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1期07 燃料及其利用 试卷 2 次下载
-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1期08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试卷 2 次下载
-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1期10 酸和碱 试卷 2 次下载
-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1期11 盐 化学肥料 试卷 3 次下载
-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1期12 化学与生活 试卷 2 次下载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1期09 溶液
展开
化学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1期
专题09 溶液
一、选择题
1.(2023•兰州)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B.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一定是溶液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2.(2023•烟台)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燃烧都伴有发光、放热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则单质一定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D.离子都是带电的粒子,则带电的粒子一定都是离子
3.(2023•天门)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金属能导电,则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B.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则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C.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4.(2023•天门)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C.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不考虑溶剂的挥发),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t1℃时,将2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5.(2023•深圳)如图是某同学看到的NH4H2PO4和MgSO4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搅拌,可以使溶解度变大
B.20℃时,在100g水中加33.7gNH4H2PO4形成不饱和溶液
C.40℃时,NH4H2PO4的溶解度大于MgSO4的溶解度
D.NH4H2PO4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6.(2023•河南)实验室用蔗糖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蔗糖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所需蔗糖的质量为3g
B.蔗糖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大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等
7.(2023•齐齐哈尔)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B.阳离子带正电荷,所以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燃烧伴随着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8.(2023•济宁)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②中的上层清液属于饱和溶液
C.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5%的溶液,需加水150g
D.t1℃时,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9.(2023•孝感)t3℃时,将相同质量的a和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等质量水的甲、乙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温度不变,现象如图一所示,图二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烧杯中的溶质为b
B.甲烧杯中形成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若将温度降到t2℃,甲、乙两烧杯中溶液的质量相等
D.t1℃时,b的溶解度比a的大
10.(2023•聊城)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C.物质燃烧常伴随发光、放热等现象,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反应都是燃烧
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1.(2023•宜昌)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称量固体 B.量取液体
C.固液混合 D.搅拌溶解
12.(2023•永州)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部分的任意点表明甲、乙两种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P点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t2℃时,在100g水中加入60g甲,形成不饱和溶液
D.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3.(2023•广西)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的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溶晶体最多的是甲的溶液
B.t2℃时,将25g乙加入到50g水中,再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33.3%
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t1℃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14.(2023•内江)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通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乙的溶液中获得晶体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25g甲,可形成甲的不饱和溶液
15.(2023•山西)浓度为10%的氯化钠溶液对葡萄球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如图为配制氯化钠杀菌液的过程,结合图表信息,有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温度/℃
0
10
20
30
40
60
80
90
100
NaCl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3
38.4
39.0
39.8
A.图1中搅拌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B.图2中溶液为20℃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图2中溶液对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杀菌效果
D.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均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16.(2023•新疆)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b点表示t2℃时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70g溶液
D.t3℃时,可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17.(2023•陕西)试管内盛有20℃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其上漂浮一小木块。如图所示,将试管插入烧杯内的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溶液的质量变小
B.试管内有固体析出
C.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小木块浸入溶液内的体积变大
18.(2023•河北)20℃和60℃时KCl的溶解度分别为34.0g和45.5g,如图所示为对KCl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中溶液为KCl的饱和溶液
B.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0g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③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
