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威远中学高2024届高二下第二次阶段性考试
理科综合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B-1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u-64 Zn-65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用生石灰脱燃煤中的硫,最终硫可转变为CaSO4
B. 用作信息高速公路的石英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 净水池中加入活性炭有吸附色素和除异味的作用
D. 作反应容器涂层的聚四氟乙烯能抗酸、碱,耐腐蚀
【答案】B
【解析】
【详解】A.煤燃烧过程中硫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生石灰反应生成亚硫酸钙,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故A正确;
B.石英光导纤维成分为SiO2,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除异味,故C正确;
D.聚四氟乙烯性质稳定,具有很好的抗酸、碱,耐腐蚀,故D正确;
故选:B。
2. 已知维生素C()具有酸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维生素C中含氧官能团有羧基和羟基
B. 维生素C可能发生取代、加成反应
C. 向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
D. 向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稀溶液,滴入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A
【解析】
【详解】A.维生素C中含氧官能团有酯基和羟基,故A错误;
B.维生素C中醇羟基和酯基能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已知维生素C具有酸性,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故C正确;
D.维生素C中醇羟基和碳碳双键能被氧化,滴入几滴酸性KMnO4稀溶液,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A。
3. 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2.4L环丙烷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9NA
B. 常温常压下,78g苯中含C=C的数目为3NA
C. 电解精炼铜时,若阴极质量增加64g,则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D. 1L 2mol/LNaClO溶液中,ClO-数目为2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没有标况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
B.苯中不含碳碳双键,故B 错误;
C.电解精炼铜时,阴极上铜离子放电生成铜单质,若阴极质量增加64g,生成铜1mol,根据电子守恒可知,阳极失去的电子数为2NA,故C正确;
D.次氯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次氯酸根离子小于2mol,数目小于2NA,故D错误;
故选C。
4. 2019 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的第 150 周年,联合国大会宣布 2019 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W、X、Y 和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 的一种核素可用于文物年代的测定, X 与 W 同周期相邻,四种元素中只有 Y 为金属元素,Z 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W 的氢化物中常温下均呈气态
B. Z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C. 四种元素中,Z 原子半径最大
D. Y 与 Z 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存在离子键,也可能存在共价键
【答案】D
【解析】
【分析】W、X、Y 和 Z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 的一种核素可用于文物年代的测定,则W为C元素,X 与 W 同周期相邻,则X为N元素,Z 的单质为黄绿色气体,则Z为Cl元素,四种元素中只有 Y 为金属元素,则Y可能为Na、Mg或Al,以此解题。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C,X为N,Y为Na或Mg或Al,Z为Cl,
A. W为C元素, C的氢化物中常温下可能为气态、液态或固态,如甲烷为气态、苯为液态,故A错误;
B.Z为Cl 元素,当Z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ClO时,属于弱酸,故B错误;
C.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Y的原子半径最大,故C错误;
D.Y为Na或Mg或Al,Z为Cl,Y与Z形成的化合物为NaCl时含离子键,为AlCl3时含共价键,故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B项Z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没说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非金属性对应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需要学生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B
C
D
目的
配制100mL
0.1mol·L-1的硫酸
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
由FeCl3溶液制取FeCl3固体
判断2NO2(g)N2O4(g)的热效应
实验
方案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配制100mL 0.1mol·L-1的硫酸时,不能在容量瓶中直接稀释浓硫酸,故A错误;
B.HCl和NaHCO3溶液反应会生成CO2,引入新的杂质,不能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故B错误;
C.FeCl3溶液中Fe3+发生水解,Fe3++3H2O⇌Fe(OH)3+3H+,直接加热,促进水解,生成的HCl易挥发,蒸发不能得到FeCl3固体,故C错误;
