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九古代诗歌阅读A
展开专题强化练(九) 古代诗歌阅读A
1.(2021·沈阳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登尉佗楼
许 浑
刘项持兵鹿未穷,自乘黄屋①岛夷中。
南来作尉任嚣力,北向称臣陆贾功。②
箫鼓尚陈今世庙,旌旗犹镇昔时宫。
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③万古风。
[注] ①黄屋:古代帝王专用的黄缯车盖。②秦二世时,尉佗受当时南海尉任嚣所托,行南海尉事;汉立,朝廷先后两次派陆贾出使南越,最终说服尉佗称臣,归附汉朝。③薰弦:代指虞舜创作的《南风歌》。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起笔不凡,写尉佗在刘项逐鹿中原之时,审时度势,在岭南自立为王。
B.颔联概述尉佗的政治经历,意在强调任嚣、陆贾诚心助力尉佗,功不可没。
C.颈联由“今世”写到“昔时”,突出后人对尉佗的感念,饱含历史沧桑感。
D.诗人登楼怀古,着眼历史大局,叙议结合,对尉佗的历史功绩给予充分肯定。
解析:B项,“意在强调任嚣、陆贾诚心助力尉佗,功不可没”错误。如果没有尉佗的眼光和胸襟,这两个人也成就不了功业,因此写这两个人是为了突出尉佗的功绩。
答案:B
(2)诗人对尉佗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请结合全诗分析他的功绩。(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①尉佗(赵佗)能够审时度势,顾全大局,称臣汉朝。②他在岭南护佑一方,使百姓长期承其恩泽。③他引入中原文化,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
(示例二)①首联突出尉佗审时度势,避乱为王,偏守一隅,护佑岭南的政治眼光。②颔联突出其称臣汉朝的全局眼光。③尾联突出其引入中原文化,促进民族融合的发展眼光。
2.(2021·汕头二模)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2)题。(9分)
过晋公祠①
吴喻时
苍苍城郭绕西川,旧日中书今尚传。
绿野②逍遥看度鹤,香山③寂寞听啼鹃。
策平蔡地④一千里,身系唐朝三十年。
欲仰高风今何在,黄河水曲太行巅。
[注] ①本诗为明嘉靖年间,兵部右侍郎吴喻时过晋公祠时所作。晋公祠是唐朝宰相裴度祠堂。作者任御史时曾几次弹劾当朝宰相严嵩。②绿野:裴度晚年辞官退居的别墅名。③香山:裴度曾在此与当时的著名诗人诗酒唱和。④策平蔡地:唐宪宗元和十二年裴度督师攻破蔡州,生擒叛将吴元济。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首联上句以“一水绕城郭”交代晋公祠周围环境,下句点明题旨,与标题相呼应。
B.颔联写出裴度晚年的生活,闲看鹤飞,坐听鹃啼,表达了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感情。
C.颈联“一千里”和“三十年”形成对仗,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准确概括裴度一生的功业。
D.尾联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晋公祠所在位置,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对裴度的赞叹之情。
解析:B项,“写出裴度……表达了悠闲自在,怡然自得的感情”错误。这是诗人吴喻时过晋公祠的所见、所闻、所感,物是人非,深刻体会裴度当年选择退隐的心境,有惋惜遗憾之情,但更多的是钦佩,并非写裴度晚年的生活,也并非表现裴度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
答案:B
(2)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裴度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影响深远:裴度闻名遐迩且世代流传,高风亮节影响至今,表达了诗人的羡慕敬仰之情。洒脱的性格:赞美裴度淡泊名利,自在逍遥,具有开阔的胸襟和进退自如的睿智。恪尽职守,成就斐然:裴度一生政绩突出、功名显赫、忠诚爱国,表达了诗人对裴度的赞颂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1)~(2)题。(9分)
临江仙
杨 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这是一首咏史词,开篇便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样,气势恢宏,词境壮阔,有豪放之风。
B.在上阕中,作者采用了触景生情、借景抒情的手法,“长江”“青山”“夕阳”“秋月”“春风”等意象都寄托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C.下阕的“惯”字让读者感到白发渔樵孤独:他似乎习惯了这里的秋去春来,就连只是与偶尔来访的好友喝壶浊酒、交谈就已经很满足了。
D.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读者感受到苍凉悲壮的同时,也能在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中品悟到词中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解析:B项,“秋月”“春风”是下阕的意象。
