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4第四单元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展开单元质检卷4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1·河北卷)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H2SO4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并使其炭化
B.NaClO、KClO3等氯的含氧酸盐的氧化性会随溶液的pH减小而增强
C.加热NaI与浓H3PO4混合物可制备HI,说明H3PO4比HI酸性强
D.浓HNO3和稀HNO3与Cu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O2和NO,故稀HNO3氧化性更强
解析:浓硫酸能使蔗糖炭化,体现的是其脱水性,而不是吸水性,A项错误;NaClO在水溶液中会发生水解,离子方程式为ClO-+H2OHClO+OH-,若pH减小,则酸性增强,会促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生成氧化性更强的HClO,ClO在酸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氯气、二氧化氯等气体,增强氧化能力,B项正确;HI的沸点低,易挥发,加热NaI与浓H3PO4混合物反应生成HI利用的是高沸点酸制备低沸点酸的原理,C项错误;相同条件下根据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剧烈程度可知,浓硝酸的氧化性大于稀硝酸的氧化性,D项错误。
答案:B
2.(2021·全国甲卷)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 )
选项
气体
方法
A
氨
加热氯化铵固体
B
二氧化氮
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
C
硫化氢
向硫化钠固体滴加浓硫酸
D
氧气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解析:氯化铵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生成氨和氯化氢,但两者遇冷又会化合生成氯化铵固体,所以不能用于制备氨,A项不可行;将铝片加到冷浓硝酸中会发生钝化现象,不能用于制备二氧化氮,B项不可行;硫化氢为还原性气体,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浓硫酸与硫化钠固体反应制备该硫化氢气体,因为该气体会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项不可行;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可用此方法制备氧气,D项可行。
答案:D
3.(2021·全国乙卷)在实验室采用如图装置制备气体,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试剂
制备的气体
A
Ca(OH)2+NH4Cl
NH3
B
MnO2+HCl(浓)
Cl2
C
MnO2+KClO3
O2
D
NaCl+H2SO4(浓)
HCl
解析:由题中实验装置图可知,制备气体的装置为固固加热装置,收集气体的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说明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氨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故A项错误;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共热制备氯气为固液加热反应,需要选用固液加热装置,不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故B项错误;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共热制备氧气为固固加热的反应,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可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项正确;氯化钠与浓硫酸共热制备HCl为固液加热反应,需要选用固液加热装置,不能选用固固加热装置,故D项错误。
答案:C
4.(2022·广东卷)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可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Cl2可用浓硫酸干燥,A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装置能收集氯气;湿润的红布条褪色,干燥的红布条不褪色,可验证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D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答案:D
5.(2022·广东卷)若将铜丝插入热浓硫酸中进行如图(a~d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所示的探究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Cu与浓硫酸反应,只体现H2SO4的酸性
B.a处变红,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
C.b或c处褪色,均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D.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说明反应中无H2O生成
解析:铜和浓硫酸反应过程中,生成CuSO4体现出浓硫酸的酸性,生成SO2体现出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A项错误;a处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其原因是SO2溶于水生成了酸,可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故B项正确;b处品红溶液褪色,其原因是SO2具有漂白性,而c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其原因是SO2和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体现出还原性,故C项错误;实验过程中试管底部出现白色固体,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其成分为无水CuSO4,而非蓝色的CuSO4·5H2O,其原因是浓硫酸体现出吸水性,将反应生成的H2O吸收,故D项错误。
答案:B
6.(2022·北京卷)某MOFs的多孔材料刚好可将N2O4“固定”,实现了NO2与N2O4分离并制备HNO3,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已知:2NO2(g)N2O4(g) ΔH<0。
A.气体温度升高后,不利于N2O4的固定
B.N2O4被固定后,平衡正移,有利于NO2的去除
C.制备HNO3的原理为2N2O4+O2+2H2O===4HNO3
