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178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178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46178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4章水的运动综合检测卷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共9页。
第四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广东云浮月考)娘子关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娘子关岩溶地下水以水量集中稳定、水质良好成为山西省阳泉市生活用水及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化工企业生产供水的主要来源。近30年来,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强度加大的背景下,娘子关泉水呈现出一系列岩溶水环境问题。图1、图2分别为不同时期泉水月均流量与降雨量动态变化图。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1.娘子关岩溶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
A.降水 B.河流
C.高山冰雪融水 D.水库
2.据图分析,娘子关泉水流量( )
A.1959—1979年,年内动态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大致趋同
B.1959—1979年,泉水流量大致呈现出两个波峰
C.1980—2015年,呈明显的衰减趋势
D.1980—2015年,年内动态变化较大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娘子关岩溶地下水以水量集中稳定、水质良好成为山西省阳泉市生活用水及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化工企业生产供水的主要来源”可知,娘子关位于山西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娘子关岩溶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降水,A项正确;该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由岩溶地下水提供,如果岩溶地下水附近有水库,那应该是水库供水,所以娘子关岩溶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并不是水库;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且该地区的河流水也主要依靠降水补给,所以娘子关岩溶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不是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一般分布在有高山冰川分布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第2题,从材料中的图可看出,1959—1979年,娘子关泉水流量年内动态变化稳定,而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所以二者变化并不趋同;从第一幅图可看出,泉水流量呈现出波峰时主要在11月—次年2月,只有一个波峰;从图中可看出,娘子关泉水流量在1959—1979年时段流量大,而到了1980—2015年,泉水流量小,呈现出明显的衰减趋势,C项正确;从图中可看出,娘子关泉水流量1980—2015年变化曲线稳定,年内动态变化较小。
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流补给,其类型主要有雨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等。图3为南美洲部分地区河流补给分布图。据此完成第3~4题。
图3
3.①地的河流补给类型为( )
A.雨水 B.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
4.M、N两处河段水位季节变化相比( )
A.M小于N B.M大于N
C.变化一样 D.无法比较
【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所在区域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且与西部沿海地区补给类型不同,结合南美洲地形分布特征可知西部为安第斯山脉,可以判断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川融水。第4题,M位于湖泊上游,N位于湖泊下游,湖泊下游受湖泊的调节作用,水位季节变化小,故M水位季节变化大于N。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地处阿尔泰山脉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因其湖水呈半透明乳白状,又称“白湖”。图4为该湖泊周围河流入湖和出湖水量动态变化图,图5为该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图4 图5
5.下列关于图5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河流和③河流补给类型相同
B.该湖泊为咸水湖
C.①河与②河相比,流速快
D.③河流量季节变化小于①河
6.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大致是( )
A.3月 B.4月
C.10月 D.11月
【答案】5.D 6.D 【解析】第5题,从河流和等高线的关系可知,①河与②河注入阿克库勒湖,湖水通过③河流出,因此①与②主要来自冰川融水补给,而③来自湖泊补给,其径流量较稳定;阿克库勒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该湖泊海拔较高,温度低,蒸发弱,且附近有多条河流汇入,故该湖为淡水湖;由图可知,①处等高线比②处稀疏,地势相对平缓,①河流速慢于②河。第6题,从图4可知,4月至11月入湖水量始终大于出湖水量,因此湖泊水位持续增加,并在11月达到最高。
