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18.0分)
1. 下列有关生物体的细胞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C. 细胞都有分裂能力 D. 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器官
2. 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光时要用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物镜镜头越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少
C. 观察到的物像不清晰,需转动转换器调节
D. 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3. 下列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
①地钱
②银杏
③小麦
④苏铁
⑤卷柏
⑥水绵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④⑥
4. 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 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 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5. 下列有关动物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蛔虫身体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无肛门
B. 蝗虫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三对足两对翅,运动能力强
C. 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D. 家鸽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6. 如图所示各种生物都很微小,但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却存在较大差异,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种生物都具有成形的细胞核
B. ②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C. 四种生物都具有细胞壁
D. 酿酒时常常用④进行发酵
7. 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在消化系统内被消化吸收后,供人体生命活动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最终消化成葡萄糖 B. 大肠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
C. 肝脏分泌的胆汁含有脂肪酶 D. 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构成
8. 如图为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的管壁厚,弹性大,内流动脉血
B. 房室瓣和动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
C. ⑦左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流向⑨
D. ⑨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流向②
9. 在不知不觉中,肺进行着有节奏的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下列有关人体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
B. 呼气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
C. 呼吸道对呼入气体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
D. 胸围差反映了整个胸腔的大小变化
10. 如图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①为感受器,受到针扎刺激能产生痛觉
B. 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
C. 打针时小孩看见注射器的针头就缩手,属于条件反射
D. 若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受到刺激表现为有感觉无反应
11. 下列关于人体免疫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有与生俱来的免疫力 B. 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C. 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 D. 我国儿童都享有计划免疫权利
12. 刺槐的花是生殖器官,花香且有蜜腺。下列关于刺槐花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主要结构是花冠
B. 雌蕊中有卵细胞
C. 雄蕊产生花粉
D. 通过昆虫传粉
13. 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
B. DNA为双螺旋结构,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共同决定的
D. 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
14. 如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B. 生态系统只包含图中生物
C. 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 D. 青蛙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5. 新鲜牛奶很容易滋生细菌而腐败。下列措施不能延长牛奶保存期的是( )
A. 制成奶干 B. 常温放置 C. 灭菌储存 D. 低温冷藏
16. 如图表示几种动物的起源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B和G的共同特征是体内具有膈
B. 原始哺乳动物A能向不同方向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
C. 不同环境导致原始哺乳动物发生了变异
D. 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17. 科研人员将某基因转入奶牛的细胞中,培育出的新品种奶牛能够产生乳糖含量较低的牛奶,从而使患有乳糖不耐受症的人群受益。该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是( )
A. 胚胎移植技术 B. 转基因技术 C. 克隆技术 D. 发酵技术
18. “低碳”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地球人”的共识。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A. 节约每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少用一张纸
B. 使用环保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C. 为了节省时间,每天让父母开车接送
D. 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
19.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农民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如图一是大棚内甲、乙两种植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图,图二是叶肉细胞示意图,①~⑥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棚中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______ 作用。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其原理是 ______
(2)夜晚通过控温系统降低温度,主要抑制发生在 ______ (部位)的生理作用。为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还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______
(3)图一中,当光照强度为f时,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图二中的 ______ (填序号)过程。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在此光照强度下,甲植物合成的有机物 ______ (填“多于”“等于”或“少于”)乙植物。
(4)为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技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甲植物平均分成5组,都提供适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速率(用“二氧化碳吸收量的相对值”表示)。实验处理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5组
实验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结果
光合作用速率
11.1
15.1
22.1
23.7
20.7
上述实验中的 ______ 组探究的是相对湿度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 ______ 。
20. 如图为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1~9表示生理过程,a、b表示两种气体,A、B表示与毛细血管相连的血管。请据图分析回答系列问题:
(1)图中1、2、3、9表示人体的呼吸过程,过程1是通过 ______ 实现的,过程2、9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它们是通过 ______ 完成的。
(2)气体b在过程3中与红细胞中的 ______ 相结合,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 ______
(3)在小肠内参与消化淀粉的消化液有 ______ ,在胰腺的分泌活动中,过程 ______ (填序号)属于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它分泌的 ______ 能够降低血糖的浓度。
(4)血液经过过程7在肾小囊内形成 ______ ,然后经过过程8,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分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进入血液,剩下的其它物质由 ______ 流出,形成尿液。
