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熟知手法,品味效果(精品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熟知手法,品味效果(精品课件)0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熟知手法,品味效果(精品课件)02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熟知手法,品味效果(精品课件)03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熟知手法,品味效果(精品课件)04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熟知手法,品味效果(精品课件)05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熟知手法,品味效果(精品课件)06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熟知手法,品味效果(精品课件)07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熟知手法,品味效果(精品课件)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熟知手法,品味效果(精品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熟知手法,品味效果(精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一图尽知建体系,一表概览明考向,一一突破强技能,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鉴赏诗歌的表达方式”,就是针对“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进行鉴赏。因为诗歌以写景抒情为主,故要特别关注描写和抒情两种表达方式。
    一、描写手法(一)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亦称“间接描写”,就是通过其他事物或环境描写对主要对象加以渲染烘托,使之突出、鲜明。
    如:“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二、三两句从客体落笔侧面描写乐曲之美妙。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山旷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江娥素女,也被乐声触动愁怀,潸然泪下。极力烘托了箜篌声的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针对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戏题牡丹□ 韩 愈幸自同开俱隐约,何须相倚斗轻盈。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注]。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注] 经营:指蜂儿于花间盘旋采蜜。
    与前两联相比,本诗后两联描写牡丹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答案: 侧面描写,第三联通过描绘牡丹花开之后燕舞蜂忙的嬉闹场面来表现牡丹的美,尾联通过写作者见牡丹而心喜,忘却多年尘俗之事的愉悦之情来表现牡丹的美。
    (二)白描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手法,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用虚线勾勒人物形象的画法。文学中指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不事雕饰,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的手法。如:“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聂夷中《田家》)全诗运用白描手法,寥寥数语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劳作,官家修筑粮仓的画面,表现了批判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榨农民的深刻主题。
    针对练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酒泉子·长忆西山□ 潘 阆① 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②后,冷泉亭上旧曾游,三伏似清秋。 白猿③时见攀高树,长啸一声何处去?别来几向画阑看,终是欠峰峦![注] ①潘阆:宋初著名隐士、文人。②三竺:指杭州飞来峰东南天竺山上的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三寺。③白猿:相传晋代高僧慧理曾在灵隐寺隐畜养过一头白猿。
    结合词句,简要分析本词上片运用的表达方式及作用。答案: ①上片主要运用了白描手法。②如“长忆西山,灵隐寺前三竺后”两句用三个地名和两个方位,交代了风景点,是远景、大景;“冷泉亭上旧曾游”一句是近景、小景。③这三句只标明地点,没有具体描绘西山的景色有多美好,可以让读者驰骋想象,添补出更多更美的景象。
    (三)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对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环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可以是一个动作、一种情景、一个特点或一种景物等。通过特写镜头把事物放大,通过准确、生动、细致的描写,于细微处见精神。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闲敲棋子”这一细节,既写出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又揭示了诗人因客不来,夜已过半的惆怅、烦躁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
    针对练3.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 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这两首诗都抒发了离别之情,请结合原诗分析这两首诗主要表达方式的异同。答案: 相同点:都运用了细节描写(或白描)来表达情感。白诗通过送别时“看”的细节描写表现了分别时的悲楚,李诗则通过自己和表弟由“惊初见”到“语罢暮天钟”的细节描写,表现了至亲重逢的深挚情谊。不同点:白诗以景衬情,用萧瑟的秋景渲染浓厚的离情别绪。李诗通过想象表弟登程远去的画面,表达伤别情怀和为弟担忧之情。
    (四)动静结合动静结合即是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或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第二句极写春山月夜之静,而“花落”“月出”“鸟鸣”则是以动写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形象地描写了心境的闲适、夜晚的静谧以及春山的空寂。
    针对练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呈蒋薛二友□ 赵师秀中夜清寒入缊袍①,一杯山茗当香醪②。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春来拟约萧闲伴,重上天台看海涛。[注] ①缊袍:以乱麻为絮的袍子。②香醪:美酒。
    本诗颔联“鸟飞竹叶霜初下,人立梅花月正高”表达精妙,请从描写角度加以赏析。答案: 动静结合。该联集中笔力描摹室外之景,上句写月出惊鸟,禽翻竹动,叶颤霜下,属于动态描写;下句描摹了人立梅花之下,明月高悬的静态画面,动静结合,相辅相成,生动形象。
    (五)虚实结合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论述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把眼前现实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凡是写想象和回忆、虚幻世界和梦境以及设想之景的均为虚写。实与虚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现实为实,抽象为虚;己方为实,对方为虚;当前为实,过去与未来为虚;物质为实,想象为虚。
    如:“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还似……正春风”三句,极写往昔的繁华生活,属于虚写,与词人当前无限凄凉的处境形成对比,以虚衬实,以虚写实,虚实结合,以梦中虚幻的繁盛景象反衬醒后现实的凄凉无奈。
    针对练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临江仙□ 徐昌图[注]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注] 徐昌图:五代著名词人。
    有人说这首词的下阕妙在“虚境实写,化虚为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说明。答案: 同意。别后的境况为作者的想象,本为虚境,但在下阕中,淮畔夜泊,酒消人醒之后,残灯明灭,孤枕难眠,五更风起,暗浪拍船,这些虚幻的羁旅情形被词人描绘得真切感人。下阕写词人途中的孤寂心情,融情于景,以景写情,不言愁而愁自现,确是“虚境实写,化虚为实”的妙笔。