19.(2023•岳阳)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的大
C.t2℃时,欲配制100g甲的饱和溶液,需要甲的质量为60g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20.(2023•邵阳)某化学检验员在分析醋酸(CH3COOH)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时,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醋酸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是( )
A.75% B.25% C.18.5% D.9.8%
21.(2023•衡阳)溶液具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C.硝酸铵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22.(2023•永州)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稀硫酸 B.生理盐水
C.蔗糖溶液 D.碘的酒精溶液
二、填空题
23.(2023•重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以下问题:
(1)t2℃时,将40gA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 。
(2)t2℃时,Q点代表 (填字母,下同)物质溶液处于不饱和状态。
(3)在(0~t2)℃间, 两种物质不能配成相同质量分数的饱和溶液。
(4)t1℃时,将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同时降低相同温度后,A、B、C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
24.(2023•南充)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碘酒用于消毒杀菌,其溶剂是 (填化学式)。
(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中混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 。
②t2℃时,将3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③t2℃时,将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
A.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甲
B.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C.得到的都是饱和溶液
D.溶剂质量大小关系是:丙>乙>甲
25.(2023•武威)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种物质在 ℃时溶解度相等;
(2)t3℃时,把30克甲物质充分溶解在50克水中,所得溶液质量是 g;
(3)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
(4)若甲中混有少量乙,要得到纯净的甲,常用的提纯方法是 。
26.(2023•宜昌)如图是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t2℃时乙的溶解度是 g。
(2)t1℃时把30g物质甲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是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升温到t2℃时,溶液的质量是 g。
(3)分别将t2℃时100g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仍是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甲等于乙
C.溶液质量:甲大于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小于乙
27.(2023•荆州)如图是氯化钾、氯化铵、硝酸钾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
(2)30℃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若要使其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一种即可)。
(3)40℃时,将25g氯化钾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钾中混有少量硝酸钾,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氯化钾
②t℃时,硝酸钾、氯化钾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③40℃时,用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固体配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依次为m1、m2、m3,则:m1<m2<m3
④10℃时,将硝酸钾、氯化铵、氯化钾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30℃(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依次为ω1、ω2、ω3则:ω2>ω3>ω1
28.(2023•扬州)水是宝贵的资源。
(1)电解水可以得到H2和O2,H2在O2中燃烧可以生成水,这两个实验说明组成水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电解水时生成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 。
(2)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不存在“绝对纯净”的水
B.水易溶解许多物质,因而水也易被污染
C.在自然界中,不同状态的水处于不断循环中
D.地下水是重要的淡水资源,可持续不断大量开采
(3)①溶液的浓度可以用质量分数表示,如医疗上常使用10%的葡萄糖溶液,10%的含义为100g溶液中含葡萄糖的质量为10g,根据不同的需要,浓度还有其他表示方法,如国家关于酿造食醋的标准规定:食醋中的总酸(以醋酸计)含量应≥3.5g/100mL。该浓度的含义为 。
②取100g质量分数为13.5%的NaCl溶液,温度保持60℃,蒸发水分至NaCl完全析出,在图中画出析出NaCl的质量与蒸发出水质量的关系(已知60℃时NaCl的溶解度约为37g)。
(4)人体内的NO3−可能会转化为NO2−,NO2−不利于O2在体内的运输,将含有NaNO3的水煮沸,不能除去NO3−,原因是 、 (填两点)。
(5)自来水厂常用加消毒剂的方法去除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经处理,微生物含量达标后,国家标准规定自来水出厂时仍需留有一定浓度的消毒剂,原因是 。
(6)联合国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2023年的主题是“加速变革”,呼吁加快落实保护并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以应对全球淡水资源匮泛的挑战。请写出家庭中可采取的一个节水措施: 。
29.(2023•随州)列表法和作图法是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请根据下列图表进行分析:
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Ca(OH)2
0.18
0.17
0.16
0.15
0.14
0.13
0.12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10℃时,KNO3的溶解度 (填“>”、“<”或“=”)NaCl的溶解度。
(3)t℃时,将75gKNO3的饱和溶液稀释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5%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g。
30.(2023•邵阳)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 的方法(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提纯甲。
31.(2023•河南)如图是硝酸钾、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30℃时,30g氯化钠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该温度下氯化钠的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1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32.(2023•齐齐哈尔)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t1℃时,将40g丙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3)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用 的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4)根据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降低温度可以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t3℃时,等质量甲、乙、丙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C.将t3℃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三、实验题