D.每制备0.4 mol HNO3,转移电子数约为6.02×1022
解析: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四氧化二氮的浓度减小,所以气体温度升高后,不利于四氧化二氮的固定,故A项正确;四氧化二氮被固定后,四氧化二氮的浓度减小,二氧化氮转化为四氧化二氮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的浓度减小,所以四氧化二氮被固定后,有利于二氧化氮的去除,故B项正确;由题意可知,被固定后的四氧化二氮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O4+O2+2H2O===4HNO3,故C项正确;四氧化二氮转化为硝酸时,生成1 mol硝酸,反应转移1 mol电子,则每制备0.4 mol硝酸,转移电子数约为0.4 mol×6.02×1023=2.408×1023,故D项错误。
答案:D
7.(2021·山东卷)工业上以SO2和纯碱为原料制备无水NaHSO3的主要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
B.结晶后母液中含有NaHCO3
C.气流干燥湿料时温度不宜过高
D.中和后溶液中含Na2SO3和NaHCO3
解析:根据工艺流程逆向分析可知,以二氧化硫和纯碱为原料,得到结晶成分为NaHSO3,则母液为饱和NaHSO3和过量的二氧化硫形成的亚硫酸,溶液呈酸性,所以加入纯碱进行中和,涉及的反应为H2SO3+2Na2CO3===Na2SO3+2NaHCO3,NaHSO3+Na2CO3===Na2SO3+NaHCO3,所以调节pH为8进行中和后得到Na2SO3和NaHCO3,通入二氧化硫气体进行混合吸收,此时吸收过程中发生反应为Na2SO3+SO2+H2O===2NaHSO3↓,SO2+NaHCO3===CO2+NaHSO3↓,此时会析出大量NaHSO3晶体,经过离心分离,将得到的湿料再进行气流干燥,最终得到NaHSO3产品。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吸收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A项正确;结晶后母液中含饱和NaHSO3和过量的二氧化硫形成的亚硫酸,没有NaHCO3,假设产物中存在NaHCO3,则其会与生成的NaHSO3反应,且NaHCO3溶解度较低,若其残留于母液中,会使晶体不纯,假设不成立,B项错误;NaHSO3高温时易分解变质,所以气流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C项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中和后溶液中含Na2SO3和NaHCO3,D项正确。
答案:B
8.(2022·北京北大附中模拟)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SO2
将铜单质与浓硫酸在试管中加热,产生的气体通入石蕊溶液,观察石蕊是否变红
B
检验浓硫酸催化纤维素水解的产物含有还原性糖
向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
检验Na2SO3是否变质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Ba(NO3)2和稀硝酸,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D
证明1溴丁烷发生了消去反应
将1溴丁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解析:不宜用石蕊溶液检验SO2,因为SO2在溶液中易被氧化生成H2SO4,H2SO4也会使石蕊溶液变红,应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若品红溶液褪色后受热又恢复红色,则说明该反应产生了SO2,A项错误;使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还原性糖时,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故浓硫酸催化纤维素水解后,应先加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B项错误;向Na2SO3溶液中加入Ba(NO3)2和稀硝酸,SO会被氧化为SO,会产生BaSO4白色沉淀,则不能说明Na2SO3是否变质,C项错误;将1溴丁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溴水中,若溴水褪色,由于醇溶剂与溴水不反应,说明将1溴丁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产生了丁烯,即1溴丁烷发生了消去反应,D项正确。
答案:D
9.(2022·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月考)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图为硫及其部分化合物的“价态—类别”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a和f的浓溶液反应可生成b和c
B.附着有b的试管,常用酒精清洗
C.分别往d、e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均可产生白色沉淀
D.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g、h两种钠盐溶液的pH:g<h
解析:a为H2S、b为S、c为SO2、d为SO3、e为亚硫酸、f为硫酸、g为亚硫酸盐、h为硫酸盐。硫化氢和浓硫酸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H2S+H2SO4(浓)===S↓+SO2↑+2H2O,A项正确;硫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故附着有b的试管,常用二硫化碳洗涤,B项错误;亚硫酸的酸性弱于盐酸,故亚硫酸与氯化钡不反应,C项错误;硫酸钠为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亚硫酸钠为强碱弱酸盐,亚硫酸根离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等浓度的亚硫酸钠溶液的pH大于硫酸钠溶液的pH,D项错误。
答案:A
10.(2022·深圳龙岗中学月考)用还原法可以将硝酸厂烟气中的大量氮氧化物(NOx)转化为无害物质。常温下,将NO与H2的混合气体通入Ce(SO4)2与Ce2(SO4)3的混合溶液中,其物质的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2Ce4++H2===2Ce3++2H+
B.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1.8 g H2O中含H原子数为6.02×1022
D.反应过程中,混合溶液中Ce3+和Ce4+的总数一定保持不变
解析:反应Ⅰ中Ce4+作氧化剂与H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还原产物为Ce3+,氧化产物为2H+,反应Ⅰ的离子方程式为2Ce4++H2===2Ce3++2H+,A项正确;反应Ⅱ中Ce3+作还原剂与氧化剂NO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Ce3++4H++2NO===4Ce4++2H2O+N2,反应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项正确;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为n===0.1 mol,0.1 mol H2O中含H原子数为2×6.02×1022,C项错误;整个反应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Ce3+和Ce4+的总数一定保持不变,D项正确。