    (六)点面结合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前两句属于面的铺陈,“鸟飞绝”“人踪灭”写尽了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并在“山”“径”前冠之以数量词“千”“万”,突出了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针对练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阮郎归·西湖春暮□ 马子严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注] 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案: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写清明寒食时的鲜花凋谢的暮春总体景色,人们闹苏堤总写游苏堤的人,是“面”;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这些都是暮春中的一个个细节场面,是点。女子驻足不行,人们陆续叫船回家,也是点。勾勒写意,细节传神,点面结合,相互映衬,描写了苏堤的暮春之景。
    (七)多感官综合描写诗人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或通过色彩、声音去描写景物。凡是诗词中出现了颜色词,即应考虑视觉(或绘色);出现了表声音的词,即应考虑听觉(或绘声)或动静结合;如有“冷暖”,需考虑触觉;如有“花香”之类,需考虑嗅觉。
    如:“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二首(其二)》]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满山青翠欲滴,遍布似火的朵朵红花。江、山、花、鸟四景,分别被赋以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色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再如:“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衾枕冷”是触觉,“窗户明”是视觉,“折竹声”是听觉,从多感官侧面烘托了夜雪之大。
    针对练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村 行①□ 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②树似吾乡。[注] ①宋淳化二年(991),诗人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②原:原野。
    诗歌的颔联运用了哪些写景手法?请简要赏析。答案: ①动静结合(或“以动衬静”)。颔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音,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寂静。②视听结合。颔联分别从听觉与视觉方面下笔。前句写傍晚秋声万壑起,这是耳闻;后句写数峰默默伫立在夕阳里,这是目睹。这里“有声”与“无语”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相映成趣,越发显示出山村傍晚的沉寂。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数峰无语”,突出数峰的宁静(或“静态美”)。
    二、抒情手法(一)直接抒情直接抒情指直接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的抒情方式。包括直抒豪情壮志、直抒愤世嫉俗之情、直抒悲思愁绪、直抒欢快喜悦之情、直接表达对事理的见解和看法等。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悲凉慷慨的调子,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针对练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少年行(其三)□ 令狐楚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注]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注] 河湟:湟水流域及其与黄河合流的一带,这里是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陇右之地。
    本诗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请简要分析。答案: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后两句直接展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出将士们义无反顾、公而忘私的英雄主义精神。
    (二)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指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古诗词中,松、竹、菊、柳等都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或直接以景物描写代替情感抒发,或先写景后抒情。
    如:“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全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中所写的虽尽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的宜人之景,但山花烂漫、鸟语婉转的佳境却是“鸟空啼”,以乐写哀、以闹衬寂,抒发安史之乱后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的愁绪。
    针对练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西阁夜①□ 杜 甫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雾昏。山虚风落石,楼静月侵门。击柝②可怜子,无衣③何处村。时危关百虑,盗贼尔犹存。
    [注]  ①766年,诗人移居夔州,初寓山中客堂。秋日,移寓西阁。此诗写于移居西阁时。②击柝:敲梆子巡夜。《易》:“重门击柝,以待暴客。”③无衣:语出《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颔联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请简要说明。答案: 颔联借景抒情,借山风落石、静月侵楼,营造清冷寂静的氛围,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寓居他乡的痛苦之情。
    (三)托物言志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人格化的色彩。用于“咏物诗”,诗中的物象一般只有一个,所托之物既是作者的气节、志趣、理想的化身,也是作品主旨的载体。如:“垂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诗中三、四句借蝉声远传的独特感受,道出蕴涵的真理,即立身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从而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颂和高度自信。
    针对练10.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注] 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ɡ):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案: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四)借古讽今借古讽今在咏史诗、怀古诗中是最常见的,借对历史上的人、事的评价来讽喻时事,表达情感,向当权者提出忠告等。作用是深沉蕴藉,发人深思。如:“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全诗以台城这一六朝帝王起居临政的地方为题,描写了六朝曾经纵情作乐的荒淫生活,和如今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对比,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针对练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喜迁莺·晋师胜淝上①□ 李 纲②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③何曾专美。
    [注] ①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②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③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前人评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写“淝水之战”有何用意。答案: 词人写“淝水之战”是为了借古讽今。词中写东晋凭借长江天险的地理优势和任用有才能的将士谋划作战,最终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敌人,借此劝谕南宋统治者要树立信心,因为南宋有同样的地理优势,也不乏抗金的人才,只要借鉴历史经验,坚决抗击金兵,就一定能以弱胜强,抵御外侮。