33.(2023•武威)请将下列实验报告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与过程
实验提示
实验说明与解释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用 (填仪器名称)取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固定好装置,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当观察到 时,开始收集气体。
收集氧气之前,将集气瓶内空气完全排净的方法是 。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计算: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要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 g,水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放入烧杯中。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可近似看作1g/cm3),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④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时,天平左侧向下,接下来的操作是 。
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 (填“大”或“小”)
溶解时用玻璃棒的目的是 。
四、解答题
34.(2023•齐齐哈尔)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化学实验和工农业生产更是离不开水。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1)在日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
(2)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探究乙醇能溶解在水中的实验,向水中滴入红墨水的作用。
(3)水体污染,会影响工农业、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请写出预防和治理水体污染的措施(答一点即可)。
五、计算题
35.(2023•株洲)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要把100g上述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14%的硫酸。请计算:
(1)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6.(2023•金昌)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粗锌测定某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于烧杯中,称量稀硫酸和烧杯的总质量;然后,向其中分两次加入粗锌(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过程和数据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 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六、工艺流程题
37.(2023•福建)为研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学习小组查得资料:某钢铁厂处理高盐废水(含氯化钠、硫酸钠及微量的其他盐)的流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废水中的硫酸钠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的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为 。
(2)当温度高于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40℃时,将50g硫酸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列出计算式即可)。
(4)降温至0℃的“冷冻结晶”过程,析出的两种物质中较多的是 。
(5)结合溶解度曲线解释,“蒸发结晶2”主要得到氯化钠的原因是 。
七、选择填充题
38.(2023•江西)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B.10℃时将31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1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溶液质量变大
D.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C
4.B
5.C
6.C
7.D
8.D
9.B
10.A
11.B
12.B
13.C
14.B
15.B
16.C
17.C
18.D
19.D
20.B
21.C
22.D
二、填空题
23.(1)3:5;(2)A;(3)AB;(4)A<B=C。
24.(1)C2H5OH;(2)①降温结晶;②2:7;③B。
25.(1)t2;(2)75;(3)丙;(4)降温结晶。
26.(1)50;(2)饱和;75;(3)BD。
27.(1)硝酸钾;
(2)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等;
(3)28.6%;
(4)①③④。
28.(1)H、O;2:1;
(2)ABC;
(3)①100mL溶液中含有醋酸的质量至少3.5g;
②;
(4)含有NaNO3的水煮沸,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得到的仍是NaNO3的水溶液、NaNO3是由Na+与NO3−构成的;
(5)为增强细菌、病毒的持续灭活能力;
(6)淘米水浇花。
29.(1)减小;(2)<;(3)25。
30.(1)20。
(2加入溶质乙或降温或恒温蒸发溶剂等。
(3)降温结晶。
31.(1)t;不饱和溶液。(2)小于。
32.(1)甲>乙>丙。(2)130。(3)降温结晶。(4)AB。
三、实验题
33.(1)药匙;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将集气瓶装满水;2KMnO4△¯K2MnO4+MnO2+O2↑;
(2)①3;47;②减少左侧药品的质量,直至天平平衡;③大;④搅拌,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四、解答题
34.(1)煮沸;
(2)显色,利于观察(合理即可);
(3)工业上,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不使用含磷洗衣粉(答一点,合理即可)。
五、计算题
35.解:(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100g98%的浓硫酸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100g×98%=98g。
(2)若稀释成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g+x)×5%=98g,x=1860g。
若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4%的稀硫酸,设要加水的质量为y,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0g+y)×14%=98g,y=600g。
答:(1)稀释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98g;
(2)需要水的质量是600g~1860g。
36.解:(1)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第2次加入的粗锌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5.6g+8g﹣213.4g=0.2g。
(2)设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2g
982=x0.2g x=9.8g
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g100g×100%=9.8%。
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
故答案为:(1)0.2;(2)9.8%。
六、工艺流程题
37.(1)2NaOH+H2SO4═Na2SO4+2H2O。
(2)40。
(3)48.4g48.4g+100g×100%。
(4)硫酸钠。
(5)0℃时,硫酸钠溶解度明显小于氯化钠,经“冷冻结晶”后的母液2中,硫酸钠含量低,氯化钠含量高。
七、选择填充题
38.A;降低氯化钾溶液的温度(合理即可)。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09 溶液: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3期09 溶液,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选择填充题,填空题,实验题,简答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2期09 溶液: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真题汇编第2期09 溶液,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9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水、溶液): 这是一份重庆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9身边的化学物质(金属、水、溶液),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