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内江市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实验题、计算题、科学探究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内江市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实验题、计算题、科学探究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内江市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实验题、计算题、科学探究题
一、实验题
1.(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如图所示有关氢氧化钠的性质探究活动。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 色。
(2)写出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实验③: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 色。
2.(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如图为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b 。
(2)写出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顺序是 (填装置序号)。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 ,不选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若要验证制得的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可将产生的气体通入 (填试剂名称)。
(4)实验室常用乙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可选用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
3.(四川省内江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现有下列实验装置示意图,结合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 。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
(3)某同学连接A、F、G装置进行实验,G中盛有澄清石灰水
I、如果F中的蜡烛熄灭,且G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II、如果F中的蜡烛燃烧更旺,则A中加入的药品是 和 。
4.(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C、D装置均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D装置与B、C装置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若选择H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进气端应选择 (选填“b”或“c”)。
(3)已知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通常情况下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从A-G中选择)。
二、科学探究题
5.(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容器内剩余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请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查阅资料】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提出问题】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溶质是CaCl2;猜想二:溶质是 。
【实验过程】将剩余的溶液倒入烧杯中,微热后冷却到室温。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
溶液变为红色
猜想二成立
【实验反思】若要证明猜想二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用的物质有 (填序号)。
A碳酸钠溶液 B硝酸银溶液CpH试纸D氧化铁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同学们认为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 (填化学式),经 、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6.(四川省内江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和相关性质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用实验证明碳酸型饮料(如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汽水瓶盖,立即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导管另一端伸入装有试剂的试管中、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试剂进行实验。
甲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试管内 ,由此得到结论:该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
乙同学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试管内 ,乙同学认为也能得到甲同学的结论。
【评价反思】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评价。
(1)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案比较合理,其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丁同学质疑乙同学的方案不够严密,认为也可能是该汽水中的柠檬酸随气体进入试管,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丁同学提出的质疑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查阅资料:柠檬、柑橘等水果中含有柠檬酸,柠檬酸通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和酒精,常温稳定,分解温度约为175°C。
②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是 ,可观察到 ,就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7.(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实验探究是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团容器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按图所示装置,用铜粉加热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在实验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先检查 ,若无误后,再装入药品。
(2)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为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数据
反应前硬质玻璃管内气体体积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体积
40mL
20mL
9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4)实验反思
①此测出结果小于了正常值,可能原因是 (答一点即可)。
②在此实验中,不能用碳粉替代铜粉的原因是 。
三、计算题
8.(四川省内江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为测定某铜锌合金(即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分数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该合金与稀硫酸反应,进行了三次实验,所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实验中的误差忽略不计,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实验顺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取合金的质量(g)
50
50
50
所取稀硫酸的质量(g)
240
320
4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6
0.8
0.8
(1)第______次实验合金中的锌反应完全,并产生氢气______g。
(2)计算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9.(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g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为:,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
t1
t2
t3
t4
t5
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
80
75
70
66
62
58
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0.(四川省内江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实验室现有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为测定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68.0g该溶液放入烧杯中,并将烧杯放在电子秤上,然后加入1.0g二氧化锰。每隔一分钟读数,并记录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称量时间/min
0
1
2
3
4
5
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
69.0
68.3
67.9
67.6
67.4
67.4
(1)该实验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 g。
(2)请计算该双氧水中过氧化氯的质量分数(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 红 复分解反应 无
【详解】(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无色酚酞溶液遇到碱性溶液变红色,实验①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2)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两种化合物彼此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3)酚酞溶液遇到氢氧化钠碱性溶液会变红色,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此时溶液显中性,无色酚酞溶液在中性溶液中显无色。
2. 长颈漏斗 集气瓶 FC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 澄清石灰水 A