(2022年福建龙岩期末)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储存在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放入海。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东侧太平洋沿岸,核污水排海后的扩散受洋流的影响巨大。据此完成第7~8题。
7.下列四幅图可能为日本暖流附近海域等水温线的是( )
8.从洋流的角度考虑,核污水排放入海后,最先受到核污水影响的地区是( )
A.朝鲜半岛西部海域 B.菲律宾北部海域
C.中国东部海域 D.北美洲西海岸海域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暖流应是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则A、D项图为寒流,B、C项图为暖流;日本位于北半球,越往北,水温应越低,C项正确。第8题,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东侧的太平洋沿岸。受呈顺时针方向的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最先受到日本核污水排放影响的地区是北美洲西海岸海域。
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是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图6为鄱阳湖水位与面积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图6
9.在正常年份,鄱阳湖水位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是( )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10.据图推断鄱阳湖面积扩展最迅速时的水位高度变化范围是( )
A.3~8米 B.8~12米
C.12~20米 D.20米及以上
【答案】9.A 10.B 【解析】第9题,注意关键词“开始进入”,江淮地区6月多梅雨天气,故6月已是汛期;南岭南部的珠江流域4—5月份为汛期,则南岭以北的鄱阳湖开始进入汛期的时间最可能是5月。第10题,由图示横坐标可知,湖泊面积扩展最迅速的是从500平方千米扩展到3 500平方千米,结合纵坐标,此时水位高度应介于8~12米。
图7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历史上产量非常丰富,甚至“供养了欧洲”。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海区鱼群大量减少,捕鱼业逐渐衰落。读图,完成第11~12题。
图7
11.与甲地渔场的形成相关性较弱的因素是( )
A.夏季盛行偏南风 B.位于河流入海口
C.位于洋流交汇处 D.位于沿海大陆架
12.导致该渔场鱼群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人类过度捕捞
C.寒暖流减弱 D.地表径流减少
【答案】11.A 12.B 【解析】第11题,读图,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分析,甲地是纽芬兰渔场。该渔场为寒暖流交汇而形成;且该地位于河口地区,为大陆架海域,海水较浅,河流从陆地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使这里形成大渔场。该地夏季盛行偏南风与渔场成因关系不大。第12题,由于人类过度捕捞,纽芬兰渔场的渔业资源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鱼群大量减少,曾经盛极一时的渔场逐渐走向衰落。
(2022年重庆质量检测)地头水柜是指在山脚下的旱地旁,用砂石、水泥建造的容量在数十乃至上千立方米不等的蓄水池(如图8所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地带,石灰岩广布,当地政府大力推广地头水柜,极大地促进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据此完成第13~14题。
图8
13.地头水柜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雨水 B.山泉水
C.积雪融水 D.河水
14.凤山县大力推广地头水柜,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气候干旱 B.地下水埋藏浅
C.地表水短缺 D.蒸发量大
【答案】13.A 14.C 【解析】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地头水柜是指在山脚下的旱地旁,用砂石、水泥建造的容量在数十乃至上千立方米不等的蓄水池,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积雪融水、山泉水、河水是次要补给,故A项正确。第14题,根据题干石灰岩广布可知该地地表水易流失,缺乏地表水,故C项正确。
图9示意海—气相互作用模式,据此完成第15~16题。
图9
15.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5.C 16.B 【解析】第15题,海—气相互作用中实现水分交换的主要是海水蒸发和大气降水,即图中序号③④。第16题,海水通过蒸发使水分减少,部分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又随径流②汇入海洋,补充了海洋水体,故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
(2021年河北唐山期中)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当这两种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西岸的气温和降水都发生明显变化。读图10、图11,完成第17~18题。
图10
图11