21. 无子西瓜是我们非常爱吃的水果。普通西瓜体细胞内有22条染色体,用秋水仙素(一种植物碱)处理其幼苗,可以让普通西瓜植物体细胞染色体成为44条(作为母本),与普通西瓜(22条染色体)植株(作为父本)杂交,从而得到种子,这些种子种下去就会结出无子西瓜。
(1)图一中母本卵细胞有 ______ 条染色体,杂交后得到的种子有 ______ 条染色体。
(2)根据图二分析,西瓜的红色果肉和黄色果肉是一对 ______ ,黄色果肉为 ______ ,若用A、a分别表示显、隐性基因,则子代红色果肉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3)无子西瓜没有种子,是由于没有受精其 ______ 不能正常发育。如果大量种植无子西瓜,可以在第二年的幼苗期运用 ______ 技术培育幼苗。
22.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体现了大国的责任和担当。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无机环境的是 ______ ,图中丙的生活方式是 ______ 。
(2)鹰处于第四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______
(3)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______ 和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______ ,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4)通过植树造林实现“碳中和”,实际是利用植物的[ ______ ] ______ ,使生物圈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简称 ______ 。为尽快实现“碳中和”的奋斗目标,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该怎么做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错误;
B、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DNA,DNA上含有遗传信息,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正确;
C、多细胞生物体都是通过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这些细胞起初在形态、结构方面都很相似,并且都具有分裂能力。不过随着分裂的连续进行,后来除了一小部分细胞仍然保持着分裂能力以外,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而各自具有了不同的功能,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组织,错误;
D、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组织,错误。
故选:B。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掌握细胞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A.对光时,首先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然后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通过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就说明对好光了,故A错误;
B. 物镜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到的细胞越少,故B正确;
C.观察到的物像不清晰,需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而不是转动转换器调节,转动转换器可以换用不同的物镜,故C错误;
D.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在一张小纸上画一个“”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因此显微镜下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方向流动,细胞质的实际流动方向也是顺时针而不是逆时针,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C
【解析】解:题干中的②银杏、③小麦、④苏铁都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①地钱属于苔藓植物,⑤卷柏属于蕨类植物,⑥水绵属于藻类植物,它们都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故选:C。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它们都不能产生种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
4.【答案】D
【解析】解:A、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甲装置都要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阻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利用呼吸作用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A正确;
B、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多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使塑料袋内的氧气增多,由于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迅速将一根将带火星的木条燃烧伸进袋内,木条复燃了。B正确;
C、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十分旺盛,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D、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瓶中的氧气,所以燃烧的蜡烛熄灭,D错误。
故选:D。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的实验。
5.【答案】A
【解析】解:A、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A错误;
B、蝗虫的体表有外骨骼,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生有三对足、两对翅,B正确。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C正确;
D、家鸽属于鸟类,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D正确。
故选:A。
(1)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2)节肢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3)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
(4)鸟类的主要特征是:有喙无齿,身体被覆羽毛,前肢特化为翼,长骨中空,心脏四腔,用肺呼吸,有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卵生。
熟悉各类动物的特征和常见动物是解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A、①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错误;
B、②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正确;
C、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错误;
D、酵母菌可以酿酒,不是④青霉菌,错误。
故选:B。
(1)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比较内容
细菌
真菌
个体大小
单细胞
单细胞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
细胞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只有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营养方式
异养
异养
繁殖方式
分裂生殖
孢子生殖
(2)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3)图中①是细菌,②是病毒,③是酵母菌,④是青霉菌。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
7.【答案】D
【解析】解:A、蛋白质最终消化成氨基酸,A错误;
B、大肠无消化功能,但能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酒精主要在小肠部位吸收,虽然胃部也会吸收酒精,但是只有一小部分,B错误;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C错误;
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吸收,D正确。
故选:D。
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知识。
8.【答案】C
【解析】解:A、①是主动脉,内流动脉血,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较大,血流速度最快,A正确。
B、心脏中的房室瓣和动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使血液只能按“心房→心室→动脉”的方向流动,B正确。
C、⑦是右心房(不是左心房,④是左心房),右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血液由右心房流向⑨右心室,C错误。
D、⑨是右心室,右心室收缩,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右心室流向②肺动脉,D正确。
故选:C。
如图所示:①是主动脉、②是肺动脉,③是肺静脉、④是左心房、⑤是左心室,⑥是上腔静脉、⑦是右心房、⑧是下腔静脉、⑨是右心室。
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心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路线。
9.【答案】C
【解析】解:A、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不是二氧化碳。A错误;
B、呼气时,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B错误;
C、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又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C正确;
