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建水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展开云南省建水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生物
[考生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 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其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下列有关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然状态下豌豆花在未开放时就完成了受粉
B. 去雄是指在父本的花成熟后将其全部雄蕊去除
C. 豌豆杂交时要在母本的雌蕊成熟前进行传粉
D. 人工杂交过程中需要对父本和母本分别套袋
2. 分离定律的适用范围是( )
A. 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遗传因子的遗传
B. 原核生物细胞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C. 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
D.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因子的遗传
3. 实现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①套上纸袋 ②将花粉涂抹在除去雄蕊的雌蕊柱头上
③采集另一植株的成熟花粉 ④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雄蕊
A. ④①③②① B. ①③②④① C. ①②③④① D. ①④③②①
4. 基因型为Aa的某植物自交,对其F1的不同表现型进行数量统计,出现了3:1的分离比。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该分离比出现的必备条件的是( )
A. 基因A与a不会相互融合 B. 雌雄配子的存活率相同
C. AA与Aa的表现型相同 D. 所统计的子代数量足够多
5.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无需满足的条件是( )
A. F1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B. F1形成的雌、雄配子的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
C. F2个体数目足够多,且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D.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对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完全显性
6. 小麦的粒色受自由组合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的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所以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多而逐渐加深。将红粒小麦(R1R1R2R2)与白粒小麦(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表型有( )
A. 4种 B. 5种 C. 9种 D. 10种
7. 用两个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的比例无关的是( )
A. 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 杂交后代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比例为1∶1∶1∶1
C. 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8. 如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某二倍体生物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
B. 分裂后的每一个子细胞均具有生殖功能
C. 该细胞含同源染色体2对、核DNA分子4个、染色单体0条
D. 在此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
9. 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多次后共消耗游离的嘌呤类脱氧核苷酸1 500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DNA分子中共有腺嘌呤60个,复制多次后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B. 若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值也小于1
C. 若一条链中A∶T∶G∶C=1∶2∶3∶4,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为4∶3∶2∶1
D. 该DNA分子经复制后产生了16个DNA分子
10.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羊膜腔穿刺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红绿色盲
B. 死于某种遗传病的个体应在遗传系谱图中剔除
C. 遗传咨询能有效治疗某些单基因遗传病
D. 新出生婴儿和儿童容易表现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
11. 如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谱图,相关基因用XB、Xb表示。人的MN血型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型有3种:LMLM(M型)、LNLN(N型)、LMLN(MN型)。已知Ⅰ-1、Ⅰ-3为M型,Ⅰ-2、Ⅰ-4为N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Ⅱ-3的基因型可能为LMLNXBXB
B. Ⅱ-4的血型可能为M型或MN型
C. Ⅱ-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为1/4
D. Ⅲ-1携带的Xb可能来自Ⅰ-3
12. 研究人员对一块距今3.8亿年前的“希望螈”化石进行了高精度CT扫描,结果显示,这种鱼既有鳍条,也拥有明显的指骨,如图所示。这一化石证据可以支持的生物进化规律中的( )
A. 由单细胞到多细胞
B. 由水生到陆生
C. 进化是不可逆的
D. 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生物
13. 下列例子中,能分别体现生物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的是( )
①叶海马的身体具有叶状扁平突起,在水中展开时与海藻极为相拟
②具有保护色的鸟卵会被嗅觉灵敏的动物发现
③生活在雪地的老鼠毛色为白色,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但如果降雪推迟,白色鼠反而易被天敌发现而遭捕食
④莲藕生长在水中,其根状茎、叶柄和花柄内部有发达并相通的气腔
⑤秋冬季节,桦树的树叶变黄,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
⑥老鼠听觉灵敏、奔跑如飞,有时候躲过猫的袭击,迅速钻进洞内,但蛇却可以根据其头部的“热定位器”,准确地找到鼠洞,登门食之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④⑥、①③⑤
C. ①④⑤、②③⑥ D. ③④⑤、①②⑥
14. 甲海岛的某种鸟部分迁徙到相互隔绝的乙、丙两海岛上,如图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1—黄色、b—灰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 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因长期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
B. 鸟类迁入新海岛后,与天敌和无机环境协同进化
C. 甲、丙两个海岛环境相同,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
D. 乙岛上B1基因的出现是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的结果
15. 小明用玻璃槽、饱和蔗糖溶液和清水做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生物膜通透性的模拟实验。甲、乙两槽间的隔板中央圆圈为玻璃纸,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而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几小时后,发现( )
A. 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少
B. 乙槽内溶液的体积减少
C. 甲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
D. 乙槽内溶液的体积无变化
16. 下图是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ab段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率快
B. 出现cd段变化的原因是细胞质分裂
C. 该细胞中,在bc段始终有染色单体存在
D. 若该细胞是植物细胞,则cd段高尔基体和内质网活动非常活跃
17. IAPs是细胞内一种控制细胞凋亡的物质,其作用原理是与细胞凋亡酶结合,从而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目的。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则其相应的功能也会丧失。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凋亡受到基因的调控
B. 去掉细胞中IAPs的RING区域,可促进细胞凋亡
C. IAPs的合成可以不受基因的控制
D. 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均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18. 用显微镜的1个目镜分别与4个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图甲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如果不改变载玻片位置、光圈及反光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多
B. 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大
C. a条件下可能观察不到细胞
D. 由d条件下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19. 下列有机物中,元素组成种类最少的是( )
A. 葡萄糖 B. 氨基酸 C. 核苷酸 D. 抗体
20. 下图表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a、b、c中都含有DNA与RNA
B. a、b、c分别代表的是线粒体、叶绿体与细胞核