17.在厄尔尼诺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地区易发生火灾
C.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18.下列关于图中海—气相互作用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厄尔尼诺年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相反
B.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
C.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
D.拉尼娜年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
【答案】17.B 18.A 【解析】第17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在厄尔尼诺年,东风减弱,太平洋西部暖海水回流,秘鲁沿岸降水增多;西部暖海水减少,空气对流减弱,印度尼西亚降水减少,热带雨林地区更易发生火灾,B项正确;秘鲁上升流减弱,鱼类饵料减少,秘鲁渔场渔获量减少;澳大利亚东部暖海水减少,降水减少。第18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厄尔尼诺年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相反,A项正确;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增温;表层海水运动主要是由东南信风的强弱影响造成的;拉尼娜年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减弱。
图12为南极周围海域2月和8月的浮冰界线图,图13为北冰洋9月的浮冰界线图。读图,完成第19~20题。
图12图13
19.图12中,图例①②表示的时间和影响两个月份浮冰分布的共同因素是( )
A.①—2月;洋流性质 B.②—2月;太阳辐射
C.①—8月;海域盐度 D.②—8月;大气环流
20.图13中,北冰洋9月浮冰界线在③④两处( )
A.受暖流影响,界线在③处偏南 B.受寒流影响,界线在④处偏南
C.受寒流影响,界线在③处偏北 D.受暖流影响,界线在④处偏北
【答案】19.B 20.D 【解析】第19题,图12中①界线纬度偏低,说明南极结冰的范围大,故可判断为南半球冬季,结合选项可判断为8月,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图中②界线纬度高,说明南极结冰的范围小,故可判断为南半球夏季,结合选项可判断为2月,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第20题,图中④处受向北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浮冰界线向北凸出;③处受格陵兰岛和寒流影响,浮冰界线在③处偏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2年山东临沂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茎柔鱼,又称美洲大鱿鱼,生命周期较短,当海洋表层水温在20 ℃左右时,其生长和繁殖迅速。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37°N~47°S一带海域,其中秘鲁沿海(6°S~20°S)资源最丰富,是茎柔鱼重要的生存区域之一。图14为某年秘鲁沿海茎柔鱼渔获量统计图,图15为秘鲁沿海海域海洋表层月平均水温变化统计图。
图14
图15
(1)简述秘鲁沿海茎柔鱼渔获量的年内变化,说明其与海水表层温度之间的关系。(8分)
(2)分析秘鲁沿海地区适合茎柔鱼生长繁殖的自然原因。(6分)
(3)研究表明,茎柔鱼的渔获量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显著,推测厄尔尼诺年秘鲁沿海地区茎柔鱼渔场可能出现的变化。(6分)
【答案】(1)变化:4—8月渔获量呈上升趋势,10月—次年4月渔获量呈下降趋势;8—10月渔获量较大,4月渔获量最小。关系:海洋表层水温与渔获量大致呈负相关;海洋表层水温较低时渔获量较高,海洋表层水温较高时渔获量较低。
(2)秘鲁沿海地区纬度较低,且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适宜,有利于茎柔鱼生长和繁殖;盛行上升流,底层海水上泛,把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有利于茎柔鱼生长和繁殖。
(3)厄尔尼诺年,东南信风减弱,秘鲁沿海地区上升流减弱,海水表层饵料减少,渔场渔获量减少;茎柔鱼渔场海水温度升高,使茎柔鱼分布范围缩减;渔场分布重心南移。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如图16所示),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弱则5~6米高,强则高达15米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图16
(1)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6分)
(2)Q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及其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8分)
(3)Q海域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1)好望角周边海域冬季正处在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下,风力强劲,风浪大;在辽阔的海域上,自西向东的洋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形成巨浪;冬季由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在一起时,“杀人浪”更易形成。
(2)原因: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域,对海域有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影响:海面能见度下降,影响航运速度,容易出现海上交通事故。
