 6.C
7.B 8.A 9.C 10.C
11.A
12.A 13.B
14.B
15.C 16.B 17.D
18.D
19.B
20.降雨
21.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等降水量线
22.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23.短 冷热 阴晴 风雨
24.气温;降水;自然景观的不同
25. 迎风 背风
26.相同
27.降低;多雨
28. 降低 纬度
29. 7 1 8 2
30.(1)气温 降水
(2)A B
(3)少(较少、极少、干燥、干旱) 多(较多、湿润、多雨)
(4)高温(全年高温) 多雨(全年多雨且均匀)
31.(1)A 纬度位置不同(或A地纬度位置较低、或A地太阳高度较大)
(2)增大 海陆位置不同(或自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或自西向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大陆性增强)
(3)地形 (或山脉)
(4)准备好雨具等(只要答案合理即可,但答案与区域差异无关的不得分)
32.(1)逐渐降低 (2)小于0 ℃ 地形地势 (3)① 减少水分的蒸发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4.4气候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晋教版七年级上册4.4气候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4.3天气练习: 这是一份晋教版七年级上册4.3天气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4.3天气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4.3天气练习,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