答案:C
11.(2022·北京和平街第一中学模拟)硫酸盐(含SO、HSO)气溶胶是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
B.该过程包含了硫氧键的断裂与形成
C.NO2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
D.是一种含S、O、N元素的化合物
解析:硫酸盐(含SO、HSO)气溶胶含有HSO,结合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中有水参与,表明HSO可在水中电离HSO===H++SO,所以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A项正确;该反应通过水桥进行电子转移,而电子转移促进了SO中S—O的解离,进而形成SO,最后转化为HSO,结合题中反应机理示意图,可以判断出形成了S—O,所以该过程包含了硫氧键的断裂与形成,B项正确;依据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可知,反应中2转化为HNO, O转化为O,N元素化合价下降了,作为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C项正确;结合题中反应机理示意图可知,是SO与一分子的NO2反应得到,为带有一个负电荷的NO2SO微粒,D项错误。
答案:D
12.(2022·山东潍坊第三次模拟)白炭黑(可用SiO2·nH2O表示其组成)可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橡胶制品、电子工业等许多领域。以硅酸钠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备白炭黑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硅酸钠水溶液必须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
B.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H2O+CO2===H2SiO3↓+CO
C.蒸发“滤液”所得晶体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D.用稀盐酸洗涤沉淀的目的是除去沉淀表面的CO
解析:硅酸钠水溶液能黏合玻璃塞与玻璃瓶内颈,故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故A项错误;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弱,故可用在水玻璃中通入二氧化碳的方法制备硅酸,离子方程式为SiO+H2O+CO2===H2SiO3↓+CO,故B项正确;蒸发“滤液”得到Na2CO3·xH2O,其中Na+与CO之间为离子键,CO内存在C—O极性键,水分子内存在H—O极性键,故C项正确;CO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存在,故用稀盐酸洗涤沉淀可除去沉淀表面的CO,故D项正确。
答案: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3.(18分)ICl(氯化碘)是红棕色液体,熔点为13.9 ℃,沸点为974 ℃,易水解,接触空气时能形成五氧化二碘,能与许多单质发生作用,溶于乙醇、乙醚等。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仪器制备氯化碘。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装置,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为____________(装置可重复使用),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装置中的物质反应时需放在水中,控制温度大约40 ℃,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入药品 ②打开分液漏斗活塞
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④停止加热E,充分冷却
⑤水浴加热E
请按正确的顺序填入上述步骤的序号:__________。
(6)在A装置后可连接下图所示装置,当反应结束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后,关闭K,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ICl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制备氯气,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水蒸气,因此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氯气进入装置E中,与碘进行反应,由于ICl(氯化碘)是红棕色液体,易水解,所以还必须连接装置B,最后多余的尾气被碱液吸收,按气流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BEBD;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5)装置连接好后,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漏气后,加入药品;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反应开始进行;水浴加热装置E;反应结束后,停止加热E;充分冷却,待温度降到室温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正确的实验步骤为①②⑤④③。
答案:(1)从A装置的导管口连接一个导管伸入水中,关闭分液漏斗活塞,手握圆底烧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手放开烧瓶后,有一段水柱倒吸入导管,说明A装置气密性良好 (2)ACBEBD MnO2+4H++2Cl-Mn2++Cl2↑+2H2O (3)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4)增大反应速率,减少I2的升华和ICl的挥发
(5)①②⑤④③ (6)储存多余的Cl2 (7)ICl+H2O===HIO+HCl
14.(18分)(2022·北京卷)煤中硫的存在形态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CaSO4、硫化物及微量单质硫等)。库仑滴定法是常用的快捷检测煤中全硫含量的方法。其主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在催化剂作用下,煤在管式炉中燃烧,出口气体主要含O2、CO2、H2O、N2、SO2。
(1)煤样需研磨成细小粉末,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温下,煤中CaSO4完全转化为S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干燥装置后,待测气体进入库仑测硫仪进行测定。