(3)由于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附近海区的海水盛行上升流,`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料,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鱼类在此富集而形成渔场。
第四章综合检测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2年广东云浮月考)娘子关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泉。娘子关岩溶地下水以水量集中稳定、水质良好成为山西省阳泉市生活用水及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化工企业生产供水的主要来源。近30年来,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强度加大的背景下,娘子关泉水呈现出一系列岩溶水环境问题。图1、图2分别为不同时期泉水月均流量与降雨量动态变化图。据此完成第1~2题。
图1
图2
1.娘子关岩溶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
A.降水 B.河流
C.高山冰雪融水 D.水库
2.据图分析,娘子关泉水流量( )
A.1959—1979年,年内动态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大致趋同
B.1959—1979年,泉水流量大致呈现出两个波峰
C.1980—2015年,呈明显的衰减趋势
D.1980—2015年,年内动态变化较大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娘子关岩溶地下水以水量集中稳定、水质良好成为山西省阳泉市生活用水及与煤炭相关的能源化工企业生产供水的主要来源”可知,娘子关位于山西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娘子关岩溶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是降水,A项正确;该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由岩溶地下水提供,如果岩溶地下水附近有水库,那应该是水库供水,所以娘子关岩溶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并不是水库;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相互补给关系,且该地区的河流水也主要依靠降水补给,所以娘子关岩溶地下水最主要的补给来源不是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一般分布在有高山冰川分布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第2题,从材料中的图可看出,1959—1979年,娘子关泉水流量年内动态变化稳定,而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所以二者变化并不趋同;从第一幅图可看出,泉水流量呈现出波峰时主要在11月—次年2月,只有一个波峰;从图中可看出,娘子关泉水流量在1959—1979年时段流量大,而到了1980—2015年,泉水流量小,呈现出明显的衰减趋势,C项正确;从图中可看出,娘子关泉水流量1980—2015年变化曲线稳定,年内动态变化较小。
河水的来源称为河流补给,其类型主要有雨水补给、积雪融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等。图3为南美洲部分地区河流补给分布图。据此完成第3~4题。
图3
3.①地的河流补给类型为( )
A.雨水 B.积雪融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
4.M、N两处河段水位季节变化相比( )
A.M小于N B.M大于N
C.变化一样 D.无法比较
【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所在区域位于河流上游地区,且与西部沿海地区补给类型不同,结合南美洲地形分布特征可知西部为安第斯山脉,可以判断该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川融水。第4题,M位于湖泊上游,N位于湖泊下游,湖泊下游受湖泊的调节作用,水位季节变化小,故M水位季节变化大于N。
阿克库勒湖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地处阿尔泰山脉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因其湖水呈半透明乳白状,又称“白湖”。图4为该湖泊周围河流入湖和出湖水量动态变化图,图5为该地区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图4 图5
5.下列关于图5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河流和③河流补给类型相同
B.该湖泊为咸水湖
C.①河与②河相比,流速快
D.③河流量季节变化小于①河
6.该湖泊水位最高的月份大致是( )
A.3月 B.4月
C.10月 D.11月
【答案】5.D 6.D 【解析】第5题,从河流和等高线的关系可知,①河与②河注入阿克库勒湖,湖水通过③河流出,因此①与②主要来自冰川融水补给,而③来自湖泊补给,其径流量较稳定;阿克库勒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该湖泊海拔较高,温度低,蒸发弱,且附近有多条河流汇入,故该湖为淡水湖;由图可知,①处等高线比②处稀疏,地势相对平缓,①河流速慢于②河。第6题,从图4可知,4月至11月入湖水量始终大于出湖水量,因此湖泊水位持续增加,并在11月达到最高。
(2022年福建龙岩期末)2021年4月13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将储存在福岛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放入海。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东侧太平洋沿岸,核污水排海后的扩散受洋流的影响巨大。据此完成第7~8题。