    (五)用典抒情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情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本处用事作典,这三句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的英雄气概。词人借赞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词人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的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如:“过春风十里, 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化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对眼前之景昔盛今衰的感慨。
    针对练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金陵望汉江□ 李 白汉江回万里,派①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②沦亡后,三吴③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①作者以水中无巨鱼代指世上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妙往往由篇章结构的技巧(即诗歌的行文脉络以及情感内容的起伏变化)体现出来。具体的构思技巧主要指铺垫、照应、抑扬、以小见大、卒章显志、以景结情等。
    (一)铺垫铺垫是为主要人物的出场或主要事件的发生创造条件而着重描述渲染的技法。铺垫是重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张力,制造悬念,使情节具有合理性。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的夜晚一派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做铺垫。
    针对练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 杜 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③下,迥立阊阖④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⑤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 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⑤斯须:一会儿。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做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答案: 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描,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二)照应诗人在描写、叙述的过程中,对后面要表现的内容,在前面适当的地方提示或暗示一下,而后面应与前面呼应。这种结构特点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
    如:“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陆游《诉衷情》)此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当年”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诗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针对练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西湖春日□ 王安国争得①才如杜牧之,试来湖上辄题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浓吐杂芳熏巇崿②,湿飞双翠破涟漪。人间幸有蓑兼笠,且上渔舟作钓师。[注] ①争得:怎得。②巇崿(xī è):指山峦。
    诗的尾联对全诗情感的抒发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 尾联抒写诗人对西湖的总体感受,意义上同首联呼应,措辞上也同开端吻合。诗人说,人生难有杜牧之才,人间却幸有蓑衣和苇笠,他在湖上题诗,就算才情不够,也要驾起渔舟做一名钓翁。诗人眼望西湖风光,恋恋不忍离去,产生了栖身湖山的凝想和雅志。 “幸”“且”两词,回应上文“争得”,使结构谨严,浑然一体。
    (三)抑扬抑扬是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或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处。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出后者,强调后者。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此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写她的“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描写,深刻表现了她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针对练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刘克庄[注]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 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上片写“道是天公不惜花”,下片写“道是天公果惜花”,二者是怎样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欲抑先扬。上片“道是”是扬,下片“道是”是抑,欲抑先扬,抑扬之间流露出词人对大自然风雨摧残花事的不满,以婉约之笔曲折地表达了自己才不见用、遭受压抑的愁苦情怀,流露出对当权者压制、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四)以小见大以小见大指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以小景物传达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如:“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此诗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句子里“二乔命运”乃一小事;以“二乔”立意,反映三国之争、东吴霸业,此乃大事。
    针对练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居杂兴二首(其一)□ 王禹偁[注]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注] 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从开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即作于次年春。团练副使在宋代是一个常被用以安置贬谪官员的空衔,商州的生活条件在当时也很差。
    试从“以小见大”的角度赏析本诗。答案: 诗人使用比喻手法,以“春风”喻当权者,以“花枝”喻贤才,借春风吹折桃杏的花枝这种平常小事,抒发了忠臣不为皇帝和佞臣所容而蒙冤受贬的怨愤之情,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权者昏庸无知的谴责。
    (五)卒章显志诗人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句处于诗歌结尾,表明诗人自己的心志,亮出全诗的主旨,吟出了和权贵抗争的心声。
    针对练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自咏示客□ 陆 游衰发萧萧老郡丞,洪州又看上元灯。羞将枉直分寻尺①,宁走东西就斗升。吏进饱谙箝纸尾②,客来苦劝摸床棱③。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注] ①寻尺:古八尺为“寻”,“寻尺”犹言“高低”“长短”。②箝纸尾:典出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县丞有职无权,属吏抱来文书,左手挟卷正文,右手指着纸尾,要县丞签署,却不许看公文内容。③摸床棱:典出《新唐书·苏味道传》,指遇事模棱两可,假装糊涂,不要固执己见。
    诗歌的尾联很有特点,请简要赏析。答案: 整联虚实结合,卒章显志。前一句是以问句形式对州官、对黑暗官场的庄严宣誓,后一句用虚笔想象归隐后自己寄情山水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愤懑,甚至产生归隐之念的思想感情。
    (六)以景结情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此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最后一句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让人对诗中主人公的心境产生无限想象,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还是对于现实的忧怨?