D.热水中颜色深,说明反应2NO2(g)N2O4(g)逆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6. 一种钠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放电时电池反应可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放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放电时,Y极发生还原反应
C. 充电时,X极电极反应式为
D. 充电时,每转移1mol ,Y极质量减少23g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放电时,X电极为原电池的正极,钠离子作用下Na1−xFePO4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aFePO4,电极反应式为Na1−xFePO4+xe—+xNa+=NaFePO4,Y电极为负极,NaxC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钠离子和碳,电极反应式为NaxC—xe—=xNa++C,充电时,X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Y电极做阴极。
【详解】A.由分析可知,放电时,该装置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原电池,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Y电极为负极,NaxC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钠离子和碳,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充电时,X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做阳极,电极反应式为NaFePO4—xe—=Na1−xFePO4+xNa+,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充电时,Y电极做阴极,电极反应式为xNa++C+xe—=NaxC,则每转移1mol电子,Y极质量增加23g,故D错误;
故选C。
7. 25℃时,用溶液滴定一元弱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时溶液中c(HAc)>c(Ac-)
B. b点时溶液
C. c点时溶液中
D. 滴定时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25℃时,用溶液滴定一元弱酸溶液,两者反应生成醋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体积为20mL时两者恰好反应。
【详解】A.a点时pH=4.76,氢离子浓度为10-4.76mol/L,,则,A错误;
B.b点时溶液溶质为醋酸钠,由于醋酸根离子的水解使得溶液显碱性,,B错误;
C.c点溶质为醋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且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正确;
D.滴定终点溶液显碱性,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D错误;
故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一)必考题:共43分。
8.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灭菌剂。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制备二氧化氯。
已知:①ClO2是一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的黄绿色有毒气体,其沸点为11℃。
②ClO2+NaOH→NaCl+NaClO3+H2O(未配平)。
(1)装置A中盛装Na2S2O3的仪器名称为____;装置E中ClO2与NaOH的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装置E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____。
(2)装置C中制得ClO2的同时还有硫酸的酸式盐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ClO2溶液现配现用,用水吸收ClO2得到ClO2溶液。为测定所得溶液中ClO2的含量,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1:准确量取20.00mLClO2溶液于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锥形瓶中溶液pH≤2.0,再加入足量的KI晶体,静置片刻;
步骤3:加入2~3滴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用0.050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进行平行实验3次,消耗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16.00mL。[Na2S2O3+I2→Na2S2O6+NaI(未配平),Na2S2O3溶液不稳定易被氧化]
①Na2S2O3溶液应放在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中;步骤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步骤3中,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____。
③根据实验数据,可算出原ClO2溶液中ClO2的浓度为____mg·L-1。
④你认为下列可能造成测得的ClO2溶液中ClO2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小的原因有____(填标号)。
a.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
b.滴定过程中由于振荡过于剧烈,使少量液体洒出锥形瓶
c.滴定前仰视Na2S2O3液面,滴定后俯视Na2S2O3液面
d.滴定中使用Na2S2O3溶液敞口放置较长时间
【答案】(1) ①. 圆底烧瓶 ②. 5:1 ③. 防倒吸
(2)SO2+2NaClO3+H2SO4=2ClO2+2NaHSO4
(3) ①. 碱式 ②. 8H++2ClO2+10I-=5I2+2Cl-+4H2O ③. 当滴入最后一滴Na2S2O3溶液时,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④. 540 ⑤. bc
【解析】
【分析】硫酸和亚硫酸钠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中、和反应生成和,ClO2沸点为11℃,蒸出后冷凝收集,尾气使用氢氧化钠吸收处理。
【小问1详解】