D、胸围差是指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末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呼气末的胸围长度。胸围差为两个所测长度的差值。胸围差并不能全代表胸廓容积的变化。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膈肌的收缩和舒张也会影响胸廓的容积,因此胸围差不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D错误。
故选:C。
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也叫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上体,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左右径和前后径变大,这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这时肺内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呼气时正好相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原理等知识。
10.【答案】A
【解析】解:A、痛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的,错误;
B、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正确;
C、打针时小孩看见注射器的针头就缩手,属于条件反射,正确;
D、④处损伤,其他部分正常,受到刺激表现为有感觉无反应,正确;
故选:A。
反射是指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性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图中结构:①感受器,②效应器,③传入神经,④传出神经,⑤神经中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
11.【答案】B
【解析】解:A、人体的免疫功能指的是:防御、自我稳定、免疫监视。防御是指抵抗抗原的侵入、防止疾病发生、维护人体健康,是人体有与生俱来的免疫力。A正确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B错误
C、注射进入人体的疫苗作为抗原,当抗原进入人体后,受到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这种抗原的抗体,具有特异性,C正确
D、计划免疫是指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免疫的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叫计划免疫。我国儿童都享有计划免疫权利。D正确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的三大免疫功能及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免疫的功能及作用。
12.【答案】A
【解析】解:A、刺槐花的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因为花蕊与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A错误。
B、刺槐花的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B正确;
C、刺槐花的花药能产生花粉,花药属于雄蕊,C正确;
D、刺槐的花有鲜艳的花瓣,芬芳的花香,甜美的花蜜,靠昆虫传粉,属于虫媒花,D正确。
故选:A。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花柄是花与茎相连的短柄,它起到支持和输导的作用。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的上面。在花绽放之前,花萼和花冠对花蕊起保护作用。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胚珠。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明确刺槐花的结构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C
【解析】解:A、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
B、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由两条长链组成,它们就像旋转的楼梯一样互相盘绕,构成了规则的双螺旋结构,B正确;
C、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C错误;
D、在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异常可能导致严重的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就是色体的数目异常导致的,D正确。
故选:C。
(1)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有特定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
解答此题需要掌握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
14.【答案】A
【解析】解:A、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正确;
B、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错误;
C、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草→植食性昆虫→青蛙、草→植食性昆虫→食虫鸟、草→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食虫鸟、草→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青蛙,共有4条食物链,错误;
D、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错误。
故选:A。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掌握生态系统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食品贮存的原理都是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常有的保存食品的方法有罐藏、冷冻、腌制、烟熏等。把新鲜牛奶制成奶干,主要是减少水分,以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灭菌储存,从而杀死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低温冷藏的原理是低温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以上三种方法都可以保存肉类食品。而常温下放置,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会大量繁殖,分解鲜牛奶中的有机物,使鲜牛奶腐败掉,可见B符合题意。
故选:B。
食品腐败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引起的,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
只要熟练掌握了常见的食品保存的方法及原理,就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16.【答案】C
【解析】解:A、图中表明B和G都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具有膈,A正确;
B、原始哺乳动物A能向不同方向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和变异,B正确;
C、生物变异有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这些都是不定向的,生物的变异通过不定向的变异适应变化的环境。变异不是环境导致的,C错误;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D正确。
故选:C。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综合分析图中的信息,易发现原始哺乳动物是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现存各类哺乳动物由原始哺乳动物进化而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物种形成。现存的各类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7.【答案】B
【解析】解: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由于导入基因的表达,引起生物体的性状的可遗传的修饰,这一技术称之为转基因技术,人们常说的“遗传工程“、“基因工程“、“遗传转化“均为转基因的同义词。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生物体在媒体上常被称为“遗传修饰过的生物体”。由于将人工分离和修饰过的基因导入到生物体基因组中,从而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结构和功能。科研人员将某基因转入奶牛的细胞中,培育出的新品种奶牛能够产生乳糖含量较低的牛奶,该过程所利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故选:B。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转基因技术的概念、过程、原理。
18.【答案】C
【解析】解:A、节约每一滴水,少用一度电,少用一张纸,都节约了在之自来水、发电、制纸所消耗的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同时少用一张纸,少伐一棵树,有利于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故符合“低碳”生活。
B、使用环保购物袋(多次使用的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少用纸巾,不但节约制造中的能量消耗。同时从原料上,少伐棵树,有利于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故符合“低碳”生活。
C、车接送虽然节省时间,当消耗大量化石燃料,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故不符合“低碳”生活。
D、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吸收少二氧化碳,符合“低碳”生活。
故选:C。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低碳生活”理念的认识和理解,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去分析是否符合“低碳生活”新理念。