答案:B
(2)请简要分析作者抒发的情感以及阐述的哲理。(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情感:①喜悦与痛快。作者面对滚滚长江、巍巍高山,与隐士高人把酒畅谈,纵论古今自有一番愉悦与畅快。②豪迈与悲凉。大江裹挟着浪花奔腾而去,英雄人物随着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见踪影。“是非成败转头空”,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的豪迈,也有自己功业未就的悲凉与失落。③淡泊与洒脱。作者借江渚上白发渔樵惯看秋月春风,笑谈英雄往事,表达了自己淡泊洒脱的人生态度。哲理:“青山依旧在”是不变,“几度夕阳红”是变,“古今多少事”没有一件不在变与不变的相对运动中流逝,从“是非成败”的纠葛中解脱出来,任它惊涛骇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把酒谈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
4.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诗,完成(1)~(2)题。(9分)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 信①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 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漂流的秋色,构成凄清孤寂的意境。
B.“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C.“露泣”两句由“新秋”而来,烘托出诗人凄凉哀伤、虚无烦乱的内心状态,用词精切,对仗工巧。
D.“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
解析:D项,“辅政尽忠”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
答案:D
(2)本诗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都使用了“琴”“书”两个意象,所抒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本诗中的“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是说中夜生起愁思,于是弹琴读书。幽幽琴声响遍屋里,诉说着无边无际的愁,满床书卷翻遍,愁思难解。通过“琴”“书”的意象抒发了无法解脱的深广复杂的愁苦、忧思之情。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乐琴书以消忧”是说弹琴读书能获得快乐而消除忧愁,通过“琴”“书”的意象抒发了摆脱忧愁缠绕的官场生活,回归田园的快乐之情。
5.(2021·成都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梅 花
陈 亮①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②,东君③正主张。
[注] ①陈亮:南宋人,胸怀大志,力主抗金恢复中原,为抗金奔走呼号,反对议和。②三弄:指古曲《梅花三弄》。③东君:司春之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写出梅花的形态:“疏枝横玉”,写已开的梅花;“小萼点珠”,写未开的梅萼。
B.“横”写出梅枝之情态,“玉”写出梅花之晶莹剔透,“瘦”写出梅花之清姿。
C.梅花转瞬即谢,自怨花期苦短,诗人也以“玉笛休三弄”寄寓自己的惜花之意。
D.陆游的《卜算子·咏梅》着重抒情,以情韵胜;这首诗则情中寓理,情理交融。
解析:C项,曲解诗意。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玉笛不要吹奏《梅花三弄》了,梅花自有自己的命运,司春之神正在为梅花安排呢。梅花本身并没有“自怨花期苦短”之意。
答案:C
(2)这首咏梅诗以梅喻人,写出了诗人的气质和性格,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敢为人先,品行高洁。梅花先于百花绽放,不与百花争春;而诗人力主抗金,行高于众。②无私奉献,坚韧不拔。梅花不怕被雪深埋,傲雪绽放,为人间带来春的气息;而诗人为抗金奔走呼号,也体现了无私奉献、顽强坚韧的精神。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
黄庭坚
凌波仙子生尘袜①,水上轻盈步微月。
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②是弟梅是兄。
坐对真成被花恼③,出门一笑大江横。
[注] ①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写洛神飘然行走在水上的姿态。②山矾:本名郑花,春开小白花,极香,叶可做染剂,黄庭坚因其名太俗,改为山矾。③被花恼:出自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中的“江上被花恼不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看到王充道送的水仙花,姿态轻盈,香气氤氲,素洁高雅,于是欣然会意。
