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植树问题_人教新课标
展开这是一份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植树问题_人教新课标,共2页。
植树问题教学反思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实验教材4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在以往的教材中从未出现过。我在课堂上研究的只是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教会学生解题并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这种思想的渗透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寻求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方法,那就是从简单问题、简单事例入手,寻求规律,通过规律的得出,最终解决问题。因此我设计了一道在100米的绿化带上植树的问题,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发现一棵一棵种树太麻烦,启发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短距离的路程来种树。从而让学生领悟解决复杂问题要先想简单的。而且,可以在这种与平常不一样的活动中,获得真实感知和学习经验,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渗透化归思想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必须明确简单事例中的各部分名称的实际意义。如在研究15米的路上种树的情况时,必须明确3段是什么意思。怎么得到的,为什么是4棵树,它跟3段有什么关系,25米、30米……等同样如此。
在经历了从简单事例入手之后,各部分名称的实际意义已经得到了强化。与此同时,植树问题(两头都种)的一般解法也已经得到了归纳。通过步步渗透,最后求100米种几棵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在这里我们着重强调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算式的渗透。用算式来表示学习的过程与结果是数学教学的特色,这一点必须贯穿整个研究过程。二是关注和强化理解“段数”也就是间隔数的概念,因为它是解决一切植树问题的基础与起点。只有在理解间隔数的基础上来研究棵数,学生学起来才不显得那么难。
整节课,每一环节我都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学生在不断地操作和交流中,有了观察、发现和感受的经历;也体现了我们研究的主题——促进学生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这一策略简单地说就是“激发兴趣——自主探究——总结提升”的过程。在这几个过程中,学生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可以说,本节课上得非常顺利。效果也不错。但感觉得有些程序化。在引导学生思考和操作的过程中,对学生规定有些局限。如果在探究栽树方法的规律时,再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本节课学生的感受是:课伊始。趣味鲜;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未尽。本节课教学有以下特点:
1 强调小组的合作发现。教师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为学生留下较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跳起来摘果子。课始引导学生从录像入手,使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感悟到植树的意义。课堂贯穿了师生合作,生生合作,集体合作等形式。
2 创设生活的教学情境。老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为学生创设了植树、插彩旗、放焰火等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解决两端都要栽树的植树问题,引导学生概括出规律,变知识的接受过程为和谐的创新过程。
4 注重数学的实践应用。本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本着“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进行了知识的延伸,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本节课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生活即课堂”的观念深入人心。教师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了植树、插旗等实践活动,在生活情境中的学习,让学生寻觅到了数学知识的源泉,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植树问题_人教新课标,共4页。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数学广角植树问题_人教新课标,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年级下数学教学反思数学广角植树问题_人教新课标,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过站队这一行为感知点与间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