C. a、b、c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
D. c中的孔道是核质之间频繁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
21. 某同学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将少量的酵母菌混入适量的面粉揉成光滑面团后均等分装在2个洁净的塑料袋中,一组充满空气(甲组),一组则排净空气(乙组),扎紧袋口后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观察20~30 mi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段时间后甲组的塑料袋内壁有水珠出现,面团变湿润
B. 该实验中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
C. 若放置的时间足够长,甲组也会产生酒精
D. 该实验应选择大小合适、气密性良好的塑料袋
22. 下列关于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细胞内ATP的含量低,但转化形成非常快
B. 细胞内的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
C. 在活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时刻进行着
D. ATP与ADP的转化在物质和能量上都是可逆的
23. 下图是ATP合成与分解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②”表示特殊的化学键 B. 能量2可直接被细胞利用
C. 能量1可由有机物氧化分解提供 D. 能量2来自①②的断裂
24. 下图表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与核DNA数目的比值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B. 处于CD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是核DNA数的一半
C. 着丝粒分裂发生在DE段
D. BC段只进行DNA复制
25.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一般来说,细胞分化后产生的差异是可逆的
B.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大于动物细胞
C.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D. 细胞分化是指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的差异
26. 下列有关豌豆高茎杂合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豌豆杂合子的形成一般是杂交的结果
B. 豌豆高茎杂合子中含有隐性遗传因子
C. 豌豆高茎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杂合子
D. 豌豆高茎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性状表现相同
27. 香豌豆中,当C、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才呈红色。一株红花香豌豆与基因型为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3/8开红花。若让此红花香豌豆进行自交,后代红花香豌豆中杂合子占( )
A. 8/9 B. 1/2 C. 1/4 D. 1/8
28. 如图为人体血红蛋白合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的红细胞中不存在合成血红蛋白的过程
B. 核糖体遇到mRNA的终止密码子后肽链合成终止
C. 肌肉细胞中无血红蛋白基因所以不能合成血红蛋白
D. 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发生改变都会导致镰状细胞贫血的发生
29. 某人近来脸色苍白、四肢无力,总是感到头昏眼花,到医院里进行血常规化验,医生发现其血红素含量减少。如果你是医生,除了对他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建议他在饮食上补充下列哪种食品( )
A. 含糖较多的食品 B. 含铁丰富的食品
C. 含钙丰富的食品 D. 含锌丰富的食品
30. 实验一: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二:若将人的红细胞置于浓盐水中,红细胞则会失水皱缩,从而丧失输送氧气的功能。这些事实说明( )
A.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有重要作用
B. 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C.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 无机盐容易进出细胞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31. 调查发现两个家系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H、h)和乙遗传病(基因为T、t)患者,系谱图如图1;图2为两种遗传病基因在某人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上的分布示意图。研究表明在正常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Hh基因型)为10-4。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Ⅰ3无乙病致病基因,则:
①图2细胞表示的个体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带有致病基因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②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
③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
④如果Ⅱ5与h基因携带者结婚并生育一个表型正常的儿子,则儿子携带h基因的概率为________。
32. 下图是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②称为________,该过程产生的mRNA通过________进入细胞质。
(2)tRNA有________种,一种tRNA能够转运________(填“一种”或“多种”)氨基酸。rRNA的形成与________(填细胞的结构)有关。
(3)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若DNA一条链的碱基序列为—TGTGCGTTGACC—,则以其互补链为模板合成的mRNA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
(4)若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作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镰状细胞贫血是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引起的,患者在幼年时期夭折。现在甲、乙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甲地区流行镰状细胞贫血,乙地区流行疟疾,两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乙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a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
(2)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甲地区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将________,乙地区人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将________。
(3)如果在乙地区消灭疟疾,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将会发现AA的基因型频率会________。
34. 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 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表1
注: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________。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 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________,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越________。
35. 科学家从某人的食糜中发现有如图所示结构的化合物,那么:
(1)这种化合物在小肠中被水解,则不可能产生的是下列哪种物质?________。
(2)若用组成该化合物的基本单位每种各一个,重新合成新的物质,最多可形成______种。
(3)通过实验得知该化合物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是由于化合物中含有________的缘故。
(4)现有99个氨基酸(假设它们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在细胞中通过________的方式形成了一条环状的多肽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减少了________,此环状的多肽链含氨基的数量最少是________个。
1. A 2. A 3. A 4. B 5. B 6. B 7. A 8. D 9. D 10. D 11. A 12. B 13. C 14. B 15. A 16. C 17. C 18. C 19. A 20. C 21. B 22. D 23. D 24. D 25. A 26. C 27. A 28. B 29. B 30. C
31. (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3 HHXTY或HhXTY 1/36 1/60000 3/5
32. (1)转录 核孔 (2)62 一种 核仁 (3)酪氨酸 —UGUGCGUUGACC— (4)由a到b (少量mRNA)能迅速合成较多的肽链(蛋白质)
33. (1)96.5% 3.5% 50.5% 49.5% (2)上升 下降 (3)上升
34. (1)NaOH溶液 吸收实验过程中细胞呼吸产生的CO2 排除微生物及环境因素对实验的干扰(或对照作用)
(2)左 0.9 mm/min
(3)下 0.22 mL/min 弱
35. (1)D (2)6 (3)肽键 (4)脱水缩合 1 782 0
云南省普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普洱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下列属于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龙陵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龙陵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云南省马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