    针对练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省试湘灵鼓瑟①□ 钱 起善鼓云和②瑟,常闻帝子灵。冯夷③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 ①湘灵鼓瑟:传说舜帝死在苍梧,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们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②云和:古山名,出产乐器。③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结尾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被誉为神来之笔,请结合诗歌,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分析。答案: 以景结情。诗的前面大都是运用想象,着力描写湘女水神的哀怨之情,结尾宕开一笔,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处青山,给读者留下了思索回味的广阔空间。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鲁望以轮钩①相示,缅怀高致,因作三篇(其一)□ 皮日休角柄孤轮细腻轻,翠篷十载伴君行。撚②时解转蟾蜍魄,抛处能啼络纬声。七里滩波喧一舍,五云溪月静三更。牛衣鲋足和蓑睡,谁信人间有利名。[注] ①轮钩:一种在钓竿上装有小轮用以收卷钓丝的钓具。②撚:同“捻”,揉搓。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从轮钩联想到友人鲁望垂钓的情形,表现其“高致”,抒发诗人的欣赏之情。B.首联直接写钓具细腻轻盈,并指出自己和朋友关系密切,十余年一直与他相伴相随。C.颔联视听结合,“蟾蜍魄”指搓钓丝时旋转的角柄孤轮,“络纬声”指丝线抛出时发出的声音。D.颈联上下句一动一静,喧响的波涛和静谧的溪月互相衬托,描绘出友人夜钓时的画面。
    解析: [“自己和友人关系密切,十余年一直与他相伴相随”有误。首联下句说“翠篷十载伴君行”,意思是青绿色的船陪伴友人行走了十余年,而不是诗人。]
    2. 【鉴赏表达方式题】本诗后两联是怎样表现友人“高致”的?请简要分析。答案: ①侧面烘托。颈联描写友人三更垂钓的环境,以清寂的画面,侧面表现友人远离世俗的高致。 ②正面描写。尾联上句描写友人垂钓后和蓑而睡的形象,表现其贫穷而自在的高格。③直接抒情议论。尾联下句“谁信人间有利名”运用反问,强烈表达了对友人淡泊世俗名利的高情远致的赞扬。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塞下曲□ 张 祜二十逐嫖姚①,分兵远戍辽。雪迷经塞夜,冰壮渡河朝。促放雕难下②,生骑马未调③。小儒何足问,看取剑横腰。[注] ①嫖姚:汉代霍去病曾为嫖姚校尉,这里指武官名。②难下:难以驯服。③马未调:马没有调理驯服。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边塞战士意气风发,他们年纪轻轻就已跟随着嫖姚将军,驻守在辽地。B.颈联描写战士英姿:他们飞快地放出难驯的雕,骑上还没有被驯服过的生马。C.尾联写儒生们深受戍边将士之感染,也腰间横挂宝剑,立志去边塞谋取功名。D.全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叙写守边战士生活,抒发对保卫家国的战士赞颂之情。
    解析: [尾联中,诗人着力刻画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雄心壮志。大意为:那些寻章摘句的迂腐小儒何足挂齿,还是看看这些宝剑横腰誓死报国的英雄战士们吧。]
    4.【鉴赏表达方式题】本诗颔联和李贺《雁门太守行》颔联“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都是边塞诗之名句,请简要分析二者表现手法的不同。答案: ①本诗颔联以白描手法描写战士们晚上整夜在大雪迷漫的原野巡逻,早上横渡坚冰封冻的河流的情景,给人以戍边生活客观真实的感觉。②《雁门太守行》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了战斗时号角震天的气势和激战之后血流满地的场面,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战地气氛。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鹧鸪天·送欧阳国瑞入吴中□ 辛弃疾 莫避春阴上马迟。春来未有不阴时①。人情展转闲中看,客路崎岖倦后知。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短篷炊饮鲈鱼②熟,除却松江枉费诗。[注] ①杜甫有诗句“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②《世说新语·识鉴》记载,西晋时,张翰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美,弃官南归。
    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题表明这是一首赠别词,点明人物、事件;开篇点明季候特征,劝慰友人早日出发。B.辛词多有情理交融、意味深长的佳句,本词三、四句就表达了词人对人生透彻的感悟。C.本词语言典雅华丽,善于化用诗句,“展转”与“崎岖”二词还构成了叠韵双声的对仗。
    D.全词虽未过多渲染离别之苦,但也表达了深厚情谊,呈现平和舒缓、风流蕴藉的风格。解析: [语言并不华丽,而是朴实亲切。]
    6.【鉴赏表达方式题】本词下阕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答案: ①借景抒情(比喻):借洁白的梅花,细长的柳丝抒发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②用典:“短篷”句借张翰故事期待友人到诗情画意的吴中后能写诗来,表达词人对友人真挚的情谊。③虚写:想象友人抵达目的地后的场景。
