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检测历史试题
展开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2022-2023学年度第2学期高二历史月考卷
命题人 2023.3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总分60分)
1.中国古代谚语说:“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这句话反映的劳作方式是
A.农业集体劳作 B.农业家庭式劳作
C.手工业作坊式劳作 D.农业庄园式劳作
2.据表1内容可以推断,战国时期
表1
文明遗址 | 出土实物(部分) |
河南辉县战国魏墓 | 铁农具58件,有犁铧、钁、锄、臿、镰、斧等 |
河北兴隆县燕国冶铁手工业遗址 | 铁范87件,有铁钁、铁锄、铁镰等铸范 |
广西武鸣马头安等秧山战国墓群 | 铁臿1件 |
A.铁器牛耕技术普及全国 B.南北方经济发展不平衡
C.政府提倡革新生产工具 D.劳作方式转变成为可能
3.在近代,“英国资产阶级衣着简朴,颜色平淡,大家都差不多,这样他们就鼓励了纺织工业成批生产;在法国,人们对于一般的大众消费品不屑一顾,衣着追求稀奇古怪、色泽鲜艳,尽可能是一人一样。”法国人的这种消费观念
A.提升了法国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 B.强化了法国的民族主义意识
C.使中小企业发展的空间更加狭窄 D.不利于法国工业革命的推进
4.下表为1844年柏林一家工厂的规定。这些规定
普通工作日从每天早上6点准时开始,每天有半个小时的早餐时间、一个小时的午餐时间以及下午半个小时的喝茶时间;工人迟到2分钟将会被扣除半个小时的薪水……工作期间禁止聊天。 |
A.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B.提升了工厂的机械化水平
C.适应了工业化生产需要 D.调动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5.范旭东是民国时期的“化工大王”。他认为:“做首领的人,不着重运用头脑,促进全局,而运用手脚,料理日常公事,效能必不会提高。”他在天津永利碱厂中注重财务管理和建立分科层制度,并实行每天八小时工作制,提高了企业效益。据此可知,范旭东
A.推动了工厂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是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代表人物
C.以挽救民族危亡为主要出发点 D.借鉴了西方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6.1953年,美国科学家构建了DNA双螺旋分子模型,分子生物学随后迅速兴起;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了基因工程工业化的热潮;到1981年,美国已成立了200多家生物工程公司,现代生物工程开始崛起。由此可知,现代科技的进步
A.推动了新兴产业发展 B.使得美国独霸了尖端科技
C.促进了电子商务兴起 D.引发企业管理制度的变革
7.传统上,世界被划分为人的世界和物理世界,人的一切活动就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信息技术出现后,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发展,使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新的“三元世界观”,即在人的世界和物理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数字世界”。这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
A.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B.拓展了人们的认知方式
C.加快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D.奠定了现代物理学基础
8.“拜占庭拥有强大的地中海舰队,这对于控制地中海运输,打击海上行掠者,威慑沿海国家…起了重要作用。”材料反映了拜占庭帝国
A.保护了传统商路的畅通 B.维持了罗马帝国的强大
C.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D.削弱了地中海沿岸小国
9.如图所示为明清时期江浙部分地区的市镇数量变化情况(单位:个)据表可以推知,明清时期江浙地区
A.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B.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
C.重农抑商有所松弛 D.区域经济发展失衡
10.庄票形成于清朝前期,是钱庄签发的一种票据,上面写有一定金额并由钱庄负责兑现。庄票不记名,无论何人持有,凭票即付,可代替现金流通。庄票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商品经济较为活跃 B.金属货币流通量不足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D.白银货币化发展趋势
11.图5所列为世界某一发展趋势中的重要历史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〇 贸易股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 〇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〇 欧美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其余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 〇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
图5
A.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B.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C.世界各大洲之间贸易的扩大 D.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12.1602年成立的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是荷兰商人组织成立的股份公司,政府持有公司股份,公司有为战争支付薪水、与外国签订条约、铸造货币、建立殖民地等权利。这表明该公司
A.是有国家职能的商业公司 B.是世界性的垄断组织
C.政府建立但交由商人经营 D.给美洲人民带来灾难
13.二战后,法国政府提出“莫内计划”,法国计划部门非常注意“协调”各方需求,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效法。这表明当时
A.西方国家完善福利制度 B.西欧确立计划经济体制
C.西方推行人民资本主义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盛行
14.1971年12月以《史密森协定》为标志,美元对黄金贬值,美联储拒绝向国外中央银行出售黄金,并宣布停止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同时增加10%的进口税,1973年美元再次贬值10%。这表明
A.国际贸易体系陷入混乱 B.美元丧失了国际货币的地位
C.美国实行通货紧缩政策 D.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受到冲击
15.图4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世界贸易呈现这一发展态势的主要因素是
A.世界贸易体系化发展 B.新兴独立国家的推动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D.冷战格局的逐渐瓦解
16.雅典卫城平面布局呈开放式,中国古代传统城市平面布局多呈规整式。在建筑方位上,雅典卫城呈东西向,而中国古代传统城市多呈南北向。这主要是由于
A.政治文化的差异 B.经济水平的高低
C.人口数量的多少 D.地理位置的不同
