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第一部分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__地课件
展开专题一 地球运动规律——地
考点1 时间计算与日期更替——时日易也汤加(Tnga)位于南纬21°07′、西经175°12′,地处西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南与新西兰隔海相望,西临斐济。汤加在国际时区变更线的西侧,首都努库阿洛法所属时区为:UTC/GMT+13小时(东十三区),是世界上每天最早迎接阳光的国家之一。
(1)按经度划分,汤加应处于______时区;按日期变更线划分,汤加处于日界线______侧,比原来的日期______(早/晚)一天。(2)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连续发生剧烈火山喷发,其首都是努库阿洛法(21°S,175°W),火山喷发10分钟后,当地媒体在北京时间12:30分对火山喷发情况进行了新闻播报,由此可知火山喷发时间为当地的( )A.14日16:40分B.15日16:40分C.14日16:50分D.15日16:50分
(3)首都努库阿洛法采用UTC/GMT+13小时(东十三区),其目的是___________。
解析:第(1)汤加位于西经175°12′→首都努库阿洛法位于西十二区→180°东侧。图示日界线在此区域折向东→努库阿洛法位于日界线西侧→比原来日期提前1天(即东13区)→全球每天最早迎接日出的国家之一。第(2)题,北京时间12:30分时→东八区区时12:30→西十二区区时为16:30→努库阿洛法(175°W)当地地方时为16:50→火山爆发早于播报时间10分钟→火山喷发时间为当地16:40。努库阿洛法位于日界线西侧,且与北京时差没有超24小时→努库阿洛法与北京处于同一天→1月15日。第(3)题,由图文可知,汤加位于西十二区,理论上是全球一天中最晚日落的国家之一,如采用东十三区区时(实际仍是西十二区,只是将日界线东移),成为位于日界线西侧的国家,变为全球最早迎接日出的国家之一。
答案:(1)西十二区 西侧 早(2)B(3)成为世界最早迎接日出的国家之一
1.地方时与区时(1)图示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流程。
[点拨] “知三求一”,即已知两地区时(或地方时)和经度的四个数据中的三个,则可求未知的一个。
2.日期变更(1)图示日期变更。
(2)地球上不同日期范围确定。
3.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一架飞机于当地时间6月7日从甲地(120°E)起飞,经过10小时飞行,到达乙地(30°E)。计算到达时乙地当地时间。[点拨] 行程计算,即在“知三求一”的基础上往往要考虑旅程出发与到达的过程因素。
(2022·浙江卷)摄影爱好者在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拍摄时间为K日及其前、后第8天的同一时刻。下图1为合成后的照片,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K日地球位置位于图2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2)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全球处于不同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 B.1∶5 C.2∶5 D.3∶5
[思维流程]第(1)题,文字材料:南半球某地朝西北固定方向拍摄太阳照片。图示信息:
图1中K日太阳位置较K日8天前、后的日落高度低。思维过程:
第(2)题,文字材料:题干信息——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图示信息:北京时间5点时,全球新旧1天的分界线。
思维过程:拍摄时间为北京时间5点→东八区区时为5点→东三区为0时→45°E向东到180°经线处于同1天→即共9个时区处于同1天→不同日期的时区为15个→新旧日期之比为9∶15=3∶5。
[参考答案] (1)B (2)D
考法一 结合生活实例考查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的换算(2022·海南模拟预测)现代社会长途飞行非常普遍,但是远距离飞行会导致人体生物节律的紊乱,这样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调整生物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倒时差。研究发现,假设你需要跨越的时区数字为N,往西飞一般需要N/2天的时间倒时差,往东飞则需要N×(2/3)天的时间倒时差,往东飞比往西飞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自我调节。据此完成1~2题。1.某人从北京出发,前往的目的地中需要倒时差的时间最长的是( )A.莫斯科(37°E) B.新德里(77°E)C.悉尼(151°E) D.檀香山(157°W)
2.很多飞行达人发现长途飞行时选择下午或晚上到达目的地更容易倒时差,由北京飞往洛杉矶(118°W)飞行时间为13小时左右,则最适合选择的航班出发时间是( )A.7:00 B.11:00 C.16:00 D.21:00
解析:第1题,莫斯科所在的时区为东三区,与北京所在东八区间隔5个时区,需要5/2=2.5天的时间倒时差;新德里所在时区为东五区,与东八区间隔3个时区,需要3/2=1.5天时间倒时差;悉尼所在的时区为东十区,与东八区间隔2个时区,需要2×(2/3)≈1.3天倒时差;檀香山所在时区为西十区,往东飞时与东八区间隔6个时区,需要6×(2/3)=4天倒时差,因此从北京出发前往檀香山时需要倒时差的时间最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2题,由设问
可知选择下午或者晚上到达目的地更容易倒时差,因此只需要计算出飞机到达时,洛杉矶的当地时间就可以解答出此小问。如果飞机北京时间7:00出发,经过13个小时的飞行时间,到达洛杉矶时的当地时间为4:00,到达时间为凌晨,即将迎来日出,A错误;如果北京时间11:00出发,到达时间为洛杉矶当地时间早上8:00,B错误;如果北京时间16:00出发,到达时间为洛杉矶当地时间13:00,位于正午时间左右,C错误;如果北京时间21:00出发,到达时间为洛杉矶当地时间18:00,即将进入晚上,最容易倒时差,D正确。故选D。
[点睛] 往东飞比往西飞需要更多时间倒时差的原因:当乘客向东飞行时,所到达地区的时间要晚于生物钟所设定的时间,这种情况下,保持清醒比入睡更容易。相反,向西飞行就不太容易产生时差反应,因为乘客所到达地区的时间要早于生物钟所设定的时间。