装置A中盛装Na2S2O3的仪器名称为圆底烧瓶;装置E中被吸收时发生的反应为,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作氧化剂部分反应生成,作还原剂部分反应生成,根据电子守恒可知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之比为;装置E中倒置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
【小问2详解】
置C中制得ClO2的同时还有硫酸的酸式盐生成,则生成,故、和反应生成和,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①在溶液中,由于水解溶液呈碱性,因此溶液应放在碱式滴定管中。步骤2中在酸性条件下被氧化为单质,被还原成,因此离子方程式为。
②碘单质能使淀粉变蓝色;步骤3中,判断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最后一滴标准液加入后,溶液蓝色消失且半分钟中内不变色;
③根据反应和,可得关系式,即。因此,则溶液的浓度为。
④a.滴定管尖嘴处,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导致标准液用量偏大,测得误差偏大,a错误;
b.滴定过程中由于振荡过于剧烈,使少量液体洒出锥形瓶,导致标准液用量偏小,测得误差偏小,b正确;
c.滴定前仰视Na2S2O3液面,滴定后俯视Na2S2O3液面,导致读数偏小,标准液用量读数偏小,测得误差偏小,c正确;
d.Na2S2O3溶液不稳定易被氧化,滴定中使用的Na2S2O3溶液敞口放置较长时间,使得标准液用量偏大,测得误差偏大,d错误;
故选bc。
9. 硫酸锌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用于农业、化工、电镀等行业。工业上由锌渣(主要成分为ZnO、FeO、CuO、PbO等)等工业废料生产ZnSO4·7H2O的流程如图:
(1)“溶浸”操作中,写出加快“锌渣”“溶浸”速率的两种措施___。
(2)“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__;“滤渣B”是Fe(OH)3,“滤渣C”的主要成分是___。
(3)“反应Ⅰ”中①,先加入NaCl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反应Ⅰ”中②,再加入NaOH调节溶液pH约为___,则滤液中Fe元素浓度小于4×10-5mol·L-1,而基本存在于“滤渣B”中(Ksp[Fe(OH)3]=4×10−38)。
(4)“反应Ⅱ”中,加入的锌粉需用少量稀硫酸处理,原因是___。
(5)在实验室中,由滤液获得ZnSO4·7H2O晶体的具体实验操作有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6)取28.7gZnSO4·7H2O加热至不同温度,剩余固体的质量如表:
温度/℃
100
250
680
930
质量/g
17.90
16.10
13.43
8.10
则680℃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填字母标号)。
A.ZnO B.ZnSO4 C.Zn3O(SO4)2 D.ZnSO4·H2O
【答案】 ①. 锌渣粉碎成粉末、适当提高温度、适当提高硫酸浓度、搅拌 ②. PbSO4 ③. Cu ④. 2Fe2++ClO-+2H+=2Fe3++Cl-+H2O ⑤. 3 ⑥. 除去锌粉表面的氧化膜 ⑦. 蒸发浓缩 ⑧. 冷却结晶 ⑨. C
【解析】
【分析】本题的突破口是通过分析所加入的物质,对锌渣杂质进行逐个分离。
【详解】(1)加快锌渣溶浸速率的方法为:锌渣粉碎成粉末、适当提高温度、适当提高硫酸浓度、搅拌等,任选其二即可,故答案为:。
(2)溶浸过程中,硫酸会与PbO发生反应,产生PbSO4沉淀,故“滤渣A”的主要成分为PbSO4,反应II为锌与Cu2+反应,置换出Cu进而分离铜,故“滤渣C”的主要成分是Cu,故答案为:PbSO4,Cu;
(3)NaClO的作用是氧化Fe2+,且此时溶液是酸性环境,所以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2Fe3++Cl-+H2O,因为滤液中Fe元素浓度小于4×10-5mol·L-1,而基本存在于“滤渣B”中(Ksp[Fe(OH)3]=4×10−38),所以要控制pH,使Fe3+全部沉淀,故由可知,此时c(OH-)=1×10-11mol/L,故pH=3,所以答案为:2Fe2++ClO-+2H+=2Fe3++Cl-+H2O,3;
(4)因为锌粉表面存在氧化膜,需要除去,故答案为:除去锌粉表面的氧化膜;
(5)由滤液获得ZnSO4·7H2O晶体的具体实验操作是固定的,即: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28.7gZnSO4·7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Zn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由Zn守恒,若所得固体为ZnO,则为8.1g,若所得固体为ZnSO4,则为16.1g,若所得固体为Zn3O(SO4)2,则约为14.43g,若所得固体为ZnSO4·H2O,则约为17.9g,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要认真分析各步的作用,从而进行推断。
10. Ⅰ.铁及铁的氧化物广泛应于生产、生活、航天、科研领域。
(1)铁的氧化物循环分解水制H2
已知:H2O(l)=H2(g)+1/2 O2(g) ΔH1=a kJ•mol-1
6FeO(s)+O2(g)=2Fe3O4(s) ΔH2=b kJ•mol-1
则:3FeO(s)+H2O(l)=H2(g)+Fe3O4(s) ΔH3=_______
(2)Fe2O3与CH4反应可制备“纳米级”金属铁。已知,恒温恒容时,加入Fe2O3与CH4发生反应:3CH4(g)+Fe2O3(s)⇌2Fe(s)+6H2(g)+3CO(g)
①此反应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
②下列条件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消耗1molFe2O3的同时,消耗3molCO
b.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
d.v正(CH4)=2v逆(H2)
Ⅱ.用CH4还原NO2的反应为CH4(g)+2NO2(g)⇌N2(g)+CO2(g)+2H2O(g),向两个容积均为2L温度分别为T1、T2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1mol CH4和2mol NO2,测得各容器中n(NO2)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T1_______T2(填“>”或“<”)。
②T1时,40~80 min内,用N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N2)= _______