17.明朝洪武年间规定:官员营造房屋,一品、二品厅堂五间九架,屋脊用互兽,梁栋、斗栱青碧绘饰;庶民庐舍定制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栱饰彩色。由此可知,明朝房屋的营造
A.追求华丽的色彩设计 B.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
C.遵循严格的礼仪制度 D.完全依据政府的规定
18.城市化成为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图中①②③反映反映城市化进程的国家分别是
A.英国、德国、法国 B.美国、英国、日本
C.德国、日本、中国 D.英国、美国、中国
19.下表为大连城市建设大事记,这体现了城市化过程中大连
时间 | 大事 |
1899年 | 开始修建大型圆形交通广场(今中山广场) |
1909年 | 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电车公司成立 |
1930年 | 大连中央邮便局竣工 |
1932年 | 沙河口净水厂建成 |
A.居住条件的改善 B.基础设施的发展
C.社区服务的提升 D.环境问题的恶化
20.下列选项中符合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1950—2015年)发展趋势的是
(注:每幅图左边的数值为百分数)
二、非选择题(21题12分,22题14分,23题14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大宪章》第 33 条规定:“在泰晤士河、美德威河及全英格兰各地一切河流上所设之堰坝与鱼梁概需拆除”,从 13 世纪到 18 世纪末,泰晤士河三文鱼渔业持续繁荣。18 世纪末以来,大量建设的堰坝、水闸等严重阻挡了三文鱼通行。除此之外,污水和废弃物源源不断地排入泰晤士河。到了 19 世纪,三文鱼逐渐从泰晤士河消失不见。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治理河流污染终于被提上议程。英国出台了历史上第一部防治河流污染的法律——《1876 年河流防污法》。政府对泰晤士河的污染治理,从立法指导、行政协调到工程建设,投入了大量金钱,持续了很长时间,二战后尤其如此。1974 年泰晤士河下游再次出现三文鱼,这可能意味着上述努力取得了重大成就。
——摘编自梅雪芹《泰晤士河三文鱼的消失及其教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泰晤士河三文鱼消失的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治理河流污染的特点。(6 分)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1945年12月,世界银行在布雷顿森林会议正式宣告成立。1946年世界银行开始运行,1947年5月它批准了第一批贷款,向法国贷款2.5亿美元,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起初,世界银行的目的是帮助欧洲国家和日本在二战后的重建。此外,它应该辅助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初,世界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于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如高速公路、飞机场和发电厂等。日本和西欧国家“毕业”(达到一定的人均收入水平)后世界银行完全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从1990年代初开始,世界银行也开始向东欧国家和原苏联国家贷款。
——摘编自《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区别》
材料二 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在内的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作为由中国提出创建的区域性金融机构,亚投行的主要业务是推动亚洲地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投入运营后,亚投行将运用多种支持方式为亚洲乃至全球的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包括贷款、股投资以及提供担保等,以促进包括交通、能源、电信、农业和城市发展在内的各个行业投资。 ——摘编自《亚投行让金融互融互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银行成立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世界银行的主要不同之处,并概述其成立的历史意义。(10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苏州地区的社会生活,在晚明时代发生了很大变化。追求奢靡,去朴从华,新奇刺激,轻视礼教,成为当时城市社会取向。社会各阶层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多样化、享乐化的同时,还对文化生活必需品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生活因此而繁荣发达,纷呈多样。该地风尚往往开风气之先,成为许多地区乃至全国争相效仿的时尚。而到了清朝前期,苏州举凡吃、住、行、玩,都有相应的服务行业和服务设施,达官富豪可以在那里尽情享受,技艺百工可以在那里觅食谋生。市民生活与市场的联系更为紧密,他们追求高档次的物质生活,社交形式趋新,追求丰富的精神生活等。
——摘编自韩佳女、姚媛、赖冰清《论明清时期的江南城市与文化》
材料二 自1760年到1800年,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由10%上升到20%,但这个时期属于城市化的早期阶段,上升速度比较缓慢。1760年的英国,工业革命的范围主要是轻工业,分布在钢铁、煤炭、交通等重要的部门,由于关键的技术问题未得到解决,一时尚未有突破性的进展。19世纪是英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阶段,在1801~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由20%上升到50.2%,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在这个阶段中,纺织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前进的重要动力,随着蒸汽机的普及,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到1815年时,英国已拥有几千台蒸汽机,英国的棉纺织企业主大部分成了“蒸汽工厂狂”。这个阶段出现了一批由交通运输业带动产量的城市。自19世纪20年代第一条铁路的建成到19世纪50年代铁路网的形成,英国仅用30年的时间,其间,与铁路发展配套的各行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摘编自牟元军《论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至清朝前期江南城市社会生活的变化。(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上半期英国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原因。(6分)
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海南省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第2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word版docx、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2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1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中高二下学期六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中高二下学期六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