19.【答案】蒸腾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线粒体 适当增强光照强度、光照时间等。 1、2、5、6 多于 1、2和3 相对湿度越大,光合作用速率越高
【解析】(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大棚中安装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可检测土壤中的含水量,实现农作物的自动灌溉。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的目的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理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夜晚通过控温系统降低温度,主要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分解,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因此,主要抑制发生在线粒体的生理作用。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原料是二氧化碳,为提高大棚农作物产量,可以采用的措施是:适当增强光照强度、光照时间;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等。
(3)图一中,当光照强度为f时,植物甲和植物乙的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甲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对应的是图二中的1、2、5、6过程。“若不考虑温度对呼吸作用的影响,则当光照强度为f时,单位时间内”,植物甲吸收二氧化碳量高于植物乙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因此,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是植物甲多于植物乙;
(4)为了探究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农技专家在大棚中将生长状态一致的甲植物平均分成5组,都提供适宜的光照,每天中午12:30测定各组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确定其光合作用速率;上述实验中的1、2和3组探究的是相对湿度对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论是:当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对湿度越大,光合作用速率越高。
故答案为:
(1)蒸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线粒体;适当增强光照强度、光照时间;
(3)1、2、5、6;多于;
(4)1、2和3;相对湿度越大,光合作用速率越高。
观图可知:图一中,a、b光照强度是0,二氧化碳吸收量是负值,表明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cd二氧化碳吸收量是0,表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e点植物甲、植物乙二氧化碳吸收量相等,表明二者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差相等。图二中1和2是表示光合作用;3和4表示呼吸作用;5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线粒体利用,6表示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供叶绿体利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特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以及正确识图。
20.【答案】呼吸运动 气体的扩散作用 血红蛋白 左心房 肠液和胰液 6 胰岛素 原尿 肾小管
【解析】解:(1)过程1表示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9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2)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气体b是氧气,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通过肺静脉进入左心房。
(3)淀粉在小肠内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小肠绒毛处毛细血管后,变成营养丰富的静脉血。在胰腺的分泌活动中,过程6胰岛分泌胰岛素属于胰腺内分泌部的分泌活动,胰岛素能够降低血糖的浓度。
(4)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故答案为:
(1)呼吸运动;气体的扩散作用。
(2)血红蛋白;左心房。
(3)肠液和胰液;6;胰岛素。
(4)原尿;肾小管。
图中1表示肺的通气、2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a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进入肺泡、b表示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4表示消化、5胰腺分泌胰液、6胰岛分泌胰岛素、7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过滤作用、8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9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此题考查了营养物质的吸收、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尿的形成以及排泄的途径等知识。
21.【答案】22 33 相对性状 隐性性状 AA、Aa 胚珠 组织培养
【解析】解:(1)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生殖细胞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母本中体细胞含 44 条染色体,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22条染色体。普通西瓜父本体细胞内含 22 条染色体,其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11条染色体,因此,杂交后得到的种子有33条染色体。
(2)由图二中所示的遗传结果可知:西瓜的红色果肉和黄色果肉是一对相对性状,在西瓜的红色和黄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中,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即红色是显性性状,黄色是隐性性状。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黄色基因aa分别来自亲代红色,则可知亲代红色的基因组成均是Aa,其遗传图解如图:
因此子代红色果肉的基因组成是:AA、Aa。
(3)子房受精后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无子西瓜没有种子,是由于没有受精其胚珠不能正常发育。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如果大量种植无子西瓜,可以在第二年的幼苗期运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幼苗。
故答案为:(1)22;33;
(2)相对性状;隐性性状;AA、Aa;
(3)胚珠;组织培养。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通常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3)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为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培养过程的顺序是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外植体)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根、芽等器官进而形成新的植物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2.【答案】乙 腐生 甲→昆虫→食虫鸟→鹰 物质循环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b 光合作用 碳—氧平衡 植树造林,低碳出行
【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图中除了构成食物链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外,还有二氧化碳,所以该生态系统中属于无机环境的是乙。丙是分解者,营养方式是腐生。
(2)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每一级都是一个营养级,所以鹰处于第四营养级的食物链是甲→昆虫→食虫鸟→鹰。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能量在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递减,它们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联系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得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称碳—氧平衡。植树造林,可增加二氧化碳吸收;低碳出行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等。
故答案为:
(1)乙
(2)甲→昆虫→食虫鸟→鹰
(3)物质循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b光合作用;碳—氧平衡;植树造林,低碳出行。
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大多数是动物)、分解者(主要是腐生细菌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2、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结构,称为食物链。
3、据图所知:甲是生产者;乙是二氧化碳;丙是分解者;b表示光合作用;acd表示呼吸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二模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二模生物(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二模生物试题(无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你选一选,请你填一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