7.下列四幅图可能为日本暖流附近海域等水温线的是( )
8.从洋流的角度考虑,核污水排放入海后,最先受到核污水影响的地区是( )
A.朝鲜半岛西部海域 B.菲律宾北部海域
C.中国东部海域 D.北美洲西海岸海域
【答案】7.C 8.D 【解析】第7题,暖流应是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则A、D项图为寒流,B、C项图为暖流;日本位于北半球,越往北,水温应越低,C项正确。第8题,福岛核电站位于日本东侧的太平洋沿岸。受呈顺时针方向的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最先受到日本核污水排放影响的地区是北美洲西海岸海域。
鄱阳湖丰水期和枯水期之间面积变化很大,呈现出“高水是湖,低水是河”“夏秋一水连天,冬春荒滩无边”的独特自然景观。图6为鄱阳湖水位与面积变化关系图。读图,完成第9~10题。
图6
9.在正常年份,鄱阳湖水位开始进入丰水期的月份是( )
A.5月 B.6月
C.7月 D.8月
10.据图推断鄱阳湖面积扩展最迅速时的水位高度变化范围是( )
A.3~8米 B.8~12米
C.12~20米 D.20米及以上
【答案】9.A 10.B 【解析】第9题,注意关键词“开始进入”,江淮地区6月多梅雨天气,故6月已是汛期;南岭南部的珠江流域4—5月份为汛期,则南岭以北的鄱阳湖开始进入汛期的时间最可能是5月。第10题,由图示横坐标可知,湖泊面积扩展最迅速的是从500平方千米扩展到3 500平方千米,结合纵坐标,此时水位高度应介于8~12米。
图7甲海区曾是世界著名渔场,历史上产量非常丰富,甚至“供养了欧洲”。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该海区鱼群大量减少,捕鱼业逐渐衰落。读图,完成第11~12题。
图7
11.与甲地渔场的形成相关性较弱的因素是( )
A.夏季盛行偏南风 B.位于河流入海口
C.位于洋流交汇处 D.位于沿海大陆架
12.导致该渔场鱼群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B.人类过度捕捞
C.寒暖流减弱 D.地表径流减少
【答案】11.A 12.B 【解析】第11题,读图,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分析,甲地是纽芬兰渔场。该渔场为寒暖流交汇而形成;且该地位于河口地区,为大陆架海域,海水较浅,河流从陆地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使这里形成大渔场。该地夏季盛行偏南风与渔场成因关系不大。第12题,由于人类过度捕捞,纽芬兰渔场的渔业资源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鱼群大量减少,曾经盛极一时的渔场逐渐走向衰落。
(2022年重庆质量检测)地头水柜是指在山脚下的旱地旁,用砂石、水泥建造的容量在数十乃至上千立方米不等的蓄水池(如图8所示)。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地处云贵高原南部边缘地带,石灰岩广布,当地政府大力推广地头水柜,极大地促进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据此完成第13~14题。
图8
13.地头水柜的水源主要来自( )
A.雨水 B.山泉水
C.积雪融水 D.河水
14.凤山县大力推广地头水柜,主要是因为当地( )
A.气候干旱 B.地下水埋藏浅
C.地表水短缺 D.蒸发量大
【答案】13.A 14.C 【解析】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地头水柜是指在山脚下的旱地旁,用砂石、水泥建造的容量在数十乃至上千立方米不等的蓄水池,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当地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积雪融水、山泉水、河水是次要补给,故A项正确。第14题,根据题干石灰岩广布可知该地地表水易流失,缺乏地表水,故C项正确。
图9示意海—气相互作用模式,据此完成第15~16题。
图9
15.图中表示海—气相互作用中水分交换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海洋是陆地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但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主要得益于过程(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5.C 16.B 【解析】第15题,海—气相互作用中实现水分交换的主要是海水蒸发和大气降水,即图中序号③④。第16题,海水通过蒸发使水分减少,部分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形成降水,又随径流②汇入海洋,补充了海洋水体,故从长远看,海洋水体总量变化不大。
(2021年河北唐山期中)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当这两种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西岸的气温和降水都发生明显变化。读图10、图11,完成第17~18题。
图10
图11
17.在厄尔尼诺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
A.秘鲁沿岸更加干旱 B.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地区易发生火灾
C.秘鲁渔场渔获量增加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18.下列关于图中海—气相互作用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厄尔尼诺年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相反
B.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降温
C.表层海水运动方向决定着东南信风的强弱