B.诗人以花喻人,水仙花的缥缈轻盈与洛神的优美风姿具有相似点,形象丰满。
C.颈联既有对水仙花的直接描写,又有将其人格化的体现,山矾与梅花起到衬托水仙花的作用。
D.诗尾借典故指出诗人独坐赏花太久,落寞而出,却又惊见大江横流而笑,情绪突转。
解析:B项,“以花喻人”错误,本诗中诗人反其道而行,是以人状花。首联以洛神翩然行于水面的优美姿态来写水仙花,化静为动。颔联意为洛神的愁绪凝结为水仙花,赋予花以人的情感,还是以人状花。
答案:B
(2)纪昀曾评价此诗“离奇孤矫,骨瘦而韵远,格高而力壮”。请具体说明本诗是如何体现“格高而力壮”这一点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山矾是弟梅是兄”,让“水仙”“山矾”和“梅”三者以兄弟相称,一反上文对水仙柔美形象的刻画,意象转而粗犷,格调高。②“出门一笑大江横”,画面突然转向“大江”,且以“横”形容之,意境壮阔得惊人,与前面显得不相称,却使全诗收到“格高而力壮”的奇效。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巽公院五咏·苦竹桥①
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②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③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注] ①诗人初贬永州,住龙兴寺,作组诗《巽公院五咏》,此为其一。②筠:竹皮。③谅:料想,实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两句直陈眼前之景,以写实手法将桥、径、林贯穿起来,自然地引出下文写竹。
B.三、四两句写笋中迸发出苦节,竹皮环抱着虚心,极具动感、画面感以及表现力。
C.五至八句写在桥上俯视细流,仰听竹声,远观落日,近闻鸟鸣,是为了突出桥的形象。
D.诗人独具慧眼,从平凡的事物中挖掘意蕴,将自己的身世际遇与苦竹有机联系起来。
解析:C项,“为了突出桥的形象”错,目的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答案:C
(2)请赏析诗歌最后两句。(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苦竹不会被用在重要渡口(或:地方),诗人以竹自喻,感叹自己虽然也有“苦节”和“虚心”的美质,却同样被贬偏地,不受重用。苦竹只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蕴含了诗人对自身怀才不遇的伤感无奈;苦竹尚能为人们栖息提供绿荫,则暗含着诗人的自我安慰之情。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莎 衣①
杨 朴
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狂脱酒家春醉后,乱堆渔舍晚晴时。
直饶紫绶金章贵,未肯轻轻博换伊。
[注] ①莎衣:蓑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破题,草缀绳编的蓑衣,在诗人眼里柔软舒适,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之情。
B.颔联描绘了一幅渔人乐趣图,是对渔人无忧无虑生活的赞颂,也是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C.颈联写醉后和晴时脱蓑衣,与颔联写的“披”两相对照,颇有意趣,耐人寻味。
D.此诗俊逸潇洒,语言质朴精练,多用典故,手法灵动多变,意境优美,引人入胜。
解析:D项,没有运用典故。
答案:D
(2)诗的尾联构思精巧,历来为评论家称道。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卒章显志(或“画龙点睛”)。尾联在前三联写蓑衣的基础上,笔锋一转,由物及人,画龙点睛,足有千钧之力。②诗人将“紫绶金章”和“莎衣”对比,莫说紫绶金章多么高贵,也不肯轻易将蓑衣与之交换;以“紫绶金章”象征荣华富贵,以“莎衣”象征平淡自由的生活。③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飘然物外、视官爵如敝屣的情怀。
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五古代诗歌阅读: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五古代诗歌阅读,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九古代诗歌阅读A: 这是一份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九古代诗歌阅读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明词,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南北朝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古代诗歌阅读B: 这是一份2023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专题强化练十古代诗歌阅读B,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