【分析】(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双氧水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
(3)根据装置特点分析装置优点;
(4)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
【详解】(1)标号仪器a是长颈漏斗,b是集气瓶,故填:长颈漏斗;集气瓶;
(2)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不需要加热,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并且长进短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要收集氧气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因此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顺序是FC,故填:;FC;
(3)关闭止水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通过多孔隔板,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结束;打开止水夹,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与固体接触,反应发生;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又能与水反应,因此不用E装置收集;要验证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即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澄清石灰水;
(4)实验室常用乙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故填:A。
3.(1)长颈漏斗
(2) B E
(3)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
【详解】(1)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排水法收集气体纯度高,但是气体湿润,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干燥,但是气体干燥,若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
(3)I、如果F中的蜡烛熄灭,且G中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装置A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如果F中的蜡烛燃烧更旺,说明装置A中有氧气生成,该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则A中加入的药品是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4.(1)试管
(2) CaCO3+2HCl=CaCl2+H2O+CO2↑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 b
(3)AE或AG
【详解】(1)图中仪器a是试管。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B、C、D装置均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关闭D装置的弹簧夹,气体不能排出,U型管内压强变大,稀盐酸被压进长颈漏斗中,使得稀盐酸不能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排出,U型管内压强变小,长颈漏斗中的稀盐酸进入U型管内,此时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发生。所以D装置与B、C装置相比,其突出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或停止;若选择H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进入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易从c端排出,所以进气端应选择b。
(3)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选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A,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甲烷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选择AE或AG。
5. CaCl2和HCl 紫色石蕊试液 ACD CaCO3 过滤
【详解】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石灰石或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与假设: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由于碳酸钙难溶于水,即使过量,也不溶于反应后的溶液中;故反应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aCl2,当盐酸过量时含有HCl;故猜想一:溶质是CaCl2;猜想二:溶质是CaCl2、HCl。
实验过程: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取烧杯中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含有盐酸,则猜想二成立。
实验反思: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若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证明猜想二成立。硝酸银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硝酸银和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钙,滴加硝酸银溶液,都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猜想二成立。稀盐酸显酸性,若pH试纸测得溶液pH小于7,则证明猜想二成立。氧化铁和盐酸可以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若加入氧化铁,发现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棕黄色,说明猜想二成立。故选ACD。
拓展提高:若要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纯净的氯化钙固体,可以向剩余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CaCO3,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经过滤、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6.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溶液变红 加热试管 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
【详解】实验探究:
澄清石灰水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所以会观察到试管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遇到紫色石蕊溶液会与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而会观察到试管内溶液变红。
评价反思:
(1)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方程式为:。
(2)乙同学在自己实验的基础上,未增加任何试剂,因为柠檬酸常温稳定,分解温度约为175°C,碳酸不稳定,常温易分解;所以接着进行了一步实验操作是加热试管,可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就可以确认不是因为柠檬酸而引起紫色石蕊溶液的变色,该反应为碳酸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7.(1)检查装置气密性
(2) 固体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
(3)18.3%
(4) 铜粉不足或有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气体
【详解】(1)在实验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若无误后,再装入药品;
(2)硬质玻璃管内铜粉与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观察到的现象为固体粉末由红色变为黑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由于铜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4)①此测出结果小于了正常值,可能原因是铜粉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完全,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或没有等冷却至室温就读数,气体受热膨胀,导致实验结果过偏小;
②在此实验中,不能用碳粉替代铜粉的原因是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为气体,无法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8.(1)二、三;0.8
(2)设50g合金中锌的质量为x
x=26g
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答: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52%。
【详解】(1)由实验二和实验三的数据可知,50g合金和硫酸都能在反应中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故这两次实验合金中的锌反应完全,并产生氢气0.8g。
(2)见答案。
9.(1)22
(2)解:设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x=62.5%
答: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0g-58g=22g;
(2)见答案。
10.(1)1.6
(2)解:设该反应过程中共消耗过氧化氢质量为x
该双氧水中过氧化氯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双氧水中过氧化氯的质量分数5%。
【详解】(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气体氧气,反应时间为4、5min时,体系质量不变,说明此时过氧化氢已被完全消耗,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该实验生成氧气的总质量=;
(2)见答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自贡市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填空题、科学探究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填空题、科学探究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玉林市三年(2020-2022)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汇编-填空题、科学探究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