考法二 结合新闻素材计算新旧一天的所占范围比(2022·黑龙江大庆中学高三开学考试)2022年2月4日晚20:00,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鸟巢盛大开幕,北京成为首座举办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市,据此完成3~4题。3.北京冬奥会开幕式,2月4日(新的一天)所占的比例应该是( )A.1/2 B.0 C.1/4 D.1
4.开幕式这一天正好对应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我们与全世界的朋友迎接一个新的春天,立春时,地球大致运行到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3题,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2022年2月4日晚20:00,此时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是180°经线,说明此时全球处于同一天,都是2月4日,2月4日(新的一天)所占的比例应该是百分之百,D正确,A、B、C错误,故选D。第4题,根据材料,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为2022年2月4日,正好对应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根据图中信息,2月4日处在冬至到春分期间(④所在区间),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故选D。
[点睛] 全球有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是以180°经线为基础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固定的,另一条为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是自然存在的,是不断变化的。
考法三 利用当地正午杆影与北京时间差,推断地点(2022·天津和平二模)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采用竖直立杆的方式观测当地冬至日时日影变化,杆长为1米。据此完成5~6题。5.冬至日12点时测得杆影为0.9米,杆影朝向为北偏西12°。该中学所在城市最可能是( )A.北京 B.上海C.海口 D.武汉6.推测该地夏至日12点时,杆影的朝向应为( )A.南偏西 B.南偏东C.北偏西 D.北偏东
解析:第5题,由材料中“此地杆影朝向为北偏西12°”,推断出此时,太阳在此地东南,若此冬至日12点为当地地方时,此时此地太阳应在其正南,故冬至日12点应为我国通用的北京时间12点;杆影朝向为北偏西12°,推断出太阳还需向西运动12°才能到当地正南天空,即才是当地地方时12时;说明当地经线在120°E的西边12°处,当地经度大致为108°E左右;北京经度为116°E左右,上海经度为120°E左右,武汉经度为114°E左右,A、B、D均不合题意,海口经度为110°E左右,相对最吻合题意,故C正确。故选C。第6题,由第5题可知,该地为海南,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正午太阳在其正北天空;北京时间12时,太阳尚未到达该地正北天空,应在东北天空,杆影则在西南,故A正确,B、C、D错误。综上,选A。
[点睛] 太阳一天在天空中会处于不同方位,这叫太阳周日视运动,北半球冬季时,北半球有白昼的地方正午太阳在其正南。
考点2 昼夜长短变化——不舍昼夜美国最北端的城市巴罗(71°25′N,156°20′W)位于北冰洋之滨。3月6日,一位北京驴友在巴罗旅行日记写道:“此刻落日染红了远处的天空和海洋冰面。……这里的风会时刻提醒着你,这里是北极圈的地盘,即使中午的阳光,存在感也很低。”(1)该驴友写这篇日记时,当地( )A.昼长夜短 B.地方时6时日出C.日影最短 D.日落方位为西南(2)请解释日记中“即使中午的阳光,存在感也很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解析:第(1)题,3月6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当地日出时间晚于6点→日落方位在西南方向。日影最短通常出现在一天中当地正午,一年中日影最短通常出现在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的正午。故D项正确。第(2)题,3月6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冰洋沿岸的巴罗昼短夜长、太阳高度低→太阳光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气温低。北冰洋沿岸,北极圈内(如图)→有极昼、极夜现象→太阳高度低、光照时间短。
答案:(1)D(2)3月初,太阳直射南半球;巴罗位于北极圈内,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低;巴罗此时昼短夜长,光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弱。
1.解答“昼夜长短类”试题的思维流程
2.“三看”定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1)一看“太阳直射点半球”定昼夜长短状况,如图所示:
(2)二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如图所示:
(3)三看“极昼、极夜”定昼夜长短及变化。①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南半球各地反之。北半球出现极夜现象→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反之。②北半球极昼范围扩大→北半球各地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反之。北半球极夜范围扩大→北半球各地昼变短,夜变长;南半球反之。3.昼夜长短计算的三大技巧(1)依据。①白天,日出、日落时间关于正午12点对称;②夜间,日出、日落时间关于0点对称;③上午时长=下午时长;④前半夜时长=后半夜时长。如图所示:
(2)计算方法。①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4-夜长②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的一半(3)昼夜长短纬度对称规律。①同一纬线上各点昼夜长短相同(同线等长)。②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一地昼长=另一地夜长;两地昼长和=两地夜长和=24小时。③任一地点:冬至日与夏至日的昼(夜)长之和等于24小时。