    四、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7~8题。黄河夜泊①□ 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奔流聒地响,平野到天荒。吴会②书难达,燕台③路正长。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注] ①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诗人北上京师应试,当时明王朝已处在风雨飘摇、内外交困的境地。②吴会:吴地的会稽,即诗人故乡。③燕台:指燕京,明朝的京城。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描绘出苍凉壮阔的黄河月夜图。“似战场”表明思之所向,透露出诗人对国事时局的忧虑。B.三、四句视听结合,移步换景,有动景有静景,有远景有近景,有物象有心声,隐含着深沉的情思。C.五、六句叙事抒怀。“书难达”见离乡之路远,“路正长”言报国之途艰,表露诗人忧国伤己之情。D.七、八句语言质朴平实,不事雕琢。诗人久客异乡竟不辨故乡他乡,慨叹中蕴含复杂感情,耐人寻味。解析: [ 三、四句没有“移步换景”。]
                                                                  
    8. 【鉴赏结构技巧题】请分析诗歌第三、四句在结构安排方面的作用。答案: ①有承上启下(或过渡、承接和铺垫)的作用。②第三句紧承首联句“黄河”,描写奔流的河水发出震天动地的水声,声势浩大;第四句紧承首联“寒沙”,描绘了大河两岸辽阔苍凉的景象。③第三、四句为后两句的抒情做铺垫,雄浑苍凉的景象触发了诗人对时局和人生际遇的思考,发出“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的感叹。
    五、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9~10题。养蚕词□ 高 启东家西家罢来往,晴日深窗风雨响。三眠蚕起食叶多,陌头桑树空枝柯。新妇守箔女执筐,头发不梳一月忙。三姑[注]祭后今年好,满簇如云茧成早。檐前缫车急作丝,又是夏税相催时。[注] 三姑:古代江南民间尊崇的蚕神。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蚕农纷纷“罢来往”,没有时间交往,这是农忙季节的客观要求。B.“深窗”指淑女的幽静居处,明代理学盛行,妇女只能深居简出。C.为了饲养春蚕,很多女性得繁忙一个多月,甚至顾不上打理头发。D.除了尽力于人事之外,蚕农还会顺从天意,祭祀蚕神,祈祷丰收。
    解析: [“深窗”在诗中指的是蚕房。此诗围绕养蚕的农事活动展开,与淑女的生活无关。]
    10.【鉴赏结构技巧题】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作用:①点明主旨(或“卒章显志”)。诗歌从描写蚕事活动,转入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或“最后一句是说蚕丝还没来得及生产出来,就到了官府催交赋税的时候了”);②逆转诗意,与前面的诗歌内容构成突转。情感:①表达了诗人对蚕农的深切同情;②体现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的含蓄批判。
    相关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精准判断,精析效果(精品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赏析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精准判断,精析效果(精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一图尽知建体系,一表概览明考向,一一突破强技能,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教材新高考版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第4部分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47 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及其他——精准判断,精析效果: 这是一份新教材新高考版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第4部分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47 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及其他——精准判断,精析效果,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策略,课堂课时,随堂练习,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第4部分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47 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及其他——精准判断,精析效果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4部分 古诗词阅读与鉴赏 课时47 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及其他——精准判断,精析效果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课时,复习任务,赏析描写技巧,以动衬静,虚实结合,细节描写,高低结合,侧面描写,绘声绘色,神态描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