③T1下,200 min时,向容器中再加入CH4、NO2和H2O(g)各l mol,化学平衡_______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Ⅲ.CaSO4微溶于水和酸,可加入氢氧化钠并通入CO2使其转化为CaCO3,然后加酸浸泡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SO4+CO=CaCO3+SO,室温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室温下,Ksp(CaCO3)=3×10-9,Ksp(CaSO4)=9×10-6)。
【答案】 ① (a+b/2)kJ·mol-1 ②. ③. ac ④. < ⑤. 0.0025mol·L-1·min-1 ⑥. 正向 ⑦. 3×103
【解析】
【分析】
【详解】(1)设①H2O(l)=H2(g)+1/2 O2(g) ΔH1=a kJ•mol-1,②6FeO(s)+O2(g)=2Fe3O4(s) ΔH2=b kJ•mol-1,③3FeO(s)+H2O(l)=H2(g)+Fe3O4(s) ΔH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故ΔH3=(a+b/2)kJ·mol-1,故答案为:(a+b/2)kJ·mol-1
(2) ①3CH4(g)+Fe2O3(s)⇌2Fe(s)+6H2(g)+3CO(g) 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故答案为:
②a.消耗1molFe2O3的同时,消耗3molCO,方向相反速率相等,可以判断平衡,故a正确;
b.容器内气体没有颜色,不能根据颜色变化判断平衡,故b错误;
c.反应前后是气体分子数不相等的反应,当容器内压强不再改变可以判断平衡,故c正确;
d.当2v正(CH4)=v逆(H2)时达到平衡,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Ⅱ. ①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则T1
③根据三段式可得:
T1下,200 min时,向容器中再加入CH4、NO2和H2O(g)各l mol,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正向
Ⅲ.反应式为:CaSO4+CO=CaCO3+SO,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得:
,故答案为:3×103
(二)选考题:共15分。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11. 钕铁硼磁铁是目前为止具有最强磁力的永久磁铁。预计在未来20年里,不可能有替代钕铁硼磁铁的磁性材料出现。生产钕铁硼磁铁的主要原料有稀土金属钕、纯铁、铝、硼以及其他稀土原料。
(1)钕(Nd)为60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周期;基态铁原子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AlCl3的实际存在形式为Al2Cl6,其分子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
①已知Al2Cl6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则Al2Cl6属于__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中Al采取___________杂化。
②Al2Cl6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H)4],[Al(OH)4]-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 (填选项字母)。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 D.配位键 E.氢键
(3)B元素及与其同周期相邻两种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用元素符号表示)。
(4)因材料中含有大量的钕和铁,容易锈蚀是它的一大弱点。可电镀镍(Ni)、锌(Zn)等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已知Ni可以形成[Ni(NH3)6]Cl2,该配离子中的中心离子为___________,配体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
(5)已知立方BN晶体硬而脆,其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N原子填充在B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空隙中,设晶胞中最近的B、N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nm,晶体的密度为b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为___________mol-1(列式即可,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1) ①. 六 ②.
(2) ①. 非极性 ②. sp3 ③. BD
(3)B
【解析】
【小问1详解】
钕(Nd)为60号元素,它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基态铁原子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故答案为:六,;
【小问2详解】
①Al2Cl6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每个铝原子和四个氯原子形成共价键,采取sp3杂化,
故答案为:非极性;sp3;
②Al采取sp3杂化,用最外层的四个空轨道接受O提供的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O与H之间是极性共价键;
故答案为:BD;
【小问3详解】
同一周期元素自左而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是Be原子2s轨道全充满状态是较稳定的,所以Be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第一电离能B
[Ni(NH3)6]Cl2中Ni2+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电子对,故中心离子为Ni2+,NH3为sp3杂化,一对孤电子对,故为三角锥形;
故答案:Ni2+,三角锥形;
【小问5详解】
由于立方BN晶体是原子(共价)晶体,根据晶胞的结构可知,每个晶胞中含有4个N原子,B原子数为8×+6×=4,故晶胞的质量为g。晶胞中最近的B、N原子之间的距离为anm,是正方体对角线长的,则晶胞的对角线长为4anm,晶胞的边长为nm=cm,故晶胞的体积为。晶体的密度为bg·cm-3,根据ρ=m/V可知b=,故NA=mol-1;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5 Ba-137, 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组合是,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