(2022·浙江卷)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下图为该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符合“昼变短,夜比昼长”条件的时段是( )A.甲至乙 B.乙至丙C.丙至丁 D.丁至戊
[思维流程]文字材料:文字信息——我国某中学生在学校附近通过天文观测绘制出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的年变化曲线。题干信息——“昼变短,夜比昼长”图示信息:年变化曲线图→丙地两者夹角α最小。
夏至日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夹角α最小(如下图) ↓ 丙为北半球夏至日
↓ 甲、戊为冬至日,乙、丁为春秋分日 ↓ 丁至戊,我国昼渐短,夜比昼长 ↓ 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考法一 结合地方昼长或夜长计算日出或日落时刻(2022·辽宁葫芦岛二模)2022年5月4日12时46分左右,在珠峰海拔8 830米处,科考队员成功架设一台重达50公斤的自动气象观测站,并成功传回实时数据。据此完成1~2题。1.架设在海拔8 830米处的自动气象观测站传回实时数据,主要采用了( )A.遥感技术 B.同步卫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 D.全球导航系统2.5月4日位于28°N的温州夜长为10时42分,该日珠峰顶部(28°N,87°E)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A.7:33以前 B.7:33-7:52C.7:53-8:00 D.8:00以后
解析:第1题,据材料,科考队员是在珠峰海拔8 830米处,架设一台重达50公斤的自动气象观测站,该观测站数据的传输主要依靠遥感技术。遥感主要用来监测、调查,并能及时将监测到的数据信息传回地面或总部;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处理、存储、分析数据等;全球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导航、授时、测量等;同步卫星是与地球自转同步,可持续跟踪地面某点地理事物的变化。本题选A。第2题,据题干“5月4日,温州夜长为10时42分”可以得知该日昼长为13小时18分钟,可计算温州该日日出的地方时为12-(13:18/2)=5:21,根据珠峰(87°E)和北京(120°E)的经度差33度,可以计算出两地时间差2小时12分钟,根据“东加西减”的原理,可以计算出温州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7:33,由于同纬度海拔越高,日出时间越早,因此珠峰顶部的日出时间比7:33要早,A项正确,B、C、D项错误,本题选A。
[点睛] 1.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2.日出日落时间关于中午12点对称(注意这里的日出日落时间是地方时),所以昼长=2×(12-日出时间)或昼长=2×(日落时间-12)
考法二 运用生活实例记录信息考查地方昼夜长短状况(2022·湖北高三阶段练习)手机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拥有一部手机,可知天下事。下图为2021年12月15日的手机屏幕截图。据此完成3~4题。
3.该日日出最早的地点是( )A.北京 B.东京 C.纽约 D.莫斯科4.此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一侧为黑夜)是( )
解析:第3题,题中12月15日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而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京的纬度为39°56′N,东京的纬度为35°58′N,纽约的纬度为40°43′N,莫斯科的纬度为55°30′N,四地同处北半球,纬度最低的是东京,因此四地中东京昼长最长,且东京地方时最早,
所以日出最早,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4题,从A图晨昏线可以看出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半年,与题意相符,此时北京时间14:40可以推算出170°W经线的地方时为19:20,冬半年此时早已日落,所以A错误;从B图晨昏线可以看出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与题意不符,B错误;C图晨昏线平行于经线,说明此时昼夜等长,为二分日,与题意不符,C错误;从D图晨昏线可以看出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半年,与题意相符,此时北京时间14:40可以推算出170°E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为晨昏线中的昏线,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所以D对。故选D。
考点3 正午太阳高度——光影故事下图为安徽省某村住宅楼景观,箭头分别表示日出和正午时刻太阳光线照射的方向。
(1)计算该日当地昼长时间约为______。
(2)该日之后到当地正午日影最短期间( )A.正午住宅内光照面积变大B.安徽各地昼夜差值扩大C.我国各地日出东南D.地球公转速度变快
解析:第(1)题,安徽省某村住宅楼景观,箭头分别表示日出和正午时刻太阳光线照射的方向。据图可知该地12点时,太阳光线从正南方向射来,且与房屋的边线成15°夹角,推出日出时太阳光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也是15°,说明太阳在东偏北15°的位置日出,太阳光线在正东的位置时是6点,则日出时应该是5点,根据昼长=(12-日出时间)×2=(12-5)×2=14小时。第(2)题,由上题可知,日出时太阳光线与正东方向的夹角是15°,说明太阳在东偏北
15°的位置日出,推出太阳直射15°N。安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当地正午日影最短时,太阳高度角最大,应为夏至日。在此期间,正午住宅内光照面积变小;安徽各地白昼达最大值,在此期间昼夜差值扩大;我国各地日出东北;地球在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变慢。