已知:库仑测硫仪中电解原理示意图如图。检测前,电解质溶液中保持定值时,电解池不工作。待测气体进入电解池后,SO2溶解并将I还原,测硫仪便立即自动进行电解到又回到原定值,测定结束,通过测定电解消耗的电量可以求得煤中含硫量。
①SO2在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硫仪工作时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煤样为a g,电解消耗的电量为x库仑,煤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a、x的代
数式表示)。
已知:电解中转移1 mol电子所消耗的电量为96 500库仑。
(5)条件控制和误差分析。
①测定过程中,需控制电解质溶液pH,当pH<1时,非电解生成的I使得测得的全硫含量偏小,生成I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定过程中,管式炉内壁上有SO3残留,测得全硫量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1)煤样研磨成细小粉末后固体表面积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加充分。(2)由题意可知,在催化剂作用下,硫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SO42CaO+2SO2↑+O2↑。
(3)①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硫在电解池中与溶液中I反应生成碘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SO2+I+H2O===3I-+SO+4H+。②由题意可知,测硫仪工作时电解池工作,碘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三离子,电极反应式为3I--2e-===I。(4)由题意可得如下关系:S~SO2~I~2e-,电解消耗的电量为x库仑,则煤样中硫的质量分数为×100%=%。(5)①当pH<1时,非电解生成的碘三离子使得测得的全硫含量偏小,说明碘离子与电解生成的碘反应生成碘三离子,导致消耗二氧化硫的量偏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I-===I。②测定过程中,管式炉内壁上有三氧化硫残留说明硫元素没有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会使二氧化硫与碘三离子反应生成的碘离子偏小,电解时转移电子数目偏少,导致测得全硫量结果偏低。
答案:(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反应更加充分
(2)2CaSO42CaO+2SO2↑+O2↑
(3)①SO2+I+H2O===3I-+SO+4H+
②3I--2e-===I
(4)%
(5)①I2+I-===I ②偏低
15.(16分)(2022·河北卷)含Cu、Zn、Sn及S的四元半导体化合物(简写为CZTS),是一种低价、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光伏材料,可应用于薄膜太阳能电池领域。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原子的价电子中,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
(2)Cu与Zn相比,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差值更大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nCl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其中心离子杂化方式为________。
(4)将含有未成对电子的物质置于外磁场中,会使磁场强度增大,称其为顺磁性物质,下列物质中,属于顺磁性物质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Cu(NH3)2]Cl B.[Cu(NH3)4]SO4
C.[Zn(NH3)4]SO4 D.Na2[Zn(OH)4]
(5)如图是硫的四种含氧酸根的结构:
根据组成和结构推断,能在酸性溶液中将Mn2+转化为MnO的是______(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基态S的价电子排布是3s23p4,根据基态原子电子排布规则,两种自旋状态的电子数之比为:1∶2或2∶1。(2)Cu的第二电离能失去的是3d10的电子,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4s1电子,Zn的第二电离能失去的是4s1的电子,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4s2电子,3d10电子处于全充满状态,其与4s1电子能量差值更大。(3)Sn是第ⅣA族元素,SnCl的中心离子Sn2+价电子对数为=3,有3个σ键,没有孤电子对,中心离子是sp2杂化,SnCl的几何构型是平面三角形。(4)根据题意,顺磁性物质含有未成对电子。[Cu(NH3)2]Cl各原子核外电子均已成对,A项不符合题意;[Cu(NH3)4]SO4中的Cu2+价电子排布是3d9,有未成对电子,B项符合题意;[Zn(NH3)4]SO4各原子核外电子均已成对,C项不符合题意;Na2[Zn(OH)4]各原子核外电子均已成对,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5)Mn2+转化为MnO需要氧化剂,且氧化性比MnO的强,由SO2使KMnO4溶液褪色可知H2SO4的氧化性弱于MnO,故A不符合;B、C中的S化合价比H2SO4低,氧化性更弱,故B、C均不符合;D中含有-1价的O,易被还原,具有强氧化性,能将Mn2+转化为MnO,故D符合。
答案:(1)1∶2(或2∶1)
(2)Cu Cu的第二电离能失去的是3d10的电子,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4s1电子,Zn的第二电离能失去的是4s1的电子,第一电离能失去的是4s2电子,3d10电子处于全充满状态,其与4s1电子能量差值更大
(3)平面三角形 sp2
(4)B
(5)D D中含有-1价的O,易被还原,具有强氧化性,能将Mn2+转化为MnO
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单元质检卷4(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四单元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单元质检卷4(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10第十单元化学实验基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10第十单元化学实验基础,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9第九单元有机化学基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9第九单元有机化学基础,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