D.拉尼娜年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增强
【答案】17.B 18.A 【解析】第17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在厄尔尼诺年,东风减弱,太平洋西部暖海水回流,秘鲁沿岸降水增多;西部暖海水减少,空气对流减弱,印度尼西亚降水减少,热带雨林地区更易发生火灾,B项正确;秘鲁上升流减弱,鱼类饵料减少,秘鲁渔场渔获量减少;澳大利亚东部暖海水减少,降水减少。第18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厄尔尼诺年洋流运动方向与拉尼娜年相反,A项正确;厄尔尼诺年东太平洋海域海水异常增温;表层海水运动主要是由东南信风的强弱影响造成的;拉尼娜年西太平洋海域冷海水上泛减弱。
图12为南极周围海域2月和8月的浮冰界线图,图13为北冰洋9月的浮冰界线图。读图,完成第19~20题。
图12图13
19.图12中,图例①②表示的时间和影响两个月份浮冰分布的共同因素是( )
A.①—2月;洋流性质 B.②—2月;太阳辐射
C.①—8月;海域盐度 D.②—8月;大气环流
20.图13中,北冰洋9月浮冰界线在③④两处( )
A.受暖流影响,界线在③处偏南 B.受寒流影响,界线在④处偏南
C.受寒流影响,界线在③处偏北 D.受暖流影响,界线在④处偏北
【答案】19.B 20.D 【解析】第19题,图12中①界线纬度偏低,说明南极结冰的范围大,故可判断为南半球冬季,结合选项可判断为8月,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图中②界线纬度高,说明南极结冰的范围小,故可判断为南半球夏季,结合选项可判断为2月,主要受太阳辐射影响。第20题,图中④处受向北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浮冰界线向北凸出;③处受格陵兰岛和寒流影响,浮冰界线在③处偏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1.(2022年山东临沂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茎柔鱼,又称美洲大鱿鱼,生命周期较短,当海洋表层水温在20 ℃左右时,其生长和繁殖迅速。茎柔鱼广泛分布于东太平洋37°N~47°S一带海域,其中秘鲁沿海(6°S~20°S)资源最丰富,是茎柔鱼重要的生存区域之一。图14为某年秘鲁沿海茎柔鱼渔获量统计图,图15为秘鲁沿海海域海洋表层月平均水温变化统计图。
图14
图15
(1)简述秘鲁沿海茎柔鱼渔获量的年内变化,说明其与海水表层温度之间的关系。(8分)
(2)分析秘鲁沿海地区适合茎柔鱼生长繁殖的自然原因。(6分)
(3)研究表明,茎柔鱼的渔获量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显著,推测厄尔尼诺年秘鲁沿海地区茎柔鱼渔场可能出现的变化。(6分)
【答案】(1)变化:4—8月渔获量呈上升趋势,10月—次年4月渔获量呈下降趋势;8—10月渔获量较大,4月渔获量最小。关系:海洋表层水温与渔获量大致呈负相关;海洋表层水温较低时渔获量较高,海洋表层水温较高时渔获量较低。
(2)秘鲁沿海地区纬度较低,且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适宜,有利于茎柔鱼生长和繁殖;盛行上升流,底层海水上泛,把底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饵料丰富,有利于茎柔鱼生长和繁殖。
(3)厄尔尼诺年,东南信风减弱,秘鲁沿海地区上升流减弱,海水表层饵料减少,渔场渔获量减少;茎柔鱼渔场海水温度升高,使茎柔鱼分布范围缩减;渔场分布重心南移。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 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如图16所示),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好望角及其邻近海域一直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好望角海域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弱则5~6米高,强则高达15米以上,浪头犹如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域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航海区域之一。
图16
(1)分析好望角海域“杀人浪”的形成原因。(6分)
(2)Q海域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及其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8分)
(3)Q海域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
【答案】(1)好望角周边海域冬季正处在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下,风力强劲,风浪大;在辽阔的海域上,自西向东的洋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形成巨浪;冬季由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在一起时,“杀人浪”更易形成。
(2)原因: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域,对海域有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影响:海面能见度下降,影响航运速度,容易出现海上交通事故。
(3)由于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附近海区的海水盛行上升流,`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提供了食料,也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鱼类在此富集而形成渔场。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