答案:(1)14小时 (2)B
1.解答“正午太阳高度类”题目的思维流程
2.突破正午太阳高度的三大判断技巧(1)分布看“远近”——远小近大。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的方向移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3)位置看“数值”——90°的出现。
3.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三大规律(1)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2)相等规律——极点的太阳高度(包括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的纬度。(3)互余规律——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互余。4.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应用(1)计算楼间距、楼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以我国为例,如下图,南楼高度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最小楼间距L=h/tanH。
(2)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角度: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夹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成直角。其夹角α和正午太阳高度H的关系:α+H=90°。
(2022·广东卷)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我国3名航天员顺利送入距离地表约400 km的中国空间站。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据此完成(1)~(2)题。(1)符合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 )A.先变大后变小 B.先变小后变大C.持续不断变大 D.始终保持不变
[思维流程]第(1)题,文字材料:材料信息——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22年4月16日,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题干信息——航天员驻留期间空间站绕太阳运动角速度大小变化。图示信息: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角速度变化图4幅。
思维过程:航天员驻留期间——2021年10月16日至2022年4月16日→地球公转经历近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经历了慢—快—慢的过程→①图所示地球公转角速度符合。第(2)题,文字材料:题干信息——驻留期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塔与广州市区广州塔两地每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图示信息:酒泉与广州市纬度不同。
思维过程:酒泉与广州市纬度不同→两地纬度不变→两地的纬度差值不变。2021年10月16日至2022年4月16日→酒泉与广州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每天在变→两地的太阳高度差值不变。结论: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差=两地纬度差。
[参考答案] (1)A (2)D
考法一 结合区域景观图考查正午太阳高度方位(2022·山东菏泽一中二模)2022年2月4号,正值立春,为期20天的冬奥会在北京开幕。图1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小美在S岛(图2)海边晨跑时的照片。据此完成1~2题。
1.北京冬奥会举办期间( )A.S岛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B.北京日出方位角逐渐增大C.S岛日落时刻逐渐推迟D.北京日出时刻逐渐提前2.小美晨跑的地点和行进方向可能为( )A.①地西南 B.②地西北C.①地东北 D.②地东南
解析:第1题,2月4日距离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大约45天左右,太阳直射点一个月大概移动7度左右,45天大约移动10.5度左右,S岛其纬度为10.5°S,此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S岛附近。在冬奥会期间,即2月4号之后的20天,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S岛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变小,A项错误;日出方位角即太阳日出时与正东方向的夹角,2月4日到2月24日逐渐靠近春分日,故北京日出方位角应逐渐变小,B项错误;S岛位于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移动,南半球昼变短夜变长,其日落时刻逐渐提前,C项错误;北京位于北半球,此时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其日出时刻逐渐提前,D项正确。故选D。第2题,小美晨跑说明此时的时间应为日出前后,日出前后,太阳所在的方位应偏东;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此时太阳正从海洋中徐徐升起,
故海洋应位于小美的东侧,可判断该地点应位于东海岸,①正确,②错误,B、D项错误。该日为2月4日,此时日出方向应为东南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到小美的前进方向与日出方向大致垂直,因小美的右手一侧为东南方向,故其前进方向应为东北方向,C项正确,A项错误。故选C。
[点睛] 日出方位角,即日出时,与正东方向的夹角。日出方向有如下规律,日出方向:北半球的夏季,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北半球的冬季,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春分和秋分:正东日出,正西日落。(极昼极夜除外)
考法二 结合生活实际考查太阳高度应用(2022·浙江绍兴模拟预测)我国某高中学生在校园里开展太阳观测实践活动,并绘制出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曲线图(如下图,N、S表示正北、正南方向)。图中夹角PON是86.5°,夹角POQ是50°。据此完成3~4题。
3.该学校所处的省级行政区、夏至日太阳视运动轨迹曲线分别最有可能的是( )A.海南省、① B.海南省、②C.福建省、① D.福建省、②4.与轨迹①所在地相比,轨迹②所在地( )A.昼夜时差更短 B.日出日落更早C.纬度数值更大 D.太阳高度更小
解析:第3题,夏至日我国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可判断轨迹曲线①符合,据此可排除B、D两项;该日正午太阳高度86.5°,利用计算公式可得出该学校可能位于20°N或27°N。依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日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说明该地处于直射点南边,因此排除27°N,结合选项得出该学校可
能处于海南省,不会位于福建省,A正确,C错误。所以选A。第4题,夹角POQ是50°,即轨道①与轨道②的夹角为50°,轨迹①是海南,轨迹②只能处于南半球,利用夹角POQ是50°得出①②两地的纬度差是50°,说明轨迹②所在地处于30°S,C正确;与20°N相比,该地距离赤道的纬度差异更大,昼夜时差更长,A错误;此时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时间更晚,日落时间更早,B错误;与轨道①所在地相比,轨道②的所在地不同时刻的太阳高度角不一定更小,D错误。所以选C。
[点睛]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地(此处为90°)所在纬度向南北递减,减少的度数等于当地地理纬度与直射点纬度之差(一南纬、一北纬地区的差,为其数值之和)。
微专题1 太阳视运动1.太阳视运动太阳视运动轨迹是以观测点为中心,目视太阳在天球上运行的轨迹。太阳周日视运动实质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不同季节太阳方位不同,如图所示。
图中北极星的仰角为40°,故该地纬度为40°N,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天空,①②③分别为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2.日出日落规律(1)日出日落方位。
注:极点上全天太阳高度不变。
(2)日出日落方位的变化。①北半球纬度越高,夏半年日出、日落方位越偏北,冬半年越偏南。②直射北半球时,直射点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越偏北;直射南半球时,直射点纬度越高,日出、日落方位越偏南。3.日影方位白天中关于正午对称的两个时刻,日影长度相等,方位对称。[技法点拨] (1)分析正午太阳的方位(极点与极夜地区除外)。思考角度:①直射点以北地区:太阳始终位于正南。②直射点以南地区:太阳始终位于正北。③在直射点上:太阳始终位于正上空。
(2)分析一天当中太阳的方位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极昼、极夜地区除外)。思考角度:①春分、秋分: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②直射点在北半球: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③直射点在南半球:东南、正南、西南。(3)分析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角与纬度的关系(除极昼、极夜地区和春分日、秋分日外)。思考角度:纬度越高,日出、日落的方位角越大。
(2022·江苏徐州高三期中)下图为我国某科考队员在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极昼期最后一天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合成图(每两小时拍摄一次)。据此完成1~3题。1.该日可能为( )A.3月1日 B.5月5日C.8月10日 D.10月1日
2.拍摄P位置的太阳轨迹时,摄影机镜头朝向( )A.东 B.西 C.南 D.北3.当太阳位于图中P位置时,徐州某中学观察到太阳位于(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解析:第1题,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北极黄河站的纬度位置判断,黄河站极昼期的最后一天,即结束的那一天,应为夏至与秋分之间的某一天,选项中只有8月10日符合题意,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北极极昼期间,太阳日出和日落都位于正北,太阳轨迹最高点时为正南,则可知P地是日落时间,极昼期间,日落时太阳仍位于正北方向的地平线上,故拍摄P位置的太阳轨迹时,摄影机镜头朝向北,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1地球运动规律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1地球运动规律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命题点一时间计算,思维点拨,2新一天占比确定,5北半球热带,6赤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课件,共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专题一地球运动规律,续上表,思维过程第1题,第2题,第3题,答案1A2B,答案B,答案4B5C,思维过程,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运动课件: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运动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考点,微专题1,热点聚焦1,构建知识网络,北右南左,小时56分4秒,自西向东,液态水,上地幔,大气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